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96章 大工程
    与其便宜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和企业,不如等国家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时、再投资开发。

    拉动国家内需的同时,还可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岗位。更可在未来大规模移民分田、军功授田,缓和内部各民族的一些矛盾。

    何况“普及全民养老保险金制度”在那等着呢,作为国家稳定、团结的保险绳之一、最重要一环亟待解决{初始资金}。

    5亿英镑听起来很多,相当于现在的普通几个城市价值,但分配到两个国家,近四千万人身上,那本身就没多点了{人均一个月的工资}。

    何况还得刨掉教会那两千万,奥匈帝国各界对利比亚地区往年的一些基础建设投资。

    所以皇储鲁道夫他们的要价,底线是5.2-6.2亿英镑,其中的贵重金属得占到一半以上。

    ……

    当然,三大工程项目,作为一项长期投资不是不行,利润率相比用船运水灌溉等来讲,那绝对是数倍的利润。

    “种地、挖矿”对于生产力有限的这个年代,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受益的还有管路沿线的当地农牧业等发展,土地的整体升值不是丁点吧点。

    奥匈帝国方面可能多寻摸点钱出来,当然得要价高一些,实在不行再慢慢降就是了……

    赫茨尔找到老关系户张祥,向张祥诉了两个小时的苦,请张祥帮着劝劝皇储鲁道夫,实在是犹太人复国组织,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了。

    建国后,他们还得投入大量的军费开支、教育、医疗费用等,要不国家的安全等,根本没法保证。

    同时他们还得去收买英国、法国的政客们,要不这些人或国家政府高层万一找茬,到时就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听的张祥也是私下很是认同,可表示、也不敢保证能说服皇储鲁道夫,只是说试试,会尽力,让赫茨尔等准确消息。

    张祥办事也一向利索,说去办就立马出发了,找到皇储鲁道夫后,当着一些人的面,张祥立即表明来意。

    自己是来当说客的,赫茨尔找我来的,然后把赫茨尔的一些理由说了一番,让皇储鲁道夫他们去琢磨、商量。

    皇储考虑了一会,让其他人先离开,然后问张祥的真实想法。

    张祥也实话实说:

    “我个人感觉:5-5.2亿英镑就可以了,再高赫茨尔他们估计就不得不放弃,这笔天价交易了。”

    “犹太人复国组织,如不是因为地下的大量石油和水源,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进行这次的交易。”

    “国内的“普及全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也不能总是拖着,该早点下手,早点下手也无妨。”

    “这些工程的工期太长,等修好后、我们两人弄不好早就不在人世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想太多了也没有必要。”

    “至于工人不够问题,该大包的大包,比如德国人手里就有大量的日本勤劳工人,或许可以承担炎热气候下的施工?”

    “只要避过了、高温直晒时间段,工人并不是不能干活,平时相对凉爽的季节,他们就用德国自己的工人好了。”

    “国内也可每年组织部分、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生产一些地下混凝土管道等。”

    “然后用船运过去,成本费用高点就高点,反正以解决贫困地区、家庭人员脱贫为主。”

    ………

    皇储鲁道夫,也算对费迪南{张祥}这货的无耻,感到佩服了。

    心想:

    “你小子就是找抽,咱们两个人的情况下,还值得如此认真的演戏吗?也太小心了吧?”……

    当初皇储是根本没想到,那穷乡僻壤的炎热地方、能获得这样巨大额度的价款,而都是费迪南这货给了自己信心。

    然后费迪南以这样的方式、方法,来承担降价出售的可能骂名。

    有一天,即使有人为此批评皇室的做法,皇室最后也可把费迪南个人,推出来当挡箭牌,从而保护住家族整体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

    皇储鲁道夫,没再说什么客气话,上前拍拍张祥的肩膀,说了句:

    “费迪南,晚上到我家喝酒,不醉不归”,就转身离开了。

    张祥也在众人或诧异、或闪躲的复杂目光注视下,大大方方的离开,去给赫茨尔传话。

    让他安排人准备继续谈判,估计在5-5.2亿英镑之间能拿下,让赫茨尔本人好一番感谢。

    ………

    这样的惊天交易内容,当然不能避过所有的各国探子了,他们早就大力关注着,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呢。

    并早就暗中通知了、各自的财神爷们,引起了个别国家和资本家、财团高度的重视。

    所以谈判成功的消息和具体详情,还是很快传了出去。

    犹太人复国组织,用价值2亿英镑的贵重金属资源,加价值3亿英镑的各国流通货币。

    购买奥匈帝国海外州利比亚地区,近4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和大片的领海海域。

    奥匈帝国政府、军队,在自己的能力、职责范围内,保证其他国家的军队,30年内不能侵略这块土地。

    但奥匈帝国的军队,并不承担该地区、日常的军事守护工作等,由新国家自己组建军队,完成自己的国防事业。

    ………

    奥匈帝国内部的分赃,更是快刀斩乱麻,搞定的干脆利落。

    这5亿英镑中的两千万英镑,将分别捐赠给两国教会组织,其他的两国政府均分,各2.4亿英镑。

    专门用于完成两国“普及全民养老保险金制度”的起始资金。

    两国政府部门各拿出1亿英镑,投资利比亚地区的三大工程项目,各拥有三大项目40%的产权。

    海外州利比亚的当地政府,以土地入股拥有三大项目20%的产权收益。

    皇室作为公证人、监督人,永不更改。

    ………

    三大工程项目,计划总工期25-30年,计划一半以上的工程内容,将全世界企业统一招标.

    其余部分,两国国内企业进行内部招标,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对贫困地区百姓家庭,展开扶贫、脱贫工作……

    这样的重磅消息,陆续泄露出去后,一家伙把欧洲各国高层,可是雷的不轻啊!

    哈布斯堡家族,简直是太他娘的败家了,就不怕被国内的反对者,肆意的抨击吗?

    而且这样的大肆收买人心手段,其他欧洲国家的王室、皇室、政府高层也不会高兴的啊?

    “养老保险金制度”虽然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早已经玩了。

    德国政府甚至立法执行了10多年了,可人家那毕竟是小打小闹,为少数人谋福利的手段之一。

    ………

    奥、匈两国内部,倒是除了极少数人外,纷纷喜笑颜开,这个乐子实在太大了。

    “多么巨大的惊人手笔啊!”

    “皇室实在是太他妈的伟大了,那么块炎热的荒郊野地,也能卖出如此的天价。”

    “更是把广大百姓的利益、放在了首位,皇室一分钱没拿。”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估计会zì shā吧?他的众多百姓不造他的反?”

    “早知道这块地的四分之一就卖了这么多钱,那苏丹肯定不会将土地割让给奥匈帝国。这些钱够他组建多少个军团了啊?”

    这时候在奥匈帝国内部,如果谁还敢拾掇着他们、搞什么独立啊之类的事,一定会被愤怒的正直百姓当场打残,然后送到警局。

    这不是拿着他们的未来利益、开玩笑呢吗?其他国家的政府,哪个有这种福利政策?

    ………

    至于这些工程会不会亏本的问题,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们,根本没考虑过,说道:

    “这么多年了,谁见过皇室做过什么赔本生意?”

    “以前也有人说皇室傻,亏大发了,可结果是啥?还不是大赚特赚。”

    “不进行大规模的投资,钱生钱,那钱白白放在那、不是就等着贬值、变少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