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95章 天价交易
    美国的部分犹太人家庭,组团外逃大英帝国各地,也为“犹太人复国组织”,提供了海量的资金支持与帮助。

    让赫茨尔为首的犹太人复国组织高层,手头上宽裕了不少,一些原本接近敲定边缘的事情,也就快速敲定了下来。

    首先是与大清帝国的购岛合同,一亿两白银{1000万英镑}的天价,让双方高层都还算满意。

    合同更是在彼此友好、接近保密的状态下、签订的,事后也没有对外界进行公布,更别提细则的事了。

    虽然还是逃不出一些强国,无处不在的眼线,但大家都集体默认了。

    聪明的国家高层,不会没事找事、捅出去在外界公布,白白去得罪人、自己又不落好的事情,没人愿意去干。

    ………

    英国各地政府,作为这次美国犹太人等,外逃最大的受益方,在其中是收获多多的。

    这些人得购房、购地、消费吧?那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税收增加,经济发展是必然的啊。

    其他欧洲国家,虽没有英国受益那么大,但也算雨露均沾了。

    加上这些国家的高层,对犹太人行为的忌惮,能跑远点去祸害别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同时在大清朝廷和权贵们眼中,那只是一个寒冷、偏远的荒岛,鸟不拉屎的地方。

    何况岛屿的主权,还属于大清帝国的国土与海疆,只是表面上卖出后、地方行政上等于自治了而已。

    大清帝国的沿海渔民们,即使出海捕鱼、捕鲸,也没必要跑那么远啊,大清帝国周边的渔场等,就足够的辽阔了。

    ………

    在赫茨尔等人眼中,这可是能安置数十万人起居生活的大岛,岛上和海里的资源非常丰富,简直就是一块宝岛。

    唯二的遗憾,就是岛屿还是有点不够大,离欧洲经济中心有点太远、太偏僻。

    安全上也还算说的过去,这时的沙皇俄国对大清帝国有心无力,作为长期的临时安置地点、训练基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日本的政府和军队,更是从没被犹太人放在眼里过,自己没考虑找关系去欺负对方,已经算不错了、够低调了。

    这样美国最后外逃出来的犹太人家庭,经过内部组织、协商,就逐渐分成了三大拨。

    让英国政府高层等,多少有点小失落,看着一些小肥羊大大方方的离开了。

    如真正富裕的犹太人家庭,都留在了欧洲的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的繁华大城市,好继续想法投资挣大钱。

    这些国家的部分大城市,也因为他们带来的投资热潮,大力的发展起了国内的经济等。

    比如房地产行业,就因为他们的陆续到来,引起了部分城市房价的大幅上涨。

    当然这个年代的欧洲大城市房价,确实是太低了,要知道这些大城市可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贸资源等。

    ………

    如:奥匈帝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国内外一些大城市搞投资建设,居民住房泡掉资金成本等后,普遍也就挣10-15%的合理利润。

    居民区边上的商业广场的利润,也只是稍微高一点,在15-20%之间。

    在金本位币年代,想大规模搞房地产投资,那还是非常的不靠谱,货币能够发行的总量在那摆着呢?

    大不了人家住的偏一点,或者移mín guó外当农民就是了,真正稀罕城市户口的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几个,大家都非常的务实。

    房价能上涨,在地方政府眼中,那当然是大好事,带来的财政收入、税费等上涨、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普通的犹太人家庭,去了利比亚犹太人自治市、的黎波里,去研究如何把自己的城市建设、发展的更好去了。

    穷困的犹太人家庭,就到了库页岛这个偏僻大岛上,大家根据喜好和特长选择生活地点、生活方式。

    当然这些犹太人中的所谓穷困家庭,到了欧洲任何一个城市,都算较富裕的家庭。

    要不然他们跑个毛啊,还不是怕自己的那些家财,被美国政府以各种理由抢劫、搜刮。

    其中的部分青壮志愿者,被抽出来成立了犹太人的首支单独的正规军队,聘请了德国的专业教官。

    拥有海军官兵400人,新锐驱逐舰5艘;陆军官兵4个连队600余人,装备有美国陆军的新式制式装备,其中一个还是炮兵连。

    然后根据收集到的相关军事书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训练,顺便保护岛上的同胞们安全。

    当然犹太人也没有难为原住居民,反而帮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接纳他们为其中的一员。

    赫茨尔为首的犹太人复国组织,也暂时没考虑去开发岛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聪明人都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自身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抱个大大的金蛋、那不是等着被匪徒抢吗?

    万一这个大岛,真的发展的好了,那些打各种主意的国家、人就多了啊?

    即使要去开采、也得私底下小心翼翼,不能让外人知道。

    至于海洋资源,那当然得大力开发了,不能去坐吃山空吧?

    何况海洋资源,只要不是乱捕乱捞,那是无穷无尽的,也是能长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销路方面也很好搞定,周围的大清帝国、日本、俄国百姓等,都是顾客群体的。

    何况还可以、初加工后再出售,各种鱼、肉罐头产品在大清帝国、日本各地,可一直是供不应求的。

    犹太人自己的人手不够,jiù qù rì本、朝鲜等地,去招聘部分廉价的船员等,总体利润水平,正常情况下还是非常的不错。

    ………

    犹太人复国组织高层,与奥匈帝国皇储鲁道夫为首的、代表团的谈判,却因为双方要价、开发时间上的较大悬殊,而暂停了。

    犹太人复国组织的最后心里底线,是5亿英镑,但其中的2亿英镑,得投入到利比亚地区的开发建设上来。

    其中的贵重金属资源,更是只能拿出价值1亿英镑的黄金、白银。

    那2亿英镑的相关款项,将完成横贯利比亚南北、东西的铁路干线,北部、南部发电厂和电网覆盖,地下引水工程{含数十个水库、大量简易公路}三大工程项目。

    犹太人国家以色列,也会再拿出5000万英镑,修建部分绿洲和城市的铁路、引水支线工程和境内的一些水库,并按引水方量和市场价格,支付水费。

    开发时间上,犹太人复国组织高层,当然希望时间越早越好。

    缺水的话,哪能开发出更多的田地、安置更多的人口,而通过船运运水的方式、成本费用等又太高,最大的覆盖面积也有限。

    缺水对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方面,更是困难丛丛、举步维艰。而一个国家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否则单靠海洋资源捕捞,得到的那点食物产品,实在满足不了众多犹太人,日后的生活需求。

    而且这里发展的好了,你奥匈帝国政府高层等、才会当回事。

    才有可能派出更多的精锐军队、来长期的进行驻守。否则你给我这么大块地盘,人家悍匪们来抢,我守得住吗?

    意大利、法国政府对的黎波里,这个地中海军事要地和重要海港,也一直是虎视眈眈。

    在奥匈帝国手里,他们轻易不会惹事。但作为列强国家,对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大不了先撇清自己,让那些***教的土著势力来打这个头,玩个民族仇恨、刻意针对啥的,他们顺势驻军等就不走了。

    ………

    而奥匈帝国高层方面,则根本没有近期大规模投资,开发利比亚地区的意思。

    开发好后,其他国家的强悍土匪们,不是都得盯着这块大肥肉吗?

    自己的国防重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在陆地上,不会往海军上投入多少钱。

    更主要的是,自己的人工不够啊!奥匈帝国现在是在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牛使。

    这样既给了女性一定的社会地位,也解决了部分百姓家庭的收入不足,尽量杜绝了大量的人工不足、外来人员涌入等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