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489章,关山九万里5
    白起沉吟道:“兵少了不管用.兵多了容易暴露行踪.我想.一两万骑兵就可以了.进入山西之后.尽可能将声势造得大一些.迷惑官军就是.”

    李岩皱起眉头:“一两万人.能给山西官军造成压力吗.万一汪乔年拼了命來围剿怎么办.要知道.进入山西的秦军.是绝对意义上的孤军啊.”

    白起道:“这个无妨.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我已经有充分打算了.只要不被重兵包围.便沒什么可怕的.况且咱们这次进攻山西.主要是为了佯攻京城.在皇太极那里得到了战马黄金之后.我会见机行事.该撤了就撤.保全人马为上.”

    李岩不说什么了.他很相信白起的指挥能力.

    三个人商议定了.白起将关中的军务交给了李岩.自己亲自点了两万名骑兵.准备出发.

    白起临走以前.给秦王上书.将整个战役的想法都写在上面.秦王看过之后.立即同意.他命人写了一封回书.要白起带上.交与皇太极的使者.

    于是白起在第二天的夜里.便率领着两万骑兵.出了西安城.向靖边而來.

    他一方面兵走靖边.另一方面下令给潼关的涉怀.让他随时听候消息.准备出兵渡河接应.

    白起率人马悄悄出了西安城.趁夜疾奔.只用了五天.便到了靖边.

    王翦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一方面他秣兵厉马.严防清军以送礼为名.前來突袭.另一方面.他也盼着秦王能快些拿定主意.有个回复.

    白起率军一到.王翦立时接进城中.白起将人马在城中扎住.然后与王翦单独密谈.

    王翦听了秦王的计划之后.也甚是兴奋:“大将军.如此最好.送上门來的好处.不能不要.只是大将军只带着两万人马.未免过于冒险了.”

    白起道:“不怕.你立刻会见來使.将书信交给他.令他立刻回辽东复命.我这里先按兵不动.等到第一批战马黄金送到之后.才能起兵.”

    二人商议好了.王翦让人请辽东使者來见.

    使者一进來.王翦很客气.请他坐下.然后说道:“你家主人的意思.我已经完完整整地上报了我王.今日收到我王的回书.书信之上写明了一切.你可仔细看看.”

    说着便将书信取出.递给使者.

    这位使者不是满人.而是汉人.在满清的制下任官.他接过书信.展开一看.不由得暗自点头.也佩服秦王的精明.

    看完之后.使者一笑:“此事关系重大.我不敢做主.必须回复我家皇帝.从这里到辽东.路途遥远.即使我用飞鸽传书.來回只怕也要数天功夫.因此请将军耐心等候.”

    王翦道:“我秦军自然不急.”

    使者出了靖边城.回到自己在蒙古的驻地.他并不是一个人來的.护送他的清军有一千多人.并且随身带着信鸽.使者写了三封一样的书信.说明了秦王的意思.分别绑在三只鸽子腿上.然后放飞出去.

    四天以后.这三只鸽子中有两只飞了回來.使者打开书信一瞧.果然是皇太极的回书.上面的大意是.可以遵照秦王的意思办理.

    皇太极在派出使者的时候.确实是有诚意的.因此使者前脚刚走.皇太极便备好了马匹.弓箭和黄金.派五千人马护送.随后启程.

    他也是个聪明人.可以这么说.整个满清朝庭.皇太极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懂政治的.他不派人去联合李自成.也不去联合范雎.就是看到秦军此时已经相对弱小了.正需要军器马匹和资财.成功的把握最大.

    因为有诚意.所以皇太极不在乎秦王的怀疑.只要答应了.就有希望.而此时秦王的书信送到.皇太极立刻做出决定.同意秦王的一切要求.只要秦军可以兵出山西.威胁京城就行.

    使者见信大喜.而此时那五千清军护送的战马黄金也到了.使者立刻启程.前往靖边通知王翦.

    为了表示诚意.这一次使者带來了五千匹战马.五千张好弓.一万两黄金.同时还带着皇太极的回信.

    王翦一听使者带着战马与黄金到了.就知道皇太极已经应允.立刻请使者进城.白起此时才露面.接收了那五千匹战马.五千张好弓.一万两黄金.然后又与使者约定.等到秦军兵到偏关的时候.清军再送上一万五千匹战马.五千张好弓.五万两黄金.

    一旦此计成功.崇祯调令辽东人马回援的话.清军再将其余的东西奉上.

    双方就这样达成了秘密协定.

    接收了使者带來的五千匹好马.五千张硬弓.一万两黄金之后.王翦派人送到西安.这是交与秦军的礼物.他不敢私自留下.

    而白起则带着两万骑兵.开出靖边.大张旗鼓.挑明要出塞与清军作战.理由是清军屡次窥探秦人边境.有攻击之意.秦军要先发制人.先夺下蒙古草原.然后进军辽东.

    另一方面.白起派人去偏关一带地区.暗中收集船只.准备渡河.

    等到进入草原之后.因为蒙古部族也得到了皇太极的旨意.不许擅自出击.任凭秦军深入大漠.再找机会围歼之.因此蒙古草原上的骑兵.都龟缩得远远的.沒有前來厮杀.

    白起带着人马向东北方面而來.走了两天之后.突然在夜间掉头.扑向黄河的河套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偏关附近.

    这里沒有长城.因为有黄河相隔.秦军到了这里.事先早有秦军到來.收集好了大量船只.白起在白天整军不动.到了夜里才下令渡河.

    两万秦军.连同战马.辎重.直渡到天明.终于完全进入了山西境内.

    此时白起沒有丝毫停留.立刻露出了尖利的獠牙.他带着两万秦军.马不停蹄.直扑偏关.不出他的意料.偏关的明军守将还高卧未起.此时已是天寒地冻.官军做梦也想不到.秦军居然会渡过黄河.杀到眼前.整个关城都沒有什么防备.连远巡哨探也沒派.白起带着秦军杀到城下时.城门都沒有关.还有不少百姓正在进出.

    等到城上的官军看到飞扬起的遮天尘土之中钻出无数手执长枪大刀.杀气腾腾的秦军时.秦军的前锋已经冲到城门口了.

    城门处因为有不少百姓.一看有秦军杀來.都想进城躲避.上百名百姓与士兵都挤在一起.因此官军急切之间无法关闭城门.秦军的前锋扑到近前.此时也顾不得百姓了.一通乱砍乱刺.数十名百姓与守门士兵被刺杀于地.

    秦军夺门而入.冲进了偏关.

    偏关守将听到城中大乱.慌忙爬出被窝.急急地穿好盔甲.跳上马背.带着几十名亲兵出得府门.前來观瞧.他哪里知道是秦军入城.还以为是暴民生事.但是刚刚上了大街.迎面杀过來一队秦军.数百人马将守将包围.

    沒等这员守将回过神來.几十名亲兵已被杀在地上.他正要纵马而走.却被一名秦军刺倒战马.摔下地來.众秦军一涌而上.你一刀我一枪.将守将搠成烂泥.

    守将一死.城中更是大乱.无人再指挥官军.因此秦军很快便占领了城池.

    白起沒有像往常一样.在城中布告安民.而是率军收拾了府库.所有钱粮全部取走.将城中军器马匹收在军中.然后只在城中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便全军离开.向东而去.

    秦军攻进山西的消息.立刻以飞快的速度.报到了汪乔年的案头.

    此时汪乔年刚刚松了口气.因为李自成与秦军联手要來进攻.但在最后关头.却神秘地撤兵了.后來一打听.才知道开封城下.李自成受了重伤.不知死活.刘宗敏要回师开封.因此无暇顾及山西.

    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过了沒一个月.秦军居然如同神兵天降一般.从北部杀了进來.他在山西的人马大部分都在南部.以防秦军出潼关前來进攻.沒想到秦军却绕到了草原之上.打了进來.

    这一惊非同小可.汪乔年急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调南部的官军北上.堵住秦军.不让白起杀过來.

    汪乔年细问之下.才知道秦军先是扬言要与清军作战.走到一半时却突然回头.渡过黄河杀进山西.

    原本秦军要进攻山西.并不奇怪.可怪就怪在秦军用了一条瞒天过海之计.虚攻清军.实攻官军.令人措手不及.

    此时要想挡住疾风暴雨一般杀來的秦军.并不容易.汪乔年只得下了紧急动员令.命各地县城严加防守.在援军到來之前.务必要挡住白起.同时他立刻上表.向朝庭报急.

    但是白起又岂是说挡住就能挡住的.不到十天.白起连破五县.整个山西震动.汪乔年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但令他不解的是.秦军的进攻路线十分怪异.放着一些重要县城不攻.而是一路向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