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488章,关山九万里4
    因此大玉儿知道.此时自己在人家眼里.根本沒有任何份量.也沒有任何资本与秦王讨价还价.一切的主动.都在秦王手里.

    政治上最可怕的.不是有多少人拥护你.也不是有多少人反对你.而是有多少人无视你.

    她感觉到了一丝寒意.但是蒙古草原造就了她强悍不屈的内心.因此她并不害怕.只是自嘲似的笑笑:“我知道大王不想听.可是做为君王.多听一些建议.也沒有坏处.您是不会让别人影响到您的决策的.是不是.”

    她是给自己圆场.也是给秦王一个台阶.秦王自然清楚.但并不表态.只是哼了一声.

    大玉儿知道.自己可以说了.便道:“方才我所说的.秦军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这件事情其实以前我就想过了.只是那时候.沒有皇太极的承诺而已.”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皇太极.仿佛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然后又道:“其实要想瞒过天下人.也不困难.只要秦军打出与清军决战的旗号就可以.好让中原百姓知道.秦军要与满人开战.自然不会落下汉奸的坏名声了.”

    秦王沒说话.连眼皮也沒抬.

    姬梦蝶却问道:“这样一來.不是和清军翻脸了.还得什么好处.而且要让秦军远出大漠.去与清军决战.太不现实了.”

    大玉儿一笑:“秦军是要绕出大漠.但却不是与清军交战.我是这样想的.秦军可以出靖边.进入蒙古境内.扬言要与清军开战.但是不要深入.然后趁夜回师.攻击山西.这个时候.山西的官军一定沒有防备.秦军可以在偏关一带.渡过黄河.然后一直向东.威逼北京.至于理由嘛……可以这么编.就说秦军在准备攻击清军之前.突然遇到官军偷袭.一气之下.转攻山西.百姓们懂得什么.他们丝毫不会怀疑.秦军已经与清人联手.而且就算官军知道了内情.天下人也不会相信.”

    姬梦蝶拉住大玉儿的手.连连摇晃:“果然是好计策.亏你想得出來.”

    秦王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浪涌潮兴.但是他很沉得住气.冷笑一声:“孤所担心的.是清军的诚意.如果皇太极言而无信.秦军出兵.便沒有任何好处.况且.秦军一旦进入山西.后路若被清军截断.如何回师.这个风险太大.”

    大玉儿表现得胸有成竹:“回师之事不必担心.可以派人在黄河沿岸准备船只.随时接应秦军回到陕西.至于皇太极的诚意么……”

    她想了想:“可以让皇太极分批送给秦军.”

    姬梦蝶一愣:“分批送來.”

    大玉儿道:“正是.既然皇太极答应了送这些战马黄金.便应该准备齐了.可以送信给他.让他将战马黄金送到蒙古來.秦军出靖边之后.让他送來一批.秦军可以在路上接收.进入山西之后.再让他送來一批.如果进兵顺利.双方协议达成.回师的路上.再送來最后一批.这样秦军就免于被骗.因为只要有一批送不到.秦军立刻停止进兵.返回关中.”

    姬梦蝶大喜:“哈.这个主意真好.”

    大玉儿用眼睛瞟着秦王:“却不知大王认为.小女子这个办法怎么样.”

    秦王微微点头.沒有说话.走出后宅去了.

    大玉儿满心欢喜.她知道.秦王开始按她所说的.去调派人马了.

    这次只要自己的计划成功.那么她在秦王的眼里.就不只是一个外族女子.她离着秦军就越來越近了.

    秦王果然到了前堂.派人将白起.李岩.张仪三人找來.

    众人到了之后.秦王才将皇太极的书信.交与他们看过.然后征求意见.

    三个人都觉得.还是不与清人联手为好.毕竟秦王以前就说过.与外族联手.会让汉人百姓们对秦军产生憎恨之情.对于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听完了他们的话.秦王当时沒有表态.却问白起:“秦军十万人马.有多少骑兵.”

    白起一愣.不知道秦王什么意思.便答道:“三万余.不到四万.因为关中人口不多.因此战马数量极少.咱们这些战马.除了甘肃吕儒送來了一万多匹.还都是战场上夺來的.”

    秦王又问张仪:“此时国库有多少存银.”

    张仪道:“也只有十余万两白银了.这还是因为咱们秦军沒有军饷.如果发饷的话.嘿嘿.只能支用两个月吧.”

    秦王道:“如此看來.秦军正需要战马黄金.前两次已经错过了发展实力的好机会.这次不能错过了.”

    李岩一惊:“大王是想答应皇太极.”

    秦王点头:“只要做到瞒天过海.便可以在发展秦军实力的同时.不留下汉奸之名.”

    白起道:“如此说來.大王定然有了万全之计.”

    秦王便将大玉儿的主意说了出來.并沒有说明这是谁献的策.因为众人若是听说此计是她献的.会有很大顾虑.

    说完之后.白起眼睛亮了:“此计可行.山西防我秦军进犯.主要还是潼关方向上.至于黄河一线.尚有一月才可封冻.此时突然从北面进军.把握很大.”

    李岩也道:“此计既得了战马黄金.又有机会在山西收取粮草资财.甚至还有可能一举攻下山西全境.威逼京城.必要的时候.秦军还可以出潼关.接应一下.我看必可取胜.”

    张仪道:“一旦皇太极并不食言.送來了黄金战马.出征的人马在当地便可以买到粮食.而不用后方运输.确实是一条万全之策.”

    最后三人一齐拱手:“大王神策.臣等不及也.”

    秦王心里好笑.一摆手:“兵贵神速.不要迟疑.此事派由大将军全权部署.至于派谁出征.领多少人马.你去调派.最后报孤知道就是.”

    白起领了令.三人一起出了府.來到白起家里.

    此时的李香君已经长大了.白起给她买了两个小丫环.在府中服伺她.李香君也是穷苦出身.沒有小姐架子.因此家里來客人.李香君也跟着端茶烧菜.很有主妇的意思.

    一听有客人來.李香君便來相见.可是到了客厅.一眼瞧见了李岩.立时羞红了脸.转身跑进后宅去了.再也不敢露面.

    张仪看了一眼李岩.憋不住笑.弄得李岩一个大红脸.

    白起吩咐下人设宴.三人一边吃酒一边商议此事.等到酒菜齐备.白起将所有人都遣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

    因为这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绝不能走风.

    白起看着李岩:“李公子.这次出兵.事关重大.我想亲自出马.我走之后.关中的军务.就要你來承担了.”

    李岩一愣:“大将军.还是我去吧.你是全军主帅.不能率军进入险地.大王说得很清楚.一旦清军翻脸.从后面把咱们的归路断了.秦军就只能冒险穿过山西.强渡黄河回到关中.这个风险太大.你不能去.”

    张仪一笑:“李公子.你还是让大将军去吧.你若去了.大将军家里就沒个安闲了.香君姑娘一定埋怨父亲.”

    李岩红着脸:“先生这话差了.出兵打仗.只有万全之理.秦军尚在发展之时.我李岩的命都是秦军救的.如果只是窝在西安.于心不安.因此这一次.还是我去合适.”

    白起道:“你已经去了一次河南.又去了关中.打的恶仗很多了.如果这次再让你去.人家会说我白起.贪图享乐.不肯进取了.”

    张仪道:“况且大王的意思.李公子沒领会么.”

    听了这话.李岩一惊:“大王的意思.什么意思.”

    张仪道:“大王这次.是想让大将军亲自去的.如果他想派李公子你去.刚才就会说出來.避而不谈.说明不想让你去.大王让大将军裁决.就是想让他亲自出马.试想.如果大王也不想让大将军去.为什么还要让他來裁决呢.只是这话不好直接说出來.因为毕竟出兵是大王的意思.我们开始并不同意.强迫着派出去.这话不好说.”

    白起点头:“因为大王很清楚.此次的出兵.情况十分复杂.不光要打仗.还要接收战马资财.还要见机行事.灵活用兵.知道什么时候进兵.什么时候撤退.从哪里撤退.这个责任太大了.他只能委给我才放心.派别人去.他也不会同意的.”

    他停了停.又道:“以前几次派李公子出去.都是任务非常明确的.要么是打仗.要么是诱敌.而这次不同了.”

    李岩听了.连连点头.暗道:看來我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就沒有多想一想.领会大王的意思.

    其实这倒不是他经验少.而是他以前沒有与帝王打过交道.尚不理会帝王心思.张仪与白起可以说与帝王周旋了一辈子.自然比他熟练得多.

    李岩想了想:“大将军要带多少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