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肆夜红楼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唐隆举事,韦太后惊鸿骤逝
    ()    太平在朝堂之上做弄出如此大的响动.可谓达到了震撼群臣、失惊韦后的最初目的.

    当这个霹雳般的消息传到上官婉儿这里的时候.她惶惶然听到太平公主被韦太后关押北苑的消息.心中未免一震.

    不应该啊.怎么都是不应该的.除非太平未按常理出牌……

    婉儿定下心念静静思量.她曾在韦后彻底否决了那起草的遗诏、不管不顾独揽政权之前.就给太平书了一封密信.那密信是让太平公主联合相王.两人自能达成一个共识、有一个缜密完善的筹措.

    这之后.声威赫赫的兄妹二人当着一众文武声讨韦后、在朝堂上将韦后一军.让韦后來个措手不及.

    如果按着婉儿这样的思路.在行事之前.难道太平与相王不该做足了铺垫与应付最坏打算的准备么.怎么时今韦后并无损失.反倒是太平被韦后关押起來.走势利处看似偏向韦后呢.

    不过诧异归诧异.渐渐的婉儿那心也就平定了下來.她不怎么担心太平的处境.因为直觉告诉她.这是一盘大棋;而这棋局.她早已被迫脱离.甚至已经丝毫都再触摸不到边缘……

    .

    相王府内.李旦这一整日都心不在焉、莫名慌张.他的第六感一向很准.这般精准的对未知事物的感知总搅扰的他纠葛倍至、心有戚戚.

    胞妹太平公主被韦后收押的事情传來.一向对政治自有一段敏感的他最先报之以的态度不是对妹妹的担心.同样只是诧异.

    那是谁.那是同他安国相王相呼应的镇国太平公主啊.如是八面威风、根基势力庞大深厚的人.怎么这好端端的她居然会被关押起來.且看情形、看阵仗.还一如判案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一般毫无反抗之力;更令他费解的是.以太平之根基势力.她被韦后关押.理应引起朝堂之上好一通声势.但为何这政治的天幕出奇的平静而未掀起纹丝波澜.

    他默默然落座思量.顺着这事态一路追溯.刨根究底儿的探寻到最初时太平独上朝堂、当众指摘和质疑韦后一事.似乎这事情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对劲儿.如果沒有做足充分的准备.那太平又为何会分外鲁莽的针对当朝太后.

    换言之.如果这当真是一条有意的计谋.也合该是同他相王仔细商榷、严格部署.后双双共上朝堂.摆出正义之师的架子同韦太后针锋相对的.可实际上.相王自己对此是毫不知情的.

    这事态的由始由终、里里外外.全都被充斥进一种淡淡的阴谋气息之中.久而久之的心思兜转.旦隐隐的猜度出了这其中的一盘大棋……

    灵犀一点突忽闪现.旦陡一抬目.

    他能感知出、分析出的事态.韦太后那个玲珑剔透的人亦能分析出.所以.如果这当真是太平他们摆好的阵仗、刻意的筹谋.那动手的速度便一定得极快.时间半点也不能耽搁.瞅准时机方能在韦后措手不及之时已然将她钳制.稍有不慎韦后便极有可能会反败为胜.

    在这同时.李旦心中那根心弦绷的死死……看來有些人是早铁了心的打定主意自己筹谋、要将他相王晾在一边儿不管不顾了.

    他倒不至于怪罪他们这一份别有用心.只是着实诧异与担忧他们这天大的胆子.

    心念甫至.李旦沒敢多耽搁.忙匆匆出府去找自己的儿子三郎李隆基.

    到底是知子莫若父啊……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三郎并不在府内.

    旦顿然心慌.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过他的心性素來沉着.纵然眼下事态纷乱百般.他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持起那一怀镇定.

    他强迫自己在最快的时间内稳住那心脉.天风铺面时.甫然想起不日前被韦后重又召入宫中安身的上官婉儿……不知怎么的.他极快的一下子就心慌不已、俨有自乱阵脚之势.

    也不备轿、不唤人.当即折了步子径自孑孑的往大明宫的方向赶去.

    .

    就在此夜.这是唐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夜.在镇国太平公主与相王三子李隆基的联手策划之下.又一场浩浩荡荡的宫廷政.变就此拉开帏幕.

    按着一早便拟定好的计划.隆基策马领先、将那政.变的大旗号英姿飒爽的高高喊出來:“韦氏与其女安乐公主毒死先帝.阴谋危害社稷.又关押了正义凛凛的镇国太平公主.其心可异、其行可憎.今晚应诛杀诸韦.为先帝报仇、为大唐国祚谋福.”

    就这样.推李隆基为首.大军一路浩浩然前进.突袭羽林营.最先杀死了韦后派往禁军的三位心腹将领.并策反了羽林军.即而他率领贴身卫队來到玄武门亲自坐镇、观战指挥.

    由两位将领带兵冲杀入宫.由左右两侧分别进.入、沿途肃清阻碍.引兵攻入百兽门、玄德门;阻碍肃清之后.二军于三更会和.放出信号.

    隆基这边儿得到信号.知道出师大捷.便留一队精兵把控玄武门.即而率领一队人马抄近路入宫.三军会和.会和之后.直奔韦后寝宫.

    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者不计其数.

    这一场变故來的委实突兀.即便韦后在扣了太平之后便已隐隐分析出其中的诸多不对劲儿.但她已是太后、又掌控实权.正被自己胜利的成果洋洋得意冲昏了头脑;又加之对于自己严密的部署、心腹的安插等颇为自信.故而一时就疏于了防范.从未想过一切居然会來的这样快且突兀.

    李隆基这边儿响动这样大.却说韦后那边儿自然早便听到了异动.惶然间她猛一醒神.心知是有人兴兵宫禁了.

    韦筝这个女人从不是一个浸泡在富贵乡、温柔地里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女人.这么些年她跟着丈夫李显起起落落、辗转漂泊.自是见过了许多阵仗、也历经了诸多险象环生的事态.但似乎每一次他们都能够化险为夷.这取决于的自然多是韦筝自身的智慧、还有那一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素质.

    这时宫中已经紊乱.纵然她是太后也半点儿效用都无.可她沒有惶惶然只知逃命.她竭力平定下慌乱的心智.点了一盏烛火后强迫自己坐下來镇定了小一会子.

    这兴兵宫禁之事她也不是头遭经历.忆起当年太子重俊发动政.变时.她与中宗便是逃往玄武门避难的.这玄武门有她的人.此刻距离大军赶杀过來还有一阵子.这个时间差足够她抄小道近路奔逃到玄武门寻求庇佑.

    心念甫至.韦筝忙顺手披了外衣.也顾不得女儿安乐、谋士上官婉儿.权且先在几个心腹女官的保护下一路往玄武门的方向逃去.

    真个是急惶惶如落队之雁、凄然然若丧家之犬.这一路上顾不得那凌乱的发鬓与松垮的华服.只知顶风迎头一个猛子、不敢耽误半分半刻的急急然向前跑.

    但就在韦筝好容易看到玄武门高竖的城墙砖瓦、站定身子手抚胸口松下一口气时.却倏然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为什么玄武门城门大开、且并不见值夜守卫的兵士.

    不好的预感顿如潮水漫溯而过.可身后追兵凿凿、嘶喊渐至.她沒了退路也再沒了选择……似乎眼前尚有一线生机.又诚然不知道这一线生机究竟可令她逃出生天、还是更早坠入地狱之门.

    但时间尤其紧迫.这么一个危及生死、千钧一发的当口.看似可以选择.其实根本就无从选择.韦筝默默然定着身子立了须臾.头脑中纠葛成阵、心若乱麻.终于她干脆拼尽那毕生的心力赌了这一把.其实也由不得她不赌这一把.只得硬着头皮一路继续向前奔逃.

    那抹纤纤的身影被这月华、这夜色衬托的分外艳烈.犹如一只收了扶摇翅翼落下九霄的浴火的凰凤.

    这拼尽最后一丝念力、持着那已知无望却仍旧不甘的残存的最后一丝希翼的一场赌注呵.就在这身影灵灵奔过城门、进入内营的时刻.那守卫的将军认出了來人正是韦太后.

    不由分说.似乎是早已有过的交代、做好的打算.那健硕的将军奔身上前、迎着尚不及反应过來的韦筝当面就是一刀.

    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这原本该给予她庇佑的玄武门却成为了她自投罗网、丧命至此的修罗场.

    倒是沒有怎生痛苦.一刀过去、血若惊鸿.一代传奇皇后香消玉殒……

    最后的那一刻.她百感交集.却只觉有释然的情绪由眼及心的浮涌了出來.

    她殷色的唇畔含着徐徐的笑.内心在历经了短暂的波动之后反倒一下子趋于平静.

    那一条看不到头的不归路上.金灿灿的康庄大道.神圣肃穆的巅峰皇权与磅礴无边的璀璨势力就在眼前.那样唾手可得的位置.但是却又注定遥若天渊.

    其实她不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在这沧海横流的盛世之上.决计不能笃定如此的去评判任何一个人.

    归根结底.她不过也只是一个苦心、苦身、苦命的女人.太多的命途钦定引她坠入无底的深渊.太多的无可奈何铸就成了今日这般面貌的韦筝.

    如果可以选择.她又会不会愿意降生在这样一座浮华成堆的锦绣盛世.或许她会求得一个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的淡然恬适.

    不知道.也不好说.只有一点却一定是明确的:这个世界上.沒有人愿意生來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