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肆夜红楼 > 正文 第一百九十章 各怀算计,姑侄二人谋兴兵
    …………    因有那一窍不点也通的灵犀.故而这谈话进行的极其顺势.

    心里不动声色的达成了一种共鸣.二人的神绪便不约而同的一阵松弛.太平把身子往前探了一探.心念软款.一点玩心便跟着漫上來.她笑言道:“这些年來你在潞州.山高皇帝远的.斗鸡走狗沒少快活吧.”那明眸盈盈然顾盼微动.让人似乎寻到了当年孩提时期、烂漫无邪的淘巧影子.“貌似你在潞州还纳了个娼女.收获了一段美好的爱情.”似问非问.似在乎又似只是无心的凑趣.

    可隆基心里一定.无论太平这莫能两可的字句究竟充斥着怎样的意思.他只知道.本心是无论如何也欺瞒不得的;有那么一瞬.他是给当了真.当真以为她在乎.他也宁愿自欺欺人、他不愿清醒.

    不过这一瞬当真只是一瞬.在他俊朗的面目间并沒有过度的表现出來:“啧.”隆基嗔了一声.眉峰微挑、浮动了几分玩味.“别.你这样的话好像是吃谁的醋似的.”一叹后轻笑.当真是玩味态度、全不在乎.

    而真正的在乎与不在乎.那心头突忽并起的一紧.那淡淡酸酸却不能言出口的落寞与惆怅.那些浅浅的凄婉、隐隐的萌动.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这话撩拨的太平心头莫名一动.如是稍纵即逝.她抬眸瞧他一眼.神色如是轻佻玩味.继续戏谑:“怎么.难道我不可以吃醋么.”出口才发现似乎变了味道.即便她已经竭力把这话儿、这神色控制在看起來委实随意、委实轻松的感觉上.

    这个原本该是轻松的玩笑话題.此刻却越來越不觉的轻松.闲适的氛围幻化成无形的大石压制在心口.这份沉郁感让人喘不过气來.

    隆基有些刻意想要逃避这闷窘的逼压.抬目故作轻姿慢态的转了话锋.和煦如风:“我一回來就找了你.连家都沒有回、连父亲都沒有去看.你这却又是吃的哪门子邪醋的.”末尾一落.即而笑起來.

    不过这个话锋转换的委实不高明.倏然一下就把人从尚未消散的梦幻带回至直白既定的现实.言语时不觉什么.出口后甫然惊蛰.

    太平正色下來.开始怀疑隆基这话究竟有几分无心、几分有意.她侧首微微、眉心浅蹙:“为何你才一回來.就來找我.”并无感念、也无荣幸.问的警惕又介怀.

    “哦.”隆基挑眉.显然太平倏然而起的那份心思他已经解了过來.“那为何你有这个心思.却不去找我的父亲.”云淡风轻的写意.真章自成的沉淀.

    沉默须臾.二人再一次心照不宣.勾唇相视一笑.却倏然间.就在这时二人都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哀伤、甚至惶恐;因为突然发现他们之间.也已经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一种变化……

    隆基口里的“这个心思”.指得当然是方才二人一拍即合定下的联手政.变的心思.除了这个辞藻沒有直接吐出來.其它可谓问的直白.而答案是什么.太平懂.隆基亦懂.

    联手伐韦这样的大事儿.论道起來哪里轮得到三郎这样的小辈儿崭露头角.加之这不长不短的几年來他一直都远离了政治的漩涡、只身处在山高皇帝远的潞州担任别驾.而这大唐的局势恰又是瞬息万变的很.纵是说道起长安的势力与建树.李隆基目前也是排不上次位的.

    但这辈份上的姑侄两个人就是这样一拍即合.决定瞒过李旦、瞒过所有人.只由他们两个联手策划那一场心潮澎湃、奋力一搏的伐韦之变.

    之所以这样决定.当然不是因为这样胜算会來的极多.而是因为二人双双隐于暗处、不能说出口却谁也都明白的那份私心.

    太平有她自己的心思.

    若是她与李旦联手发动政.变.那领军人物必然只能是李旦.而她这个公主只能为辅助、为次要.李旦才是主位.而她不想放弃那独占头筹的机会.也在为日后继续保存荣耀、留得建树而埋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隆基亦是有着私心.所以他是瞒着父亲李旦私下來找太平的.因为他看穿了太平的心思.且同时他也有他的心思.

    即便他与李旦之间的父子情谊委实深厚、即便是他陪在父亲身边捱过了一段最难熬的日子、即便父亲在他自小就对他委实慈爱且关心与器重备至.可牵扯到皇权的事情看的从來就不是所谓情谊.他是庶子.又排行第三.无论再怎样有文武才、得父亲宠爱与器重.只这出身就足够成为他日后扶立太子、继承父亲皇权的阻碍了.所以斟酌之下.他來找太平.瞒着李旦与太平联手举事.

    如果这一场转换天地的兴兵宫禁是由太平、隆基姑侄两个策划并领导完成.那么这样一來.待得政.变胜利之后.隆基和太平就可以不分伯仲、平分建树;而在拉下韦后之后推举李旦登基.那么太平会如愿分一杯政治的羹汤.而隆基就有足够成为太子的资本.

    如是种种.很自然的这二人一拍即合.

    .

    入夜之后的大明宫依旧是如出一辙的美丽恢宏.这座沧古的宫城亘古静默的立在沧桑且厚重的历史积尘里.以洞穿世道、跨越浮虚的眼睛默默然审视一切人事流转、静面一切离合悲欢.波澜不起.有如智者.

    上官婉儿站在窗前看月.六月的天风掠过面靥时虽温热、却撩拨的心弦一阵料峭.倏然间冥冥中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莫名其妙.却惹得她忽然心慌……

    她蹙眉.一时不能解过这恍惚中的错觉.下意识抬了柔荑抚上跳动不止的心口.抬目时只觉视野光怪陆离.

    便在氤氲入窗、又与烛影交织成阵的那一个光影的央处.烛火中、微光里.依稀朦胧的渐显出一席龙袍、姿容绢美的熟稔的故人清影.

    这道身影是一点一点显出來的.如许顺势、不觉突兀.

    婉儿的思潮漫溯迂回.又兴许那并不是一个人的影子.那只是不知何处遗落在这一宫、这一室的种种倒影交汇出的如许错觉.可她心中有着一个经久未消的结.心中有什么、眼中便也跟着有了什么……

    “武皇.您是來接引婉儿的么.”倏然间心思惝恍.对着那含笑慈祥的故人暗影.她呓语呢喃有如梦寐.足下莲步逶迤.冶冶的过去.“是告诉婉儿.就要走了.就要回家了对么……”心念情念都跟着陷入梦魇.而随着与那光影的距离不断拉近.至咫尺处.却觉那影像渐渐消散.即而完全就只剩下被云峦遮迷的柳树、筛洒入窗的一缕斑驳的乌沉色.

    心念一亏空.婉儿回了神.面对着一片触手不可及的虚空.她呆呆的立定身子.

    风露立中宵.一股莫名的意味顺着心坎儿迂回着渐渐消融了起來.莫名的悲意把整个人填充的满满.

    她想哭.抬手抚了一把微凉的面目.却干干的.什么也不曾有.

    悲伤却无泪.情态不由衷.对了.那合该有着的血泪早在这或坦缓、或惊惶的流光岁月里渐渐被磨洗、被消耗的干干净净了不是么.

    怎么忘记了.怎么这突然的.就忘记了……

    .

    韦后已经扶持了新皇帝登基、并已经成为了垂帘听政的太后.且又在这当口渐趋召集回了被分散在各地的李唐宗亲.韦后素性缜密、杀伐果决.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一干威胁到她的人猝然出手.

    当前情势紧急.比拼的就是一个时机的先后.兴兵保命、扭转乾坤迫在眉睫.一切方针计划讲求的就是一个稳妥的契机和先决的时速.他们必须赶在韦后之前先行动手.不然一切心血努力、经年筹谋也都是枉然做空.

    政.变讨韦之事.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分工明确.

    唐宫禁军之下两位大将都与隆基关系深厚.是稳妥可信、忠心效命之人.于是隆基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组建军队、控住禁军.

    禁卫军乃是皇上的亲卫军.如此來看.只要掌控了这禁军.便等同于掌控了时今已然独揽大权的韦后.

    这一边儿太平公主则召集手下心腹之人.铺陈网络、收集线报.盯紧唐宫那边儿、以及韦后心腹者的一干动向.

    各自分工明确、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稳步又迅捷的进行中.

    在这之间.二人聚在一起共同商榷、研讨那一个详细稳妥、快速制胜的步骤.

    隆基分析了大明宫中的地形、岗哨等.又根据防守军队的薄弱不同、以及各宫殿要道的重要程度寻找一个可以最稳妥快速突破而入的路径.

    太平则主要思量出行事方针.制定好先后顺序.

    至于那一个不可或缺的冠冕堂皇的举事理由.其实这是太平一早就与婉儿想好的.这个理由倒是还得感谢韦筝的无心促成……

    中宗李显本就死的突然.加之在那之后韦后秘不发丧、隐瞒皇帝的死讯.

    如此一來.针对韦后此举便更能有话说了.

    太平和隆基就选择死死的抓住这一点.借机将矛盾深刻话.给韦后和她那野心勃勃、却无半点儿内里实质的女儿扣了大帽子.硬生生说是她们母女二人心怀不轨、意欲篡权夺位成为天子.故而合谋毒死了中宗.又因心虚而迟迟都不诏告天下皇帝死讯.

    这样一來韦后乱政之说便坐了实.且在这之中又给她凭空多加了一条与女儿合谋、违逆弑君的大罪名.

    综上条条梳理.大体的框架已然形成.而琐碎的内里正在逐步的填充之中……

    这一场拼尽一切、赌押所有的局.成败与否.自是人事已尽.悉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