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85章 爱好(3)
    那些尊贵的大客户们,也知道是这个公司派人悄悄玩的把戏。

    可这个公司如何去让人家、无声无息的生各种病痛、不治之症等?就不是他们这些贵人们了解的了。

    问的话,那不是让双方尴尬吗?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去挑明呢?

    影响方面实在是太坏了,后遗症太大。何况个人想练一手绝活,都是非常的不容易。

    反正对于他们这些贵人们而言,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等才是重要的,他们乐于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对自己威胁大的敌对势力政客、军阀,都去了上帝他老人家那报道,或回家享受最后的幸福时光。

    自己就不用担心失去quán bǐng、地位的问题了。这些尊贵的大客户们,也认为自己掏的高薪非常值得。

    ………

    所以在明面上,环保工作纯粹是正常的科学研究项目。

    从废纸可以重新造纸,废金属可以融化再生成各种金属、合金,到贝壳、花生果壳等打碎可以用做钙化肥料。

    至于将果皮,菜叶,骨头,剩饭等,变成有机肥料的研究,也早就搞出来了。

    废旧木料、树枝、树皮可收集起来,粉碎后做成有机肥或者种植食用菌等,开始慢慢的在进行推广。

    更在全国各地推广“要节约、爱护环境、爱护家园”活动。

    前一阵,更是拉着一些专家研究如何把垃圾变沼气,解决更多地区燃料供应不足和冬季家庭取暖问题。

    据说先找了几个试点村庄,利用地形修了大型沼气池,深度高达20来米左右。

    里面堆满了城里不要的各种垃圾,准备等待其自然产出沼气,再用管子将沼气引出来。

    通过管道输送进村里的每户家庭,而这些试点家庭是不用付款、永久的免费使用。

    ………

    张祥也比较关注其他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如汽车、飞机、潜艇、药品、农业用的肥料等。

    许多熟悉的人都认为:

    “弗朗茨·费迪南这货,简直又是个贵族子弟中的异类,掉进了科研怪圈里,哪还有欧洲最顶级大贵族的样子。”

    但张祥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这些感受,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这是自己的私人爱好之一。

    张祥并不太关心武器装备、dàn yào等的研发工作,按张祥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都不是偶然存在。

    武器装备等的发展,是基础科学、技术的延申,是个一个个系统的大工程,只有基础方面打的牢实,根基才能稳固。

    只要基础方面打的好了,其他的问题都是相对很容易解决。

    任何的所谓新技术、新产品,都是有着保质期。

    武器装备这玩意的保鲜期可不长,过期以后也就不再厉害了,这个年代的科技进步实在太快了。

    要做一个伟大的无耻抄袭家,也是开战后再根据情况慢慢的来总结、完善。

    现在就把大量的资料暴漏出去了,等几年后国家真的开始和人家火拼时,就发现平时保密工作没做好,敌人已经有了反制的措施,头疼的人,成了倒霉的自己。

    这个年代的人是非常耿直、单纯,没有什么太强的保密意识。

    靠着内部的制度,遮遮掩掩就好比是掩耳盗铃一样,能起到的具体效果非常的有限。

    比如一个教徒,向上帝忏悔自己平时内心的错误,就可能光荣的透漏出去了。

    人家有了准确的大致目标、方向,想获得各种技术资料等,那是非常的容易。

    美人计、金钱收买,各类的牛掰间谍,世界各大强国的情报组织、一直在悄悄的玩。

    否则其他国家政要们又不傻,凭什么让你操纵啊?普遍是被人家捏着小尾巴等造成的。

    有了弗朗茨·费迪南这人深度的参与其中,奥匈帝国的科研人员、专家们,往往就不敢大肆偷懒了。

    毕竟谁知道这货,是不是代表着皇室高层,来暗中监督、考察他们的呢?

    会否影响他们的身份地位?薪资福利、奖金等呢?

    于是奥匈帝国的技术更新、推陈出新情况,明显比其他发达国家在周期上快上许多,这就给两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财源。

    也增加或保证了广大百姓的就业机会,世界市场的占有份额,也不会被其他国家产品排挤的萎缩。

    人家想发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打价格战,都往往没有什么机会,大家不是一个档次的圈子。

    而且因为张祥的爱美与挑剔,奥匈帝国的服饰、化妆品、汽车产业等一直发展迅速,始终有着引领世界“美学文化”发展潮流的态势。

    让这些经常被弗朗茨·费迪南挑刺的企业,往往获得了更多的灵感与超额利润率,品牌、商品被世界各国广大百姓高度认同。

    不爱美的人,绝对是个长期的穷人,物质生活长期不达标,否则不管你男人、女人、孩子,那都是没跑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

    所以如何去想方设法的,挣那15-20%富人阶层、中产阶级家庭的钱。

    比去想方设法的挣其他普通百姓家庭的钱,在现在这个年代要重要的多。

    利润率、利润总额方面也要高的多,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主次的问题绝对不能颠倒。

    奥匈帝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在内部进行了一番具体科目详细细分后。

    科学技术进步更快,同样是奥匈帝国的行业巨大强项。

    为了让医学能更加健康、活跃的发展,皇储鲁道夫是把两国的教会给彻底的拖下了水。

    每个传教士等教会成员,要是没有掌握系统的生活小常识、一手医学的绝活,在内部都是很难服众的。

    中、西医的结合理念,物理等疗法,已经逐步被世界各国的富人阶层所高度的认同、接纳。

    这个年代的许多病痛,西医理论上是治不了的,想割掉一些零件、机器设备等也不达标,各种疑难杂症还得靠中医来撑起半边天。

    “是药三分毒,所以养身要科学、要重视”。

    有些水果、蔬菜、酒类能拥有药材的一些功效,但却没有毒素与副作用,富人阶层当然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了。

    慢慢的普通老百姓也自然知道了、要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了。而且这样做更经济实惠,家庭的压力、负担更小。

    同时,奥匈帝国对医药行业投入的大额科研经费等,也在逐渐的出成果,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机制和竞争机制。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富豪们,按时前来就医、体检,听取专家们的养身建议、疗养度假方案。

    西班牙王国在其中跟着受益最多,毕竟他的阳光、自然风景等在富足的欧洲地区一家独秀。

    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也相当不俗,斗牛、足球、歌舞、电影等很是吸引人,奥匈帝国的医学专家推荐疗养度假方案时,自然是首先推荐西班牙了。

    张祥与皇储鲁道夫共同的爱好也很多,比如说旅游、足球、喝小酒、抽雪茄等等。

    他们两人可都不是那种没事扣不梭梭的铁公鸡,该享受时可是不会去拒绝。

    张祥这货喜欢陪着家人一起出门旅行和游玩,但稍微危险一点的国家、地区都尽量不去。

    美其名曰:“那些地方进行安保措施太麻烦,容易出现漏洞”{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基本是在国内各处游玩,怕死的不得了。

    但有时为了看一场球赛,能专门跑回格拉茨,甚至还多次邀请皇储鲁道夫一起。

    当然也喜欢去大海上钓鱼、观潮、冲浪等等,但老婆孩子不在身边是不会去旅游和游玩的,宁可在家看书读报,爱学习思考问题。

    偶尔去野外骑马,打打猎、练练枪法,也是为了逗小家伙们开心,或者是为了陪自己父亲等亲人出门散心、锻炼。

    张祥的家庭观念很重,不愿意和家人分开,每天都会去主动陪老爹抽支烟、喝喝酒、聊聊天,听老爹胡侃海吹一番。

    美其名曰:“老人需要亲情、需要关心爱护”。

    使得皇储鲁道夫深有感触,没事主动陪父母聊天、散步的时候多了很多,哪怕是挨训也更有耐心了、脸皮更厚了、嘻嘻哈哈轻易不耍驴了。

    他们的头带的好,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也同样懂事,知道亲情的可贵。

    没事也愿意多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大家开心的聊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可谓家和万事兴啊。

    当然,他们的父母那就更高兴了,要不然老头子想抽烟、喝酒,总会被老伴管着,有儿女们分担分担火力,那是其乐融融。

    更别提隔代亲的问题了,对子女再大的威风,见了小祖宗们都是慈祥的不得了,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就是大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