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68章 影响
    但主力战舰的正面战斗能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论是攻击能力方面,还是在防护能力方面,就让大家不得不头疼了。

    攻击上大不了可以采用加大装药量的方法,提高大炮射程与威力,指望着英国人用奥匈帝国企业的大炮,那是根本不现实。

    骄傲的英国百姓、战士会有大意见,政府、资本家更会有意见,技术上有差距、日后慢慢弥补就是了,约翰牛的面子问题才最重要。

    至于说海军大炮的炮管寿命、为此少了那么一点,其实也不算什么事情,实际情况下需要使用加大装药量的情况那太少了。

    海军战舰的总体性能上,要想方方面面都兼顾到、实在太难,要么考虑加大战舰吨位、增加单舰成本。

    要么就只能牺牲一些适航性能等、节约出部分战舰吨位,用于加强防护能力和动力舱功率。

    这些对于英国政府而言,都不是想要的结果,海军军费开支的加大,对政府财政的影响还是太大,国会那关就不好过。

    奥匈帝国海军,在新锐海军主力战舰上的一些做法,也帮助大家能够节约出不少的吨位,只是一些事情还存在一些争议。

    比如说削减xiǎo kǒu jìng副炮数量、取消鱼雷发射管等,对战舰的多用途、战斗力影响有多大。

    从中也可看出奥匈帝国海军在战舰的攻击、防护方面,确实想了更多、做了更多。

    难怪单舰价格这么高呢?性价比方面也高,可这个战舰设计方案对奥匈帝国适合,却不见得完全适合英国海军。

    奥匈帝国海军,总共也才这么两艘最新式的战列舰,最新式的战列巡洋舰也总共才三艘。

    人家根本没去考虑海权的问题,如果不是英国政府多次催促,人家的主力战列舰现在都只有一艘。

    正常情况下,不去追求海权的国家,确实是建造不起呢?单艘战舰的成本支出上太高了,平时训练、使用,根本不经济实惠。

    不过战舰的主设计师,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上面把各种力学、物理学等运用的异常合理,最起码是不断动了脑子。

    而同类最新式的战列舰,全世界也只有大清帝国还有两艘,考不考虑把这两艘战舰弄过来呢?

    要是让其他野心勃勃的敌对国家,得到了相关战舰技术就坏了,会无限的削弱英国海军的优势。

    英国政府、海军高层研究、讨论后,海军部的战舰设计师们还是决定,自己去学习、总结、根据国情进行改进。

    要知道这些战舰设计师,可是世界战舰设计方面的专业大拿,非常高傲、不服输的。

    但英国政府同大清帝国方面的沟通,还是要的,反正战舰相关技术要保密,更不能把这两艘战舰卖给其他的国家。

    而从奥匈帝国,购置现成的部分战舰配套子系统,却可立即开始谈判了,战争不等人、开不得任何玩笑,英国自己的研发、改进只能慢慢来。

    要知道英国各地的船台上,等着修理、保养的主力战舰,都可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更换部分配套子系统。

    反正两国的合作,一向比较顺利,至于防止技术外泄方面,也得提醒一下奥匈帝国高层,可别卖给其他国家。

    奥匈帝国方面回答的异常果断干脆,让英国政府放心,绝不会卖给盟友之外的任何国家。

    至于英国人要的现成的部分战舰配套子系统,更不是个事,战舰上的现货都可以直接拆给你。

    英国政府高层,也算彻底放心了下来,开始考虑和法国政府具体谈判的事情。

    搞定了法国政府高层和法国的资本家们,美国那边也算被彻底的孤立了,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奥匈帝国方面为什么回答的这么干脆?

    一是挺盟友。

    二是其中有非常不错的经济利益。

    三是有了更好、更完善的战舰子系统,这些东西面临淘汰与贬值,能多赚一点算一点。

    奥匈帝国在海军主力战舰子系统上,该投入的系统研发费用,皇室方面可没有小气。

    如果没有产生附属产品效应,那总体上只能是一个亏,可这些玩意作为国家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勉强也算是值得的。

    这次新建的主力战舰,虽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配套的观瞄成相、测距子系统变动却是不小。

    如不是为了不招惹英国皇家海军,统一全重炮都可以考虑建造了,结果现在只能试着玩四门主炮的统一指挥、为日后的子系统升级做服务。

    反正奥匈帝国的海军战舰设计,比历史的德国海军战舰设计强的多,不会去想当然的自以为是,把关的人有时抠门着呢。

    历史德国的一艘无畏战舰上,安有12门主炮{拿骚级战列舰、黑尔戈兰级战列舰},但只能保证8门朝着一个方向开火,其他四门主炮干占战舰的吨位、在战场上只能无奈的看戏。

    也顺便多占用了一番战舰吨位,最后只能采用口径炮的缩减版,英国人用13寸炮、德国只能用12寸火炮……。

    真实战斗力直接下降了两个档次,确实是难为德国的海军将士们了,上来就被自己的猪队友给坑惨了、左右脚该怎么迈都不清楚了。

    ……

    何况,把先进技术等卖给法国等长期敌对国家,奥匈帝国高层压根就没考虑过。

    guó jiā ān quán始终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经济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宁可把先进技术烂在自己的手里,也不能帮助自己的敌人变得强大起来。

    皇室不是那些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的资本家们,不会去考虑卖、能吊死自己的绳子。

    什么能玩、什么不能去干,皇室都得头脑清晰冷静,损人利己的事情才能去干。

    法国人想要获得,门都没有,这个问题奥匈帝国高层就不可能去同意,大家是事实上的死敌,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至于卖给盟友德国和西班牙政府,那当然没什么问题了,首先可以收回海量的研发费用,从而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

    加强友好盟友的实力,也基本上约等于加强自身的实力,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当然不应该设置更多的障碍。

    另外同样的技术装备,在不同的人手里使用,效果上可是截然不同的,人家能用好、威力巨大,你用不好、就是个坑。

    奥匈帝国高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甚至答应卖全套战舰的设计图纸给盟友西班牙。

    你自己回去根据情况生产或改进就是了,只是绝对不能外传出去,要不让敌对国家得到了就坏事了。

    于是西班牙王室拉上德国皇室,两国一起分担了这笔巨额技术资料转让费,然后回去交给专业技术人员评估、改进去了。

    把两国的那些专家学者们、彻底折服了,细节之处见功底啊,这笔买卖做的太划算了,他们都陆续给出了极高的肯定评价。

    不和谐的一点就是,斯柯达的重**纸、生产工艺没有搞到,本国企业的同类产品,在攻击威力上没法与之比拟。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事,要么买一些成品回来,交给大炮企业去吃透后仿制、改进;要么就用自己的产品,影响并不太大。

    西班牙政府高层想法简单,照图先制造一艘看看,上层建筑微微改动一点,让船厂的技术工人们练练手。

    如果未来国家有需要,再加大生产数量,否则主力战列舰的制造费用还是太高了,实用性方面又不如装甲巡洋舰。

    德国海军设计局方面,则是充分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精髓,为自己下一代主力战舰的设计制造,提供经验数据和思路理念。

    法国政府代表去找奥匈帝国政府部门扯皮,奥匈帝国高层根本不承认。说道:

    “那是人家英国海军官兵水平高好吧?奥匈帝国的海军官兵们,绝对没这个水平和技术。”

    “这又关战舰啥事?我们只是正常的商贸往来,根本没有违反国际上的约定俗成规矩。”……

    结果法国人气没气到不知道,反正是把奥匈帝国的海军官兵们,cì jī的嗷嗷叫。

    不少的海军官兵开始陆续的沉下心,认真钻研、苦练相关技术、加强日常的训练起来。

    美国的政府、海军高层,更是心都凉了半截,这他妈的仗、以后还怎么打啊?想要获胜、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了。

    美国高层只能要求情报部门,不管用任何办法,一定得弄到相关的技术等资料。

    把美国的情报部门负责人,郁闷的够呛,各种拉拢、收买等法子,只能玩命的用,白白花掉了大量的金钱,也没得到真正的可靠详细资料。

    情报人员为了交差,只得花费大价钱在德、奥两国采购了部分较先进的光学仪器……

    大清帝国高层,最为的高兴,现在世界其他国家看他,都是羡慕、嫉妒、恨。

    毕竟大清帝国海军手里,有着世界上现在最强大的主力战舰。

    一般情况下,根本没有国家敢跟大清帝国海军炸刺,沙皇俄国、美国政府都不自觉的暂时老实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