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98章 粮食(4)
    奥匈帝国高层的回复,果然让英国zhèng fǔ高层满意,平价大量的出售部分粮食产品没问题,要多少坑个气,我们帮你安排船,运到地方都没问题。

    英国高层不知道呢,即使他们不主动找奥匈帝国,奥匈帝国高层也会想法,把部分快要过期的储备粮食等,弄到印度地区高价贩售的。

    印度的大多百姓家庭,可是有着藏金的光荣传统,哪家都不会少了硬通货币,根本不用担心、短期内支付能力不够的问题,除非他们愿意被真的饿死。

    部分消息灵通的,各国走私界人士、商人们,也早就在利用各种关系,悄悄的帮英国zhèng fǔ、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了。

    只是他们一不敢叫嚣、得瑟,怕被英国殖民地当局,给顺道收拾了,也怕被美国、法国zhèng fǔ高层,仇视、嫉恨、报复。

    二不敢深入印度内地区域,怕被地方上的各种势力,啃的渣都不剩。但就这,这些商家们,普遍已经赚的满意至极了。

    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拿着大棒的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很快利用印度地区的铁路网,把印度各大城市的bào luàn行动镇压了下去,随后内地的赈灾等,也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地方驻军部队,对美国、法国zhèng fǔ残留势力、捣蛋分子的严厉、冷酷打击,也在同步大力的进行着。

    印度殖民地的一些兵痞、地方警察们,那是异常的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将搜刮、盘剥、诬蔑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害的一些美国、法国的,大资本家、商人们,也陆续遭受了鱼池之灾,经济、物资方面损失惨重。

    在国内、国际上,愤怒指责、咆哮的怒骂、英国匪徒们的无耻行为,可英国内部,会有人去帮着他们伸冤、主持公道吗?

    英国zhèng fǔ的意见,那是更大,也在那大肆的报导着美国、法国zhèng fǔ,在印度地区的捣蛋、闹事行为,英国民间那是一片的哗然。

    英国的一些亲、美大贵族、资本家、官员等,都小心的夹着尾巴、根本不敢这时跳出来唱反调,以免被高层和广大民众,拉进了内心的黑名单。

    英国zhèng fǔ、民间百姓,与美、法两国zhèng fǔ、百姓的关系,再次进入到了冰点,互相的攻击、指责,那是不遗余力的。

    印度地区的bào luàn分子,看到事不可为,也开始害怕了起来,聪明点的大多数人,主动摇身一变,从新成为了老实的印度顺民,接受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的统治。

    部分“有理想、有文化、死脑筋、叫劲的”,继续拉帮结派、成群结队的,钻进边远山区、老林等隐蔽之地,准备养精蓄锐、徐图日后的发展壮大去了。

    这些人不停的,为了宣誓自己的存在感、获得生活等物资,公然袭扰一些英国势力薄弱地区。

    惩戒、收拾掉,一些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的代言人、狗腿子,让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在一些印度地区的管理、剥削,寸步难行。

    把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气的够呛啊,可偏偏又无可奈何,短期内大肆镇压这些人,实在不现实。

    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实在太多、太繁琐了,驻军部队的规模也不够,管不了那么偏远的地方。

    所以这些个镇压、围剿的事情,只能暂时缓缓了,先把各大城市的事情理顺、弄好,边远的山区等地,只能等以后有空了,再慢慢去解决算总账了。

    英国zhèng fǔ高层,因把主要的注意力、精力,更多的投到了美国、法国zhèng fǔ、印度人身上了,对南非地区布尔人的容忍度,也就暂时的大增了。

    只要布尔人国家、布尔人,不是干的太过分、让英国zhèng fǔ高层下不来台,英国zhèng fǔ高层,暂时根本没考虑去、收拾布尔人的想法,历史为此再次被改写。

    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的,这次镇压印度地区百姓起义,虽投入不小,但总体上的收获、也算丰厚的。

    得到了部分暴民们,陆续打劫来的海量金银、财宝等,还破坏了美国zhèng fǔ的一些野心,算不得什么亏损。

    至于参与镇压、搜剿的士兵们,那更是在其中大发横财,真正高价值的小件物品,大把的各国钞票,大多被他们收入了自己的口袋。

    ………

    奥匈帝国同样损失微小,倒手之间把陈粮换成了新粮,使得匈牙利农民家庭,和乌克兰地区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根本的保证,这两个地区,今年都是难得的丰收年。

    乌克兰地区的众多粮食产品,又不能出口到沙皇俄国的区域{毕竟双方是死仇},内部哪能消化的了,这么多的粮食产品啊,这下奥匈帝国和德国方面帮了大忙了。

    在两国zhèng fǔ高层,没怎么去压价的情况下,近乎照单全收了,这下乌克兰众多的百姓家庭,可以过个大丰收年了。

    波兰地区的粮食产量,也是难得的大丰收年,zhèng fǔ、农民家庭,在完成了自己的粮食储备等后,仍有大量的粮食富足,所以往德国、奥匈帝国的销售,也就成为了必然。

    德国、奥匈帝国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是上好的新粮食就要,陈粮的价格,那就只能被大肆压价了,否则你自己拉回去,这玩意怎么去储存呢?

    匈牙利王国的各大白酒酿酒厂,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赚的那是眉开眼笑啊,各种廉价的中、低档次,高度白酒的库存,被乌克兰、波兰的商人、百姓一扫而空。

    甚至造成,匈牙利国内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断货的情况,让各大白酒酿酒厂不由自主的,加大了生产、储备规模。

    奥匈帝国高层,在张祥的怂恿下,皇储鲁道夫的大力支持下,也开始分批次的、将高度白酒产品,作为了国家战略储备资源之一。向各大白酒企业,下了长期的、海量的高度白酒储备订单。

    张祥可是知道,白酒的正常储存年头,那是可以非常长久的,不会存在贬值的问题,只会不断的升值。密封好的高度白酒,存放的时间久了、只会越来越醇厚。

    当然只有纯粮食酿造的、高度白酒,才可以长时间的储存、窖藏,而窖藏用陶瓷坛子最好。

    陶瓷的坛子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能让白酒的品质更加醇厚,并且存放的时间越久,白酒的口感就更加醇厚。

    张祥就是个典型的储存白酒狂,各处庄园的地窖里,那是窖藏的满满的,顺便把皇储鲁道夫和几个弟妹们都带坏了,家家都窖藏的有海量的存货。

    其他的、适合储藏的葡萄酒等,也没有放过的意思,只要是价格公道、味道不错就储藏着玩,大不了多让人挖几个大地窖就是了,又不是不付工钱。

    按张祥的话,“存钱不如存酒,地上养牛、地下养酒,不管是高度纯粮白酒,还是葡萄酒等,只要这玩意的未来升值空间,能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就有很高的储藏价值。”

    白酒市场,在欧洲的市场培养阶段,张祥也就成了最大的白酒收藏专业户,只要是味道说的过去的,纯粮食酿造的高度白酒,张祥就不介意搞搞收藏。

    当然的,那些早期白酒、葡萄酒等存货,现在是赚翻了,价值翻了数倍,就这张祥还根本不想卖,家里亲人随意享用没得问题,市场上就不要去想见到了。

    皇帝大伯和老爹,倒是没有丝毫的客气过,只管挑好的喝就是了,也从没考虑过付钱的事,家里的侍卫等、也跟着大占便宜,养成每日饮酒爱好的人,那是越来越多。

    这下传染病发了,奥匈帝国先是贵族圈子内,然后是大地主圈子,最后是民间的百姓家庭,只要家里有条件、有地窖的,没有不存上个几大陶瓷坛子、攒年份的。

    没有地窖,直接在家里的院子里、大树边上挖个坑,埋几坛也是常有的事,人家皇室都在储存,怎么可能会亏本呢?

    随后从各大医学院,专家、学者们那,传出的医学结论,更是证明了自己的明智。

    每日饮用少量的、纯粮食酿造的白酒,有杀毒、消灭病菌、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

    偶尔饮用少量白酒,也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人体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有利。

    其他的特殊功效还有很多,比如:“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

    “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揉,能舒筋活血,消除疼痛。

    特殊的泡酒,那功效就更多了,可谓是药品的一种。什么人参大补酒、人参灵芝酒、人参枸杞酒、鹿茸酒、灵芝黄芪酒……

    这下,民间的百姓家庭,储藏纯粮食白酒、拿来泡各种酒的人就更多了,慢慢的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化,让白酒与葡萄酒,具有了近乎相同的地位。

    白酒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便宜,中高档的用谷物{大麦、小麦、稻米、高粱}、低档的用玉米、红薯等,各有各的口感、各有各的特色。反正比起葡萄酒够劲的多,也便宜的多。

    奥、匈两国,各地办酒厂、陶瓷加工厂的贵族、地主们,这些年那是赚惨了,他们发愁的问题是,如何去收购更多的、廉价高粱、葡萄等粮食、水果产品。

    然后多生产出来一些后,自己也悄悄的多窖藏一部分,以后好把部分精品卖个高价,家里办宴会、请人吃饭也有面子不是。……

    慢慢的,这个传染病,又把其他周边国家的百姓群体、给感染了,尤其是广大的普通百姓家庭,效果好、廉价,大家就自然选择这些廉价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