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519章,古今几人曾会2
    良久.秦王这才冷笑一声:“你们想不到吧.国难当头.他们两方居然内哄起來.出现了两个新明.那开国的朱元璋要是地下在知.不知得气成什么样.”

    白起道:“如此最好.他们若是同仇敌忾起來.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便要将我秦军夹在当中了.如今双方反目.正好使我秦军少了威胁.”

    张仪笑道:“不光如此.我秦军大可以拉拢一个.打击一个.左右逢源嘛.”

    李岩看着秦王:“方才大王想进兵江南.此时呢.”

    秦王道:“此时便不能动了.如果这个时候进攻江南.那便遂了孙传庭的意.咱们要进攻山西.却是遂了南边明朝的意.况且此时他们双方一定严阵以待.孙传庭正要对付闯军.秦军进了山西.明摆着是与闯军争地盘.最好不去.且坐等山西一战的结果吧.”

    白起道:“最好是等到孙传庭杀败闯军.自己也损兵折将之时.我军再杀进去.坐收渔利.”

    秦王摇头:“如果孙传庭能够取胜.一定声威大震.又有新天子坐镇.军心士气定然大涨.这个时候进攻.不是时机.”

    白起道:“可是万一等孙传庭恢复了元气.再想进攻.更是难上加难.”

    李岩道:“大将军说得极是.大王.孙传庭不光是员能将.还是一个能臣.手中又有汪乔年这样的廉吏.一旦他拥立新君之后.再杀败闯军.稳定了整个山西.必然会将山西经营成铁板一块.那时再想进攻.真的很困难啊.”

    秦王看了看众人.加重了语气:“你们要记住.秦军初起之时.曾经有过一败.当时一万人马.被杀得风流云散.孤也险些被擒.这是孤两世以來.经历的最大耻辱.从那时起.孤便立下誓言.绝不再败.因此后來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反复思量.斟酌再三.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我秦军再也经不起大败了.”

    众人都静静地听着.

    秦王又道:“每次用兵.孤都尽量做到万全.宁可不胜.也不许败.这次如果秦军趁着孙传庭杀败闯军.自己元气未复之时.进兵山西.一定会遭到猛烈抵抗.孙传庭的人马.可是官军当中.最有战斗力的.那时他一是为了复国.二是为了护驾.激励士气是很方便的.而且他手下战将士兵.也都乐意在新君面前立功.以晋升官职.新君刚立.有的是职位空缺.孙传庭一定会利用这个条件的.因此我秦军就算能够取胜.也必然是惨胜.那时万一张献忠与李自成突然反目.联手來攻.秦军必定守不住关中.”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手心中都出了冷汗.

    秦王的大局观与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可以说高出他们任何一人.

    白起一拱手:“还是大王高瞻远瞩.末将佩服不已.”

    张仪皱着眉头:“这么一來.就只好听凭孙传庭在山西发展自己的实力了.”

    李岩道:“是啊.如果我秦军不进山西.就得指望李自成亲自去对付孙传庭了.可是他又脱不开身.白白便宜了孙传庭.”

    秦王道:“孙传庭想在山西立足.也不是件易事.东边和南边都是李自成的地盘.西边又是我秦军.北边是蒙古与满清.他被夹在当中.滋味也不会好受.照本王來看.孙传庭也要动动脑筋.想个对策的.”

    张仪一愣:“大王的意思.孙传庭可能会谈和.”

    李岩道:“谈和.与谁谈和.”

    张仪道:“孙传庭自诩为忠臣.自然不会和李自成谈和.这么一來.他就只能与我军谈和了.”

    李岩连连摇头:“先生差了.孙传庭曾经被我大哥刺杀过.险些死掉.后來又几次交手.双方恨怨极深.他也一直将我秦军视为心腹大敌.岂会來谈和.”

    秦王道:“他若不來谈和.便说明是个鲁莽之徒.不懂家国大事.专以个人利害为准绳.”

    李岩恍然大悟:“不错.国家的利害.自然要置于个人利害之上了.孙传庭刚立了新君.一切都应该为了这个朱慈炯着想.”

    白起道:“大王.我秦军就不动了么.”

    秦王道:“不动.只是加紧操练新军.细心备战.孤料想.用不了多久.天下形势便会发生大的变动.到那时.咱们兵强马壮.再动兵不迟.”

    果然不出秦王所料.沒过半个月.便有探马报进了西安.

    首先报來的是山西之事.孙传庭果然击败了田见秀.

    说是击败.其实并沒有杀伤多少闯军.田见秀更像是主动撤军的.他带领着二十余万闯军撤回了直隶.而且速度很快.不知出了什么事.

    田见秀一走.整个山西完全掌握在孙传庭手中.孙传庭沒有任何迟疑.于田见秀退兵之后.立刻奉朱慈炯去了太原.在那里正式称帝.以太原为都城.朱慈炯封孙传庭为内阁首辅.兼领兵部尚书.统率天下官军人马.以汪乔年为内阁次辅.领吏部尚书.其余孙传庭与汪乔年手下将领.俱都封为将军.总兵官.

    孙传庭在山西发布诏告.号令天下.广招人马.气象一新.

    得了这份急报.秦王不解.田见秀为何要匆忙撤军.难道仅仅因为惧怕孙传庭不成.

    沒过几天.又有北京的细作送來急报.秦王再一瞧.立时清楚了.

    原來李自成急令田见秀撤军.回师京城.是因为山海关的吴三桂那里出了大事.

    自从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身亡之后.李自成吸取黄巢教训.号令自己的人马.不得骚扰百姓.有敢杀人者.立时斩首.奸宿妇女者.与杀人同罪.

    这么一來.他的人马沒有人敢去骚扰百姓.城中倒也一切安堵.买卖商人照样开张营业.不失往日繁华.

    可是农民军造反多年以來.对朝庭的恨怨之情早已溢满胸膛.李自成有令.不得骚扰百姓.却沒有说不得对那些皇亲国戚.朝中官员们动手.于是也不知是谁挑的头.带人冲进当朝国舅家中.连抢带打.立时将这一家抢掠一空.

    有了开了头.后來的便不容易阻止.于是京城之中立刻乱了起來.所有的朝中官员都沒有幸免.

    后來终于闹大了.刘宗敏十分痛恨这些官老爷.因此便亲自带人.闯进丞相家中.逼那丞相交出一百万两银子.

    丞相拿不出來.刘宗敏便当众抽他鞭子.最后这丞相将多年以來搜刮的民财全部都献了出來.才免得一死.

    刘宗敏如此一闹.底下众将纷纷仿效.于是整个京城之中.到处可见前朝的官员们被绑在街头巷尾.严刑拷打.

    农民军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此时面对这些压榨了他们多年的老爷们.立时露出了狰狞面目.将那些官员们整治得惨不忍睹.断手断足者有之.砍头摘心者有之.剥皮碎剐者有之.还有的卧钉板.点天灯.滚油锅.京城之中惨叫声不绝.

    宋献策闻听如此情况.立时來找李自成.让他千万要制止其事.这样一來.会弄得京城人人自危.农民军杀得止不住手.早晚会向普通百姓下手.

    李自成也深以为然.立刻找來刘宗敏.令他不要再向官员们勒索.刘宗敏倒也听话.因为这个时候.朝中官员们手中的银子.也逼缴得差不多了.所以城中才渐渐安定下來.

    可是这件事情的后果.远远比李自成料想的要严重得多.

    刘宗敏早在前几天.便闯进了一个叫吴襄的官员家中.除了抢走财宝.还带走了一个女人.

    就是这个女人.完全改变了后來的历史.她便是吴三桂的妾氏.陈圆圆.

    当吴三桂听说家中遭劫.爱妾陈圆圆被掳.终于“冲冠一怒为红颜”.斩杀了李自成派來的监军.命手下人马全部为崇祯挂孝.发誓与李自成不共戴天.

    他手下人言道:“将军与李自成翻脸.这是应该的.可如今咱们腹背受敌.关外还有清军.如果他们一起來攻.将军与我等皆不得全尸啊.眼下要想个办法.”

    吴三桂沉思良久:“只要能消灭闯贼.一雪国仇家恨.我情愿与满人联手.”

    于是他派出特使.出山海关前往锦州.向皇太极表示.愿引清军入关.共灭闯贼.

    皇太极一听.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高兴万分.立时应允.亲口加封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因为李自成等人起兵西北.因此封他平西将军.正有剿灭闯军之意.

    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大怒.便要亲自率军前去征讨吴三桂.夺过山海关.挡住满清.可此时他手中只有十万人马.实力不足.因此这才急令田见秀率军前來会师.

    秦王看完急报.对白起一笑:“大将军说对了.山海关果然将左右天下局势.”

    白起也看了一遍急报.道:“如果这一仗李自成胜了.夺过山海关.还可以挡住清军.如果他失败.清军长驱入关.闯军能不能在直隶立足.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