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518章,古今几人曾会1
    明朝的灭亡.对于秦军总得來说是件好事.从此秦军沒有了明面上的敌人.可以喘上一口气了.秦王借着这个机会.办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安抚了甘肃的凉州王吕儒.这吕儒自从被秦王加封之后.统管整个甘肃.每年除了给秦军献上数千匹好马之外.还不时送來一些土特产.秦王这一回给他回了礼.送了一些上好的丝绸和金宝等物.还派使者前去.与吕儒订下盟约.甘肃永为秦军的部属.吕儒永为凉州王.世袭罔替.

    吕儒部下人马本就不多.而且自己的儿子在西安为质.因此不敢有异心.热情接待了來使.走的时候送了重礼.请來使在秦王面前多多美言.

    第二件事情.就是秦王亲自给李岩和红娘子赐婚.

    这场婚事闹动了整个西安.秦王拨了一座大宅.赐给李岩.做为他的府邸.红娘子那边.也赐了丰厚的嫁奁.

    李岩是为秦军立过大功的人.秦王早已把他看成心腹.这么做也是给别人看的.毕竟秦军重生之后.人数再多也是有限的.几年以來东征西战.已经由原來的一万人.锐减到三四千.秦军想要发展.必须多多吸引当世之人.像李岩这样的人才.能文能武.万里挑一的.岂能不被秦王看重.

    由于李岩在秦军之中的人缘很好.又亲自带领秦军征战过多次.因此一连数天.贺喜之人几乎踏破了门坎.正式成亲那天.府中更是人山人海.

    秦王为此专门将王翦.李敢.涉怀等人从边境调了回來.李敢做为结义大哥.在前面招待來客.忙得转不开身.小青.一枝梅等人跟着倩娘.吴心蓝.布置洞房.摆设喜席.吴心蓝自小便做掌柜的.组织起來很有些威严.而且条理清楚.再纷繁的事务.到了她的手里.便分毫不乱.因此府中虽然热闹.却是井井有条.

    红娘子自从几年前.在秦军败于官军之时.救了李岩之后.便一直跟着他留在秦军当中.早已将秦军视为自己的归宿.此时嫁与李岩.得偿所愿.自然满心欢喜.

    李岩与红娘子算是一见钟情.几年以來出生入死.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儿女之情.这个时候.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來.除了沒有夫妻之实以外.他们早就是夫妻了.这场婚礼.只是迟來了一些而已.因为李岩说过.在秦军沒有安稳之前.他不会成亲.眼下明朝已亡.秦军算是安全了.这个时候成亲.正是时机.

    婚礼那天.秦王带着姬梦蝶一同來到李岩府中.他沒有送什么金玉珠宝.因为那些东西实在配不上李岩的人品.因此秦王送了一副自己的手书.做成一块匾额.上写四个大字.佳偶天成.

    李岩与红娘子急忙跪谢.李敢命人将这块大匾高高悬挂在正门.以彰秦王恩德.

    拜堂之时.因为新人双方都沒有父母.所以秦王便坐了上位.接受跪拜.只是喊的喜词变成了:一拜天地.二拜君王……

    交拜之后.红娘子蒙着大红盖头.被小青等人引入洞房.这边喜堂上.秦王为了让大家尽兴.也带着姬梦蝶回府去了.李岩家中便只剩下一班秦军中的大臣和武将.

    李岩吩咐开宴.然后府中开始大吹大擂.肉山酒海.吃喝起來.几年以來.关中一直沒有遭灾.自从秦王占住西安以來.几乎是年年风调雨顺.连关中百姓们都啧啧称奇.因此秦军当中有粮有肉.吃喝不愁.

    这一夜.李岩府中不知喝干了多少坛美酒.放翻了多少口猪羊.

    做完了这两件事.时间已经來到了崇祯十年五月.这一天秦王在府中议事.因为这个时候.秦王沒有称皇帝.也沒有修建朝堂.因此他的府中便成了上朝的地方.每天大家都來这里.看看有什么事务要处理.就像皇帝上朝差不多.

    张仪首先对着秦王一拱手:“大王.此时明朝已亡.虽然孙传庭立了一个新君.可是天下多半不会承认.咱们也不能承认.因为如果承认了.便是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翻脸.因此大王应当建一个年号.以便纪年.”

    秦王点头:“以丞相看來.当取一个什么年号呢.”

    张仪想了想:“大王与臣等复生于世.重开大秦天下.有更新初始之意.我看这个年号.叫更始如何.”

    李岩一听急忙摇手:“先生不可.更始的年号.以前东汉初时有人用过了.而且很不长久.万万不能用.”

    秦王道:“孤觉得.就定为更元吧.明年元旦之时.便改年号为更元元年.你们看如何.”

    众人一听.都纷纷叫好.

    张仪道:“改了年号.我秦军做事情也要有一番新的气象.不知大王有何远见.”

    秦王道:“孤已经思索很久.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明庭已亡.天下失去了统一的号令.诸候混战的时代來了.孙传庭闪电般地拥立了新君.说明此人极有政治头脑.他想借此來号召那些对明朝仍存有忠心的人.这一招棋他走得不错.眼下他的首要敌人.便是李自成放在山西的人马.相信不日之间.便会有一场大战.而李自成此时的精力.应该都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身上.因为此时对李自成构成最大威胁的.正是满清军.一旦清军杀进山海关.直隶是一片平原.八旗兵的骑兵优势可以尽显.而听说四川的张献忠.正加紧备战.准备攻击成都.拿下这最后的坚城.这个时候.我秦军最应该从河南向江南进军.攻入湖广.只是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因此孤一时还不敢动兵.”

    白起道:“湖广与安徽.江浙一带.还都在明朝那些遗臣手中.此时他们的动向不明.是不是赞成孙传庭拥立的朱慈炯.还沒有消息.如果赞成了.孙传庭会给他们下达军令.必定要秣兵厉马.全力备战的.”

    秦王道:“无论他们赞成不赞成这个新君.都会有举动的.怎么还沒有消息.”

    正说着.有秦王亲卫跑了进來.手捧着一封急报:“大王.江南传來的.”

    秦军早在几年以前.便往各地派了细作.江南也不例外.

    秦王打开急报一瞧.不禁便是一皱眉.然后将急报交给张仪等人.

    众人看过.也都是吃惊非小.

    这份急报上写的.乃是來自南京.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

    自从孙传庭拥立了朱慈炯之后.也给南京方面发去了诏告.但是诏令到了南京之后.却遭到了一群大臣的反对.

    这些大臣.以当时的庐凤总督马士英为首.当崇祯殉国的消息传來之后.马士英便与群臣商议.要重立新君.这些大臣们议论起來.最有资格做继君的.便是小福王朱由崧.因为他的血缘关系与崇祯最为接近.此时小福王正在武昌避难.可以迎之.

    因此马士英等人便派人去接小福王.人还沒有接來.便从北边传來消息.孙传庭已经拥立了朱三太子为帝.

    马士英一听.立刻忿怒起來.会集众大臣商议.他的理由是.北京被闯贼攻陷.皇室一族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沒有人能够逃出京城.却从哪里冒出一个朱三太子.这一定是孙传庭让人假扮的.

    朱慈炯不可能逃生.或已死在乱军当中.因此绝不能承认.

    别的大臣们也纷纷赞同马士英之议.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拥立新君可是大功.沒有理由让孙传庭一个人独占了.一旦承认了.南京这边就要听从孙传庭的指令.山西与南京相隔太远.何必要授人以柄.自己吃哑巴亏.

    因此大臣们群情激奋.一致谴责孙传庭.说他是乱臣贼子.想要做三国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而且挟持的.居然还是个假天子.

    马士英见大臣们所见相同.立刻拍板.继续迎立小福王.同时马士英害怕手中兵力不足.便以南京内阁的名义.请來几位总兵官助阵.其中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都是江南悍将.

    这几人听说要拥立新君.个个争先恐后.带兵前來勤王.

    当小福王带着史可法.坐船顺江而下.來到南京时.马士英带领众大臣在江上迎候.然后进入南京.向天下宣布继位为君.小福王称为弘光帝.仍用大明国号.

    称帝之后.朱由崧封马士英为内阁首辅.以史可法为兵部尚书.领总督军印.驻兵扬州.又封左良玉为平北将军.率军驻武昌.然后又封黄得功等人为将.驻守长江沿线.

    这便是史上所称的南明政权.

    于是当今天下.便出现了两个明朝.一个是孙传庭拥立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且称为北明.另一个是朱由崧所在的南明.虽然都称明朝.但却势同水火.相互指责对方为乱臣贼子.

    张仪等人看完了这份急报.都暗自思忖.朝堂上一时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