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皇贵妃这职位 > 正文 54
    回到简府,老太太抱着阿曛又是一顿抹泪,只喊着心肝宝贝儿命苦,怎么就累得昏倒在山上了呢?又是抱着阿曛一顿大笑,只夸阿曛真是不愧简家养出来的好女儿,竟凭着一曲凤求凰,就力压群芳,成为百艺荟的榜首。又是一阵唏嘘感叹,只道那曲水流觞诗会上的木芙蓉阁主定是于诗才上极为了得的,只是令文规则不得留名不得出声,不然也定是个惊才绝艳的贵女。

    陪着老太太说了好一阵话,又陪着老太太用了晚膳,才回到自己的听雪楼。

    阿曛走了之后,宁国公夫人顾氏磨磨蹭蹭的在老太太跟前不愿意走。

    老太太于是遣走一众伺候的丫鬟婆子,就婆媳两个在房中时,对顾氏道:“老大家的莫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顾氏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老祖宗的火眼精金。”

    老太太笑道:“长着火眼金睛的那是孙悟空,你这是转着弯儿骂我这老婆子是猴儿吧。”

    顾氏被老太太臊得一脸通红,笑道:“儿媳妇怎么敢这样编排老祖宗!”又道:“今儿一早大姑娘回来,跟儿媳说,初七那日,宫里的赵贵妃娘娘找了她进宫,跟她说了一些话,让她代为转告咱们府上。”

    听顾氏这般说,老太太顿时脸色有些凝重,缓了缓,道:“什么话,都说出来,我们也听听这位娘娘是怎么想的。”

    顾氏道:“赵贵妃让大姑娘回来转达的话,当然是希望简氏支持四皇子。但话没有挑得这般明朗,只是委婉的跟大姑娘说,听说简相有女初长成,尚未定下亲事,而四皇子也一直红鸾星未动,有意将五姑娘指婚给四皇子,只要简府首肯了,便由她那边去跟皇爷请下赐婚旨意。”

    老太太道:“这赵贵妃对四皇子倒是很上心。”

    顾氏道:“怎能不上心呢?现在上心一些,万一真的有那么一日,四皇子登临宝鼎,不还得尊这一位养母为太后么?”

    “皇爷儿子不少,到如今一直未立储,这谁都有机会登临,大皇子也有机会,咱们家姑娘已经有一个嫁给皇子了,就没有必要再将曛姐儿也扯了进来。”

    “总不能拿这些话去回赵贵妃吧。”顾氏有些为难。她的女儿嫁的是当今皇爷的大皇子,虽说是个侧妃,但她做娘的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富贵长久的,只是大皇子资质在皇爷的诸位皇子之中,资质算是稍差一点的,真要让大皇子登基当了皇上,怕他管不住自己一众兄弟,反而被兄弟逼得无路可走。

    天家那有什么骨肉之情一说,当今的皇爷不都是从自己兄弟手里将皇位抢到手的。当年午门之变,血流成河,先皇爷的好几个儿子,都在那场午门之变中送了命,这位皇爷最终登临宝鼎之后,大开杀戒,将先皇爷的诸位皇子中,但凡涉嫌参与午门之变的,都灭了门,那一场宫变,惨烈至极。

    如今,她的女儿嫁了愚钝一点的大皇子,倒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参与到宫变之中,也就能保全自己大女儿及两个外孙的性命。

    老太太想了想,道:“这件事甚是棘手。若是人品相貌,四皇子是没得挑的,可能是我老了,许多事就比较犹豫不决,总觉得阿曛要是嫁过去,怕是不如现在活得自在开心。”

    顾氏笑道:“原来老太太在意的是这个。”

    “看到阿曛,我就想到了我那苦命的女儿。只可惜了那样聪慧的一个人最后那样的一个结局。”老太太道。说完,擦了一把泪,道:“其实在大姑娘和三姑娘的婚事上,我也是有错的,没能够坚持不让她们嫁入天家,没能替她们做得了主,好在大皇子是个忠厚的,对敏姐儿也极好,那清河王就更别说了,斯斯文文的,才学好,人品也好,对淑姐儿更是好得很,这两个倒是让我放心的。”

    顾氏安慰道:“老太太,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曛姐儿嫁给了四皇子,凭曛姐儿那样的人品那样的相貌,定能得夫君的衷心爱护的。”

    老太太最终还是松了口:“也有可能。”阵呆扔圾。

    顾氏得了老太太的准信儿,掉头便喊了自家大姑娘回来,将这一番话说了一通,大姑娘简敏也乐意做这中间人,掉头便进了皇宫,面见了赵贵妃。这一层且按下不表。

    且说阿曛回到听雪楼之后,也没闲着。明日里就要去女学,琳琅虽然已给她备齐了各类用品,但阿曛还是不放心,一一验过,方才在阿珍和阿珂的服侍下,洗漱一番上床休息。

    躺在床上,阿曛却是睡意全无。

    左手腕处的烫伤,她一早醒来就留意到了,当时手腕处隐隐作痛,她一时纳闷拆开纱布,便见到了铜钱一样大小的一处烫伤,似乎起过水泡,但是被处理过,擦的药膏的香味有两种,她识得。

    头一种应该是那种比普通药膏要好一些的烫伤膏,这种药膏是黑乎乎的,但似乎涂在伤口上之后又被人擦去了,替换的是一种带着淡淡的兰花香气的药膏,雪白色的,半透明,阿曛一闻就知道这药膏便是当年凤漓给她涂在腿上的舒痕膏。

    也许这种舒痕膏在宫廷中很普遍。阿曛想。

    但手腕处的烫伤,其大小正好比她一直带在手腕处的瑶光珠大了一小圈,其形状跟瑶光珠一模一样,她在昨夜抚琴时,却是感到了瑶光珠的异动,而手腕处更是烫得厉害,自己莫不是被瑶光珠所伤?

    昨夜那一群鸟被她的琴音给引来的,也是真的,瑶光珠又莫名其妙的将她烫伤,阿曛顿时有些害怕,自己都是两次重生的灵魂,莫不是这世上的事竟有更多想象不的存在?

    虽说心中存在着诸种疑惑,对正处于少女时期的阿曛来说,小日子该如何舒坦,她就如何舒坦。

    次日便拿着简老爹给的文书去了女学,入了天子班,阿曛本来就是来混一纸毕业文书的,所以于课业上毫无压力可言,基本上都是得过且过混日子。

    唯独两门课,阿曛才刻意花了不少心思。一是御,另一门便是射。

    阿曛这辈子于骑马和射箭这两门极为实用的课业上,刻意下了不少功夫,在她内心深处,保命的本事比任何技艺都重要,而这两门课业,才真的于她有用的。

    京都女学的骑术课已并非单纯的骑马玩花样了,女子早已开始组队打马球,由于阿曛骑术突出,很快便成为天子班女子马球队的核心人物。

    阿曛几乎每天下午都会与马球队的女学生们练一场马球,将潞州的一些打法也贯穿在其中,比京都的女子打马球又多了许多花样和招式,常常为自己这一队赢得不少分数,是以很快,阿曛在女学中于马球一技上就出了名,连带着天子班马球队也在女学里出了名。

    凤字班的那些公主郡主县主们不干了。

    凤煌京都女学算得上是女学里的最高学府,简家的秀山学院虽在学术上一直遥遥领先,但充其量还是个私塾,而女学是官办的。皇族中的公主郡主和县主们,也在女学里学习,只不过她们单独编成凤字班。

    女学里马球一项是凤字班的拿手戏,如今天子班来了一个简曛,将天子班的马球水平一下子拉高了,以十公主为队长的凤字班马球队实在是有些不忿,于是向天子班马球队下了战书,两队的决赛就定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日,决赛的地点定在了玉漱河畔桃花坞的马球场。

    日子很快就过到了五月初五。

    这一日桃花坞本来就热闹,玉漱河里有龙舟竞渡,玉漱河两边沿着河堤搭满了凉棚,河西岸是平头老百姓家的棚子,河东岸则是达官显贵家的棚子,在东岸位置最显眼位置搭了一座三层的看台,正是皇家的。

    龙舟竞渡之后,观众都聚集到了马场边,不仅太学生、女学生都悉数到场,因着是公主郡主们参与的比赛,连宫里的魏皇贵妃、赵贵妃、胡淑妃等都来了。

    两队女子马球队一上场,就看花了周遭观众的眼睛。

    凤字班公主郡主们那一对,着的是粉紫色骑马装,英气中透着女人的妩媚。领头的是十公主和十一公主,清一色全是凤家的人。

    而天子班这一队,穿的是银红色的骑马装,腰带特别的宽,显得腰肢格外的纤细,阿曛在潞州打马球骑马的时候就穿这种骑马装,可以护腰。

    红得像火一般,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每个人头上带着累丝梨花簇攒东珠的金冠,越发的将阿曛她们这一队姑娘衬得肌肤赛雪,玉貌朱颜。

    哪怕一队人穿衣打扮一模一样,众人一眼便能在这一队姑娘们中看到阿曛。阿曛纤细的腰肢、修长的腿,前凸后翘几近完美的身材就显得格外的耀眼,格外的窈窕动人。

    周遭看客都看傻了眼,不知谁嚷了一句,“天下竟有这样美的人儿。”真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铜锣一响,那拳头一般大小的马球就在球场中飞梭,被两队击打得在空中飞来飞去,刚落地便很快有马驰来,马上的人以大力的速度将球击出。

    凤字队本来马球打得非常好,在整个女学里是最为有优势的一队,但如今遇上阿曛领队的天子队,竟也似平生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一般,球场上处于胶着状态,分数一直是你追问我赶,凤字队刚刚入一远射球,天子队便即刻追入一击飞球,直到鸣金收兵,尘埃落定,天字队以一球险胜。

    一场球打得十公主心服口服,骑了马到阿曛面前,将自己腰间一直挂着的金穗子取下扔给阿曛,笑盈盈道:“愿赌服输。这是你们天字队该得的,送你。”

    马球赛有个规矩,双方队员上场前各自在腰间别上代表自己队的金穗子,若输球,则将金穗子送给对方,赢得的金穗子越多,则说明这个球队的水准越高。

    凤字队历来只收别的队的金穗子,这还是凤字队第一次送出金穗子。十公主很是清楚,阿曛没有用全力,处处在关照着她们凤字队,是为了不让凤字队输得太难看。阿曛这般会做人,给她们凤字队留足了面子,又几乎没让人看出来她是刻意让的,便顿时对阿曛这个人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所以才会如此心甘情愿送上自己的金穗子。

    阿曛笑着接过金穗子,对十公主道:“承公主相让。”

    十公主道:“若没有你,天字队可别想赢的了我们。”

    这一幕落入了看台上贵宾们的眼,魏皇贵妃对胡淑妃道:“你看看,这个十公主从未服过谁,这算是真心服了简家的姑娘了。”

    胡淑妃是十公主的娘亲,听了魏皇贵妃这句话,笑道:“我看这简家姑娘长得可真是水灵,也不知道将来好了谁家儿郎。”

    听了这番话,魏皇贵妃只笑不语。

    一侧的赵贵妃悄悄听着两人聊天,虽不插话,却也在想着今日这一场马球又让简家姑娘出足了风头,佛诞节简家姑娘以琴音引来百鸟朝拜已是让她一鸣惊人了,如今再这般出风头,怕是五皇子、六皇子他们几个未成年的适婚皇子都早已对这个姑娘起了求娶之心,看来自己得再催促大皇子侧妃,尽快的得到简家的准信才行了。

    阿曛得了十公主的金穗子,心情大好,如这日的天气一般清风日朗的。

    她端坐在马上,浅笑着寻找人群中那个她在女学这近一个月里,悄悄相中的少年郎。

    那少年郎是太学的学生,镇南王府的二公子,木子瑜,年方十八岁,尚未婚配,听胡月如说镇南王府正在替木子瑜相看适婚的贵女。

    这木子瑜的背景倒是其次,主要是人品好,相貌也好,外表虽说比不上凤泫凤漓他们兄弟那般长得招惹桃花,但也算是貌比潘安、颜胜宋玉的翩翩少年,最主要的是他在家排行第二,既不用接替他爹镇南王的爵位入朝为官,又不用操心家境不好,阿曛觉得对于自己来说,木子瑜真真是一门极好的姻缘。

    太学与女学都在乌衣巷,相隔仅一条巷子,基本上是上学时能遇见,下学时能碰见,正因为如此,阿曛才刻意多留意了几眼木子瑜,只觉得这少年颇有她兄长那温润如玉的风采,颇有她二兄那飒飒英姿,绝对是很容易被她父兄所能接受的,于是便每次遇见木子瑜时,多看了他两眼。

    木子瑜还有一个好,就是他居然见到美女会害羞脸红。因为每次阿曛瞧着他,他都会微微脸红,然后很不自然的将目光移向别处,装作没看见阿曛,等阿曛收回目光时,木子瑜又会偷偷的向她瞧过来,明明是心里喜欢她的,却偏偏害羞不敢承认。

    阿曛觉得这样的人拿来做夫君,那真是极好的,将来怕也是个惧内的,可谓清河王第二,可以任她欺负的。

    今日这一场马球赛,全城的人来了一大半,木子瑜怎么着也应该在人群里。

    阿曛果然在人群里寻到了木子瑜那张清秀的脸,此时也不知是因为太阳太毒,还是其他的原因,木子瑜的脸红红的,目光与阿曛的目光相触时,也不似以往那般慌慌张张的躲闪了,阿曛冲木子瑜展颜一笑,就盼着木子瑜看她这般的能干,赶紧的差了媒人来她家提亲。

    这婚事上,总不能女方先去男方提亲吧。寻遍整个凤煌,也没有这个先例。

    可这么些日子了,阿曛不知道丢了多少个眼波过去,木子瑜就是不动,也不知他这个人就跟他的名字一般是个榆木疙瘩,还是他没看懂自己的暗示。阿曛都快要急死了。

    阿曛觉得自己当着这全城一半以上的人冲着你木子瑜笑,你木子瑜就算真的是个榆木疙瘩,也要开窍了,明日里如何也得差人送了八字命批来简府换上一换啊。

    不然她这场马球就白打了,她这一向去女学就白去了。

    她虽口上说去女学是为了完成她未竟的学业,要混一纸女学的毕业文书,免得嫁人之后被婆家看不起,其实内心里,却是想着去太学里选一个如意郎君。

    女人这一辈子,始终还是要嫁人的。即使她不嫁,她家老祖宗,她爹,还有她那些伯父叔父婶母什么的,怎能容忍家里出一个不嫁之女?与其到时候随便让他们给自己指一个,还不如自己到太学里相一个。

    她觉得自己这一世算是活明白了,无论如何也要远离皇权远离宫墙,就嫁一个像木子瑜这样的人,过一份安分喜乐的日子,像简婌和清河王一般,夫唱妇随,便算是今生今世修来的福分了。

    端午节之后,好几日,也不见家里有人来提亲,阿曛真是急死了,心里一直在骂木子瑜就真是个榆木疙瘩,笨死了,自己这般暗示于他,他却还是不做任何行动,难道要她直接将他堵在路上,将这事儿挑明么?

    阿曛心里这般想,还真的就这般干了。

    那日放学,她刻意避开与胡月如同路,坐了自己的马车,到了通往镇南王府的必经之路的珠玑巷里。

    阿曛比平日里走得早些,木子瑜尚未路过,阿曛遣了马车车夫送陪她上学的阿珍替她去挑一些制香的材料,自己则在珠玑巷里找了个隐蔽处躲了起来,就等木子瑜路过。

    等了大半天,总算听见木子瑜的马蹄声踏进了珠玑巷。

    阿曛走了出来,拦在木子瑜的马前,双手叉腰,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赶紧求婚来的架势。

    她自从潞州回京不过五日就被魏皇贵妃拉到武灵山上去陪着礼佛,在弹琴的时候险些再次搭上她的小命,她觉得她这个人就跟皇宫犯冲,跟皇家的人相克,这一辈子要是不远离,估计哪天又将小命玩没了。

    这也是她急着找个人嫁了的原因,但这找人也得有个度,又不能私相授受,又不能直接就将心里头想的事儿给讲出来,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拦了一回马,却临到紧要关头,心里顿时就没了底气。

    立在那里,阿曛根本法不似表面看起来的那般嚣张,内心里早就有些不知所措,但又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内心的怯意,立在巷子中央好一阵,还是没能将话讲出口,脚下却很没骨气的往旁边让出一条道来,让木子瑜骑马过去。

    木子瑜本来骑了马进巷的,没想到巷子中拦了个人,此人不是别人,还是美艳不可方物的简曛,他开始傻了眼,但阿曛一让出道来,他又觉得心底顿时有些失落,于是问道:“原来是简五姑娘,怎的在珠玑巷中?”

    “我……路过而已。”阿曛脸腾的就红了,似被人窥见了心底的算计。这算计别的还好,现如今她算计的是木子瑜一颗单纯的心,这实在是一件缺德的事。

    “姑娘可有马车随行?”木子瑜此时也不榆木了,竟问到了点子上,要是没有马车,他会不会送她回府?

    阿曛于是笑道:“没有。不过没关系,我步行回府也并无不可。”

    木子瑜道:“此处离简府有近三刻中的路程,简五姑娘要是步行的话,怕是天黑前也未能回到府上。”

    “无妨。”阿曛口里这般说,眼睛却盯上了木子瑜的那匹大白马。木子瑜会不会将他的马送给她骑回家?或者是木子瑜将她拉上马,与她共一骑走在京都的大街上,这样一来,不就坐实了她简阿曛非木子瑜不嫁的事实?

    不过木子瑜本身就是个榆木疙瘩,看来还得自己先主动一些。事到如今,阿曛不得不硬着头皮,像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木子瑜伸出手来,刚想喊木子瑜拉她一起上马,却听身后一个甜甜的女子声音响起,“许多年未见,不知姑娘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