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逆魔战天 >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为兄陪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为兄陪你

    苏七的身影,变得越來越迷幻,灰衣飘卷,身周有万魂缭绕,真的宛若一尊神魔般,

    所有人都看着苏七那迷幻的身影,不仅仅只有敬畏,双眼里闪烁的光芒更多出了敬佩和感激,

    其实,他们早已醒悟,只是一直沒有能力去改变现状,骗着自己,不愿去相信罢了,

    而苏七的到來,等于就是带來一道曙光,做了他们不敢做之事,所以他们感激并敬畏,因苏七不仅仅救了他们,更救了五国万灵,

    “杀了他,”不知是谁率先吼出一句,怒气冲天,

    “杀了他,杀了这奸恶之徒,”

    “父亲啊,看看吧,这卖国之徒,终于得到报应,”

    “报应不爽、报应不爽,”

    一时之间,四周吼声四起,他们在吼出这些日子的悲壮,他们在吼出心中的愤恨,

    此时此刻,楚皇已经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随后赶來的军队亦沉默,无数人的心在刺痛,

    “前辈,救我,,”忽然,楚皇双眸骤亮,像是看到救命稻草,大吼中带着激动,

    苏七提着夺魂箭,立于楚皇身前一丈外,闻听此言后,旋即冷漠的转身望去,但见一身着深绿色长袍的中年修士踏空而來,

    中年修士所望來的目光落于苏七身上,脸上蓦然露出一抹微笑,带着一种久不见好友的亲切,

    见到此人的瞬间,苏七眉头微皱,眼眸里旋即就闪掠过一抹精芒,对方的模样虽有改变,但那气势和脸的轮廓,他却是第一眼就能认出对方是谁,

    “玄青子……大哥,”苏七嘴唇轻启,虽沒有任何声音传出,但那中年修士已然明白其意,脸上的笑更为亲切,

    “救你,我为何要救你,”來人正是玄青子,他落于一座大殿之顶,负手而立,长袍猎猎,望向楚皇摇头回答,“本尊之所以镇守此城,保你性命,不是因你不该死,而是在此之前不能死,”

    在此之前不能死,那就是说此刻能死,变相的说明,他楚皇只能死在苏七手里,

    四周众人见到玄青子出现的瞬间,瞳孔都是一缩,可当听到此话后,他们瞬间松一口气,

    很明显,玄青子是站在苏七一方,

    “哈哈,”见状,楚皇先是一愣,旋即嘴中咳血,仰头大笑,脸上威严依旧,他有自己的高傲,就算是败,也要败得体面,因他是楚皇,五国之地的霸主,

    对方若不出手救他,他也不会去哀求,他本认为有这前辈在,沒人能在此城杀他,但他万万未想到,对方镇守于此,居然会是这样一个目的,

    “本皇何罪之有,你们真认为这一切是本皇造就的么,就算本皇不这样做,修魔门同样会以另一种方法达到目的,”楚皇抬手抹去嘴边的鲜血,脸颊上的表情骤然变得轻松太多,他的话语也无比平静,“既然结局相同,那我为何就不能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万灵与吾何干,就算吾族全部灭亡又有何妨,,

    只要朕能得到更多的修道条件,只要朕能成为强者,这一切都可以抛弃,

    国可以再建,朕存则族存,朕存则万灵存,这……有何错,”

    所有人皆沉默,他们看着楚皇,表情平静,但眼里却满是愤懑,有人不甘,有人无奈,亦有人坦然,

    是的,这世间沒有谁对谁错,只是所站的位置不同,想法不同,

    站在楚皇的位置看,他沒有错,可站到万灵的角度,他是错的,因他是帮凶,是爪牙,

    “你的道不对,”玄青子立于冷风中,开口间带着深意,看似在对楚皇说,实际却是在点醒苏七,“道有万千,你走的是皇道,可路还未通,你就违背己心,踏上一条不归路,这条路也算不上错,可走到尽头只有一种结局,那便是自取灭亡,因你的心已有动摇,问道于茫然,”

    苏七回头看向楚皇,眼神冷寒,表情冷漠,持手中的夺魂箭一指后者,道:“修魔门的账,苏某一定会去算,但你的账,今日就要算,哪怕你只是一个执行者,也该死,

    因苏某不信你沒有这种打算,当日就该斩你于箭下,”

    玄青子的意,苏七已懂,只是还未完全明悟,尚处于懵懂之中,

    楚皇沉默,四周之人皆沉默,苏七右臂一甩,夺魂箭“咻”地一声飞射而出,万魂更如凶狂的厉鬼,似要将楚皇给碎尸万段一般,

    如此近的距离,以楚皇而今的状况根本难以躲避,他的神情里满是威严,龙袍猎猎,皇冠有一圈圈光环围绕,他平静地抬头看着天空,眸光闪动之下,谁也不知晓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或许,他在回忆自己的一生,亦或许,他之前说的话并非真话,总之有很多种或许,但不管如何,他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谁也沒有察觉到,在楚皇的眼底身处,存在的不是自责和后悔,也不是即将死亡后的解脱,而是一种……坦然,

    无愧于心的坦然,无愧于世间的坦然,

    只是这一切沒有人能看到,沒有人能明白,将随着楚皇的殒落而永埋于此,

    冰冷的夺魂箭刺入楚皇体内,将他的魂给吸入箭体之中,他的身体则被万魂给撕碎,化作漫天碎肉,血腥而又残忍,

    “修魔门,”平静地看着这一切,苏七的双眼已经眯成一条细缝,“苏某究竟与你等有何仇怨,竟要如此算计我,”

    其实,在此之前,修魔门便派出无数人去偷神王鼎,奈何一直沒有成功,之所以选择苏七,完全是一时兴起,看重了他的身份,更看重了他手中的底牌,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苏七更好控制与更好算计,

    只是一切的一切太过巧合,完完全全将苏七推到修魔门的对立面,且那五名祭骨境强者更未算到,苏七能再次回到五国之地,

    而其中最大的异数,便是……九轩子,

    抬手招回夺魂箭,并将万魂收入箭体之中,苏七的脸上冷如寒霜,沒有任何喜悦,他迈步而出,留下无数个残影,一跃之下,便出现在玄青子所在的大殿之顶,

    “对不起,”当苏七落到大殿之顶,他还未开口,玄青子便抢先道,话中透出些许歉意,“当时,青佟带传承之血归來,我已到枯化之际,本想先融传承之血再來寻贤弟,何曾想开山出关之后,外界竟成了这般模样,为兄所能做的,只有在此等贤弟归來,”

    “这一切,与大哥无关,”苏七摇头,沒有怪罪玄青子之意,

    很显然,融合传承之血后,玄青子已经恢复巅峰,成为尊者境中的强者,

    两人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两人的关系却好比经历了数千年般久远,在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冥冥的联系,那是血脉的道誓,

    血脉的道誓,若以凡尘间的俗话來言,这叫做异姓兄弟,只不过要比凡尘的那种关系要更为可靠,

    于修士而言,一旦立下这种道誓,便不会违背,因这已经种进血脉之中,关乎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承诺,更是道心的因果体现,

    “接下來,有什么打算,”玄青子并未继续在此事上纠缠,因事已过去,就算论出个所以然,过去的事也不能改变,

    “有什么打算……”眯眼望向远方,苏七的眼里有寒芒在闪掠,气势忽然散出狂暴之意,杀气腾腾,“有些事要有人去做,有些人必须去杀,苏某可不是那么好算计的,既然不遵守承诺,便要付出代价,

    我要打上……修魔门,”

    打上修魔门,

    五字看似平静而冷淡,但就是这简单的五字,蕴含了苏七心底最深处的杀机,决绝而又疯狂,

    如他所言,有些事必须去做,这是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更是一个男人对朋友的承诺,

    有仇必报,有恨就要发泄,他苏七不喜滥杀无辜,可对方既然惹上门來,他也不怕事,

    杀,又何妨,

    “打上修魔门么……”玄青子望着苏七,看着后者那年轻而又坚毅的脸颊,沒有丝毫犹豫,大笑着开口,“好,年轻就该气盛,我辈修士何惧杀人,行事随心,不就是打上修魔门么,为兄陪你,”

    一句为兄陪你,定了终生的兄弟情,他们间沒有年龄的界限,有的只是这一种浓过血液的情,

    闻言,苏七的目光从远处收回,他看了玄青子片刻,便缓缓点头,并未拒绝,“修魔门必须去,但在去之前,必须要解决一件事,”

    苏七还未说是什么事,玄青子便淡淡一笑,道:“贤弟放心,五国之地之事,为兄可让青佟率青玄宗弟子去解决,

    想來那些沉睡至今的族人,也已苏醒,让他们出手,解决五国之地的事并非很困难,

    只是想要恢复如初,却需要五国之地的生灵自己去经营,去改变,”

    话落之后,玄青子便抬手一挥,便见一枚玉简破空而去,他这是在传命青佟,让后者率人前來云国都城解决苏七所担心之事,

    见状,苏七再度点头,转身俯瞰下方的侍卫和乾三等人,冷然道:“楚皇已亡,五国遭劫,万灵遭殃,汝等今后当励精图治,改变现状,

    今日,苏某斩楚皇于此,立乾三为新皇,稍后会有青玄宗强者前來相助汝等一统五国之地,汝等好自为之,”

    苏七所能做的只有这些,他不能也不会在此停留,所以想改变现状,只有靠乾三以及五国生灵自己去改变,

    他为他们铺好了路,究竟能不能走好,能走到何等高度,就要看他们自己如何去走了,

    “小……小三子恭送主人,”乾三直接跪倒在地,对着苏七抱拳一拜,前者简直就是要哭了,他万万未想到,苏七真的会如此挺他,

    要知道,两人真的沒有任何关系,甚至曾经还是敌人,乾三感激得称呼都改变,由此可见他有多感动,

    对于乾三这种举动,沒有人认为他可耻和懦弱,也沒有人反对他坐皇位,因他本就有这个能力,更重要的是苏七亲点的他,

    “恭送苏前辈,”

    “恭送苏前辈,”

    在场的所有侍卫,在这一刻都齐齐跪拜而下,沒有人相逼,他们是自主的,

    在这恭送声里,苏七骑着龙马跟随着玄青子离去,

    或许,在苏七看來,他今日所做很简单,但于乾三等人而言,这却是如同给了他们再生的机会,他们又怎能不感激,怎能不敬重苏七,,

    这是一种信仰,是五国万灵在未來很长时间里的信仰,也正是这信仰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

    这一刻,苏七有些明白了,修士修道,有的时候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万灵,

    道之坦途,其意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