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穿越后周 > 正文 二一八 太后,加油!
    有了嘉峪关营地发展的经验,加上秦化他们煤矿、铁矿的先期工程都已完成,王东林他们一行人过来的半年多来石门镇营地发展很快。砖厂、炼焦炉、高炉、玻璃窑炉、钢铁厂等很快建成并投产;连王著、张铎积极张罗的龙门郡铁厂改造工程也在进行中。

    特别是王皓轩,在盖房之前就跟林岩商量想要一套住房,说自己怀念以前的单元房已经很久了,虽说这些年来已经渐渐习惯了四合院式的住房,但还是喜欢厨卫一体的居室。说既然房间够多,到时候把爸妈也接过来,哪怕自己出钱也行。

    船长、秦勇都诧异的看着王皓轩,心说我们从来都没把你当外人,你小子这会儿倒客气上了,就算你不说也会有你们住房的还用你出钱?

    王皓轩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住房在什么时候都不是小物件,咱们这边刚开始发展一切都还困难。再说我们家也不缺钱,既然当我是自己人就更应该拿钱出来支援营地建设。”

    林岩没有让王皓轩出钱,并且在设立账目时把他也列在了成员名单里。也就是说营地的所有财产及以后的收入都有他一份。

    石门镇营地在建单元楼时充分吸取嘉峪关营地房间太少的经验教训,建设了六栋近五十套单元房,统一户型全部为上下两层的连体小别墅型;虽然没有铝合金、铝塑合金,但除了费工费时、硬木一样可以制作推拉窗,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在大院围墙外一稍高地段处再加高建设一锅炉房,连水塔都不用即可为单元楼统一供暖供热。

    尽管周朝廷对铜管制严格,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以及从肃州带过来的铜锭足以够制造阀门、水龙头用。

    船长喜欢泡澡嫌木桶不舒服,无意跟船工闲聊中得知,在龙门郡铁矿东北五六里处有一废弃的唐代小型“半官”窑。经过查访找到几个窑工后人。在他们帮助下弄来瓷土、高岭土等原料,又运过去大量焦炭,用现代工艺和他们祖传的土法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一批餐具,后来又制作出一批小型浴缸。李林张满他们几个说浴缸太小根本无法洗鸳鸯yu,说等烧制出大点儿的浴缸再装,免得来回拆装太麻烦。在他们鼓动并参与下又烧制出部分能满足鸳鸯yu的大浴缸。

    单元楼建成、后续装修完工后营地给了王皓轩两套房屋,毕竟让他跟父母合住有诸多不便,特别是王耀这种官居高位的人家,天天早叩拜、晚跪安,天知道可怜的王皓轩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船长跟众人商议后决定也给王潇、夏翰各一套住房,因为他们经常过来,天天住客房、招待所也不是事,还得经常给他们换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而且他们的家眷在这儿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看在王皓轩的面子上他们也都能算得上半个自己人,总得给人家一个家吧?再说咱们在这儿“势单力薄”想发展几个自己人实在是太难。

    后来张铎知道后也要求过好几次,甚至提出买房都被拒绝,而且拒绝的理由让张铎气得牙齿直痒痒——实在是不好意思,太晚了,房子不够住,我们嘉峪关那边还有人没过来,那些空房是给他们留的…以后孩子长大结婚也要用…我们的房子真的不够住……

    众人七手八脚各司其职,很快布置好新房以及被褥、生活用品等,屋内外院子里食堂等贴满囍子、挂满彩条,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新建成的礼堂兼食堂宽敞明亮,而且比嘉峪关营地食堂大得多。众将官在军营吃过饭后简略参观了营地便都不自觉的来到这里,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儿应该是华军的“议事大厅”。众人或交头接耳、或三五成群、嘁嘁喳喳的议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听到他们说要紧急准备婚礼更令众人惴惴不安,要是真的就这么把太后给嫁了我们这么跟朝中众人交代啊!问题是这由得了我们吗?

    特别是王大人、魏大人贴着脸跟人家说范大人他们三五天就能到是不是等几天,没等把话说完忙的手忙脚乱的曲玉华没好气的答道:“管他们P事?我们老秦能不能看上你们小符后还两说呢!还有,我们今天实在是忙、实在没空招呼大家,那个老王,王著,做好的东西都在那边,你带大家自己去拿,自助餐,你懂的。”

    管他们P事?有这么说话的吗?范大人是第一辅臣、魏王是太后的亲爹知道不?怎么能不管他们的事?

    “竟然称太后小符后?”魏仁浦、王溥用眼睛询问王著。

    “嘘……”王著悄悄在魏仁浦王溥耳边说:“他们称宣懿符皇后为大符后,称太后为小符后,连谥号都有,叫宣慈符皇后。上次我们在嘉峪关那边就听说过先帝的谥号是睿武孝文皇帝,那时先帝还活着他们已经有人叫他周世宗了。天知道他们那‘天书’有多少……”

    见众臣也侧耳凑过来听王著赶忙打岔说:“‘自助餐’就就是把做好的东西放在案台上,大家自己吃自己取,吃多少取多少……记住,喜欢吃的你可以取十次二十次,但千万别拿多吃不完,他们很忌讳浪费的。”

    这么奢侈还好意思说忌讳浪费?

    听说他们初次见到王耀的几个孙子时曾一下子给了八百两银子说是压岁钱,都八月了还说是压岁钱?他们说让孩子们买糖吃。八百两银子买糖八辈子吃的完吗?这会儿说忌讳浪费?还好意思说浪费?

    王溥在岸边时曾远远的看见同州刺史王耀也站在大船上,可这会儿不见踪影,心想他若在这儿的话也好打探消息。他们都知道王耀与法师们的关系不一般,那个话唠王著曾说王耀收到法师的银子时曾跟张铎商量要上缴朝廷,后来还是他过来后止住没让的。

    当时朝中曾议论说八百两按律已经够斩了,没想到王著说什么“去年我还给你家孙子买了八个糖葫芦呢,你上报朝廷了吗?法师给王皓轩、夏翰儿子的压岁钱管王耀什么事?”

    墙边的一排桌子上摆放着炒好的菜肴及做好的各色蛋糕、点心、馒头、包子;碗筷盘子等餐具也都摆放在一旁。没办法,已经准备开饭了突然来了“紧急通知”,众女眷又得帮忙收拾新房等,只能让大家自己招呼自己了。

    太后啊,你在哪儿?你把我们大家扔这儿算什么事啊?

    饥肠辘辘的众臣望着满桌子的食物没几个人有心事坐下来享用,大都是随意拿起一样塞进嘴里,一个个心思重重。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巴不得符后赶快嫁了,但表面上还是想…矜持一番。

    只有王著悠哉悠哉的挑选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边品尝边挑选,嘴里还不住的咂咂作响,甚至不顾塞满食物的嘴还从嗓子眼里哼着小曲。

    魏仁浦咬牙切齿的骂道:“你少吃点会死啊?”

    王著边咀嚼边鼓着腮帮子转着舌头努力不让食物掉出来:“不会,但这么好吃的东西不吃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肚子和嘴巴。诶呀,这帮人真TM会享受,难怪连皇帝都懒得做……”

    众臣听到魏仁浦的咒骂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但王著好像故意似的还在案台上不停的搜索挑拣,并不时的捏起一块丢进嘴里,而且还非常夸张的咂咂作响,而且还边吃边说:“这是奶油蛋糕,这个是奶酪,比契丹蛮子做的好吃多了……”

    魏仁浦恨不得上去掐死他:“吃,吃,只知道吃,太后养我们这帮人干嘛啊?”

    王著咽下口中的食物:“对喽,老魏你这句话才算是说到点子上。要是咱们这帮人有用的话、太后她老人家也不用心急火燎从云州追到晋阳,再从晋阳追到这儿了……这个真的很好吃,你们也来块儿尝尝?”

    众人愕然,此时此刻我们这帮人又能干嘛?

    王溥更是一脸黑线,没错,当初在崇元殿上大家迫于无奈都跪拜了赵匡胤,只有王著不识时务是被打倒的,也只有他一人被打的满嘴流血还在大骂赵匡胤,是华军扭转了局势,只有华军才靠得住。

    老范啊你们走到哪儿了?再不过来太后就嫁了……端午前你们能到吗?

    众人扳着手指计算着说按正常情况下朝中众人应该启程了,顶多也只能走到郑州,没七八天时间根本到不了。就算他们能骑马赶路,累了休息时再乘船由纤夫拉行昼夜兼程也得四五天吧?等他们到这儿黄花菜都凉了……

    正常情况?按正常情况他们都得守在朝中!顶多派几个人过来查探情况。

    正常情况下谁敢执行这么脑残的命令?让李重进一人驻守京城,其余所有文武将官统统来这八辈子没听说过的旮旯,而且还是八百里加急。先帝为什么让李重进驻守扬州?为什么去掉张永德的点检之职?不就是不放心他们吗?就是让魏王留守京城也比别人可靠啊?可现在偏偏让李重进一个人留守京城

    以前这样的命令可能有点脑残,现在呢?有这帮穿着乞丐服的乞丐兵跟着,进哪座城都跟进自己家一样,谁敢居城称王?让李重进回京留守已经是保守做法了

    “你说范大人、魏王他们过来后发现太后已经嫁了会怎么样?”

    “会大骂咱们一顿、说咱们一群废物,然后……悄悄请咱们喝酒!” 王著撇了一眼礼堂墙上的巨幅地图说:“先帝当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劳民伤财死伤无数仅仅得到江北十四州、燕南三州。再看看咱们出来这一个月,没折一兵一卒,北汉十二州回来了,幽燕十六州回来了,契丹以后再也不会南侵了。再看看以后——这是多少个大周啊?就算汉唐最强盛时期也没有这么大吧?只要咱们能喝了喜酒,那么咱们就是这新天朝的首席朝臣。”

    “要是喝不上喜酒呢?”

    “那么新天朝的国王可能就是李煜或者孟昶,人家用不用咱们就两说了……估计李煜的可能会大些,他们那帮人无论男女好像都很喜欢李煜。只是我一直都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个只会写酸诗的废材……”

    私底下一片求神拜佛声:太后,你要努力、你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