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肆夜红楼 > 正文 第八十五章 三遭请愿迎神皇
    ()    新一年的金秋拂过了唐宫盛世的每一个角落.放眼望去便见满目都是金灿灿的颜色.光波迂回漫溯、溶溶的恍若在天地间开出一朵又一朵透明的优昙婆罗花.

    岁月就在这样的静谧安详中坦缓不惊的走.持着极好的性子把那命中的注定、神迹的化现逐一落实.带走一些旧人旧物的同时.自然也会如影随形的带來一些新人新物.

    生命的奥妙与时光的漫溯以及世事的无常.你永远都不会能够堪破、明白透彻……

    武后终究会顺应她斗数之主的天命.她将狭长的柳眉画到发鬓里去、将睛光凌厉的丹凤眸以金粉勾了上挑的趋势.就这样以一个孤傲独绝的姿态.兜兜转转、几经浮沉起落.终于将那一席绣龙并凤、章纹平铺、金灿晃眼的龙袍驾驭在身.

    她不慌不乱.立于神迹般的高高莲台之上转眸顾盼惊鸿的一瞥.便于这天地间留下这最后一抹尚能算是一个女人的剪影.往后她便是帝王.是天子.而再也不能够只是一个女人.

    她带着这个身影.不浮不燥、一步一步的冶步逶迤.就这样于坎坷崎岖间徐徐而进、在阳关大道上静心思量.一点点的渐趋走了下去.在不经意间铸就出一场波澜壮阔、澎湃恢宏的史诗传奇.

    随着往后不可避免的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交叠.平生事迹、正史野史、建树功过、香艳情事与绝秘权谋……一切一切全都留待后人评说.

    .

    载初元年九月十三日.历经了数年沉淀、铺陈了弥深心计并付诸缜密行动之后.终于.大规模的请愿活动便这样陆续又顺势的爆发了.

    表象看來何其顺应天意民心.但帏幕之下看不见的那片阴暗处、一切一切其实都在按照一早便拟定好的议事日程一步一步的走的稳妥……

    來俊臣着了正装朝服.系就着一缕缕漫溯过身的洒沓秋风.领头跪落在一队请愿之人最前边儿、也最显眼的地方.

    上官婉儿早对他有所交代.她将武后那些嘱咐逐一不落的告知了精明利落的來俊臣.故而之后该怎样做、该如何举措、又该在怎样一个适当的地方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添油加火的举动.來俊臣自然心里有数.

    风势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忽然來的猛烈.倏地一下刮落了他肩头一件墨宇披袄、也撩的广袖疏袍飘然然合着舞动.几许碎发顺着面目轻轻的扑打下來.凛冽的秋寒顺势而至.

    也不知是怎么了.來俊臣的心里总有一股郁郁的闷堵感.其实眼下这样的情势他委实不该有这种感觉.他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行好他的筹谋、尽好他合该所尽的那一份责任.所以当这凛冽的风儿毫不温柔的刮向他的时候.其实还好.因为这料峭的寒意让他猛地起了一嗦、也刚好将他紊乱的心绪打了个激灵.

    他收收心.但一双眼睛还是忍不住四下环顾.意欲穿透重重的人墙去寻去觅那一道熟悉的身影.这样的场合也不知道太平公主她会不会來.不过即便她來为武后助阵.这样多的人他也是不大能够看到她的吧.又假使他即便可以看到她.又如何能有机会跟她说上一句话.

    呵……很快俊臣便又为自己这样的想法感到可笑了.他为何还这么心心念念的想着看到她、想着跟她说话.还有意义么.

    目若点漆、面似堆琼.风姿卓越的冠绝男子笑叹着摇了摇头.将宽硕的广袖在地上展摆的铺陈好.明澈的浮光便浩荡的流转在其上.迂迂回回.风流倜傥.

    在他身后.鳞次栉比规整举措着的.是朝野一干文武官员、并着民间亲自挑选出的学士与百姓.

    “请圣母神皇顺应天意民心.不负所归众望.登基为帝.”俊臣在远方高台上看到了上官婉儿向他点头.心下便有了会意.拿捏着这个时机扬声启口、带头将呼声喊出.“请将皇帝易姓为‘武’.日后延续圣母神皇千秋事业.”再一启口.尚且沒來得及轮换一下逼仄的气息.此刻的來俊臣干练僵硬的俨若机械偶人.

    将皇帝易姓.也是一早便与婉儿商榷好的.

    轮番请愿不过是武后亲手策划尔尔.但武后不会心急.即便此刻朝臣文武、并着看起來可以代表民间的学士与百姓已经这般将她拥戴.但她最是能够沉得住气.早在她心中有了一个稳妥的计划.她会沿袭那一条不成文的古法.“若逢禅让.便是三让而受之.”

    高台那边儿沒见有武后露面儿.倒是看见上官婉儿行步于前、微颔首示意诸人稍安勿躁.

    因为距离相隔的不是很近.故而瞧不出婉儿面上是怎样的神色、也不确定婉儿说了什么话沒有.她抬手伸展臂弯向两边儿一挥.暂且止了台下这鼎沸的声浪.旋即便又回身折步.像是对侍奉其里的宫人有了交代、要那宫人前去将这里的状况报之于武后.

    又是须臾的等待.武后自然是将这所谓民心好意从容推却.做足了谦虚和气.

    但这本就是既定好的请愿、这造出的声势自然不会因为武后一次回绝便当真的就此收束住.

    这般文武诸人沒有离去.而是以不多的沉淀來收整这心绪.很快的.接连那第二轮早有安排的请愿活动便开始按部就班的加入进來.

    犹如洪流奔腾汇集于大海.有了这全新的人流充斥于队伍之中.其阵容、其造势较之方才自然是更胜一筹.

    这次全新汇集而來的人流不再只有文武百官、少许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学士等.而是加入了更多唐国臣民、且那请愿人群的位置也发生了流于暗处的变化.队伍的层次最前被不动声色的轮换成了布衣百姓.掺杂着些许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和尚道士、甚至亦有番人胡客.

    这收整之后的第二次请愿.阵仗自然已经铺陈的浩大蓬勃.粗略的估量一下.第二次请愿时这在场诸人当有一万两千有余.有了更厚重的人气.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呼声.一切皆被有条不紊的推至一个轮番的高.潮.无论是表象看到的造势出的人流阵仗、亦或内在赋予的性质.比之第一次皆是更浓一筹了.

    即便如此.也如是不出意外的.武后再次回绝了这请愿.在谦和之余便又添了一层如水样的客气.

    很自然的.第三次规模更为浩大、人流更为繁复、性质更为丰富的请愿.跟着便接踵而至……

    这再度來袭的第三次殿前请愿.人数已达六万之多.且最前排的各类代表性人物皆是做好了长驻不走的打算.他们守阙固请.持着殷殷的期盼与满腔的至浓情谊.直待武皇登基.

    就在这纵横周匝的密麻人流之中.俊臣依旧立于首位.且很顺势的被推为请愿诸人的代表.

    他又向前跨出一步.将心念放空、微颔首沉目.朗声高呼之时当空举袖:“今.‘天’命陛下以主.人以陛下为母.陛下‘不应天.不顺人’.独高谦让之道.这般无所宪法.臣等何所仰则.”他特意强调了“天”之一字.又在这之中刻意强调应天顺人.且在话音一落时做了着重的一沉淀.

    并着这听來看來皆是沉淀了满腔热忱、便是真挚的一语落下.请愿人群皆发附和.

    说來也巧.彼刻那天空之中忽有一鸟飞过.便不知从哪一处有机变的人儿爆发了一声惊呼:“看呐.凤凰.”

    这关乎“凤凰”的语声才落.又有群鸟紧跟其后飞还而过;人群之内便又接连着附和而去:“百鸟朝凤.”

    只此瞬息一个增温添火.宏伟场面一下子便炸了锅般更为欢呼沸腾开來……

    值此一个吉庆时刻.且观天上百鸟朝凤、地下万民齐呼.所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在这时段猝然一下伏贴的淋漓尽致、真个就如神迹化现于世一般动容浓郁.

    诚然的.此时此刻一切已被推至一个至高的点位.且请愿的巅峰眼看就要呼之而出.

    立于莲形高台之上守心敛性.持着一丛睿智眸波冷眼默看、同时心生忖量的上官婉儿.此时此刻心里有了一个大抵的估量.她明白的.现下阵仗可谓是彻底的铺陈了开.且这请愿已经达到三次.武后便沒有道理继续回绝.

    而武后若想真正“顺应”天命、民心登基为皇.沒有一个人的出面促成.只怕还是全不了那一个面子的.

    所以皇帝李旦.此刻合该是到了出场的时刻……

    念及此.婉儿纤心一疼.一时又情潮似瀑.此时此刻她这心这念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而无有一个排解的法门的.

    即便她在一早的时候就已经与李旦做了商榷.但当这等关乎他让出皇位、退居待守的局面眼看着就堆叠至眼前时.她那心绪还是起的繁复如海.她还是太高估了自己所谓的无情……但时局如斯.已容不得她多有思量.

    婉儿微微阖了一下双眸.旋又睁开.猛地一下似下了很大决心般的转身.向身后暗处侍立着的宫人交代了几句.便折步往李旦处一路急急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