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肆夜红楼 > 正文 第七十三章 俊臣亲审驸马案
    ||    天风倏然一下呼啸着掠过去.清冷的春风洞穿过生锈的铁栏门格.“刷啦..”的萧音充斥四野、闯入耳廓.

    在这同时.隔过一阵刺鼻的血腥味道.锈迹斑斑的暗玄色的牢门便被一下子打开.

    前方视野仿佛鬼火幽幽.又如一瞬坠入炼狱.被这百端不祥的肃杀气息渲染烘托的.是一条狭窄阴霾、幽暗昏惑的崎岖甬道.在这甬道边沿一侧.千瓣莲的青铜盏里边儿燃着的青蓝鬼火闹的正凶.“劈啪”一下.有烛火在当空里蹿了个高.那诡异的谗舌在这一瞬幻化为狡黠的毒蝎.带起一种极近贪婪的可怖势头.似乎意欲用这自身的积蓄吞噬掉浮躁世间的一切.

    幽光中渐渐显出來俊臣这一道身影.他着了墨绿色滚金边纹络的一件朝袍.绝美的姿容在这暗沉的周遭里愈发显得如夜明珠一般灼灼夺目.而这牢狱周围充斥着的血腥气息不仅沒有将他自身的孤绝气质敛去半分.还仿佛锦上添花一般的显出一股异样的魅惑.这其实不祥的气息却与他骨子里的那点儿邪佞匹配的那样相得益彰.

    “大人.”狱卒见來俊臣过來.老远儿便对他做了个卑躬屈膝的近于谄媚的礼仪.

    俊臣示意他免礼.旋即下意识抖了抖束腰玉带.似乎是怕如此洁整的烁烁衣衫沾带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这狱卒已经打开了前方的牢门.俊臣便负了双手就此行进去.

    这样儒卓而优雅的气质出现在这肮脏血腥的地方.其实不合时宜.但转念起來俊臣这武后“酷吏”的身份.又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相合时宜了.

    今儿他是奉武后之命來办理一宗案子.來处理一个人……太平公主的驸马爷.薛绍.

    迎着周围溶溶昏昏的烛光.轻靴阔步的向里继续走.玉色的衣带都沉重的舞不起清风來.但这样复杂且沉重的心境丝毫都沒有被俊臣表现出來.他这道身影依旧矫健如梭.娴熟干练的转过一个又一个阴霾的拐角.如若一尾得水的游鱼.

    但跟在一旁亦步亦趋的狱卒却有点儿奇怪.因为有那么几个瞬间.依稀窥见这位來大人精致的眉宇间揉杂了些异于寻常的东西.那是……凝重、肃穆.甚至隐约窥到些纠葛、痛苦、和不忍.

    这就委实反常了.这么个早已沾了一身鲜血、背负了累累人命却又俊美且优雅的鬼魅一般的人物.他也会有这种浮世里的烟火情态.

    不过这一路火光幽微且婆娑.便是真有怎样的情态也依稀是看不真切的.便又令狱卒心觉一定是自己看错了.

    “驸马被关在哪里.”行了一阵子.俊臣侧一侧首顺势问了一句.

    “哦.”那狱卒一个回神.忙不迭的点点头.“最里边儿的那一间.那里很清净、也较宽敞.”

    俊臣了然.便不再说什么.只是心口始终都有一脉涩涩的感觉.这种感觉一路上都沒有消泯过.且越往里走便越是不可忽视的真切.俨然虫蚁啃噬、又若将心肝脾肺放在火上灼烧炽烤.

    怎么.心软了么.

    念头才起來.俊臣扬起薄唇噙了笑意.

    也会心软么.

    或许良心这个东西.真的是一个有着许多棱角的坚硬的物体.它会在你的心里不断的辗转、不断的打磨.每动一下便将你的心脏刺痛一下、划伤一道.当遇的事儿多了、走的路远了、见识也广了.它的棱角便会在这之中被逐步的一点点磨掉、磨平.棱角全无.就在你不经意间;这个时候它再怎样转动你也不会觉的痛了.更不会被它所伤到;再往后.你甚至都会忘记原來还有这么一种叫作“良心”的东西.

    最风尘的地方莫过于人生的戏台.这里淋漓尽致的歌尽舞尽百般人情千般事故.充斥着所谓的美与丑、高尚与卑贱.最无情.最凉薄.最热闹.最冷清.也最直白.

    念头渐炽.俊臣眉心一锁.他以为自己那对于良心的定义早已被模糊、以为那辗转在心的剪影的棱角早已被磨平.但是为什么.此刻对于驸马还能生就出许多的纠结与隐隐的恻隐.

    是因为他这次要动的.是太平的驸马么.

    呵.兜兜转转万千头绪、千丝万缕归根结底.横竖终究不过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抵不过一个她而已.

    心念一沉.俊臣忽而下意识的笑开來.这真是.真是自己的魔障……原以为自己就已经是魔是妖了.却原來还会有人将自己魔障.

    但即便來俊臣再怎样不忍不愿.也始终都无能为力.

    武后急于扩充自己的权势.当然不会放过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任何人都不会放过.更何况公主的婚嫁从來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殊的身份与时局注定了太平的婚姻会关系到政治权利的许多牵绊.

    武后要改换李唐的天地.作为大唐第一公主的太平公主自然会被笼进來.太平嫁给城阳长公主的儿子薛绍.明显是有助于巩固李唐的统治;时今武后欲要当政、首要便是幻灭李唐的势力.那又怎么可能会让这段姻缘继续持久下去.

    借着拜唁“天授宝图”之名引出的蛇.既然已经露了头.又如何能让这蛇再重新缩回去.授命在身.來俊臣顺应武后之意将肃清的规模不断扩大.可巧这之中又出了薛顗于宗室之间点火扇风、图谋不轨之嫌之事.

    望似再自然不过的.这位薛家公子薛顗、以及其同母胞弟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便被一张罗网给兜头笼罩了进來.

    武后下旨将薛家二兄弟缉拿.下了一个“谋反”的定义.

    还好.沒有牵带进太平……不过如果薛顗于李唐宗室间煽动反武.太平公主也应当是不与他一起的.因为武后是她的母亲.纵然她姓李.可是一旦母亲倒台.对她这个当朝的公主又有什么好处.若说权势分一杯羹.于之太平而言.那也必定得在母亲当政之时才最有利.

    但是这对薛家公子该不该审.该怎样审.來俊臣心里早便有谱.

    谋反与否从來都不是俊臣真心关切的问題.若要关注那些.世上有个包公还不够么.他來俊臣要做的只是为武后效命.忠心不二无有其它.如此而已.

    不是不知道太平公主才一闻讯便急忙入宫觐见武后.不是不心疼她跪在地上那声声不住的哀求、以及一夜间滋长出的少许白发.不是不痛惜年岁尚且清浅的太平便要失去她的郎君……來俊臣是不恨薛绍的.他跟薛绍素日本就无甚交集.又何來恨.即便心之所爱的女人是薛绍的妻.可当薛绍落在自己手上时.他却意料之中的沒有一丝半点儿复仇的快.感;相反.他为那个人惋惜蹉叹.他亦在恨.恨命运的无常夙劫就要夺走心心念念的、深爱着的女人头顶的那一片天.

    但是在这同时.來俊臣更清楚的是自己身之所系的任务、以及他这个酷吏存在于世的全部的意义.既然命运让他于两眼抹黑之时便踏入了这纷踏复杂的权势的漩涡.他便必须一直走下去、将这条路一走到底.

    薛绍之事.他并沒有收到武后直接、亦或间接传达出的饶恕亦或宽宥薛绍的暗示.所以他已经明白了薛绍应该有着怎样的结局.

    其实平心而论.他是不希望薛绍死的……只要太平还在.从來都是不希望.

    來俊臣真的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所谓“好人”.也担当不起“忠义”二字.他只是机变.

    ……

    驸马薛绍逃不过亡命的劫难.

    是由來俊臣亲自审理.后将薛绍并着薛顗定罪谋逆.

    不过终是因了太平之故.顾及到与太平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愫、以及薛绍作为太平公主驸马的这一重体面的身份.來俊臣未曾将薛绍斩首.只是下令杖责一百大棍.后丢入死牢、生生饿死.虽然惨烈.但不曾下定死罪.说起來倒也是自己病死于世.终也算留得一个全尸和一重悲凉的体面.

    來俊臣能做的.也仅仅是如此.

    .

    当薛绍已经死去的消息传來的时候.太平感觉自己整个身子都松软软的瘫成了一缕空气.而内心却极是安静.沒有零星的波澜撩拨而起.

    她沒有百感交集.又兴许是思绪太多、太繁重故而物极必反、反倒灵台清明.

    是时的太平不过一十九岁.正值水嫩非常的撩拨年景.然而残酷如斯.她托付于终身的良人就这样猝不及防的离她而去.就像隔夜一帘微冷的春雨.夜半那雨声还是肆意且泠淙的.然而天明才至便沒了一丝儿的雨星;且随着阳光的蒸腾与照耀.渐渐的连水汽也都将消散.

    命运对她是否太过苛刻呢.

    她不知道.因为她已经无从去分辨、更无从去计较了……噩运如潮水一般将她吞噬.亲手将这一出悲剧缔造而出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素日里口口声声疼她爱她的母亲.

    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呵.更荒唐更可笑的却是.却居然是……她还连恨都不敢去恨她的母亲.

    心念甫至.太平头脑一嗡.生硬的钝痛撕扯着头皮.似乎要将她整个人都撕碎成两半.

    染了豆蔻的手指缓缓抬起來.下意识顺势的抚上一旁花瓶里插着的一枝新发嫩柳.红艳艳的颜色在一米阳光的波及下有些发刺.灼灼的如血一样.

    叶瓣触及指尖时带起一阵薄凉的涟漪.那柳枝间缀着的鹅黄色的嫩叶昂扬着新生的希望.可即便再怎样不屈、怎样茁茁.殊不知柳枝已经离开主体、做再多的努力也都是徒劳.等待它们的最终都是一个干枯至死的可悲宿命.

    喉咙一哽.心底有如铮地一下落入了一块儿冗沉的磐石.太平唇角僵僵的动了动.才发现喉咙喑哑.什么声息居然已都不能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