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就是好莱坞 > 正文 第1190章 点映反响(3)
    洛杉矶。

    比弗利山庄的一家电影院,听着周围观众或兴奋或赞叹地议论着刚刚90分钟的惊艳,直到其他人全部离开放映厅,坐在后排不起眼位置的迈克尔·艾斯纳和理查德·帕森斯才起身一起向外走去。

    大概所有《地心引力》点映影院外此时都等待着来自各方的记者,迈克尔·艾斯纳和理查德·帕森斯没有走正门,从内部通道离开影院,一起坐上一辆等待在街边的豪华轿车,迈克尔·艾斯纳才问身旁的理查德·帕森斯:“所以,你觉得怎么样?”

    华纳兄弟影业的黑人ceo取下自己的眼镜擦了擦,刚刚的3d眼镜款式设计虽然对他这种近视人群还算友好,但理查德·帕森斯还是感觉有些不舒服,他也清楚,这更可能只是心理上的不适。

    重新将眼镜戴上,理查德·帕森斯才有些苦笑着开口道:“至少,好莱坞只有一个艾瑞克·威廉姆斯。”

    “一个啊,”迈克尔·艾斯纳愣了下,同样有些唏嘘,不甘的语气里却又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样的家伙,每个时代能出现一个就不错了。”

    理查德·帕森斯吩咐司机开车去附近的一家餐厅,又道:“光影时代不是一直有跟进3d电影的研发吗?偏光3d并不是什么太难的技术,或许我们明年暑期档就可以同时推出自己的3d电影。”

    迈克尔·艾斯纳摇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

    对于环球、华纳和派拉蒙三家为了对抗数字领域而共同组建的光影时代,迈克尔·艾斯纳比三家其他任何高层都更加关注,因此他很清楚,光影时代成立以来主要精力都放在cg特效方面,当初跟进萤火虫集团reald计划的3d技术团队其实只是一个不到十人的摆设,远远无法和拥有数百人规模的reald团队相比。

    更何况,即使光影时代能够在技术上达到数字领域的3d技术标准,但萤火虫集团这两年为整个‘reald’和‘4200’计划投入了将近2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现在,蛋糕刚刚做好,对方怎么可能会轻易允许其他三家进场分享这份红利?

    听到艾瑞克这么说,理查德·帕森斯也很快想清楚这些,沉默了片刻,他才说道:“就算威廉姆斯想独占这块市场,院线也不会同意的,内容来源越丰富,对院线商来说越有利。”

    “但我们终究还是落后太多了,”迈克尔·艾斯纳道:“或许明天应该召集光影时代的负责人开个会。”

    理查德·帕森斯点点头:“到时候打个电话,我也过去。”

    两人这么聊着,由于分属于不同的公司,有些话并没有说太透,但相互之间还是都能够感受到彼此语气里的沉重。

    萤火虫体系在cg特效领域拥有的绝对领先优势,本就已经让环球等三家公司疲于追赶。现在,对方又在全新的电影放映模式上占尽了先机,很难想象接下来好莱坞的格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3d对于2d会产生如同有声对无声、彩色对黑白的那种巨大产业变革。那么,在萤火虫体系的这种先机下,当前七大电影公司并存的状态,在不久的将来蜕变成六大、五大甚至四大都不是不可能。

    毕竟,好莱坞大电影公司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当年的雷电华、联美都曾经兴盛一时,现在却已经衰落无踪。此时,由于萤火虫的崛起,迪斯尼品牌也已经被兼并。如果不是萤火虫体系的扶持,米高梅或许同样已经走向衰落。

    心中存在着这种担忧,迈克尔·艾斯纳和理查德·帕森斯都没有什么心情吃夜宵。来到附近的一家餐厅,两人也只是坐着喝了几杯咖啡,随意聊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家。

    几年前的心脏手术之后,迈克尔·艾斯纳一直很注重休息。不过,第二天一大早,他却又少有地在六点钟不到就醒了过来。

    由于提前得到叮嘱,他的助理已经将北美主流报纸关于《地心引力》的影评传真了过来。坐在清晨书房外的露台上一页页翻看着,迈克尔·艾斯纳心底最后的一丝期待也消失无踪,各大主流报纸对《地心引力》的评价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称赞,有些报纸的影评甚至已经带着几分阿谀的气息。

    “让人颤抖的大胆画面,眼花缭乱的镜头设计,开创性的3d放映模式,艾瑞克·威廉姆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的视觉冒险。”——《纽约时报》

    “无论是全新的特效技术、3d播放模式还是演员的表演,我完全都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洛杉矶时报》

    “《地心引力》让我想起了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不过,艾瑞克·威廉姆斯的这部新片却更具有压倒性的观影体验,全新的3d放映模式更是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好莱坞报道者》

    “与其说《地心引力》是一部电影,倒不是说它是一场集合了所有最先进电影科技的震撼视觉体验。”——《华盛頓先驱报》

    “好莱坞将再次迎来一次伟大的变革。”——《综艺》

    “……”

    “……”

    显而易见,大多数影评中都没有针对《地心引力》剧情发表太多意见,这部影片也确实只是一部非常传统的密室求生类型高概念电影。

    不过,《地心引力》却又开创性地在cg特效、镜头风格、3d模式等各方面,将一部无数观众司空见惯的密室求生类型电影升华到了一种堪称伟大的高度。

    沉默地坐在书房外露台上将一页页《地心引力》影评看完,犹豫良久,迈克尔·艾斯纳还是拿出手机,拨通了卡森伯格的电话。

    下半年来,随着纳斯达克股市崩盘,背负着高额债务的西格拉姆集团运营状况越发惨淡,这一点并没有因为环球唱片通过利益交换拿到fireflyer公司8%的股份而发生太多改变。毕竟,西格拉姆集团的困境根本来源还是布朗夫曼家族的盲目扩张。

    布朗夫曼家族最近已经开始频繁与对传媒行业感兴趣的大公司接触,让迈克尔·艾斯纳已经意识到,环球影业注定会再次易主。

    虽然这些年在环球影业ceo的位置上做得非常不错,但迈克尔·艾斯纳却明白,想要在接下来公司易主过程中继续保持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环球影业这次就必须尽可能跟上3d电影兴起的浪潮。显然,按照现在的情况,将这种期待寄托在光影时代上面是根本不现实的。

    随着周六晚上的点映,传统纸质媒体上一片赞誉之声的同时,互联网上的影迷圈子里,《地心引力》产生的反响就更加热烈。

    雅虎电影、imdb、aol电影社区等等与电影有关的网站或论坛上,《地心引力》的热度几乎都在原本的基础上再次蹿升一大截,幸运地参与了点映的观众们更是毫不掩饰地对这部影片大加夸赞。

    “长镜头的终极效果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就是让人根本感觉不到你正在观看一个长镜头。地心引力》开场长达十多分钟的长镜头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完美的特效画面,壮美的太空场景,演员之间妙趣横生的对话,危机降临时的惊心动魄,每一个细节都将我牢牢吸引,直到瑞恩被抛向宇宙深渊,镜头出现第一次切换,沉浸其中的我才陡然意识到,我刚刚看到了一个伟大的长镜头。没错,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

    ……

    “大家想要剧透吗?我告诉你,朱迪这次化身为一个医学博士,赶往太空维修哈勃望远镜,然后,遇到危险,然后,在太空中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重新回到地球。以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故事,但这绝对是一部非常非常出色的电影。出色到我完全不怕向你们剧透,因为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太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震撼。如果不亲临影院观看,那么,你绝对会错过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

    “艾瑞克·威廉姆斯第四部票房10亿美元级别的电影,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

    “对于埃尔顿·约翰歌迷的我来说,《rocket-man》的插曲简直是神来之笔。听到科沃斯基在两人流浪太空时播放这首歌,我简直有几分热泪盈眶的感觉。”

    “同感,不过,在我看来,整部电影简直完全就是好莱坞的神来之笔。我强烈地感觉到,艾瑞克·威廉姆斯就如同库布里克那样,将一部原本可能十年二十年后才会出现的电影,提前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

    “大家注意到某个抱娃娃的小女孩了吗?哈哈,我看到了,艾瑞克·威廉姆斯你这个萝莉控,你就别否认了吧!”

    “嘘,不要剧透,给大家留点悬念。”

    “没错,不过,挑战者号宇宙飞船内景的时候,记住,睁大眼睛。”

    “哈哈,我被吓到了,但随后又被萌到了。”

    “那只飘啊飘的手办,可惜不是真人,但真是好可爱,将来一定要买同款周边拿来收藏。”

    “可恶的剧透党,按住,全部打死。”

    ……

    “啊啊啊,还有两周时间,等不及了,高价求点映门票,只要在西雅图就行。”

    “购票请加ycr群:714311997。”

    “上面是骗子,本人手中有票,ebay交易,600美元,需要私聊。”

    “我还是和骗子聊聊吧。”

    ……

    和安吉拉·林德沃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艾瑞克就再次返回洛杉矶,为11月12日周五的《地心引力》全球首映礼做准备。

    萤火虫影城。

    回到洛杉矶的第二天,在影城内的imax放映厅内看过《魔戒》首部曲的3d-imax样片之后,和彼得·杰克逊等人一起吃过午餐,艾瑞克与卡森伯格两人一起回到影城内,在水泥甬道上一边散着步一边讨论《地心引力》的宣传事宜。

    随着点映带来的超高口碑,数年时间的漫长投入终于即将开花结果,而且果实比想象中的还要丰硕,萤火虫集团上下此时都是一片振奋。

    “迈克尔上周日给我打电话了,中午还一起聊了聊,他希望环球的木乃伊宇宙能够制作3d版本,今年暑期恰好有一部《蝎子王2》。另外,他还打探我们的后续计划来着。”

    艾瑞克能够体会到卡森伯格语气里的愉悦,毕竟,迈克尔·艾斯纳可是他曾经的上司。

    脸上带着笑意,艾瑞克道:“你答应他了?”

    “当然没有,”卡森伯格摇摇头,却又道:“不过,也没有拒绝,还是要看我们这边的情况,如果需要片源的话,木乃伊宇宙系列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艾瑞克点点头,表示认可。

    根据计划,一旦3d和imax推广成功,北美乃至海外的3d和imax银幕数量肯定要大幅增加。只是,到底增加多少却还没有具体的预期。

    不过,萤火虫集团对此却已经有着非常明朗的思路,那就是宁缺毋滥。

    曾经的3d电影市场,特别是西方的3d电影市场,随着《阿凡达》的崛起而兴盛。但随后的短短几年时间,由于制片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毫无节制地推出3d版本,观众受尽了各种低劣3d影片的荼毒之后,很快就不再热衷于这种放映形式,重重新回归到2d银幕。好莱坞制片商也很快尝到竭泽而渔的苦果

    因此,这一次,既然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好莱坞,艾瑞克自然不会允许曾经的历史再次发生。

    而且,虽然商人趋利之势很难阻挡,不过,这一次,萤火虫体系却能够建立起多重壁垒,确保3d电影的健康发展。

    这其中,首先便是成本。

    就像《地心引力》,虽然只有90分钟的片长,但由于双机3d的放映模式,普通胶片单部成本直接就翻了一倍,达到3000美元。这么算下来,只是北美2000张3d银幕,拷贝成本就达到600万美元。

    另外的imax-3d版本拷贝成本更是普通胶片成本的10倍,单部拷贝价格高达30000美元。北美100块3d-imax银幕,拷贝成本同样需要300万美元。

    两项累计,《地心引力》只是要完成北美发行,就需要在拷贝上消耗900万美元。而且,海外同等的发行规模,如果全部采用全新拷贝的话,总计拷贝成本将再次翻翻,达到1800万美元,这已经可以制作一部中等成本的影片了。

    而且,1800万美元还只是90分钟的最短电影片长消耗。因此,昂贵的拷贝成本基本上就等于将好莱坞七大之外的独力制作公司排除在3d-imax格式之外。哪怕是七大,在考虑发行3d和imax版本时,也绝对会斟酌再三,这无疑会将大部分低成本制作和劣质影片排除在外。

    因为心疼拷贝成本,萤火虫集团发行部门一位主管甚至都提议,延迟一部分海外市场的上映时间,以实现北美拷贝的重复利用。

    艾瑞克其实也非常赞同那位高管的意见,只是,《地心引力》的海外档期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大部分同步上映的海外票仓市场是无法更改的,这笔钱也就很难再省下来,公司只能期待在将来的影片里采用这种省钱模式。

    而且,拷贝成本,还只是萤火虫体系堆砌的第一道壁垒。萤火虫集团独力持有的reald和imax技术,不但可以阻拦同行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的步伐,同样可以对低劣3d片源起到过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