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乱世公子世无双 > 正文 第八章 世家公子
    稷下书塾。

    李夫子着一身儒服,系带,戴冠,领着一众弟子恭恭敬敬地候在门口。

    世无双站在荀文卿后面,心里十分怨念。

    什么牛逼哄哄的郡王,一早上起来跑过来还得站着等,烦啊!什么郡王名堂真多,没事来瞅什么学堂?

    正不满着,前面就传来马鸣声,不一会儿,两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就出现在了眼前。

    奇怪的是,马车并没有停在门口,而是停在了路边那几棵柳树下。

    “诶?郡王为什么要把车停那里?”一个弟子疑惑地问。

    “这你就不懂了吧?”另一个资格老的弟子面有得色地回答:“我们夫子是这蜀郡最有学识的人,郡王也是出身太学的文人雅士,为了表示敬重,他从来都是把车停在那棵柳树下,然后步行过来。”

    “原来如此啊。”

    世无双挑挑眉,没有开口。

    半晌,从第一辆车上下来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黄面微须,身长体瘦,着一身紫色华服,庄重严肃。想必他就是郡王。

    紧接着,从另一辆车上下来一位老者,一身官服,老虽老,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高延年!世无双心里咯噔一下,外祖父也来凑什么热闹?

    只见他二人互相拱了拱手,便相伴着走过来。

    李夫子连忙带着一众学生迎了上去。

    无双极不情愿地跟了上去,看三老头寒暄。

    “郡王,高太守,别来无恙啊?”李夫子笑着打招呼。

    “无恙。本王和太守也都还硬朗,这不,得空来看看我蜀郡的地灵人杰----李夫子的高足。”郡王露出些许微笑,脸色也不如刚才那般紧绷。

    而高延年,始终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难得二老如此关心蜀郡的学子,老夫实在亏不敢当。”李夫子笑着,只是那笑容里却并没有多少谦逊的成分。

    大抵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会故作姿态的。

    把他俩迎进书塾,就到了前厅。

    郡王和太守坐在上首,李夫子一旁陪坐,其余弟子皆跪坐在下方。

    只一会儿,就有两个书童奉茶。

    无双注意到,接过茶杯的时候,高延年微微皱了皱眉。

    “墨子。”他悄悄地扯过荀文卿的衣袖:“这奉的是什么茶?”

    听到这个问题,荀文卿有些惊异,但稍加思索便回答:“应是今年的新茶,碧螺春。”

    绿茶!无双眉一皱:“外祖……太守体寒,喝不了这等茶水。”

    果然,就在他说完,高延年就把口中的茶水吐了出来。

    “太守,怎么了?”郡王转头看他。

    李夫子也满脸疑惑,这茶,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无妨。”高延年笑笑:“只是年纪大了,胃寒,喝不得这寒茶。”

    “这……”李夫子有些尴尬,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没有什么准备。

    “太守!”

    这时,无双端着一杯茶从后屋过来:“请用茶。”

    “无双?”高延年惊讶地接过茶,喝了一口后便露出了些许微笑。

    “怎么,这茶,有何不同?”郡王面有不解地看着他的神色。

    “是普洱。”高延年笑着,又喝了一口。

    “哈哈。”李夫子笑笑,看着世无双:“不愧是太守的外孙,还能时时注意到您。无双,你有心了。”

    “夫子过誉了。”世无双低下头,准备退下。

    “原来是世公子。”郡王这时才开始打量世无双:“倒真是一表人才,此番,本王就考考你如何?”

    这......世无双心里有点方了。听说郡王乃是太学出身,那可是最高学府,如今亲自来考他……他不敢想象当他尴尬地无言以对,然后丢人现眼之时,世景山那张老脸……

    “诶!郡王,不可啊。”高延年笑着阻止:“我这外孙,学识浅陋,蜀郡皆知,哪能配的上郡王发问。郡王,您就给老夫留些颜面吧!”

    “果真如此?”郡王看了世无双一眼,看上去如此机灵的小子难道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草包?他心里并不太愿意相信,但既然高延年开口了,自己也不好不给面子。

    “那本王就……”

    世无双蓦地松了一口气,然而接下来却听到了一个恶心至极的声音。

    “太守此言差异!”侯笙站起来:“世公子可是稷下最有学识的学子,昔日夫子发问,每每都是世公子的回答最令其满意。世公子若是才疏学浅,那稷下倒没有学识渊博之人了。”

    “是啊,是啊……”下面的弟子都纷纷响应。

    太坑爹了吧?无双一眼望过去,都是“支持”他的。

    只有荀文卿和司马瑾没有反应。

    墨子是不会坑他的,司马瑾大概也不屑于干这种事。

    然而其他人……不管是受了侯笙的煽动,还是想找个替罪羊怕自己丢脸,都一概推举他。

    世无双在心里叹了口气,从古至今,这些人都是这样,能够让别人出头的事,就不会自己往上冲。做得好了,自己沾点光;坏了,也不干己事。

    “咳咳……”李夫子咳嗽两声,众人皆知迅速安静下来。

    “这……”郡王看向李夫子:“世公子似乎……并不像太守所说那般无能啊?这么多弟子推举他,若本王今日略过他,岂不是埋没了一颗明珠?”

    “……”李夫子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笑道:“无双的确有几分才学,若侥幸入得了郡王的眼,也是我稷下的荣光。”

    “好!”郡王笑道:“世无双。本王也不为难你,就随意说几句,你若答得上来,有赏,答不上来,也无伤大雅。如何?”

    他本就有心想考考高延年的外孙,既然有人给了个台阶,他就顺理成章了。

    “承蒙郡王厚爱,小子……”世无双抬起头,一双丹凤眼直视他:“就不推辞了。”

    说这话的时候,郡王的眼睛难得地露出几分赞赏,好一双锐利的眼睛!

    而高延年却蹙了眉心。世无双有几斤几两,没有比他更清楚的。投机取巧也算是有些小聪明,但是在郡王这种学富五车的大儒面前,那是啥都不够看的。只希望他今天不要太丢人罢。

    “你认为,我们士人最高的追求,是什么?”郡王开口,端起了一边的茶杯。

    这个问题嘛?世无双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面带微笑地回答:“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话一出,高延年紧蹙的眉心顿时抚平了不少,面有惊奇地看着他。无双不是连都《论语》都没读过么?何时有如此长进,居然连《礼记》里的内容居然都能答得上来。

    李夫子倒是笑得一脸高深莫测。

    “嗯……”郡王点点头:“那该如何践行?”

    如何践行?无双略一思索,便照搬了《礼记·大学》里的内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郡王放下茶杯,喜笑颜开:“世公子果然没有令本王失望。”

    然而,只一会他就敛了笑意:“现在的年轻一辈,皆为世风所累,只知谈玄论道,沉迷其中。殊不知空谈误国,这才导致我朝国运衰亡,沦落到今天这等地步啊!”

    说到这里,他竟满眼悲戚。

    作为一个曾经饱读圣贤的学士,看着朝纲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他怎么能不心痛?而痛心却无能为力,这也是古代士人最为悲哀的一点了。

    “郡王。”世无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昔日光武帝刘秀有云:‘天子不与白衣同。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重在心中记挂天下苍生,尽所能,便足够了。郡王能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士人之心,便已经很了不起了。”其他的事,便不是你管的了的。

    “嗯……”听到这里,李夫子不觉连连点头。

    高延年的脸上也盈满了笑意。

    “好!好!好!”郡王转悲为喜,连道三个“好”:“后生可畏,吾衰矣。”

    他转头看向高延年:“太守,你也忒不厚道了!你家世公子不光才学过人,连见识也是超乎寻常。这样的才子,你居然埋没了这么久?还说才疏学浅,让本王不要为难?若非今日本王执意想考考他,你不知还要瞒到什么时候?”

    “不敢。”高延年笑道:“老夫也今日才知道,无双竟有如此见识。”

    “哈哈哈哈……世无双,当真是公子世无双!”

    郡王一高兴,就赏了十两黄金。

    世无双清楚地察觉到,其他人看他的眼神顿时变得不同了。

    有艳羡,有欣赏,但更多的,是嫉妒。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但这壁,他又不得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