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媚乌纱 > 正文 第152章:我们没有共同语言
    次日,宋玉正在吃早饭,小厮来报,外面有个姑娘求见,还不愿进来。

    “姑娘?”

    众人都朝她看来,徐盛将筷子一放,“你又勾搭上谁了?”

    宋玉切了一声,擦擦嘴随小厮出了门。

    门外停着一辆马车,一个粉衣女子站在车旁。

    “千雪?”宋玉迎了上去,“你来了,怎么不进去?”

    宋玉见她挺高兴的,“这些日我太忙了,都不顾着来看你。”

    千雪笑了笑,“宋大人……”千雪欲言又止。

    “有话你说。”

    千雪咬咬唇,“我有事找苏将军,但是不得见。”

    “哦,什么事?”

    千雪不好开口,“还望宋大人相助。”

    “苏誉要成亲了。”宋玉突然说道。

    千雪愣了愣,自嘲一笑,“我知道,千雪只是有几句话相告……若大人为难,千雪告辞了。”说完行了一礼,便要离开。

    “等等。”宋玉拦住她,“我逗你玩的,这个忙我帮定了。”

    千雪听言,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但神色依旧凝重。

    樊楼。

    苏誉来到后院,这是樊楼最豪华的雅间,他推开房门,大步走了进去,“宋大人刚提升没几日,倒懂得享受了……”

    “苏将军。

    ”

    他面前站着的人不是宋玉,而是沈千雪。

    苏誉一怔,片刻,嘴角一勾,“是苏某走错了,还是上了你与宋玉的道?”

    “你别怪宋大人,是我要见将军,才出此下策。”

    苏誉冷声一笑,倒也没有立即离开,随即坐在桌前,倒了一杯酒。

    “苏某记得,千雪姑娘警告过,让苏某不要再来打搅,所以姑娘的求见,苏某不敢违背。”

    千雪听了深吸一口气,她知,是她伤他在先,原以为不会再有交集,可是,不知也就罢了,但是她知道了父亲的用意,怎能眼睁睁看着他落入圈套。

    可是她要如何开口?

    他又会怎么看她?

    一时间,千雪沉默起来。

    她的神色落在他眼中,他冷哼一声,己然起身,绝情的转身就走。

    千雪回过神来,一着急,脱口而出,“你要小心张静姝。”

    苏誉顿住脚步,缓缓转过身,“你说什么?”

    “我说……张家小姐,我,听闻,她名声不太好……”

    “哈哈哈……”千雪的话引来苏誉哈哈大笑,“可我听说,她的名声好得很。”

    说完,苏誉猛的上前两步,来到她面前,捉住她的双手,“沈千雪,你什么意思,我苏誉的妻子岂是你能评头论足?你说,你凭什么说她名声不好?她再不好,比你如何?”

    苏誉收敛笑容,变得面目可憎起来,一双厉眼犹如一把利剑,

    他在维护他的妻子。

    千雪手碗一痛,倒退一步,被他紧紧牵制。

    “说。”

    千雪一颤,“我不知道,我只是听闻而己,苏将军少年成名,英雄盖世,只是不想张家小姐污了你的名声。”

    “住口!”

    苏誉大怒,“你今日不说出原由,休怪我无情。”

    千雪听言,猛的抬起头,直视他的双眼,他竟如此在意张静姝?他与她……难道父亲早己安排他们见过面,是谁?到底是谁?

    此番,千雪心中骇浪,父亲的手段当真厉害。

    怎么办,她要怎么办?

    “是我妒忌,我妒忌将军娶妻,所以才有此一言。”千雪被逼得大声说道,“但是请将军相信,张小姐并非善类,将军一定要提防,将军该知千雪出入的皆是风月场所,贵胄之家,听到的消失并非有假。”

    说着便要抽身离开,苏誉却没有放开她。

    “听谁所言,如此毁我名声。”

    “你……”他还不相信。

    是了,无凭无据的话,谁会相信?千雪深吸一口气,“言己至此,将军不信也罢。”

    “沈千雪,别仗着苏某曾对你有几分情意,就可以肆无忌惮,今日之事,我暂不追究,若以后再听你胡言乱语,绝不饶恕。”

    说完,狠狠甩开她的手,怒气而离。

    独留千雪瘫坐在椅子上,片刻,她将桌上酒杯扫落在地。

    “千雪?”

    宋玉冲了进来,“是不是苏誉欺负你了?”

    千雪赶紧拭拭泪水,“宋大人还没有走?”

    宋玉呵呵一笑,“我正准备走来着,见苏誉怒气冲冲出来。”

    其实,她是想听卦,奈何,苏誉带有人过来,把守着外门。

    “他没有欺负我,是我言语冲撞了他。”

    “哦,哦。”宋玉点点头,不怎么相信,“那你给他说了什么,他的脸色像要杀人。”

    千雪摇摇头,“没什么,我还有事,先走了,今日多谢大人相助。”千雪强忍着行了一礼,最后匆匆离去。

    宋玉本想送她,但她的表情,不想让人看到她的狼狈,宋玉只得作罢,对他二人即好奇又怜惜。

    宋玉回到衙门还在想千雪的事,叹气无数,徐盛坐在她面前,晃了晃手,“又和皇上吵架了?”

    “你就没想点好的。”

    徐盛嘿嘿一笑,挑着盘里的水果吃,宋玉瞟了一眼,“咦,橘子看着新鲜。”说完伸手拿了一个剥开。

    “当然了,贡橘嘛。”

    “贡橘?皇上来了?”

    “英武送来的,我还以为你与皇上吵架,皇上特意送东西哄你呢。”徐盛淡淡说道。

    宋玉听言白她一眼,二人你一个,我一个,将一盘子吃完了。

    “别抢,还有。”徐盛手里拿了两个,还让宋玉别抢她的。

    “阿秀,再拿一盘来。”宋玉喊道。

    半响没有回应。

    “阿秀不在?”宋玉边吃边问。

    “嗯。”徐盛轻轻剥着皮,头也不抬。

    “去那里了?”

    “约会。”

    “啥?咳咳。”宋玉险些被呛住,正巧阿秀回来了赶紧给她拍拍背。

    “少吃些,天冷了,当心伤胃。”阿秀嗔怪道。

    “别,你先告诉我,徐小盛说你去约会?怎么回事?”宋玉将她拉着坐下。

    阿秀看了徐盛一眼,她仍未抬头,起身拍拍手,“我吃完了,你们慢慢聊。”

    在二人诧异的眼神中,徐盛来到院子里,看着一株枯树发呆,其实她挺恨他的,可是……她抬起头,不想让泪水流下。

    “徐盛。”

    嗯?谁在喊她,她转过身来,居然他还在,就站在他身后。

    “我有话问你。”他的声音很淡,与平常一样,其实二人平时很少交谈,见面点头而己,或者各自无视,这番他主动说话,她有些奇怪。

    但她不想理他,转身就走。

    他一个飞跃,落在她前面。

    “好狗不挡道。”

    “我只问一事。”她的态度,他直接忽视,他也明白二人互不待见。

    “哼。”徐盛转过头,但听他说来,“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

    徐盛一惊,“那天晚上?”

    “大山里。”

    徐盛听言只觉气血往上冲,各种情绪交集在一起,那一夜,耻辱与折磨,她恨不得冲上去刺他两剑,可又想到并非他的错,还是自己主动的……

    最后,握紧的拳头松开,她冷冷一笑,“你不知道吗?”

    英武目光一闪,“我忘了。”

    徐盛瞟他一眼,她听无衣说起过,他中了毒,是了,他中毒了,“你还好意思问,那天夜里,你对我不管不顾,独自离开,我若有什么不测,你对得起无衣吗?也幸得我没跟着你,否则还不被你连累死,罢了,我不计较,如今阿秀好好站在你面前,那么你我之间,一笔勾销,以后见面,就不要和我说话,我两没共同语言。”

    “如此甚好。”

    听她一言,英武松了口气,那时中毒的确产生了一些幻想,幸得只是幻想。

    “我也认为,以后我们少见为妙,少说为好,还有,不许再欺负阿秀。”

    英武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徐盛看着他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终于流下泪来,“去你大爷的,老子就欺负了。”

    徐盛闷闷不乐的回屋,宋玉与阿秀还在,二人笑嘻嘻的说话,阿秀脸色通红。

    “要让那个闷葫芦娶你,我不干。”

    “你别胡说,他没说娶我。”

    “怎么?害羞了……徐小盛,你说是不是?”宋玉朝徐盛问来。

    徐盛懒得理她,扑倒在床上,将被子捂住头,“爱娶不娶,爱嫁不嫁。”

    宋玉再次诧异,阿秀垂下眸子,皱紧了眉头。

    宋玉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着摸着李贵妃的事来,外面响起敲门声。

    “谁?”

    “玉儿。”

    宋玉笑着开了门,将李氏扶进来,为李氏倒了热茶。

    “大白天的关门做甚?”李氏道。

    宋玉饶饶头,“想事情,不想被打扰。”

    “娘可打扰你了。”

    “娘逗玉儿呢,玉儿也想和娘说说话。”宋玉在李氏面前最爱撒娇。

    李氏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娘怎么了?娘也帮你出出主意。”

    宋玉不防,想到李贵妃之事,叹了声气,将一切告诉了李氏,李氏显然一惊,“那宫人是春桃?”

    宋玉点头,李氏陷入沉思。

    “玉儿问了皇上,可皇上不让玉儿插手。”

    “娘,玉儿也矛盾得很。”

    “娘?”

    “嗯。”李氏回神,“皇上不让你查案?”

    宋玉无奈,“他定是舍不得刘太后,我若再纠缠,怕坏了与皇上的情份,太后再作恶,必竟是他的母后。”

    李氏颌首,“玉儿说得对,只是,皇上仁慈,太后未必。”

    “玉儿该怎么做?”

    李氏想了想,“皇上的这种仁慈并非就是孝道,皇上现在身临险境,娘认为你有机会助他获得了君权,才是最重要的,抛开私情,只谈公事,你是提刑司,遇人喊冤,这是你职责所在,不得拒绝,其余的,若真是太后有罪,待他亲政后,可赦免可减罪,全因他一句话,死者要的无非一个公道,一个真相大白,若皇上现在一味忍让,说不准大燕也出现一个武氏之政,且不说什么贵妃之案,连皇上也危险。”

    宋玉听言一惊,“玉儿也是这般想的,还有一点,要让朝廷同意翻案,恐不容易,太后怎会允许?”

    李氏冷道,“有时候,事情逼到一个份上,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宋玉不明白,李氏又道,“立冬,大燕有祭祖之例,百官皆会前往皇陵,麻姑于皇陵叫冤,最为意景。”

    宋玉听言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