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媚乌纱 > 正文 第55章:身份暴露
    “苏大人,发生了何事?”

    一辆马车上,窗帘被一只白皙的手挑起,露出一张精致的面容,目光淡淡的看着前方,苏誉正与副手谈话。

    闻言,苏誉策马来到她面前,“清漪姑娘,前方巧遇州城送往里县物资的车队,苏某欲一同前往。”

    清漪颌首,“如此甚好。”

    片刻,队伍再次出发。

    再说宋玉去了祥和客栈,那木容不知又抽什么风,闭门不见,只叫小路子带出一句话,“若能找出凶手是如何离开,便可定县丞之罪。”

    屁话,她当然知道,这是案子的关键所在,如此谁还敢说王秉德是自杀?

    宋玉又跟打了鸡血似的跑去了王府。

    还是那间屋,还是那扇门,宋玉搬来一张凳子,坐在门口,她算是与这扇门拗上了。

    看得眼睛发直,连门闩斜上方不远处那个蛀洞,都被她发现了,洞眼很小,像针眼一样。

    可她只能自赞眼力极佳,这脑子……她摇摇头,又是毫无收获,不由得感叹,县丞当真是高智商呀。

    最终她只得依依不舍的离去。

    回到衙门,见门口围着许多人,原来是衙役在分配物资,众人都与她打着招呼,她笑眯眯的回应,让王家兄弟上前去帮忙,自己先回屋子。

    谁知刚跨进大门,迎面走来两人。

    “陈大人谢谢你这批药材,咱杏村百姓有救了,你就是活菩萨呀。”

    “乡长那里话,这都是本官该做的……”

    “咦,宋大人回来了。

    ”

    宋玉立即转过身,用手捂住脸,额上己渗出冷汗,心念念道,“没有看见我,没有看见我。”

    “宋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陈敏来到她面前,诧异的看着她,那知宋玉又转身,背对着陈敏与乡长,哑着声音说,“头痛,宋某先回屋了。”

    宋玉刚走出两步。

    “小玉,小玉,等等我。”

    宋玉一惊一怔。

    “这不是王家兄弟吗?”乡长的声音带着诧异还有惊喜,“你们还没有死?”

    这是什么话,不过宋玉知道,她完了,未想到她的身份竟是这样被揭露。

    原来那乡长在地动中也活了下来,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般,逃难到县里,而是组织杏村幸存的村民,重建房屋,相互帮衬,实在是一模范。

    他们以野菜为食,听说县里开仓,乡长便与几个村民来县里讨粮,前两次与宋玉擦肩而过,这第三次,当真是“再劫难逃”。

    接下来的事,可想而之了,便是陈敏再好的脾气,便是宋玉其心为善,这冒充朝官,可是罪大恶及。

    宋玉终于下狱了。

    还被一锅端,李氏,宋宝,王家兄弟,阿秀都未幸免。

    这么劲爆的消息,当天便传遍全城,那么突然,那么让人措手不及。

    她不是朝官,并非来自汴梁,她是杏村人。

    她就一穷小子。

    她坑蒙拐骗,无所无能,陈大人也着了她的道。

    她曾收取王秉德贿赂。

    可是,她开仓放粮,设灾民安置点。

    她敢与粮商叫板,硬行命令各商号不能抬高米价,盐价。

    她还敢打白条。

    她总是一幅笑眯眯,亲民的模样……

    几万里县人,就有几万不同的声音。

    而此刻县衙大牢,宋玉与宋宝,王家兄弟关在一起,阿秀与李氏关在隔壁。

    “娘,对不起。”安静的大牢,只有她颤抖的声音,尔后是宋宝轻轻的哭泣。

    “玉儿。”李氏微弱却那么平静与安祥,“娘没有怪你。”

    这无非让宋玉更加难过,她靠在墙上,紧紧咬着唇,看向墙上那扇窗,投下的阳光。

    她一丝恍惚,眼中闪过陈敏震惊愤怒的表情,众衙役投来,同情,怀疑,善意,恶意的目光,还有乡长口瞪口呆的模样,在被他无意揭穿的那一刻,她觉得世界是静止的,她也是静止的。

    上一刻,她还尽心尽力的办案,下一刻,她便成了犯人。

    该讽刺该嘲笑。

    她多想这一切是梦,一个做官的梦,梦醒来,她还在杏村,与阿宝一起读书,一起调皮,一起欺负王家兄弟,一起受先生母亲责骂。

    她后悔了,这一刻,的确是,她的任性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

    “小玉。”

    王家兄弟移步到她面前,见着她的呆滞有些担心,他们拉着她的手,想给她力量,而她低下头,不敢面对他们任何一人。

    “大人?”阿秀的声音传来,瞬间,又改了口,“阿玉哥。”她喊得喏喏的,有些别扭,宋玉想笑,却笑不出来。

    “阿秀,是我连累了你,你并不知我的身份,可向陈大人说出……”

    “不,阿玉哥,我知。”

    宋玉一怔,看了王家兄弟一眼,忽尔笑了。

    “阿秀不会说话,但阿秀知道你们都是好人。”顿了顿,“阿秀只说一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王家兄弟重复着,“咱们是什么关系?过命的关系。”

    王虎一拍宋玉肩膀,“虽然我怕死,但到了黄泉,还能与大伙作伴,我便不怕了。”

    “阿彪你怕吗?”

    “不怕。”

    “阿宝呢?”

    宋宝虽然在哭,却也坚定的说道,“谁怕谁小狗。”

    一句话引来众人轻笑。

    宋玉却是流下泪,想不到,她要他们来安慰,她宋玉何德何能?心里是感动,是自责,她吸了吸鼻子,抬头看看屋顶,强迫泪水回流,“你们真讨厌,这么煽情做甚?”

    说完自己也噗嗤一声,“放心,我们不会死。”

    几人虽誓死入归,但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心中升起希望,可是……

    只听宋玉缓缓说道,“有一人答应护我,我相信他。”

    几人眨眨眼,不敢相信,而另一牢房的李氏,听了这话,却是垂下双眸,睫毛隐去她所有的心思。

    与此同时,陈敏带着众衙役官兵,冲进祥和客栈拿人,那知却是人去楼空。

    江老板喏喏的站在一旁,不停的拭着汗,“他们,他们刚才还在?大人,他们犯了何罪?”

    陈敏打量着这间屋子,桌上有一茶杯,茶水还冒着热气,他冷冷一笑。

    “何罪?自是与那‘宋大人’狼狈为奸。”

    江老板听言心中一个咯噔。

    “大人!”

    正在这时,一衙役快步来到他面前,双手一揖,“朝廷派来的人己到了城门。”

    陈敏一怔,十日前他得到消息,朝廷将再押灾银前来,想不到竟是这般迅速。

    他整齐一下衣衫,乌纱,官带,大步迈入客栈。

    “朝廷体恤里县百姓,太后娘娘特意拨款一百万两白银,亲派女官,慰问灾民。”

    随着一计啰声,一声叫喊,街坊两道迅速围了不少百姓,

    他们纷纷注视着威风凛凛的铁骑,押运着数十两马车,沉垫垫的是他们的希望。

    百姓们脸上有惊有喜,有悲有泪,甚至有人还高喊道,“太后娘娘千岁。”

    小孩子们则拍手欢呼,跟着马车前行。

    清漪悄悄挑起帘子,“先前还说有百姓暴动,但看此情景,虽街道萧条,房屋破败,百姓眼有悲恸,然而却也平和,想必是谢大人治灾有方,懂得安抚民心。”

    “谢大人可是谢玄?”在清漪身后是她的婢女采苓,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从小便跟在清漪身边,主仆情深。

    清漪颌首。

    “姑娘你看。”采苓指着不远处的一排排木屋。“那是什么?”

    清漪轻轻一笑,“那是灾民安置点,定是谢大人所为。”

    “如此说来,这位谢中丞当真劳苦功高,怪不得深得太后赏识。”

    清漪淡笑不语。

    片刻,队伍停下,只听一道声音传来。

    “下官陈州知州陈敏,在此恭候两位钦差大人。”

    苏誉帅先下马,急上前两步,虚扶陈敏,“陈大人客气。”

    陈敏是从四品,而苏誉是从三品,陈敏施礼理所应当。

    陈敏抬头,看着面前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将军,面露微笑,“苏大人一路辛苦。”

    “陈大人别来无恙。”

    两人曾在京城有一面之缘。

    “陈大人。”

    这时,清漪也下了马车,陈敏寻声望去,但见一妙龄女子,唇红齿白,明眸皓睐,着宫廷官服,戴乌纱,自是英气逼人。

    她行男子之礼,陈敏赶紧回礼,“不知钦差如何称呼?”

    清漪轻声一笑,“我并非什么钦差,只是太后身边的女官,大人唤我清漪即可。”

    “不可,不可。”陈敏连声说道,“陈某不敢废了礼数。”顿了顿,“还得唤一声女官大人。”

    噗嗤一声笑,却是采苓发出,清漪睇她一眼,她退至一则,清漪又道,“适才进城,见城中持续井然,这都是大人之功。”

    陈敏微赦,不好意思的摇摇头,众人一番客套之言后,清漪问起,“不知谢玄谢大人在何处?我这里还有太后娘娘的手喻。”

    陈敏听言一怔。

    “怎么了?”

    清漪与苏誉互视一眼,方才他们便己奇怪,怎不见谢玄。

    “这……”陈敏不知如何开口,脸上有担忧之色,“不瞒两位大人,下官也一直等侯着谢大人,可至今,他并未出现,且,下官惭愧,做了件错事,险些酿成大过。”

    什么?二人皆是一惊。

    ,,更新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