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92章 影响(1)
    几个年轻人、中年人,在一旁老老实实的,彼此张望用眼神、表情交流着,也想着自己的心事。

    听着长辈们聊天、追忆往昔的艰苦生活等,根本就不敢去插言打扰,影响了长辈的心情。

    但也知道长辈们,在暗地里提醒他们,做人、做事要谨慎、低调。

    个人要有奋斗的目标,不要去满足现状,家族地位还有继续提升的前景。

    他们的家族,xiàn zài de shè huì地位、财富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牢靠,还得万事小心,需要家族子弟继续努力。

    钱财没了、再去挣就是了,资金使用方面该大气投入时,那得大气。

    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小利益,眼光必需要学会放的长远一点。

    也在提醒他们,身为贵族家庭的子弟、甚至是贵族爵位的继承人,不能光看钱,更不能够忘本,忠诚荣耀也应是贵族心中的坚持与追求。

    大家要学会团结与报团,别光顾着自己眼前的这点利益,要有更大的追求才行。

    没有大量的自己人,明里、暗地里全力支持与帮助,现在这些所谓的个人成就、大额财富,就是无根之水。

    他们中的不少人,其实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

    父亲带着手下兄弟,拿着各种qiāng zhīdàn yào,出去和当地的部落酋长势力火拼,和外来的挖金、盗金团体等火拼。

    每一个金矿、银矿矿山的黄金白银产出,在新大陆都是血淋淋的拼搏史、血泪史。

    每年为此死掉的人也是很多,财富这玩意谁都喜爱,愿意为了大量财富去冒险的人有的是。

    渔场的争夺、竞争,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人家看到你赚钱了,就会眼红、羡慕、嫉妒,也都想挤进来分一杯羹。

    碰上脾气不好的人,大家拿刀、持枪干一架,在新大陆的边远地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里更讲拳头、枪杆子。

    “勇敢的莽一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新大陆都能找到市场。

    直到资本真正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玩的大了,才不用自己去亲自带头干架了。

    大家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成了在酒桌上、会议室内与各方大小势力扯皮,他们这些孩子与他们的母亲才算放下心来。

    ………

    随着家庭的财富越来越多,手下的工人等越来越多,家族的身份地位,在美国上层社会才算一点点被接纳、认可。

    直至成为各地市长的座上宾、州长的座上宾、联邦政府高层的座上宾,但老人们也一直教育他们要谦虚、低调。

    平时并不喜欢奢侈的老人,除了对美国两个政党、孤儿院的投资、赞助较慷慨外,总体上还是非常节俭,大家年轻时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主。

    可他们真的不想在美国参军、从政,所以家里老人只能鼓励养子们去报效国家,支持他们从军、从政。

    鼓励家中的女孩子选择配偶时,选择那些更有男子汉气息的职业军人……

    结果大规模战争一来,家家都有亲人死伤、失联。老头子、老太太等人想不头疼都不行。

    ………

    美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当然也不少,比如平时联系非常密切的英国本土、加拿大自由邦就首当其冲。

    加拿大自由邦被美国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困扰的深度,仅次于美国的本土地区。

    许多的美国资本家,将部分业务范围从加拿大地区、进行了战略上的收缩。

    随后英国本土黑色金属的消费量,短期内大幅减少了10%,生铁产量下降了8%,钢产量下降了9%,新建船舶吨位减少了8%,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1%,生铁的价格下跌了15%左右。

    但英国政府毕竟底蕴极其深厚,有着海量的殖民地、自治领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市场空间.

    不论是原材料的来源渠道、与工业产品的销路,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虽金融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以自身的底蕴顶过最初的骚动后,在政府高层的合理应对下,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经济损失。

    广大英国的百姓家庭,也比历史上富裕、有钱不少,自身消费能力旺盛,百姓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可不是这个年代的美国百姓能比拟的。

    加上英国王室、政府财政非常有钱,报纸媒体等宣讲也到位,总体上受到的各种伤害很小,迅速的恢复了过来。

    至于工人失业的问题,除了个别的倒霉企业无奈倒闭外,影响非常的有限。

    而原本的英国本土企业,一直是有着一定的用工荒。

    平时只能大量使用女工、殖民地人员,完成一些低技术产业的布局、发展。

    这些本土的暂时失业人员,只要稍稍勤快点、肯吃苦耐劳,很快就能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

    德国短期内也损失不小,廉价黑色金属、对美国各地出口消费量,缩减了90%以上。

    本土的钢产量下降了3%,已竣工商船吨位减少了五分之一,建筑行业损失较惨重,短期内业务量缩减了16%.

    与此相对应的水泥产品等原材料、建材工业的产量,短期内下降了近五分之一。

    轻工业方面的损失也不小,棉纱和棉布的出口量减少了11%,棉布的市场价格短期内下跌了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黑色金属消费量大幅缩减,但由于该行业垄断程度高、原材料的成本上升,黑色金属的市场价格,竟然莫名奇妙的提高了12%。

    但德国政府的财政,这时甚至比英国政府还有钱,要知道英国可是刚跟庞大的美国,鏖战了一番的,花掉了大量的军费开支。

    而美国政府的补偿款等,又是分期以物资来支付的,现在的英国实力远远不是最强的状态。

    德国各界则是从美国人手头,抢走了半个日本市场,等于捡了个大钱包,补贴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德国政府高层,决定学习学习奥匈帝国的一些经验,发展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不德国一些大城市的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百姓家庭收入、快速增加,带来的各种发展需要了。

    奥匈帝国政府前一阵提出的,什么主要大城市之间,建设全封闭高速公路网络论证,要不也在德国各界论证一番,也弄两个试点大城市试试效果。

    有钱了、放那不用,也不是个事,难道等着贬值咋地,该发展国家的经济、还是应该大力的发展。

    德国政府高层计划,正好借着这次经济危机,完成部分产业的整合收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让钱流转起来。

    而且把钱都用完了,也不用再去搭理那些鹰派人士的没事找事了,还什么要发展大海军。

    这些白痴知道一艘主力战舰的造价,相当于多少门150毫米大炮吗?一枚重炮炮弹的市场价格、是多高吗?

    战舰要烧掉多少燃煤、打出去多少发炮弹、打废几根炮管、训练磨合多久,才能练就一个合格的炮组成员吗?

    有那个金钱去肆意挥霍,为什么不发展、发展自己的强项,陆军部队建设呢?把自己的guó jiā ān quán落实好呢?

    啊,你说德国陆军,已经发展的非常好了,早就是世界第一陆军了。

    那就该发展国家的经济了,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没必要去傻乎乎的败家、乱造的。

    德**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本来就是非常高的,一般保持在40%以上,这虽然保证了德国、能在战争中拥有卓绝的爆发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军队和钢铁等,不能进行再生产流通的战争领域,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德国经济总体的发展速度。

    那些野心勃勃的鹰派人士、中二青少年们,还嫌国家军费开支比例不够高,还想玩什么大海军建设。

    是想让德**费开支比例,恢复到腓特烈大帝时期的、80%岁入用于军队的光荣传统吗?

    德国的许多高层为此也是醉了,真真的感觉到了猪队友的可怕,把那些热血沸腾的爱国中二青少年们,都快忽悠瘸了!

    德国政府高层,那是全力的反对军队势力的扩张,管你是陆军还是海军,想平白无故获得大量资源,提高在高层的更多话语权,纯粹是想多了。

    要资金、要军费开支,对不起、就是没有。

    德意志帝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将军,尤其是只看过几本过时兵书的海军晕船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