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77章 发愁
    这不是准备直接断乌克兰地方政府的根基吗?乌克兰的地方政府、军队将士和广大百姓,说什么都不同意了。他们说道:

    “大不了我就直接揭竿zào fǎn,不跟你俄联邦合纵国一班玩了,你要战那就战吧。”

    “为了安抚乌克兰的这些地方部队将士,俄联邦政府得把查抄出来的一半的金银财宝、硬通货币等留下。”

    “要不然日后,我们也没钱去给广大的将士发薪水了,你们这一乱来,乌克兰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能力下降是肯定的。”

    “否则就别想从我的地头上过去,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撸袖子、拿斧头开始直接比划,两败俱伤就两败俱伤好了。”

    “啊,你说我打不赢你,这点我承认,但我可以磕掉你一嘴的牙,让你也变成一只没牙的老虎,被沙皇俄国灭掉。”

    “反正我是真的过不下去了,那大家的日子都甭想好过,要么让步、要么一起完蛋,被沙皇俄国政府、军队清算。”

    ……

    自此,俄联邦合纵国政府高层,同乌克兰地方政府的关系,也趋于高度紧张状态。

    可乌克兰地方政府也是发狠了,大不了大家的日子都不过了,老子从新回归沙皇的怀抱或去国外避难……

    俄联邦合纵国政府高层,真的没把握同时应付周边的几方强敌,只有先暂时的满足乌克兰地方政府的一些要求,让部队官兵缴纳了一部分过路费了事。

    而乌克兰地方政府、部分军队将士,为什么不帮这些地主老财、消灾避难呢?

    因为这些大贵族、大地主们,大部分都是忠于沙皇俄国政府、或者说是高度认可沙皇统治,他们都是俄国旧制度的受益者。

    乌克兰地区,当初不能直接获得独立地位,也是因为他们在从中进行影响的结果。

    这下估计这帮大贵族、大地主们,得在暗无天日的矿坑里、后悔不已了。……

    俄联邦合纵国政府的这种做法,也让大部分一心向其靠拢的巴尔干国家,迅速的偃旗息鼓。

    要知道这些国家的实际主事者,大多也是新兴贵族或大地主家族子弟出身。

    除非他们疯了,才会损害自己家族的巨大利益,拥护这样的mín zhǔ、自由政府。

    众多的淳朴老百姓,虽然乐意排排坐分果果、打土豪分田地,可人家官僚、既得利益者们根本不认那一套。

    这点也是巴尔干地区混乱的根源,既得利益者与秩序挑战者的矛盾本就不可调和。

    原来的大多数既得利益者、心向奥斯曼帝国,新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保住胜利果实只能四处寻找可靠的靠山。

    结果有人选择俄国、有人选择英国、有人选择德国、奥匈帝国,慢慢的这个地区想不乱都难。

    ………

    巴尔干各国的政府高层,现在也是非常发愁,今年的各地自然灾害,让他们的国家、百姓,总体上同样损失惨重。

    国内的粮食产品产量、储备量,除了良田众多的罗马尼亚王国外、都有着巨大的缺口。

    而部分国家的政府高层,却是不当一回事,普通老百姓在他们这些官僚们的心中、地位那是极低。

    而且国家的政府财政在那摆着呢,政府部门缺乏外汇储备和大量的贵重金属资源,无法去大量购买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产品等。

    ……

    奥、匈两国的政府高层,也在为了粮食产品等的问题、有点头疼。

    比如:奥匈帝国的一些大商家,在美国各地悄悄的购置了海量的廉价粮食产品。

    可这些粮食产品、想要运输出来贩卖,大部分得等到“英美战争”结束后,否则运费、过路费、关税等太高,经济方面不划算。

    加上政府移民的粮食保护性收购,把两国政府能筹措到的美元是快速的消耗一空。

    不得不派人私下去世界各地,悄悄兑换、收购廉价的贬值美元,然后用于市场的周转,总不能拿着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资源去国外得瑟吧?

    这下子,奥匈帝国的资本家们,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资本家等,因竞争关系的存在,反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元在世界市场的币值稳定。

    大家都赚的少了,这下大家都不是那么高兴了,连累的几国政府高层或许也不那么高兴,真真的猪队友呢?

    又比如:两国国内莫名其妙来旅游、度假、窜亲戚的各国游客等多了数倍,马上就冰天雪地了,快过节、过年了,旅游个毛啊?

    什么苦大仇深的意大利人,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土耳其人、希腊人,加上关系本就不错的波兰人、乌克兰人……

    主要是这帮人回去时,总会玩命的大采购,各种各样的肉类食品、特色食品、医药品、烟酒类产品、甚至汽车、卡车都想买。

    虽让奥、匈两国大部分商家们,美美的大赚了一笔,但国内市场的各种物品供货也紧张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把北欧各国、南美各国陆续运来的各类罐头、香肠等产品销售一空,避免了日后砸在手里。

    大量的奶粉、咖啡、白糖、白酒等库存存货,也被购物狂魔们清空了大部分。

    各种巧克力、糖果、果仁等中、高档零食,直接被卖断了货,后期的补充就困难多了。

    要是企业不抓紧的生产、自世界各地调货的话,今年奥匈帝国本土的圣诞节和新年都过不好了,也会陷入物品的短缺之中。

    这不是恶心人了吗?吓的两国政府赶快chū tái文件,禁止牛羊肉等享受政府补助的粮食产品、被携带出境。

    ………

    当然路过本土的各地游客也很多,比如乌克兰等地的富人家庭、非常担心害怕国内局势。

    准备提前将部分资金等,运往英国、瑞士各地的银行进行存储,以免日后被兵痞们搜刮、抢劫了个干净,家庭失去生活来源。

    这些富人家庭的大部分子女等,自然也得跟着出去了,至于去哪个国家、就看个人意愿了。

    但普遍选择的是一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中立国家的繁华大城市。

    其中的犹太人群体,更是主力军之一,他们实在是怕了,俄联邦合纵国内的矛盾,可是一触即发。

    沙皇俄国政府要是再参与进来,直接动手火拼、也是非常有可能。

    而且这帮利益获得者、这些政党,不管谁获胜了,对他们这些犹太人来讲,都没有什么好事。

    反而弄不好就是灭顶之灾,当然能跑就提前点跑路了。

    最后就是商务洽谈的企业代表来的多了,比如:两大超级市场的恐怖销售量,让他们不得不重视。

    尤其是在东方市场,那巨大的销售额、销售量,让大多数参与进去的商家们,赚的眉开眼笑。

    奥匈帝国的两个海外州地界,也是外来度假人员人满为患,一是因为北欧各国的百姓家庭,今年在奥匈帝国等的发展中大赚特赚。

    众多的百姓们有钱了,漫长的冬季没必要非守着渔船、农场看极光了不是,该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度假,也就旅游度假了。

    二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物价水平、物资供给更充裕,市场价格相对更低廉,社会治安环境等还算良好。

    ………

    同样受益巨大的,还有德国政府、企业等。

    毕竟德国各界的综合底子更加好,在农牧业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巨大损失后,国内的通货膨胀等、控制的相当不错,普通的百姓们对皇室和政府高层极度满意。

    加上新获得了日本这个巨大的外部市场、商品倾销地,国内的商家们赚的是心底满意。

    而德国企业界,也从日本获得了大量近乎免费的合格劳动力,在南非金矿、殖民地矿藏资源的开采规模上大幅增加。

    国内的金融市场、金融环境等,不是小好、是大好,整体经济的发展非常快速,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而俄联邦合纵国政府,和乌克兰地方政府获得大量资金后,备战的工作,也是轰轰烈烈的展开。

    他们本来是准备购买奥匈帝国的武器、dàn yào,因为奥匈帝国在大规模裁撤现役军队兵员,将有大量的武器dàn yào多余出来。

    可奥匈帝国高层,根本不卖给他们,甚至根本懒得进行谈判,别说便宜的卖了,加价都不卖。

    于是无奈的他们,把目标转到了德国企业的头上,德国的武器装备同样精良,性价比比法国政府的武器dàn yào高多了。

    巴伐利亚企业的武器dàn yào,更与他们原来的武器装备通用,当然都得大力采购了。

    把德国的军火商、物资供应商们高兴的够呛,陆续接到了大单交易。

    而奥匈帝国的军火商们,也没什么意见,他们光给非洲和亚洲地区供货,就挺费劲了,也没必要去盯着这个政府高层拒绝的生意。

    何况皇室高层也私下说了,是皇室明面上拒绝军火交易,不代表其他企业和个人不能暗中高价进行交易。

    奥匈帝**队的现役军火装备,怎么可能去廉价交易呢?门都没有。

    这些大资本家们一想确实啊,这也算是为他们好,否则他们的收益率不是少了很多吗?

    更加重要的是,日后的收款问题,万一哪方打输了,没钱付dàn yào、物资的余款,他们找谁哭去啊?

    指望着北极熊去信守承诺,大家实在想的有点多。现在这样大家拿真金、白银等来直接交易,更加的稳妥可靠。

    至于说销售渠道问题,有着乌克兰的边贸市场在,那就根本不是个事,想怎么卖武器、物资等就可以怎么去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