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32章 出发(2)
    费舍尔海军上将,经过与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私下聊天,也感觉到了这次的对美战争,并不是国王陛下的本意。

    最起码大的对美国战略方案,国王心中所想根本不是这样的,国王陛下与zhèng fǔ高层的一些官员,矛盾产生、意见相左了。

    这次的事情,是zhèng fǔ一些高层在暗中主导的,国王爱德华七世并不看好zhèng fǔ高层对这场战争的组织、策划。

    从而深怕那些理想主义严重的家伙肆意胡来,把英国的海、陆精锐部队玩残废了。

    特意点了费舍尔这个心腹爱将出马,率领大英帝国的海军舰队主力出战,以免皇家海军的损失大了。

    为此还刻意打压了一些声望更高、呼声更大的海军高级将领。

    而费舍尔海军上将,也是个有一定政治头脑的,单纯、朴实的职业军人。

    经过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刻意提醒、提点,与自己私下的了解、分析,那是分得清厉害关系与轻重缓急的。

    费舍尔本人经过一番思考后,认为自己现在不应去过多的插手国内的政治。

    自己需要带领着大西洋舰队,竭尽全力的打好这关键一仗,回报国王爱德华七世的知遇之恩。

    费舍尔更希望通过小规模的海战,利用自己舰队精锐的将士们那巨大的技、战术方面优势,让měi guó lǎo认识到海军舰队方面不可逾越的差距。

    以较小的代价,逼迫美国zhèng fǔ、军队的高层服输,乖巧的回到谈判桌上来。

    让英国各界都为之满意,从而达到国王爱德华七世、国家zhèng fǔ高层预定的战略目标。

    不管怎么讲,明面上美国海军的各种新式战舰,在数量上远远的,超过了大英帝国的海军舰队规模。

    美国海军在主力战舰吨位上、各种口径大炮数量上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战舰多自然大炮就多、杀伤力理论方面就强。

    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一个弄不好就会成了两败俱伤的结果,这对于维持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是极度不利的。

    试图挑战霸主的国家,在任何年代都是不会少的,霸主都是让大家极度羡慕、嫉妒、恨,新的霸主总是踩着老霸主的尸骨上位。

    真正能做到野心可控的强国高层,那简直比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还少,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地位越高的人越是骄傲、自负。

    不是说所有人都能直面现实、愿意满足现状安分下来,大家只要是人、骨子里都不自觉带着骄傲、自满,不会轻易去服输、服软、退让。

    比如英、法两国的仇怨,主要就是因为世界霸主的位置,那是互相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各种坑对方那是荤素不忌讳。

    为此死伤的将士、普通百姓,都是以万为单位的,要不怎么说是百年世仇?

    英、法之所以仇怨如此之大,还能够联合起来打压、痛揍沙皇俄国。

    一是因为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大家都瞧不起野蛮、粗暴的俄国人。

    没事光想着如何去吞并、统治别人,哪有什么大哥大的气质?

    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可是惹了公愤、成了大家共同的敌人,该收拾时直接往死里收拾、揍你没商量。

    二是因为沙皇俄国,对两国竞争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胁太大,体格彪悍、骁勇善战的俄国朴实、忠诚将士,让大家都心底发虚。

    所以利用装备方面的巨大优势{后膛枪炮},先踢掉一个妄图进场的彪悍博弈者,打个技术装备碾压,就成了当务之急。

    否则英、法两国血拼后的结果,弄不好就成了被第三者摘了桃子,两个国家不就抓虾了吗?

    结果阴差阳错的普鲁士逐步崛起,在四杰的带领下,把高傲、自负、乱嘚啵的高卢雄鸡,摁在地上一顿暴揍。

    打成了半残疾不说,还顺便摸走了对方的大钱包。

    法国虽不是彻底的跟世界霸主无缘了,但肋骨当时被打断了几根是肯定的,回血需要漫长的时间。

    沙皇俄国、法国、德国等实力强悍的国家,都是非常眼馋世界霸主位置的,神圣罗马第三帝国的权杖,大家都想要高高举起。

    就连奥地利内部的一些人,也是忘不了往昔的无限辉煌,非常想恢复往昔的无限荣光。

    部分人私下里,在巴尔干各小国那是不断的瞎搅合。

    或是想为了国家拓土千里;或是深怕这个世道乱不起来;或是怕奥匈帝国方面吃亏了。

    爱国者在任何国家都是不会少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富饶、人民健康、富裕。

    方法、方式那就直接两说了,效果如何在那些理想家的心中,始终是无限美满、自负的,只要他们努努力就能轻松搞定的事。

    他们那水平可是比zhèng fǔ那些人高的多、能耐的多,之所以不能身居高位、宝贵意见不被采纳,是因为王室任人唯亲、zhèng fǔ昏庸无能。

    幸好奥匈帝国皇室高层根本不支持,让两国的一些大贵族、中二青年们,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满肚子jī qíng、却完全使不上力,大部分人就这,也没真正的放弃理想与追求,上串下跳四处活跃着。

    这个年代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舰队,一是靠战舰数量、质量的优势取胜,让其他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可在这方面,英国海军已经暂时都落后于美国的海军舰队了。

    最起码相较美国庞大的海军舰队规模,已经不再有什么数量上的优势了、反而有着不小的劣势。

    这也是让约翰·阿巴sī nuò特·费舍尔这个海军舰队司令,最苦闷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英国各界,一直宣传自己在战舰数量、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技战术优势等,但真实的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比如英国海军在战舰的质量上,从风帆时代的战舰开始,很少能在主力战舰对决中,获得任何的技术方面优势。

    他的海军战舰主要任务是干什么用的?是为了世界各地的殖民,在落后的土著百姓面前,显示出大英帝国的船坚炮利、火力威猛。

    为此需要海军的战舰,具有非常良好的远航能力、适航性能、大的dàn yào库、物资储备库等。

    包括那些决战时、不得不参加的所谓主力战舰。

    日常的要求这么高,怎么办?只能削弱一些战舰的防护能力,增加动力舱等关键部位,让上帝他老人家多保佑大家平安无事了。

    结果在战舰实打实、硬对硬的大炮直接较量中,这些战舰往往根本没有任何的防护方面优势。

    这真的不能去怪罪英国海军的官兵、也不必去怪罪战舰设计人员和zhèng fǔ工作官员。

    国家大战略的不同,对所有的相关问题,那影响不是丁点吧点。

    就如同西班牙王国的无敌舰队一般,同级别、同吨位的任何战舰,本身的攻击能力、防护能力方面,首先肯定比别人强不了什么?

    大家都不傻的,挑战前弱者肯定是有针对性加强的,而强国的海军舰队,只能去依靠舰炮的犀利,和官兵整体的高素质了。

    技术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有航速、续航能力的优势等,就肯定没有好的防护能力。

    这是铁打不变的事实,任何物品不可能去方方面面都兼顾到、能做到十全十美。

    世界殖mín guó家的战舰,保证了适航能力、攻击的威力,防护能力方面的被削弱就是必然的。

    否则战舰就会太过笨重、迟钝,在茫茫大海上根本就跑不快、跟不上舰队主力前进的脚步。

    大家不要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挫、堕落的太快、名不副实。

    实在是英国人太精明,扬长避短方面干的有成效。也非常的有勇气、无畏精神,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要不怎么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把自己最伟大的海军统帅牺牲了,将士们都没丝毫的退缩,仍旧顽强的血战到底。

    人家英国海军官兵,是真的素质高、有勇气敢拼命,“纳尔逊”精神确实是英国海军长期强大的基石。

    所以英国皇家海军官兵的高薪待遇,真的不是白拿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也是不一般的大。

    他们去搞殖民、争夺世界霸权时,在客场作战那才是常事,经常碰到对方将士的拼命举措。

    这时能依仗的,就是海军官兵们的团结、高素质与火炮等的可靠程度了。

    人家在1000码能对你构成威胁、严重伤害,你能在1500码对敌方构成巨大威胁,那你不是运气糟透了、自然就赢定了。

    反之就祈祷上帝的保佑吧!指望着无敌的运气使你化险为夷,走次狗屎运逃出生天。

    英国海军这次面对美国的海军战舰,就碰上了上述那一堆的问题。

    人家美国又不用搞什么世界殖民,他的主力战舰就是为了决战而生,口径方面不比你小、防护能力方面就是比你强。

    美国的海军战舰,因为国家战略目的的不同,可以减小内部的dàn yào库、仓库等。

    加大动力舱等使战舰获得更足的动力、浮力,然后自然可以加大火炮的口径、在一些部位加强战舰的防护能力。

    对于英国舰队来讲,问题就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