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奥匈帝国再起 > 正文 第113章 混乱(2)
    英国最早的自治领、加拿大地区,最近更是混乱一片,一些魁北克的法语省民,又一次的请求独立。

    理由是:“英国zhèng fǔ高层,不应该增加、在加拿大五大湖地区的驻军规模,加拿大人不需要战争、要和平。”

    “加拿大zhèng fǔ高层,也做的非常的不好,应该少去和英国zhèng fǔ打交道,“加拿大”是加拿大人的加拿大,不是英国人的。”

    他们的这些说法,还真的得到了,大部分魁北克民众的支持,大家是真的不希望,有战争的情形在自己身边爆发。

    如果这时真的去举行,魁北克省的独立投票,那加拿大自治领的地盘,就将少掉一大块繁华地区,美国人将会高兴的、将之吞并下去,在未来增加一个州。

    把英国zhèng fǔ高层,恶心的够呛,本来增加在加拿大自治领、五大湖边境的驻军,就是悄悄的,也是为了保护加拿大的百姓人身、财产不受侵犯。

    英国zhèng fǔ高层,更想让加拿大人,自己武装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地盘,鬼才愿意去那偏远地区,大规模驻军呢?难道不用支付大量的军费开支吗?

    可加拿大自治领的人口有限,越往北的地方人口越少,标准的地广人稀。而且还得泡掉部分法国族裔的百姓,真正能动员的兵员数量,还是严重不足的。

    驻军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用于,防止美国的陆军部队狗急跳墙,对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加拿大地区,进行打击、报复、抢掠。

    尤其是离得很近的,五大湖地区的城市,加拿大自治领的菁华基本上都在这一块的,一旦损失了,各种影响那就大条了。

    现在可好了,胳膊肘往外拐的人、那是大有人在的。这还保密个毛线啊?地球人都知道了,万一以后受到了什么损失,自己去怪自己吧?当然,去怪罪国王也可以。

    美国zhèng fǔ高层对此,也是提出了强烈的不满、kàng yì,认为这是英国官僚们对美国zhèng fǔ、人民的恐吓。

    是对爱好和平、mín zhǔ、自由的,伟大美利坚人民的极大挑衅、歧视和侮辱。

    美国的总统威廉·麦金莱,可是当过四年兵,曾经上过战场的主,军人的习气、脾气还是很重的。

    执政美国中枢后,更采取了提高关税、稳定货币币值,发展大海军建设、军工工业等政策,一般的美国总统敢这么玩吗?美国经过内战后,可是孤立主义严重的。

    历史上的“美西战争”,就是威廉·麦金莱下令玩的。

    玩的还非常非常漂亮,将西班牙的关岛、菲律宾群岛、古巴等地陆续的收入了美国的囊中,还顺带着将夏威夷群岛等地,收归了美国的大家庭。

    把曾经无限风光的西班牙王国,踩扁、搓圆、彻底的推入了无底深渊,为美国的世界霸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海外基础。

    没有威廉·麦金莱的,这一番巨大的贡献,美国日后的世界霸主之路,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哥们真的非常强的、魄力十足。

    这次的威廉·麦金莱,也没有完全的考虑去忍气吞声、妥协、退让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面子上的问题,是必需得要的。

    美国的军方高层,也就在美、加两国的边境地带,增派了大量的陆军边防部队,加强了重火力的配备,双方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军事对峙状态。

    把并不愿意亲自操刀上场的,大英帝国zhèng fǔ高层,给惹的火冒三丈,他们光顾着考虑自己的面子问题了,就没帮对方考虑考虑。

    英国zhèng fǔ高层,更明着增派了一个本土精锐步兵师,一万五千人的一、二线精锐部队,过去增援加拿大边境地区的防守。

    加拿大zhèng fǔ高层,同时征召了,大量的加拿大人参军入伍,准备保家卫国,计划将两国边境地带陆军的规模,更是扩大一倍多。

    目的就是防御好、漫长的两国边境线地带,保护好加拿大自治领的繁华工业区、经济区。

    美国的部分大资本家、财团{军火商等},控制的报纸等新闻媒体,对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的强硬举措,给予了高度的赞赏,称其为“美利坚的守护神、圣斗士”。

    更对麦金莱总统,坚决维护美国的国际声誉、人民尊严,反抗外来势力压迫的行为,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报纸上大肆的鼓吹,英国zhèng fǔ、军队的严重ēi xié lùn,英国匪兵们曾在世界各地的,烧杀、抢掠等无耻行为。

    把本就孤立主意严重的、美国众多的人民,弄的迷茫、气愤不已。美国人对mín zhǔ、自由、尊严的追求,可是不遗余力的。

    开什么玩笑,不进行大的军事动员、不准备打仗的话,美国国内众多的军火商、资本家们,怎么去赚大钱呢?

    他们生产出来的,海量的qiāng zhīdàn yào、各种战舰、石油产品、粮食产品、卡车等卖给谁去啊?有着大量军队的消耗,他们不是能挣一大笔钱吗?

    也只有国家准备爆发战争,军火商们等的销售利润率,才能大幅度增加的,虽然最好是其他国家打仗,但现在其他国家不是打不起来吗?

    其他的国家真打起来了,美国企业的商品等,也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谁让美国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呢?

    所以先武装武装自己的军队,多消耗一些产品,就没什么问题了,人家英国佬看到美国的强大实力,自然就不敢轻易和美国过招了?

    可美国人的思维,不理解英国高层的一贯做法,就是专打世界第二大强国,这些人都给忘记了。

    何况以美国的工业体量和经济的总体能力,不见得就会输掉这场战争的。他们这些资本家们,可不希望就这么没结果了。

    一些军火商、资本家们,支持的美国官员、议员等,也在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四处奔走、游说串联。

    没过多久,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一笔高达五千万美金的紧急采购资金,就被zhèng fǔ高层、国会、议会顺利通过、迅速批复了下来。

    这些款项,立即流进了军火商们的腰包内,然后美国各地的各大军工厂、船厂等,开始了加班加点的组织生产。

    同时,原本已经被英国的龙虾兵们,镇压、消停了下去的,***教世界各地,又开始了轰轰烈烈、此起彼伏的dòng luàn、起义,反对英国殖民地zhèng fǔ的统治、剥削。

    在埃及、yī lā kè、伊朗的部分偏远地区,起义者、bào luàn分子,更是占据了大片的土地,英国的殖民地zhèng fǔ为之焦头烂额。

    殖民地的驻军部队,因为兵力、物资等的不足,而暂时束手无策,只能看着这把火越燃越大,让他们不得不向本土zhèng fǔ,不断的求援。

    以大英帝国的遍及全球的密探网络,当然能探查清楚、大概的来龙去脉了,英国zhèng fǔ高层的那个火大啊。

    可殖民地的清剿美国捣蛋分子、镇压各地的民众bào luàn,还得一步一步优先来,要不自己的大后方不稳定,英国zhèng fǔ高层还想折腾出什么名堂呢?

    世界强国之间一旦撕破了脸皮,那大家的面子、里子问题,就都不好过了呢?这也是世界强国之间,明面上轻易不撕逼的主要原因。

    一旦开始彼此打压、针对,就要想法打压、针对到底的原因,怕人家国家事后反弹呢,从而打击报复的,那带来的各方面的损失,就实在太大了。

    英国zhèng fǔ的高层认为:

    “看来新大陆的这群暴发户、土鳖们,已经忘记了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从微末崛起的了,军刀锋利否了。”

    “看来不显示番,大英帝**队强健的肌肉,就镇压不住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挑衅者了。”

    “对殖民地土著武装的连番巨大胜利,还是得不到强国承认的呢?”

    ………

    奥斯曼帝国也是混乱一片,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原本的泛***主义,pò hài少数民族政策。

    明面上虽有所收敛了,但私底下各路神仙们的行动,还是此起彼伏从未真正断绝过,尤其是针对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

    奥斯曼帝国高层,为了得到德国zhèng fǔ的大力支持,更好的抵御大英帝国、奥匈帝国、俄联邦合纵国势力的渗透、侵害。

    作为报酬之一,哈米德二世允许德国zhèng fǔ各界,修建柏林-巴格达的铁路{历史是1899年}。

    把全力拉拢奥斯曼帝国的法国、美国zhèng fǔ高层,气的那是半死、骂骂咧咧、咆哮声不断。

    法国、美国的zhèng fǔ高层,毅然断绝了对哈米德二世的、奥斯曼帝国zhèng fǔ的大力支持、帮扶,并准备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从新寻找新的合作者。

    准备全力掀翻,哈米德二世的残暴、dú cái统治,从新建立起一套反英、反德的忠实势力联盟,得到了不少奥斯曼帝国,地方大势力的大力支持。

    在内政方面,哈米德二世在1900年,建立了伊斯坦布尔大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和一些军事学校。

    哈米德二世,还改组了奥斯曼帝国的司法部,和发展铁路的电讯系统。

    在推行现代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流行的民族主义,对企图分离的少数民族族裔,进行了残酷、血腥的镇压。

    其中对亚美尼亚人的大tú shā,既吓坏了亚美尼亚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也激起了奥斯曼帝国国内,少数民族的集体抵抗、分裂运动。

    这些反抗、分裂运动,也得到了俄联邦合纵国、法国、美国zhèng fǔ的大力支持和援助,把奥斯曼帝国各地弄的混乱不堪。

    ******教内部的,什么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哈瓦利吉派等也是彼此争斗不休,始终团结不起来。

    不少地方的百姓家庭,反对奥斯曼帝国对他们进行统治,土著部落割据、自立为王的现象,更是非常的普遍。

    但有些地区和地方势力又截然相反,大力的支持奥斯曼帝国苏丹,哈米德二世的统治与治理。

    为此不惜出人、出钱、出力,使得苏丹哈米德二世,多了一群的铁杆小弟和忠实打手,镇压起各方反对势力等,更是毫不手软。

    奥斯曼帝国的内部,各方势力的高层,同样对应该亲德国,还是亲法国争论不已,但亲法的势力还是占据多数的。

    尤其在中二青年们看来,英国、俄国、奥匈帝国的友好国家,就没一个好东西,德国人也不例外。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到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以美、法两国为主的同盟国家,根本对抗不了以英国为主的四大强国等。

    光一个人口问题,就是道迈不过去的坎。与其使得奥斯曼帝国,被英国等国家逼入绝境,不如冷眼看着他们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剧烈争斗。

    不管最后的结果,谁输谁赢了,实力都会受损不小、是必然的,对奥斯曼帝国总体来讲,都是个大好事。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作为一位久经风雨的一代雄主,能在英、俄等世界强国的不断逼迫下,保证国家大多数本土的主权完整,就说明他的实际能力绝对是不差的。

    要知道奥斯曼帝国的科技水平、工业生产能力,根本没法和欧洲的强国比拟,连先进的bù qiāng、大炮等武器装备,都全部得依靠进口。

    人口方面,更只有少少的2000多万人口,与欧洲强国也是差距巨大,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还坚持存在了这么多年,着实不容易的。

    哈米德二世知道,自己与奥匈帝国高层去和好,是根本不可能的,两国的普通民众都接受不了。

    两国不互相攻击,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加上两国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各种各样原因带来的利益之争,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两国的高层、百姓们,那是数百年的世仇之一,奥斯曼帝国不论与奥地利zhèng fǔ,还是匈牙利zhèng fǔ,都有着领土、鲜血等仇怨,矛盾可谓是不可调和的。

    但奥斯曼帝国,与新兴的德国zhèng fǔ高层,建立友好关系没问题的,两国高层对xiàn zhì奥匈帝国势力的发展和扩张,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同时两国的领土不接壤,没有大的直接利益之争,德国的高科技、技术、工业实力非常的强悍,两国的互通有无,对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很好的互补、非常有益处。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也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严重落后,从而也引起了,工业生产上的全面落后,落后可是就要挨打的。

    甚至包括最基本的农、牧业技术水平,否则为何国内的土地单位亩产量,比欧洲国家差那么多呢?民间的百姓们又为何一定要保留,上世纪的农、牧业一些光荣传统不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