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津门风云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九章 汤巧珍的麻烦(下)
    因为跟在宁立言身边的缘故,汤巧珍的耳目也极为灵通,对东北军的问题比自己的母亲所知更多。

    日军素来视东北军为眼中钉,于学忠又是坚定的kàng rì派,双方很有些摩擦。尤其日军占领热河之后,这种摩擦现象更为严重。孙永勤的kàng rì救**能够屡败屡战,遭遇打击后还能恢复元气与东北军的暗中帮助密不可分。

    日本方面对于东北军的行为自然不能容忍,派出大批特工搜集东北军支持kàng rì武装证据准备发难。在外交领域也不停地向国民zhèng fǔ发出照会,语气越来越亢。

    南京zhèng fǔ的心思全在江西战局,对于日方采取无底线退让策略,于东北军又素来存有敌意及偏见,因此东北军调离河北就是个时间问题。附近驻军中距离最近的就是宋哲元二十九军,其出身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bèi pò归附东北军,对张家忠诚度不高。

    另外西北军常年处于没有地盘的状态,军费紧张装备落后,一旦进驻河北,肯定会把这块地盘看作自己的命脉牢牢攥在手里不许外人染指。不管日本人还是红色武装都是二十九军的敌人。对于南京zhèng fǔ来说,把河北交给二十九军不但可以防日更可以剿共乃是一举两得。于日本来说,宋哲元属于可以拉拢对象,对于这个结果也会支持。

    至于民间何以得到这些消息,自然少不了日方宣传机构的鼓吹,先在民间制造yú lùn,打击东北军的统治基础。

    刘黑七接管天津的说法也不算是七姨太杞人忧天,日方不许天津驻扎正规军,刘黑七部队没有正规军番号,战斗力比正规军只强不弱。如果不考虑刘部的作风纪律,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一旦二十九军控制河北确实有刘部接管天津的可能。

    县官不如现管。真到那时候,汤玉麟这个下野军阀在刘黑七面前,也只有低头的份。他的人虽然住在租界,产业却大半在华界,刘黑七随便卡一卡就能让汤玉麟焦头烂额举手投降。

    就算他人不出租界也不代表安全,刘黑七不是普通军阀,并不惧怕洋人。临城大劫案的时候,这帮土匪就曾经杀过英国人,意租界在他眼里并没有多少威慑力。登门洗劫的话既然敢说,就有这个胆量。

    连军队都不是刘黑七的对手,何况是意租界那帮充门面的巡捕?再说上次抓捕汤巧珍的事,让汤家和租界巡捕房关系闹得很僵。虽然不至于找麻烦,但也不会给汤家帮忙。意租界巡捕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高,刘黑七这种悍匪只怕一报名就能把巡捕们吓得做鸟兽散,根本指望不上。

    东北军的关系也指望不上,汤玉麟唯一的依靠就是曲家叔侄。曲长河当年和刘黑七曾经拜过把子,曲振邦喜好武艺与二十九军里几个同样喜好枪棒拳脚的军官也是至交。叔侄两代人在军界颇有些关系,在刘黑七面前可以说上话。

    天津保安总队自身也非弱者,而且属于地方警察系统不在调防之列。即便日后东北军撤出,保安总队还是要留在天津。大家同城而居,刘黑七也不能对这支准军事武装视为无物,总归要给几分面子。

    于公于私刘黑七都应该会考虑曲家叔侄的态度,只要他们肯为汤家说话,此事就大有转圜余地。当然,要想让曲家叔侄说话也必须支付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汤巧珍。

    七姨太先是把爱珍打发出去,随后拉着女儿坐到床边,娘两个说起贴心话。

    “振邦这孩子……我过去看他也别扭,巡捕房抓你那次,他在那墨迹就是不吭气,看着你让人往外拉,我看着他就来气。不提这个,就说他这个人也不行,一个闷葫芦,不懂讨女人喜欢,跟他过日子挺没意思。可是话得说回来,这种人踏实,有这么个老爷们,你不用担心他在外面拈花惹草,能省不少心。再说这孩子也有良心,你都搬到英租界小一年了,他可从来没提过退亲的事。”

    汤巧珍离家出走就做好了和自己家庭一刀两断的准备,于曲家的婚事更是压根没往心里去。曲振邦的条件算得上出色,想要找个给他生孩子的女人结婚是指顾间事,不会对自己死缠烂打。所以从没问过这件事,直到现在才知道曲振邦没退亲更没有结婚。

    “你跟宁老三在一块那么长时间了,振邦还没忘了你,还愿意跟你结婚,这说明啥?说明他心里有你,就是不会说。这样的男人挺好的,能照顾你一辈子。宁老三虽然人精神又会讨女人欢心,可是他身边女人那么多,丫头你跟他也是受罪。再说我也听说了,他跟租界那位měi nǚ侦探打得火热,两人是注定要结婚的。你嫁过去难道做小?你看看妈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还愿意给别人当小老婆受罪?再说你们这帮女学生没事就说什么进步、平等,坚决不给人当小老婆么?你嫁给振邦就是当家太太,我可听说了,过些日子振邦就是中校军衔,说不准过几年就能当上将官,那时候你可光剩下享福了。”

    看汤巧珍不说话,七姨太又继续劝着:“为了娶你,振邦跟他叔干了一仗。说是哪怕你有了宁老三的孩子他也一样要你,大不了就跟你外面单过,要跟他叔分家,把曲司令气的好悬没进医院,拿这个侄子实在没办法才答应你们的亲事。一个老爷们能说出这种话,你还想让他怎么样?他对你的心,就不用我多说了。再看看宁老三,他光吊着你又不肯给你个名分,要我看对你也没几分真心。等过几年他玩腻了又或者结婚了把你一脚踢开,你该怎么办?你那几个哥哥干这事干的还少?你要到那步可怎么活啊?”

    汤巧珍依旧一语不发,这种态度让七姨太感觉无从下手,只好又凑近了女儿:“我是当妈的,哪能不疼自己亲闺女。妈也知道你看不上振邦,嫁给他委屈了。可是谁让宁老三不着调呢?这都一年了,他但凡要是跟你结婚,哪怕是跟你生米做成熟饭,我都能作主让你嫁给他。只要你高兴,妈认可让你爹打死也不会把你叫回来。可是他傻话也没有,你剃头挑子一头热不好使啊。曲振邦确实傻大黑粗不如他受看,可是过日子过得是人不是模样,等你和振邦过几年有了孩子,感情啊什么的就都有了。你现在想不通到那时候就知道我这苦心了。”

    “我不明白。”汤巧珍终于说话了。

    七姨太长出口气,她和曲振邦的婚事关系重大勉强不得,女儿不开口,她也拿不准态度。只要汤巧珍肯说话,她就有把握劝女儿点头。连忙道:“你不明白啥?”

    “你们这么害怕刘黑七,为什么不找三哥帮忙?三哥的本事你们都知道,他还是日本人的好朋友。只要他肯出面,难道对付不了刘黑七?”

    “我的傻闺女啊,你咋就不明白呢?”七姨太连连叹气:“刘黑七那瘪犊子是吃生米的,就连洋人都敢杀,何况洋人的手下?真要说说翻了,他备不住就敢掏枪杀人。人家宁三少就是拿你耍着玩,不会为你冒这个风险。”

    汤巧珍看着母亲:“你们没试过,怎么知道三哥不会帮我?他对我是不是真心,我自己心里有数。”

    “你懂啥啊?还有数!”七姨太无奈地说道:“就算他答应出头也没用,他和刘黑七说不上话。顶天就是请来一队洋兵给咱看家护院,难道咱一家子就不出门了?不怕贼抢,就怕贼想。咱家的大半产业都在华界,刘黑七要想害咱们太容易了。没有个可靠的关系说话,这事就没法解决。再说我跟你说个事,你可能都不知道,关外的胡子进关了!”

    七姨太语气变得紧张:“这事城里人还不清楚,是曲家爷们从军界得到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胡子,能有好几万人,浩浩荡荡正往天津附近开。虽说他们未必敢攻打天津,但看这声势也不是好兆头,弄不好就是一场刀兵。土匪不是军队,他们要是进了城可不管租界不租界,哪都敢抢。宁立言再厉害,也不过是个混混头,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不管混混还是警察都不如军队好使。曲家手里掌握着枪杆子,咱家要想保住这点家当还有性命,就得找枪杆子合作。”

    汤巧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娘这样说我就知道了。你们怕的不只是刘黑七,还有土匪,以及土匪后面可能藏着的日本人。哪怕三哥能对付刘黑七也没用,他手里没兵,也不会给你们多少好处。”

    她这一年开报馆跑新闻,经验阅历早不是昔日可比,目光也颇为毒辣,于自家的打算看得分明。如果宁立言肯娶自己,父亲自然愿意和本地商界首领联姻,乃至舍曲就宁也非难事。

    可宁立言不肯娶自己当太太,最多就是当二房,这就差了好大一截。不提面子,就是在利益上也从宁家拿不到多少好处。相反,曲家手握兵权又管理华界,本身也是颇有家私的富翁。

    一旦两家联姻,父亲可以和曲家合作经商,让汤家的财富飞速增长。万一天津陷入战事,曲家所掌握的武装也能保证汤家人身财产安全,甚至可以把汤家人武力护送出城。

    从利益角度衡量,汤、曲联姻对于汤玉麟好处最大,汤巧珍个人的幸福以及意愿乃至爱情,根本没人在意。正如自己母亲所说,在他们眼里日子只要过得下去,就是幸福。若是过不下去,也只是自己的问题,总之和家里无关。

    在家人的眼中,自己只是祭品和筹码,又或者是一件颇有价值的商品。一年前是这样,如今依旧。刘婉兮的遭遇她深表同情,与之相比,自己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并没有多少区别。

    在意自己拿自己当人看的沈老师不在了,只剩下三哥尊重自己的意愿,并且愿意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乃至于始终没和自己走到最终一步,也是因为在意自己的感受不愿勉强。只可惜这种“好”注定得不到母亲又或是家庭的感激,他们要的是得到切实好处,而不是女儿的个人追求。

    自己还是太笨了,这次又给三哥惹上了麻烦。现在只期望约定的时间早点到,三哥快点来接自己。在那之前,就看看自己的本事能否应付。跟三哥学习了那么久,如果还不能应付这种场面,也未免太丢人了。

    汤巧珍深吸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么大的事,娘为什么早不跟我说?你现在说,我又哪来的心理准备?得让我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