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大明血裔 > 正文 第449章 风波
    “杨大哥,他们店里的荞麦煎饼特别好吃,你要不要来一块?”

    杨有财一脸看不起他们的样子,伸手拿出来一个荞麦煎饼;“你们这些人赶紧看着点,要是少爷被人伤着了,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看看。。。。。。”说到这里他的眉头突然挑了一下:“这荞麦煎饼挺好吃啊。”

    说着他拿过了包荞麦煎饼的那个油纸包:“你们几个赶紧看着少爷周围的情况,就知道吃,吃了就长一身肥肉,还怎么赶路翻墙。”

    周围的兄弟一脸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赶紧把手里的荞麦煎饼都塞进嘴里,然后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程孝廉手里捧着一包荞麦煎饼:“那个小二说街上全是皮影戏,怎么到现在为止一个都没看到?”

    旁边的一个人听到了笑了一声:“这位小哥是外地来的吧?灯影戏都在园子里才能看得到,这大街上人来人往的,没办法支摊子,也没办法收银子。人要一多还把路给堵了,所以他们就找了一处园子,现在都是凭本事挣银子,要是演得不好,下次就没人去听了。”

    “谢过这位大哥了,敢问灯影戏的园子在哪儿?”程孝廉也不再说皮影戏了,入乡随俗开始说灯影戏。

    “这你算问对人了,顺着这条路一直走,走上三百步,院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的地方,便是园子了。”

    按照那个人的说法,他们果然找到了那个园子,门口一个老头坐在门边,在卖竹筹,就是用竹子刻得片,上面都有花纹,算是防伪标记,在门口买了竹筹,进了门便可以选喜欢的场子坐下来看皮影戏,一场戏一根竹筹,每场开演之前都要有人下来收,收齐了便开演,最后班主拿着竹筹去园子主人那里换银子。

    “这位爷,要几根竹筹。”

    “敢问这位老丈,包场点灯影戏要多少银子。”

    老头一听立刻站了起来,知道这是来了大主顾了,脸上堆出了笑容:“文戏一场二两银子,武戏一场一两半。”

    为什么这么卖,这武戏就是什么长坂坡单骑救主,杨家将金沙滩双龙会,主要以手上的本事为主,再加上配戏的鼓点便能演下来一场。这文戏主要是什么牛郎织女,西厢记这种,手上的动作没有多少,以唱腔为主,这环县既然是演皮影戏出身的,那会玩皮影的人很多,但是会唱的人可不多,所以文戏一般要比武戏贵。

    程孝廉伸手掏出了二两银子:“点一出西厢记。”说着他回过身看了眼闻杜若:“今日人家不见得会演西厢,就算是演了,咱们也不一定看得到开始,反正咱们来一趟环县不容易,便包一场。”

    杨有财他们也买了竹筹进了园子,他自然不会煞风景地坐在程孝廉身边,所以便一直在园子溜达,他们自然也会看什么皮影戏,出来做事时刻都要警惕,正如他们虽然每个人都吃了荞麦煎饼,但是没有一个人喝一滴马岭黄酒。

    一般过来包场的人都会特定安排一下,哪个班子能抢下这个包场来演,赚的就比寻常时候多一些,但是园子的主人也有规矩,每个月都会按照卖出竹筹的数量来评定状元、榜眼、探花。一般这个月的第一个包场便是卖竹筹最多的皮影状元来唱,然后依次往下分。但是只给前三甲,只有这样,才能让包场的客人看到最好的皮影戏,也能让他们再来园子的时候,还想包场。

    所以给程孝廉他们演得便是这个园子里顶尖的皮影了,很快张生便身穿长衫长靴,头顶儒生帽出场了,程孝廉在后世的时候可没有能力包场看皮影,只是远远地看过一次,所以也看得井井有味的。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一声喧闹:“老子不管,老子就要看伍家的灯影戏。”

    程孝廉皱了皱眉头,回过身去看,园子里的几个壮士已经把一个酒鬼围在了中间,一个老头走了出来,看了一眼,一口唾沫便吐在了地上:“你是不是真当咱家园子不敢对你动手了?”

    “当初要不是我爹,你们这些人早就被人杀得干干净净了,现在还好脸面对我动手,你们打我啊,打死我看你们良心得不得安宁?我爹就是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

    “我呸,你老子确实是为了环县的父老而死,但是这些年你在环县城里横着走,白吃白喝白看灯影戏,哪一家说了一个不字,前些日子你做出那等事来,早就把情分耗得干干净净,打今天起,你不拿出银子来,我看哪一个敢放你进来看灯影戏。”

    说到这里他大手一挥:“把他拖出去,别耽误老少爷们看灯影戏。”

    很快周围的几个大汉便拉着他向外面走去,闻杜若笑了一声:“你怎么没有出头。”

    “天下间这样的事不知道有多少,我若是什么事都插一手,用不了多久就累死了,再说了园子的主人处事公道,咱们就不要给人家添乱了。”

    谁知道没过半个时辰,门口便传来了喧闹声,这个时候西厢正演到了精彩之处,程孝廉撇撇嘴:“真是怪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要是园子都这么闹腾,哪个还愿意来这儿看灯影戏。”

    刚才那个酒鬼带着一堆人冲了进来:“不让老子看灯影戏,老子把你们园子给你们砸了。”

    刚才说话的老头丝毫不惧,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你们这几只上不得台面的狗东西,能有什么本事。”说着他转身向后嚷道:“诸位老少爷们,今儿不演了,你们拿了多少竹筹,全数奉还银子,我要替咱们环县除这一害!”

    出门做生意的大都是和气生财,没有几个愿意惹事的,但是这园子的主人不一样,他本就是本地一霸,要不然也不能开得了这个园子,如今被人打上门来若是不杀鸡儆猴看,那么以后园子可就没有安定日子过了。

    程孝廉皱了皱眉头:“这些人太烦,好好的一场皮影戏都不让人看完,扰人兴致,没有素质。”

    “什么是没有素质?”

    “就是这个人做事人见人烦,狗见狗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