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京师附近吃了两次败仗,但李自成和他的臣僚们都觉得,这次的北京之行其实还是赚了的。他们从北京撤退的时候随军携带的金银大多都被模范军抢了回去,但是,在撤退前,李自成就已经将一半左右的金银珠宝送回了襄京。此外,这趟北京之行,干掉了明朝皇帝,一路上消灭了大量的明军。当然,李自成自己的最为嫡系的部队也有不少损失,但是,李自成和刘宗敏都觉得,只要有了足够的军资,再假以时日,训练出一批更精锐的军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郑家军的战斗力的确让李自成他们很是担心,但是过往的经验也告诉他们,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担心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也遇到过比自己能打的官军,依照朝廷一贯以来的专门出猪队友的习惯,李自成和刘宗敏都觉得,这支军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自己人坑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真的这样想,不过至少,大家表面上都做出了一副相信是这样的样子。对左良玉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开始进行,大顺的新建立的国家机构为了这一战开始努力的运转了起来。
要说如今最为忙碌的还是左平章(实际就是丞相)牛金星,如今各种物资的收集、调度,人员的安排,几乎都要由他来忙碌。相形之下,名义上官位比他更高的右平章惠世扬的事情倒是要少很多。
惠世扬原本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当年在魏忠贤的《东林点将录》中,被安上了一个“霹雳火”的外号。因为党争的时候战斗力强,甚至和左光斗,杨涟等一起位列“东林五虎将”。后来东林党被魏忠贤整,“五虎将”基本上都死了,只有这位活了下来。等到九千岁完蛋了,惠世扬可能觉得自己该出头入阁拜相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虽然入了内阁,但却没能当首辅什么的了,甚至还有传言说“五虎将”中除了他别人都死了,他之所以没有死,那是因为他暗中和魏忠贤有所勾结。大家没有像对待阮大铖那样清算他,一来是看他资格老,二来也是没有真凭实据。只是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入阁拜相呢?结果别说首辅,甚至阁臣的位置他都没坐稳,很快就被崇祯皇帝找了个理由革职了。
于是恼怒不已的惠世扬就干脆回了老家。再后来,李自成打下了西安,开始到处招揽士人,不少不太得志的读书人便加入了李自成的行列,再后来,李自成到了惠世扬的老家,为了表示礼贤下士,照例派人送信过去,表示了招揽之意。本来依着李自成的看法,成功招揽到惠世扬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位可是名满天下的东林党人,清流领袖。而且这个时候也已经年过八十了,还出来当自己的官的可能并不大。没想到惠世扬一接到信件,立刻就表示愿意辅佐李自成,并说什么“天生老臣,以遗陛下”。惠世扬明白,虽然他已经老了,事实上也根本做不了什么帮李自成出谋划策的事情了,但是他是第一个投靠李自成的高级文官,在他之前,投靠李自成的士人一般也就是个秀才之类,就连李自成的宰相,也就是一个举人。而他可是正宗的两榜进士出身,而且还是名满天下的清流,甚至还入过内阁!他的投靠,可以大大的增加李自成的大顺的合法性,所以哪怕仅仅出于千金市马骨的考虑,李自成也必须厚待自己。而且,饱读诗书的惠世扬自然也看得明白,大明朝气数已尽,已经不是药丸,而是乙烷了,目前不过是尸居余气罢了。在他看来,李自成成为新的一代.开国君主的机会非常大,这个买卖很是做得。
果然,就像惠世扬预计的那样,李自成立刻就提拔他担任大顺的右平章。按中国一贯的传统,文官以右为尊,武将以左为尊。惠世扬一下子就成为了大顺地位最高的文官,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宰相梦”。
在原来的历史上,惠世扬刚当上宰相不多久,李自成就拿下了北京。正当惠世扬一心以为自己投资成功,能成为开国宰相的时候,却不想“我大清”杀了进来,并且在一片石大败顺军。看到自己投资失败,惠世扬赶忙割肉止损,离开李自成,又去投奔了多尔衮,也算是成为了“三朝元老”了。但是,多尔衮可不像李自成,急着要用千金来买一段马骨头,不要说宰相,就连一个正式的官职都一直不肯给他。惠世扬便以告老回家试探,谁知道多尔衮也毫不挽留……于是惠世扬只能愤愤的回了老家。回去之后不久,又有副总兵王永强起兵反清,惠世扬又跟着反清复明。王永强失败后,惠世扬便不知所之了。
而在这个时空里,李自成虽然也吃了败仗,但是退出京城的时候远比原本的历史上更加从容,所以惠世扬也一直跟着李自成撤到了襄阳,依旧担任着大顺朝的右平章。而且和别人相比,惠世扬表现得对于大顺朝的前景似乎更看好一些。做起事情来也格外的认真,每每一研究起政务便到深夜,大多数的事情,只要问到他,他居然都能说出个道道来。以至于李自成都忍不住赞叹他的能力和努力,和人说:“若是老平章年轻十岁就好了!”
这天晚上,惠世扬在自己的官邸中照例又忙到了半夜,才总算将各种相关的文案看完。他的小儿子将这些文件都收拾好,便来服侍惠世扬泡脚睡觉,父子两个也就借着这个时间谈起政局。
“为父原以为这乱世快要结束了,谁知道这乱世才刚刚开始;为父也以为皇上是汉高,如今看来,只怕更像是张角、李密和黄巢。你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吗?”惠世扬低声道。
张角是汉朝黄巾军的领袖,李密是隋朝瓦岗军的领袖,黄巢则是唐朝后期的起义军领袖,他们统帅的义军都给了当时的朝廷极为沉重的打击,但是最终神器却没能落到他们的手中。惠世扬这样说,他对李自成集团的前途的看法自然算不上好。
“孩儿不知,还请爹爹教诲。”他的小儿子朝着四面望了望回答道。
“愚钝!”惠世扬摇了摇头道,“历朝历代,若是藩镇或者诸侯割据的局面一旦出现,可有人能成功的造反的?以前大明那边,虽然已经有些军镇多少有点藩镇的味道了,但他们还不是真正的藩镇诸侯,但是如今你看看这个皇帝下的那些诏书,只怕这天下用不了多久,就满地都是诸侯藩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