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大画三国 > 正文 279、讨厌鬼
    皇帝老师龙颜大悦:“很好.朕就让爱卿走一趟.爱卿现在就去准备.即刻出发.对了.朕这里有圣旨.拿去给张燕宣读.就说朕实授张燕为上党太守.今后要恪尽职守.多多为朝廷分忧.”

    袁隗领命而去.而我在心里也不由对皇帝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很明显.太尉袁隗是接下來最大的阻力.皇帝老师提前把他支开.正是为了把这个最大的阻力先搞定.

    果然.袁隗走后.眼看沒有人再奏报.皇帝老师向刘繇点了点头.刘繇立刻出班道:“圣上.皇弟刘繇有本奏.”

    对于刘繇的皇弟身份.百官也是上朝之前才知道.不过刘繇向來在官场上有【讨厌鬼】的名声.因为这家伙认理不认人.临到事情六亲不认.让大家伤脑筋得很.现在听说刘繇有本要奏.人人不由都竖起了耳朵.生怕刘繇会提到自己.要知道刘繇今时不同往日.人家现在可是皇弟.再要像从前那样打压.肯定是不行滴.现如今.刘繇提到谁.谁都注定会倒霉.

    好在接下來刘繇的奏报.跟任何人都无关.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所有人就被刘繇奏报的内容雷倒了.这一番紧张.跟此前虽然不同.但也是大气不敢出.

    只听刘繇道:“圣上.最近微臣和熊二将军一起.破了一桩大案.各州发生了数十万起拐卖小孩的案件.这其中.就包括洛阳令周异的公子.另外.很多在庐江保卫战中跟黄巾浴血奋战的烈士.他们身后.家里空虚.也被人乘虚而入.小孩被人拐走了.如果沒有熊二将军.恐怕洛阳令的公子和这些烈士后代已经被卖到大户人家为奴.甚至卖到青楼为妓了.如此案件.实在令人发指.其中有些孩子.已经被卖出.有的女孩子还在青楼已经受到**.也多亏熊二将军.才让这些孩子回家.”

    听到这里.很多朝臣都不由冷汗直流.因为俺熊二解救小孩的时候.就曾经带兵到跟这些朝臣多少有些联系的世家大族去过.虽然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本是稀松平常.但现在有洛阳令的公子和烈士后代在里面.这个性质就不同了.万一刘繇翻出这些账來.扯到自己头上.那麻烦就大了.

    好在刘繇依旧沒有提到他们:“臣以为.如果沒有大户人家买卖奴仆.沒有妓院买卖人口.就沒有那么多的案件发生.微臣斗胆.希望圣上能够下一个禁令.从此禁止买卖人口.”

    百官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有人已经站了出來:“圣上.各个家族买卖奴仆.这本是祖制.如果不买卖人口.哪來的奴仆.如果沒有奴仆.如何体现皇恩浩荡.”

    这时候就听刘繇厉声道:“非也.”

    那官员本想呵斥刘繇.说他不懂规矩.这是朝堂.沒有他这个无官职在身的人什么事.但联想到人家刚刚做了皇弟.这个官员就沒有敢呵斥.只是冷笑道:“不知皇弟有何话说.”

    刘繇奋声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试想各位也有子女.谁愿意自己的子女生來就给谁打骂.如果这次不是熊二将军.洛阳令的公子也会被卖身为奴.到时候任人打骂.如果各位的子女哪一天也不小心被人卖了.是不是也会有这个担忧.只要有人买.就有人卖.如果沒有人买.谁还会去拐卖.”

    那官员被刘繇这一说.差点哑口无言.但他还是抗声道:“拐卖人口.本就是大罪.这需要普天下的衙役班头.认真破案.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刘繇冷笑道:“如果不拐卖人口.又到哪里去买.卖的人就十恶不赦.买的人偏偏无罪.这样的政令.如何让人适从.如果说家贫自愿买卖人口.这岂不辜负了天下父母心.我朝以孝立国.有父慈方有子孝.父母都不珍惜自己的孩子.还如何让孩子孝顺.再说谁愿意天生贫穷.如果再有黄巾这样的乱事.原本生活殷实之家.忽然变得赤贫.逼得他卖孩子.这岂不辜负了上天好生之德.合法的买卖无德.剩下就只有不合法的买卖.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必须废除人口买卖.”

    这一次那个官员彻底理屈词穷了.这时候另外一个官员出班道:“皇弟所言.原是有理.但有理必须合法.历代先皇.都沒有改变这个制度.难道皇弟觉得自己比历代先皇还高明.”

    这时候王允出班道:“谬矣.历代先皇.当然值得尊重.但历代先皇本身就多次改制.光武帝时.就曾经下令.大批奴婢放回家.禁止买卖奴婢.微臣以为.皇弟说得有理.”

    皇帝老师龙颜大悦:“王司徒实乃公忠.光武帝有灵.一定褒奖爱卿.”

    皇帝老师这一说话.傻子也知道皇帝老师想干啥了.原本还想站出來辩驳的.齐齐哑口无言.

    这时候只听刘繇继续道:“世家大族.一向横行不法.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可以买卖人口.把良家子弟充作家奴.为他横行乡里的助力.当今天下.世家大族的兵太多.钱太多.而朝廷反而无兵无钱.这是肥了世家毁了朝廷.长此以往.衣冠不再.而世家越发横行.臣以为.禁止买卖人口.一方面可以让案件不再发生.另外也可以抑制世家.让他们不再那么猖狂.”

    刘繇这段话.就让百官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站在这里的.谁不是來自世家.就连卢植和王允.也是世家子弟.所以转瞬之间.朝廷就变得乱哄哄的.

    皇帝老师大怒.拍案而起:“朝廷之上大声喧哗.成何体统.莫非逼朕杀人么.”

    这句话出來.百官才知道.今天哪是刘繇在那里奏报.分明就是皇帝老师借着刘繇表明立场.刘繇说得有多激烈.也就表明皇帝老师对世家大族有多憎恨.联想到皇帝老师依靠卖官才能维持生计.百官就知道皇帝老师有多憋闷.在这种憋闷的情况下.如果再要跟皇帝老师对着干.沒准他还真会杀人.

    百官一下子都安静了下來.而刘繇还在继续:“所以这一次不光要取消买卖人口.还要限制世家大族的兵力.除了朝廷重臣.所有世家都要削减兵力.朝廷需要的时候.这些兵力首先要提供朝廷.另外.各地的赋税.也必须首先满足朝廷.不能让世家大族自己在那里提留完了才给朝廷.违令者一律斩首.重则灭族.”

    百官之中有人正要说话.皇帝老师已经说话了:“好.说得太好了.一切就照皇弟所说.”

    这时候大将军何进也站了出來:“臣附议.”

    百官不由大惊.关键时刻.何进这一站出來.事情就变得更加诡谲了.要知道何进手里.可是实打实的兵权.何进一说话.就表示皇帝老师的拳头变硬了.

    何进的表态不但让百官意外.也让皇帝老师、刘繇和我都感到意外.因为谁都知道.何进现在也是世家大族.而且是大汉最大的世家大族.这个决定对他自己也会损害.但这是因为百官沒有听清楚.而我们几个先入为主.也沒有想到这件事对何进的好处.

    想想也就明了了.最关键在刘繇那“除了朝廷重臣”六个字.何进可是当之无愧的朝廷重臣.刘繇的提议不仅不会削弱他的力量.反而把他的对手的力量都削了一个遍.让他如何不开心.此时此刻.刘繇在何进眼里.那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不之一.

    王允这时候站了出來:“既然圣上和大将军都认为可行.那就这样定了.大家觉得怎样.”

    何进是武官之首.王允是文官之首.这两个都站了出來.其他人还能怎样.首先是卢植站出來附议.然后越來越多的人附议.剩下的也只有附议了.

    这一次朝会.可以算是皇帝老师少有的大获全胜之局.此前皇帝老师也就是在卖官这件事情上取得过胜利.满朝文武沒有一个能够改变皇帝老师的想法.但这也实在因为大汉国库沒钱了.不同意的话.皇帝老师就沒有钱给他们发工资了.所以最终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答应下來.但在其他事情上面.皇帝老师一直斗不过他们.毕竟百官根基深厚.皇帝老师根本奈何他们不得.

    而这一战.皇帝老师达到了战略目标.获取了不可逆转的优势.接下來就算袁隗回來.也木已成舟.四世三公的大家族.也得照着圣旨來了.

    朝会的最后.皇帝老师批准了陈温的辞呈.任命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有了此前的酝酿.沒有一个大臣敢说一个不字.而朝会之后.皇帝老师再次留下刘繇.跟他共商扬州的大局.这一次刘繇的任务.就是大刀阔斧在扬州干起來.彻底把扬州变成朝廷的扬州.

    对于前景.熟知历史的我并不看好.但目前我觉得对皇帝老师最大的威胁.还是何进.这一战皇帝老师虽然大获全胜.但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皇帝老师.而是何进.今后朝廷中牵制何进的力量更加弱小.皇帝老师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所以趁着皇帝老师跟刘繇再次【长谈】的时间.我特地去了一趟【大同】的总部.找到了华轨.让他另外给我派一个人.换回王越.专职保护皇帝老师.华轨也认为非常必要.于是给我派了一个叫做【候力桥】的大同军校尉來带领两个伍的大同军.等下候力桥会跟我一起回去.王越随后回來.

    候力桥不是历史武将.但也是一个顶级武将.实力方面.比王越差很多.但保护我还是够格的.

    而我接下來也沒有回到马家堡.因为王越不在那边.作为麾下少有的顶级历史武将之一.我当然要他一起到广陵去跟孙策和孙权结拜.这对于结拜的人.可是有着将格提升滴.同样.周瑜、甘宁、焦仲卿、刘兰芝、秦罗敷、陈温、陈武、于吉、许贡这些历史武将.也在被我邀请结拜的人选之中.这些人都要到扬州去接他们过來.还有刘繇.也要跟我一起过去.现在只需要先到寿春等着就可以了.

    回到寿春的时候.正好周瑜他们已经回來.在刘繇跟陈温交接之后.所有人一起出发.到广陵会合.

    结拜的最后期限.菲菲、老爸、老妈、死太监、华玲、千秋雪、王诗雅四人、大白菜、奥巴马、滕一木、毛毛虫子、轩夜影、王逸风、赊店老酒鬼、棉花糖等一大批卧龙帮的玩家.也各自带着麾下的NPC到了.而刘备等安居结拜的兄弟.尤其是九个历史武将.也都已经到了.

    我自己所有的顶级武将和重要武将.只要是能够赶到广陵的.也都赶到了.这中间不仅有各个历史武将、文学人物和普通NPC.还有所有的镜像.另外.张松、法正、区星、刘辟、何仪、何曼、龚都等人.曹操和麾下众人.还有张鲁.张燕.也都被我请了过來.

    看着济济一堂的历史武将.卧龙帮众人都瞪大了眼睛.因为谁都明白.这一番结拜下來.自己带來的武将.恐怕一个个都要鸟枪换炮.实力提升不知道多少个档次.这一切都要结拜之后才能揭晓.

    所有人到齐.正式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