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528章,浪花淘尽英雄2
    范雎道:“说实话.我对白起.虽然有仇.可是就他的指挥才能來说.还是很佩服的.此次这个总统领.也是非他莫属.”

    张仪道:“那你想派谁领军出征.”范雎道:“自然不能派子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只怕白起一见子义.会把他的脑袋砍了.所以我便派革左五营中的人吧.”张仪笑道:“如此最好.听说革左五营与李自成的交情不错.派他们去了.打仗时也不会不卖力.”

    范雎向一个亲兵吩咐道:“取地图來.”

    张仪一愣:“要地图干什么.”范雎冷笑:“此时我要划定一些县城.做为击败清军之后.秦军对我的酬谢.如果只是泛泛的一说.到时候只怕先生赖帐.想当年先生骗六国之时.曾经将六百里的土地.硬说成是六里.这种事.我可不想碰上.”

    张仪大笑:“看來在下名声不佳.两千年以后.还是如此.”

    范雎取來地图.在上面直隶与山东交界的地方划了几座县城.张仪点头应允.双方又一次写下了文书.签字画押.

    此时范雎才叫子义來见.子义进來之后.向张仪见了礼.张仪道:“我带來的那队骑兵.你们可不许为难.”

    子义笑道:“那是自然.都是秦军的老兄弟了.等先生走的时候.人马兵器.一概奉还.”

    范雎设宴款待张仪.子义相陪.聊了一会儿闲话.范雎笑道:“如果方才我一时性起.真的杀了先生.还当真误了大事.”张仪道:“如今天下大乱.各地拥兵自立.你们在山东.难道不想称个王么.”

    子义瞧了瞧范雎.然后道:“先生也认为.我们应当称王.”

    张仪笑道:“跟着你们的是革左五营.他们与张献忠.李自成关系密切.此时李自成已经称帝.张献忠也既将称王.他们称帝称王之后.便可以大封众将.而你们已经完全占据了山东.却仍旧不声不响.那些人心里愿意吗.一旦他们贪图官位赏赐.前去投靠了张李二人.你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范雎听了.心头一震.暗中碰了碰子义的脚.不让他说话.然后道:“我与革左五营的将领们相处时间不短了.深知这些人的脾性.他们并不在意官位.如果在意的话.早就投降官军去讨封了.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因此我想.他们也不会去投靠张李二人.”

    张仪道:“不错.投了张献忠李自成.他们便要受到管束.不那么自在了.但是话说回來.此时李自成已是大顺皇帝.相信不久之后.张献忠也会弄个名号.他们都会名扬天下.这样对于统治地盘有利.而你范先生既不称帝.又不称王.山东的百姓将不会对你有敬畏之心.大多数的百姓.甚至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称王.何以号令地方.这是我的建议.范先生还请三思.”

    范雎冷笑:“先生劝我称王.又说是为了我着想.可对于一个秦军叛臣來说.先生为何要这么做.”

    张仪道:“你是秦军的叛臣不假.秦王此时深深恨你.也是真的.但这是私人恩怨.秦王关心的是天下大势.而且你称王.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范雎道:“是吗.请先生明示.”

    张仪道:“你称王的好处.我已经讲了.再说说对秦军的有利之处.你一旦称王.天下便重新形成了七国分争的局面.农民军的李自成.张献忠.孙传庭的北明.朱由崧的南明.加上你我双方与满清.正好七国.这七国各有各的地盘.以后一定是战国重现之局.而对于秦军來讲.却是大好时机.与两千年前相比.几乎一模一样.秦军占据关中.虎视山东各国.”

    子义冷笑道:“然后再由秦王來一统天下.也包括吃掉我们.”

    张仪道:“最后由谁來一统天下.还要看时机与时局.在天下局势混沌未明之时.我们双方可以联手一搏.关中与山东并不接壤.谈不上地盘纷争.按先生的远交近攻之策.正好可以做一对相互呼应的友军.这便是我秦军的好处.而你不称王.便无法与秦王平起平坐.更无法立国.秦王对于你.便仍旧是上司的关系.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无主.各地方的百姓们可都是需要一个主人的.”

    听了这番话.范雎沉吟不语.

    张仪看了看他.笑道:“其实你不称王的心思.我是清楚的.你是想避开天下的注意.这个想法在大多时候是对的.但此时却是大错特错.足以丧军亡国.”

    范雎一愣:“这话怎么讲.”

    张仪道:“但凡重大的决定.必须要看当时的时局.此时天下大乱.诸候蜂起.如果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称王称帝.那么谁敢第一个站出來.就是做了出头鸟.势必成为众矢之的.比如汉末之时的三国.我看过后來的史书.那个袁术首先称帝.结果兵败身死.便是例子.但是话说回來.如果大家都称了王.称了帝.而你却不这样做.并非可以明哲保身.相反.倒会引來杀身之祸.”

    范雎冷笑:“是吗.”

    张仪道:“你不称王.便是向天下人示弱.让大家认为.你的实力不足以称王.要知道.乱世之时.诸候并起.吃柿子可都捡软的捏啊.那时你便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首先遭受攻击的.必定是你.”

    范雎听了.霍然站起.向着张仪深施一礼:“多谢先生教诲.听先生一席话.令在下顿开茅塞.如果今日杀了先生.那便是杀范雎自己啊.惭愧惭愧.汗颜无地.”

    张仪笑道:“不必拘礼.张仪也只是顺口一说.”

    范雎道:“金石言良.金石良言.在下当立即采纳先生之意.在山东称王.就称齐王……先生以为如何.”

    张仪站起來.向范雎一拱手:“见过齐王.”

    范雎哈哈大笑.还了礼重新入座.待张仪更加殷勤.

    张仪从见面险些被杀.到成了范雎的座上贵宾.只用了几席话而已.实则他心里在暗笑.张仪看得清清楚楚.范雎很是厉害.一声不响地在山东发展实力.稳固地盘.而此时的清军初入中原.首先要对付李自成.然后是孙传庭.照此情形.范雎绝不会被满清视为大敌.很可能被忽略过去.

    而一旦范雎称王.清军便会重视起來.多半会派出人马.对其骚扰牵制.范雎再想一心一意发展势力.便不容易了.

    张仪不愧为古今天下第一辩才.一张嘴怎么说都是理.范雎固然有治国治军之能.可是要讲谈话.尚欠一定的火候.

    范雎想留张仪在济南住几天.但是张仪哪里肯依.此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天.他还有两方面的人马沒有说服.那便是张献忠和南明.张献忠那边不用费什么力气.重要的是南明.因为张仪与秦军并沒有和这位朱由崧皇帝打过交道.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仪心里沒底.哪里会留在山东.因此向范雎说明情况.立刻启程动身.

    临走的时候.张仪请范雎速速整军.兵发洛阳.先去与李自成的人马会师.范雎满口应允.张仪这才离了山东.直奔扬州而來.

    之所以要來扬州.是因为史可法在这里做督师.

    关于史可法.张仪是知道此人的.秦军曾经不止一次和他交过手.未到南明控制的地盘之时.张仪吩咐部下骑兵.分散开來.不要被人看出是军士.最好扮成商人马夫等等.

    他自己带着十几个人.进了扬州城.

    张仪本想在这里打探一下史可法的情况.可是进城之后.坐进茶馆里.却听到了另一件事情.

    那便是左良玉的事.

    张仪知道.左良玉自从河南战败之后.便率军逃到湖广.一直逃进武昌.听说他在武昌城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其他的便不清楚了.

    此时一听众人所说.张仪心头一动.

    原來按百姓们所传说的.左良玉自从被封为平北将军.驻军武昌之后.心头十分不服.他首先便不服史可法.认为自己无论是以前的战功.还是头衔.都远远在史可法之上.此时凭什么位居他之下.史可法不过是依靠着与朱由崧的关系好而已.就领了这颗总督大印.

    左良玉心头不服.但他深知此时中原大乱.明朝已亡.自己不可能去投降李自成.那样会毁了一世名节.因此只有屈尊在这位新皇帝之下.他本有心去山西投孙传庭.但是整个河南都被秦军和李自成控制.自己打不过去.也只好做罢.

    但是左良玉深知乱世的生存法则.手中握有实力.便是最好的筹码.所以他一个劲的收取钱粮.广招流民与饥民.编练人马.这才不过数月.他手下便已经有了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