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秦疆 > 正文 第440章,贺新郎3
    王翦轻轻点头:“这点人马.要想再进一步攻占别的省份.有些困难.”

    李岩接口:“眼下关中每天还在有流民进入.我想再等一段时间.应该有更多的兵源.此事急不得.”

    红娘子也道:“是啊.现在山西还算安定.大股流民都是河南的.但是河南的人不可能都到关中來.老百姓毕竟还是恋乡土的.总不能赶着他们來吧.”

    王豹也道:“除了河南山西.接壤的就只有甘肃了.可是甘肃人本來就少.路途又远.因此沒什么人來.”

    秦王一摆手:“这个本王清楚.秦人已经复国.眼下需要的是巩固关中.休养生息.扩充实力.目下还不到打硬仗的时候.秦军的这点家底.不能轻易赌上去.”

    白起点头:“臣是这样想的.可以将潼关做为前进基地.从那里出击.打进河南.不为攻占城池.只为收取钱粮和百姓.这两年以來河南也屡遭天灾.土地沒有收成.所以李自成才在河南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咱们秦军也可以去分上一杯羹嘛.”

    众人听了.一齐说好.唯独张仪轻轻摇头:“这个主意.恐怕不是万全之策.”

    白起问:“先生有何高见.”

    张仪道:“你知道李自成为何在打下洛阳之后.又急着进攻开封吗.”白起道:“河南地界上的重镇.就是洛阳和开封.打下这两个地方.就相当于占领了整个河南.上一次咱们都说过的.”

    张仪道:“所以啊.李自成既然把河南已经看成自己的地盘.咱们再去那里抢钱抢粮抢人.会引起李自成的愤怒和疑虑.眼下他的人马数十万.威震天下.这个时候去动河南.不是良机.”

    秦王点头:“丞相说得是.李自成虽然与秦军数次联手.但终究是流贼习气.他手下人更是如此.秦军不是农民军.与他们不是一伙的.一旦争执起來.不利于我秦军发展.因此还是不可以进攻河南.”

    白起听了.看看秦王:“那么……只有进攻山西了.”

    秦王沉吟着:“进攻山西需要渡过黄河.如果收得了百姓.渡起河來十分困难.万一官军在后面追杀.弄不好会大败而归.这条计也不是万全之策.”

    白起一想也是.他深通兵法.携民渡江的事.风险太大了.

    李岩道:“那我秦军就无法发展了么.”

    王翦來了一句:“除了这几个地方.只有汉中与四川了……”

    大家听了.都相互看看.张仪道:“对啊.这两个地方可是天府之土.正当拿下來的.”

    秦王也道:“蜀中本來就是我秦人地方.但是蜀道艰难.大山阻挡.如何进军呢.而且川军也十分厉害.川中也很安定.沒有受过天灾.百姓不会欢迎秦军的.以上种种.都是不利条件.”

    李岩点头:“当年诸葛亮从汉中进攻关中.六出祁山.都沒有成功.就是因为道路艰难.反过來也是一样.咱们进攻汉中.路也不好走.因此后來灭蜀之时.才有邓艾偷渡阴平.打进四川.用的是险招.四川易守难攻.谁都知道的.”

    白起道:“那就先拿下汉中.汉中平原千里.土地肥沃.是块兴王之地.”

    秦王站起身來:“此策好是好.但以我秦军实力.短时间之内.能够拿下汉中吗.以四万人马出击.有多大把握.”

    白起皱眉沉思:“这需要将汉中的官军情况汇总上來.再考虑如何进攻.眼下沒有详细情报.不可以出动人马.而且要取汉中.必须是奇袭.因为一旦官军得到我秦军进攻消息.肯定会坚壁清野.堵住要害关口.汉中道路难行.运输不易.官军只要守下去.我秦军不战自退.”

    秦王同意白起的建议:“就依大将军所说.速速派人前去汉中打探消息.趁着这个机会.全军备战.备粮.随时准备进发.”

    会议之后.秦王让王翦回靖边.守住北面长城一线.王豹仍旧守住眉县等地.涉怀还回潼关.将进攻汉中的大事.全权委托给白起与李岩.

    白起不敢怠慢.立刻派出流星探马.前住汉中打探消息.同时他请李岩相助.筹备军粮与物资.然后自己加紧操练人马.一丝不敢大意.

    李岩与红娘子.小青等人也忙活起來.带着娘子军给大军准备军粮.衣物.草料.

    沒过半个月.派去汉中的人陆续带回了情报.白起一个字不漏的仔细研究着.

    汉中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有秦岭.南有巴山.中间是汉中平原.土地肥沃.河水丰足.而且是连接关中和四川的枢钮地带.因此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都是对天下局势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比如秦国灭蜀.刘邦出定三秦.刘备与曹操之战等等.

    此时的汉中与古时不同.因为全国的战略重心多在河南中原等地.因此这个地方不太重要.但是对于发展中的秦军來讲.却是一定要拿下的地方.

    细作经过打探得知.汉中的官军更多的驻防在南郑和阳平关.其余地方兵力不多.只要打下南郑.便可以平定整个汉中.

    南郑有官军一万余人.守将名叫车兴国.是员猛将.曾经率军参加过围剿张献忠的战斗.积功升到这个位置.倒也不是泛泛之辈.

    其实汉中的人马并不多.尚不及秦军的半数.但是道路太难走了.当年诸葛亮从汉中进攻关中.是出祁山.走斜谷.到陈仓.也就是明代的宝鸡.这条路是较为平坦的.但此时官军在阳平关驻有重兵.而且阳平关极为险峻.急切之间打不下來.大军如果被阻挡在那里.旷日持久.对于秦军极为不利.

    白起将地图反复看过.头脑之中渐渐形成了一条计策.

    他立刻派人请李岩前來.因为秦王将攻取汉中的大事交给了他们.另外又派人去叫李敢前來.

    这二人一到.白起立刻请他们看了地图.然后道:“大王将汉中交与你我.事关重大.我有一策.可是必须要与你商议.”李岩一笑:“攻城克地.乃是大将军的本行.只要大将军有了主张.就可以施行.不用问我吧.”

    白起正色道:“此计需要双管齐下.因此必须与你配合好才行.”

    李岩这才点头:“大将军是想两路分兵.”

    白起道:“我秦军四万人马.不可能只走一条路.阳平关过于险要.不易攻克.因此必须分兵.”

    李岩道:“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将军难道也想明着从栈道.也就是斜谷出兵.暗地里兵出宝鸡吗.”

    白起微笑摇头:“这个战例.但凡是战将.一般都知道.因此绝不可以照搬出來.那样的话就是邯郸学步.”

    李敢点头:“这话对.不知大将军如何用兵.”

    白起将手在地图上一指:“我们走这条路.”

    李岩一瞧.白起指的那条路正是子午谷.不由吃了一惊:“走子午谷进入汉中吗.这条路可是最难走的.”

    白起不以为然:“我知道.因此我想兵分三路.一路由你率领.红娘子随着你.率一万人马大张旗鼓.进攻阳平关.这是虚攻.不必拼命攻关.第二路一万人马.由李敢率领.经褒斜道进汉中.这一路要静悄悄地进军.如果官军觉察了.能打就打.如果打不过.就且战且走.退回关中.第三路由我率领一万人.从子午谷进兵.去打南郑.我想官军就算料到你们两路人马.也断不会想到会有第三路.”

    李敢一挥手:“大将军.还是你率人从斜谷进军.我率人走子午谷吧.这条路太险.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李岩也劝道:“不错.大将军是主帅.岂能亲自犯险.你率第一路去打阳平关.我带人进子午谷吧.”

    白起连连摇头:“不可不可.这三路人马当中.以子午谷的人马最为重要.必须要由我率领.因为这一路人马是主攻方向.而且出其不意.自从高迎祥败亡之后.更沒有人敢走子午谷.这是天赐良机.我率军进了汉中之后.分兵四出.汉中必然大乱.你们两路人马再齐头并进.汉中必然落入我秦军之手.因此这第三路人马需要我居中指挥.你们就不必争了.再说只要你们攻得厉害.汉中官军的注意力全在你们身上.我那边就安全得多.”

    二人一听.这才点头.李岩道:“子午谷极为难走.马匹不易通行.大军前进困难.因此粮食饮水要多多备下.至少要二十天的粮食才行.”

    白起道:“这个不必担心.一万人马之中.可以分出五千人运粮.只要十天.就可以出谷.到达南郑了.”

    三人商议定了.白起告诉他们要严守军机.不可对别人讲.李岩与李敢自然明白.

    白起点起三万人马.命李岩为左路主将.率一万人马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