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大宋军神 >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 巧遇闻焕章
    正聊着.出去跑越野的士兵已经回來了.距离吃早饭的时间还早.晁盖就安排他们回去休息了.等天亮再说其他.

    晁盖在芒砀山只呆了两天.这里的总体表现非常的好.士兵操练很到位.举手投足都是士兵的风范.沒有江湖草莽的气息.樊瑞、李衮、项充也不把自己当山寨的当家人.而是军官.说话做事比以前成熟了很多.

    这两天里晁盖、李逵指导了他们的军事训练.把一些不足的地方给指出來.让樊瑞改正.第二天.天色一黑.晁盖对樊瑞说:“樊瑞、项充、李衮.朝廷派的兵可能很快就到.也可能春节后就到.你们务必小心在意.我今晚就要走了.”

    樊瑞说:“哥哥何不在营中小住几日.”

    “事情太多.虽然新取得了数个州府.但是都是烂摊子.百姓贫困.民不聊生.这都需要时间去打理.等这次的事情一结束你们也正式归队不.不要再山上带着了.”晁盖说.

    樊瑞道:“行.一切听从哥哥的指挥.”

    当即晁盖等一行人告别了樊瑞.走了几十里地.來到运河里等候的阮小二舰队.

    阮小二道:“哥哥出去这几天我们从河里救上來几个人.其中有个老者.气度不凡.还是京城里的.叫什么闻焕章.”

    “噢.闻焕章.”晁盖仔细的回忆着这个人.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厮不是高俅的军师吗.难道他是來济州探察情况的.改行当起了细作.不能啊.哪里有军师做这种危险的事情的.

    晁盖问:“是如何救的人.他们要去哪里.可有详细询问.”

    原來事情是这样的.晁盖、罗云、李逵等人带队去了芒砀山.留下阮小二的舰队在微山湖上晃悠.微山湖这里并非是属于济州军的地盘.因而还得小心低调.阮小二把十几艘蜈蚣船都停在港口.闲來无事.阮小二的爱好又犯了.阮小二有什么爱好呢.下水抓鱼.如今已经是深秋天气.天气很冷了.不过阮小二不怕这个.当即带了几个水手.架着一条蜈蚣船就來到湖心处.寻了个水深的地方.阮小二换上了衣服.一个猛子就扎进水里了.好家伙.这湖里还真有大鱼十几斤的大鲤鱼随处可见.阮小二就在水里戏弄大鱼.最后抓了一条二十多斤的大鲤鱼上船了.阮小二安排水手道:“把这大鱼放木桶里.等回头哥哥回來了给哥哥炖鱼吃.”

    正这功夫.南面过來了一艘画舫.什么是画舫呢.其实就是小船打扮的漂亮点.专门拉客人的.画舫上两个船家.四个客人.

    背面來了一艘运木料的飞鸟船.深秋天气.雾气大.也可能是飞鸟船上的船工打盹了.飞鸟船开的飞快.碰的一家伙撞到了画舫上.画舫不过是小舟.这一碰撞直接就翻覆到水里了.两个船家还好.还能在水里游动.但是四个客人就惨了.瞬间就落水了.

    阮小二一看遇到了也不能闲着吧.当即命令水手救人.阮小二这几个水手都是百里挑一的水性.噗通往水里一跳就开始救人.沒多久就把这四人救上來了.一个老者.有五十來岁了.两个年轻人有二十多一些.看样子是随从.还有个小孩.十几岁那样.应该是书童.

    水手们又是按压又是控水.很快把这四人救醒了.书童和两个随从还好.但是那个老者有些麻烦.毕竟是年龄大了.受了风寒和惊吓.发烧了.

    阮小二说:“救人救到底.这老者发烧了.你们也先别走了.在码头找个客栈住些日子再走吧.”

    随从们道:“多谢壮士.我们这就去找客栈.”

    一行四人就去找客栈了.但是沒多久就又回來了.随从说:“壮士.你好人做到底.帮我们找个客栈吧.这些客栈不收留我们啊.”

    阮小二奇怪道:“你们是不是沒钱了啊.所以客栈不收留你们.”

    随从说:“住店的钱还是有的.问題是我们三个抬着一个发烧的老人家.客栈都不敢收啊.”

    阮小二说:“好人做到底吧.你们跟我來吧.”

    当即阮小二带着这四人去了天涯客栈.天涯客栈还是很仁义的.安排了这一行人的住宿.阮小二道:“估计你们钱也不充足了.我给你请个大夫.再给你们留几两银子.治好了病就赶紧回去吧.”

    当即阮小二把水军的大夫请了过來.检查过后说只是受了惊吓.开点药.退烧了就沒事了.当即大夫开了药.给这老人服用.

    第二天.阮小二正在港口玩呢.那老者等四人过來了.來到阮小二身边.深施一礼.道:“多谢壮士救命之恩.请问壮士高姓大名.”

    阮小二笑道:“举手之劳不值一提.遇到了谁都会出手相助的.我就是个开船的.叫我阮小二就成了.”

    老者道:“听你口音可是本地人.不知道去那郓城还有多远.原來那画舫的船家船只破损了.正在维修.不愿意再继续北去了.”

    阮小二一听这老者要去郓城.就留心了.因为看这老者的气质像个当官的料.

    阮小二道:“老人家怎么称呼你呢.你这去郓城是去走亲戚还是逛朋友.”

    “老夫姓闻.叫我闻先生就行了.我去郓城不走亲戚也不逛朋友.而是听说郓城百姓家家丰衣足食.不仅仅粮食够吃.普通人家还能吃得起鱼、肉、甚至还有车马.我打算过去看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闻先生说.

    阮小二说:“你老人家为什么对这个这么感兴趣.不仅仅郓城.整个济州都是如此.”

    闻先生道:“阮壮士.你能详细说说济州是如何发展的吗.为何普通百姓也如此的富足呢.”

    “我是个粗人.恐怕说不好.不过既然老先生问道了我就简单说说吧.首先啊.是治安.济州境内治安非常到位.不管是陆路还是水上都很安全.沒有大股的土匪和山贼.偶尔有个别的案件基本也能给破获了.第二把就是道路.那话怎么说來着.要想富裕先修路.这两年济州每年农闲都修路.管道修的能并行六辆马车.就连农村的小路基本也能并行两辆马车.水路也是经常的清理河道.疏通港汊.这交通一方便.來得客商不就多了吗.”

    闻先生道:“你说的这两条在理.可是东京附近的治安好.交通也好.也沒见普通百姓富足啊.”

    “这你不知道了吧.治安和交通只是那个什么來着.对.基础.这两样好了之后.地方上大修水利.提倡稻田养鱼.然后赊销了牛马.基本都是牛马耕田、拉车.又推广了新品种的天王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粮食多了又可以多饲养猪羊、猪羊多了肥料又多.肥料多了粮食又多.所以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循环.”阮小二说.

    闻先生道:“老夫年轻的时候就曾经提过.猪粮安天下的理论.猪多粮.粮多猪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百姓丰衣足食.人人有饭吃.过年有肉吃.如此一來百姓安.天下安.天下安定自然国家富强.又何惧大辽和西夏.这次去济州一定要见见传说中的晁盖.”

    “还是你老人家见识多.请问老人家大名.”阮小二一听这老者要见晁盖.当即就问了姓名.

    老者道:“老夫闻焕章.”

    这就是阮小二救下这闻焕章的经过.

    晁盖仔细的回忆.想起來这闻焕章的來了.原著中写道:原來这闻焕章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席终各散.一边收拾起行.有诗为证:

    年來教授隐安仁.忽召军前捧綍纶.

    权贵满朝多旧识.可无一个荐贤人.

    晁盖暗想此时闻焕章应该还沒有跟高俅.如果能安排他做个负责内政的人还是很好的.当即让亲兵去值班了点心礼盒等一应物件.然后晁盖换了身便装.只带了罗云提了礼盒前去天涯客栈寻闻焕章.

    房门敲响.很快出來一个小书童开门.见晁盖等人是生人也不怕生.彬彬有礼的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请问闻老先生在这里住吗.”晁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