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大宋军神 >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市场经济的萌芽
    顾大嫂不过是个应孙立要求的传话人而已,晁盖热情招待这夫妇二人,话带到了,说清楚了,顾大嫂和孙新在金矿就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顾大嫂來找晁盖告辞,

    顾大嫂道:“事情带到了,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矿上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我也就不久留了,等他日二位去郓城,我带你二人看看水泊梁山,”晁盖道,

    一路无话,顾大嫂和孙新就回到了登州,给孙立说,见到了晁盖,晁盖说了要谈判让吕天南亲自过去谈吧,

    孙立就又转告了吕天南,吕天南组织了十來个人的谈判队伍,赶奔金矿,距离着金矿还有十來里地呢,吕天南的心理七上八下的,并非害怕,好歹吕天南也是一方霸主,还不至于这么胆小,而是感觉到可喜,金山银山的一样的一个大金矿再也不属于自己了,心理百感交集啊,怪只怪自己这么多年來自以为手中有些力量,开始自大起來,

    又走了一段时间,距离金矿还有三四里地的模样,前方号角轰鸣,冲过來一百骑,带队之人白马银枪,身后百骑也是威风凛凛,手里提着狼牙棒背上背着弓箭,

    “來的可是吕天南,吕大掌柜的,在下罗云奉命迎接吕掌柜的,”罗云道,

    吕天南一看,这哪里是迎接,分明是看押,自己一行十余骑,对方來了一百多骑兵,

    吕天南道:“正是,辛苦了,”

    罗云带着吕天南等一行人缓缓而行,慢慢的來到金矿,宽阔地带上,焦挺正带领士兵进行训练呢,小三千人的规模练起兵來也是喊杀声震天,

    这次谈判晁盖沒出面,吕天南直接见的朱武、栾廷玉,吕天南还想见见晁盖,让朱武一口回绝了,一句话,这事还不够资格让晁团练出面,咱们谈就行了,

    谈判进行了三天,朱武、栾廷玉都是宽厚之人,双方握手言和,从此不在为敌,招远大金矿归属济州团练开采,和吕家再无关联,由于战火是吕家挑起的,另外赔偿五万贯才战争赔款,

    吕天南想也沒想就答应了,这金矿价值百万贯都丢了,还在乎多赔偿五万贯沒,主要是吕家已经沒有可战之力,自己不过是一个发展矿场的,人家济州团练使发展军队的,双方走得路都不一样,

    双方签署了矿场转让协议,自此之后招远大金矿就成了济州团练名下的产业了,

    吕天南失魂落魄的带领队伍走了,虽然丢了一个大金矿,但是保全了吕家如果再打下去吕家就全完蛋了,

    事情告一段落,三千护卫队经历了几场战斗的洗礼也不再是新兵了,轻伤员陆续归队,又补充了百余名预报兵,护卫队还是三千人规模,趁着夜色开拔登州海边,乘坐上巨大的战船,回新济州岛了,

    栾廷玉道:“多好的一支兵啊,三千來人战力相当可观,要是留下來该多好,”

    旁边杨志说:“朝廷对地方非常猜忌,如果长期留下來肯定会有人拿这个做文章的,”

    晁盖自然是不能在金矿久呆,当即和朱武一商议,决定命令栾廷玉、项忠、徐岳率部镇守招远大金矿,考虑三百骑兵人力单薄了些,晁盖命栾廷玉从三千与矿工中招募二百名步兵后备兵,后备兵不是属于正是兵,但是要经历严格的训练,一旦哪个营需要补充军力就直接补充过去,

    晁盖、朱武、杨志、罗云等人率领二百余骑兵队伍返回了郓城,吴用前來迎接,道:“恭喜哥哥大胜而回,”

    晁盖道:“都是将士用命换换來的,最近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吴用道:“麦收结束了,现在正在夏种,老百姓忙着播种天王米和高粱呢,程知府前几天來信说要修水利,说想请你过去商议,”

    朱武笑道:“这程大人还真是性急,现在都入夏了,雨季再有一个月左右就來了,现在修水利恐怕來不及了吧,”

    “程知府像來稳重,他府衙有人才,应该有可行性,今天先休息,明日我和吴用出去转转,”晁盖道,

    第二日,晁盖、吴用、庞万春点起一百名士兵,乘坐飞快的蜈蚣船先去济州城拜会了林知府,林大人正在书房练字呢,看晁盖來了很是热情,让人给晁盖拿來了一盘子红彤彤的樱桃,

    林大人道:“三年前推广的果子开始结果了,只是销售很是问題啊,老百姓有好东西也不好往外卖,一个个都來城里走街串巷的也卖不了多少,”

    “官办的苗圃再推广苗木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題,主要是以花椒、板栗、核桃、大枣、水梨等耐存放的果子为主,商行收购了也好加工、外销,水果类的诸如樱桃、桃子、杏这一类的东西推广的很少,老百姓家里也不过房前屋后种点儿,除了供应自己吃之外所剩不多了,可能有个别苗圃为了卖苗,吹嘘水果的价值高,百姓盲目跟风种植才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晁盖解释说,

    政务上的事情毕竟是林大人负责,民生出了问題这是他的责任,林大人道:“粮为主,水果只能靠后,我打算制定个地方性个规定,大田只能种粮食、棉花类作物,至于水果、干果类的作物则只能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或者荒山荒地里,”

    几人商讨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宣传引导为主,规范苗圃的经营行为,严禁任何虚假的夸大的宣传,一经发现重罚,终身不许从事苗圃这个行业,但是对老百姓是不是可以在地里种这个东西,沒必要搞个硬性规定,济州虽然还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萌芽,比如樱桃,今年价格高,许多人愿意种樱桃树,但是过几年樱桃不值钱了,老百姓就会把砍伐樱桃的数量,改种别的树或者粮食,

    晁盖道:“咱们济州百姓富裕,生活安定,但是忘战必危啊,辽国虎视眈眈,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进攻河北,所以咱们要早做准备,”

    林大人道:“军事我外行,要加固城墙、修建其他城防设施,只要不檀越了官家规定,晁团练就去做吧,我最近打算做个公共卫生项目,在济州城及其四个县城修建公共厕所,前几天我微服出巡,发现许多百姓找不到厕所在墙根解决,实在不雅观,”

    晁盖说:“行啊,公共卫生很重要,需要人手林大人尽管开口,”

    林大人笑道:“不用,不用,济州府库还是很充盈的,钱粮、人手都够了,”

    林大人修建厕所,这是好事,晁盖当然支持了,不过正如林大人所说,作为一个富裕的州府修建几十个厕所的钱粮还是足够的,自然不用晁盖掏腰包,经过系统规划,济州城里修建改建四十座厕所,主要集中在繁华的街道旁边、菜市场旁边、码头附近等等,凡是人多稠密的地方都有修建,这次也是下了大本钱的,厕所设计的比较好看,建筑也是用的青砖红瓦,而不是以往的那种茅草房,各四个县城每个城里修建了二十个,管道两侧也修建的简易的茅草棚厕所,别看问題小,实际上关系民生问題,老百姓很欢迎这个测量,

    城墙的问題晁盖并沒有加高、加宽,只是把老旧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葺,用晁盖的话说,再坚固的城墙也抵不过大炮的,精兵在手对城墙的依赖性就降低了,

    为了预防可能到來的的战争,晁盖偷偷摸摸的让阮小二、阮小五的两支舰队也改组成了一千人的规模,两支就是两千人,各配备战船五十余艘,平日里操练的都是火炮、巨弩,真正的硬家伙,

    晁盖安排完济州的事情就赶奔东平府而去,在府衙晁盖见到了程大人,程大人一脸的慈爱,毕竟晁盖已经是他女婿了,当然,正式场合还是谈公事的好,

    程大人道:“东平府有三条河流一到雨季洪水暴涨,经常冲垮两岸,虽然比不得黄河泛滥,但是对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所以本府想治理下这三条河道,”

    晁盖说:“这是好事啊,修就修吧,要人手我给你组织两千,”

    程大人道:“人手不是问題,需要监工,懂行的监工,严禁修出豆腐渣工程來,”

    吴用说:“懂行的监工还真有,只是不知道程大人什么时候开工,”

    “已经陆续的开工了,征发了三万百姓,”程大人道,

    晁盖说:“我把陶宗旺派给你吧,他手下有三百工匠精通各种工程,修水利还是不成问題的,只是程大人还需要密切注意河工的伙食问題,莫让有心人克扣了粮食,把为民办事的好事给办成了坏事,“

    程大人道:“多谢提醒,我一定会注意的,另外还需要晁团练拨一些杨柳树苗给我,种在河道两岸护堤,等回头我这苗圃培育了再还给你,“

    这程大人还真是会踅摸,连点儿树苗都不放过,不过晁盖也不是小气人,出就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