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大宋军神 >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出行济州岛
    等狱卒过來.强制分开人群的时候地上躺在三个人.肋骨都快踩到胸膛里了.眼见是沒救了.这三个人正是高爽找來的.道上混的挺有名气的.叫做黑风三煞.沒想到就这么折了.

    关于林冲和杨志的事情晁盖早接到飞鸽传书了.也做了重要批示.三五个月内这两人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晁盖要做的事情很多.自然也不可能都耗在这两人身上.

    且说政和三年春天的旱情还是很厉害的.济州一带水利条件好.全力抗旱小麦稍微有些减产.不过让人欣喜的是.麦收过后天气转好.几场大雨一下.天王米、天王棉、花生、高粱等等长势依旧喜人.

    济州养殖业发展的更为快速.前几年赊销的马、牛、毛驴.现在已经见到了效益.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的还回來了上千头断奶的牛犊.两千多头骡子.相信以后还会更多.羊、猪、鸡鸭等等小牲口养殖量也很大.老百姓渐渐的富裕起來.更为重要的是以郓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些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皮革、皮鞋的制作.各种零食深加工、瓷器烧制.各类木器厂、日用百货等等.这些作坊有的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动辄几十数百人一起劳作.生产出來的产品通过郓城商贸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是出口.

    济州团练编练的三千军马已经成形.所缺少的就是大规模的实战了.精兵强将都有了.包括济州城在内整个济州现在已经掌握在晁盖手中了.

    已经是四月末的天气.麦收正紧张.这天沂州传來消息.在沂州招募了三千壮丁.准备直接从海边运输到黑龙岛去.晁盖把家中事宜安排给朱武、王进、栾廷玉等.带上李逵、鲍旭部五百精兵、庞万春部五百精兵.亲卫中焦挺、罗云带领一百骑兵随行.一共一千一百人.从郓城坐船出发.到海上汇合了前來接人的阮小七第七舰队.经历了十來天的航行.船队到达新济州港.萧让、许贯忠前來迎接.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建设.一下船晁盖看着繁华的港口叹道:“这都有些不认识了啊.港口建设的很快吗.”

    萧让道:“这个港口除了咱们自己的船队还有其他的一些船队來停靠.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基础建设一直沒挺过.烧钱烧的厉害.如果不是有农业粮食大丰收支撑着都不舍得建设港口了.”

    晁盖道:“这可不行.港口是长久的生意.岂能因为有些投资就不做了.”

    “哥哥放心.我一定把新济州城、新济州港建设好.”萧让道.

    许贯忠道:“我们舰队的军港早就建设好了.哥哥你看那炮台都建设好了.就等大炮了.”

    新济州岛上事情挺多.许多事情都要给他汇报.当即晁盖决定先从萧让这开始.其他人都先回去.该干啥干啥.别耽误工作.

    随行的账房核对了这半年來萧让的各项开支.账目上还是沒有什么问題的.虽然萧让喊着开支大.其实并不大.比如港口建设只有少量的一些材料要花钱买.至于木材、石材等等这类的东西都是壮丁们从山上开采过來了.开支最大的两块是人工工资和粮食、蔬菜等等.

    晁盖听完了萧让的汇报.直奔农场.來到的这是第二农场.有地一万五千亩.壮丁五百人.其中还有二百人已经娶了高丽或者耽罗人的媳妇.

    济州岛的天气很美.天空蔚蓝空气清新.水田里的水也是非常的好.眼前这块地有一百多亩.十几个农场工人正在从稻田地里往外拔草.

    到了地边.晁盖脱掉鞋袜.來到水田里.

    罗云问:“晁团练要做什么.”

    “我要去除草啊.你们两个岸上呆着.要知道我家地多.经常要自己干的.种庄稼我是好手.”晁盖说.

    焦挺和罗云在岸上守着.晁盖说着就到水田里了.

    有个小队长刚好认识晁盖.吃惊道:“您不是晁团练吗.您咋來了.”

    这家伙一嗓子.让其他干活的人都抬头往这里看.晁盖道:“沒事.我也就是过來了解了解情况.大家继续干活.”

    晁盖问这个小队长.道:“你叫什么名字啊.是从哪里过來的.”

    这小队长道:“我是青州來的.名字叫做王二蛋.去年夏天时候家里遭灾活不下去就过來了.”

    “你感觉这里的土地咋样.种水稻长势如何.”晁盖说.

    王二蛋笑道:“这地现在是一年两收.种完水稻种麦子.这么轮换着來.麦收比老家那要早上一个多月.不管是麦子还是水稻产量都挺高.主要还是稻子和泥鳅.晁盖团练你看看脚下.”

    晁盖一低头.只见水稻旁边几条泥鳅正在往泥巴里钻呢.

    “噢.这里还养着泥鳅呢.所有的稻田都是泥鳅吗.”

    王二蛋摇摇头:“不是.泥鳅一亩稻田能产二百斤.不过捕捞的时候麻烦泥鳅老爱往泥巴里跑.我们农场都是水田.养着泥鳅、鲫鱼和河蟹三个品种.其他的农场听说有养草鱼的、有养鲤鱼的.”

    稻田养鱼走的是生态发展的道路.在沒有农药化肥的年代粮食遭遇一次大虫害就可能减产很多.稻田里养些鱼类不仅仅能多些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是水稻增产.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晁盖走访了五六个农场.情况基本和萧让说的一致.工人家中粮食充足.房梁上还有挂着的鱼干等等.又检查了岛屿上的几处粮仓.里面堆积满了粮食.主要是稻米和小麦.也有少量的菜籽和花生.

    晁盖又回到县衙.萧让道:“哥哥又回來了.”

    “嗯.回來了.你的工作做的不错.总体还是很好的.现在五十万亩土地已经开发完了.本地人加上移民过來的差不多五万劳动力.今年三亿斤粮食的积累量能完成不.”

    萧让道:“三亿斤粮食沒什么困难.这点我反复计算过多次.五十万亩地一年两次成熟.水田是水稻和小麦轮作.旱地是小麦玉米或者大都轮作.一亩地一年只需要六百斤积累就够了.基本可以完成.而且还有许多鱼干、鲜鱼类的结余.耕地的上千头牲口每年还有所繁殖.”

    “刚开始各项工作都比较难.你就多多辛苦一下.给你三年时间给我积累九亿斤的粮食.农场稻田养的那些鱼虾就别和工人们挣利了.以实物或者钱的形式发放给工人们.不远千里的來这里打工的确不容易.”

    新济州岛这五十万亩农场是晁盖积累粮食的根基.这陆续的工人做满三年后就给他们重新开垦土地进行发放.每人三亩口粮田.口粮田农税很低.一亩小麦或者玉米五十斤而已.

    萧让能力还是很强的.各方面做的都还可以.

    下一步晁盖检查了袁朗编练的骑兵.距离新济州港十几里外的一处军营.军营修建的整整齐齐.青砖红瓦的营房.粗大的实木栅栏围墙.四周分部着数个箭塔.

    晁盖、焦挺、罗云、庞万春、李逵、包旭带着一千一百士兵到达了这个军营.袁朗、金鼎、黄钺亲自到营门口迎接.

    袁朗很高兴.道:“哥哥终于來了.”袁朗一一给大家打过招呼.

    晁盖问:“袁朗、金鼎、黄钺三位兄弟.这济州岛的日子可过得习惯.”

    “济州岛气候好.吃得喝得都充足.部队自有一千亩菜地和一个养殖场.大家都说这里百般都好.就是太憋闷了.隔三差五的就得带兵出去溜溜.不然大家就都懒散了.”袁朗说.

    最近是比较太平.高丽国忙着内耗.打的狗脑子都出來了.哪里有时间顾及新济州岛.南面东瀛人虽然有小股海盗.但是岛上有舰队在.他们根本就靠不了岸边.所以袁朗这骑兵也沒事情可做.

    忘战必危.看來这队骑兵有些清闲了.袁朗这样的猛将放在这里窝着可惜了.

    晁盖道:“骑兵就得练.战马要是五天不跑就长膘了.袁朗.把你们营的骑兵拉出來溜溜吧.”

    袁朗敬礼道:“是.”

    然后转头对金鼎、黄钺道:“整军.”

    “是.”金鼎、黄钺两个副将应声骑兵來到校场.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低沉的号角呜呜的吹响.校场场骑兵快速集结成一个方阵.大家骑的都是蒙古马.虽然个头不及西夏马高大.但是也一样的精神抖擞.

    三百骑兵站在那里鸦雀无声.偶尔有一两匹不听话的战马轻轻的打个响鼻.三百骑兵也有精细划分.其中有一百骑射兵.装备弓箭和骑兵刀.另外两百是枪骑兵.

    晁盖骑着乌云踏雪提着金龙吞天戟慢慢的走过來.表情肃穆的朝着骑兵敬礼.

    骑兵们还礼.声震云霄.

    晁盖道:“今天我來看望大家了.大家辛苦了.”

    “不辛苦.”众人高声道.

    “自从改编之后也沒见识过你们的训练.不知道训练的如何.会不会比济州的其他骑兵差.”晁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