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大宋军神 >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热销
    晁盖的名字杨志还是知道的.当即想要起身见礼.晁盖把他按下了.

    杨志说:“洒家是连日劳累.偶染风寒.和你店无干.有劳晁团练了.”

    “刚才我询问了大夫.说你体内寒气较重.切记要好好休养数日.不然留下病根就不好了.”晁盖说.

    杨志看了看这从未见过的医馆房间.担心道:“洒家只怕无力支付诊费.”

    晁盖忙道:“到了济州地界.让杨制使受苦是晁盖照顾不周了.切勿再提这些事情.诊费等一切费用皆有我來负责了.你安心养病便是.”

    杨志很感激.道:“如此多谢晁团练了.等洒家康复了定然报答晁盖团练.”

    晁盖说:“这事情杨制使不必挂怀.你且好好休息.等日后康复了再说.”

    杨志生病不宜劳累.晁盖安排厨房照顾一下.毕竟是京城里來的.然后晁盖就出了医馆.准备回去.

    焦挺说:“哥哥这个杨制使武艺很好.为何这点风寒就如此病重.”

    “昨日水军來报.风浪时候运河之上翻了一艘大船.好在附近有蜈蚣船巡逻救下了二十名船夫.听闻船上还有官军.水军搜寻了一日一沒找到.押运这船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志.杨志名门之后.好面子.自是不好提这事情.如此一來杨志是回不了京城了.”晁盖说.

    晁盖回去之后.钢铁厂汤隆派人送信來了.说手摇天王米脱粒机造好了.让晁盖过去验收.晁盖也顾不上休息.又赶奔钢铁厂.兵器制造车间.汤隆正指挥着工匠打造兵器呢.兵器车间有三条大流水线.打造的是最常见的兵器.第一条生产线打造朴刀.朴刀在军队中最常用.需要量也最大.现在每天可以打造朴刀一百把.第二条生产线打造长枪头.普通士兵用的长枪枪杆都是白蜡杆的.就一个枪头是打造的.长枪造价低廉.但是使用简单.杀伤力也强悍.也是军队里应用最多的武器之一.

    第三条生产线打造的有些儿复杂.是以六五式骑兵刀为蓝本打造的骑兵刀.刀身颜色黝黑.出厂时候只开刀前部刃.由于工艺复杂.每天只能生产十把.造价相当高.

    另外还有其他的兵器打造.由工匠们直接打造并沒有生产线.至于弓弩、弓箭则有弓弩车间來完成.

    汤隆见晁盖來了.把晁盖领带到了办公室.汤隆说:“哥哥.按照你的要求的天王米手摇脱粒机制造出來了.试验了一下.脱粒效果还可以.”

    所谓的手摇脱粒机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个满是齿轮的轮盘.旁边固定着一个成天王米的筒子.把天王米放进去.手摇动起來就把天王米脱粒了.

    “噢.试验一下.”晁盖说.

    焦挺拿过几个天王米棒子.放进去.然后摇动.玉米粒哗啦啦的就出來了.总体感觉还可以.比全手工快点儿.但是有个别卡壳的时候.

    晁盖说:“汤隆兄弟.你再辛苦辛苦.安排人制造几十台样品.先给刘有田他们用用试试.如果感觉可以再大量推广.”

    “沒问.两天时间就好了.”

    原本这些小东西类的产品都是张铁汉负责研制的.但是现在张铁汉去了井陉县负责新钢厂的组建.所以许多事情都落在了汤隆的头上.

    晁盖说:“我有意让你再成立一个小机械车间.专门研发制造机械.你意下如何.”

    汤隆一呲牙.道:“哥哥安排了.本來不应该有异议.但是哥哥知道我汤隆祖传的收益是打造兵器.对机械这东西虽然精通一些.但是不能做到精通.哥哥还是另外请人來负责的好.”

    晁盖一想也对.像天王米脱粒机这样的简单的小机械.让汤隆照图打造还行.如果沒有图纸.他造起來就费劲了.

    “呵呵.是我心太急了.最近新济州那的机械厂正在紧要关头.等他们忙过了这段时间以后的机械就不用你这里造了.”晁盖说.

    汤隆说:“好的.我这里可以再上马一条斩马刀生产线.一条虎牙军刀生产线.”

    “好.生产用不到的全部运到水泊梁山的库房里藏着.等用到时候的时候再拿出來.除了朴刀和长枪之外.诸如马刀、斩马刀、虎牙军刀这类的武器生产起來不要追求速度.要侧重质量.”晁盖安排说.

    汤隆一一记下.打造兵器他是行家.对于质量把握还是很好的.

    如今已经是初冬的天气.天气渐渐的寒冷.济州四县除了对困难群里发放的粮食、肉蛋补助外今年又多了一个新项目.那就是棉衣.当然了.作为福利的绵羊都是外面粗布.里面棉花的.很暖和.但是样式不新潮.

    來纺织厂里拉货的马车排成了长长的队伍.主要产品是秋衣秋裤.棉布.当然了主打还是外表丝绸内里棉花的高档丝绸的棉衣和棉被.这类东西外销辽国、金国他们不认.他们大多喜欢穿羊皮的冬衣.但是在大宋这类产量可是非常热销的.且不说东京开封这样的大城市.就在京东路附近的齐州、青州、登州一带也卖的火热.产品还远销到了太原府、京兆府等等偏远的地方.

    这年月普通人家都是沒暖气的.只有火炕或者壁炉类的取暖设备.所以棉被和棉衣显得异常重要.热销也是意料种的事情.

    负责发货的几个主任忙碌着清点数目.填写三联的发货交割单.经销商验货.交款.然后出去到门口的时候负责守卫的再次清点数量核对交割单.这样就放行了.天寒地冻的.等候的车夫们一个个來回的走动着.厂里为这些來运货的车夫还准备了姜汤.虽然都是些小细节.也算得上人文关怀.

    除了经销商销售的外.晁家自营的也有一些地方.比如齐州的济南.作为黄河下游的城市.那里还是很富裕的.前几次发了五十马车的棉衣.三天销售一空.利润还是可以的.百货商行的刘梁又调运过去了二十车.这次是过來调运第三批货物.

    刘梁在晁家商行里的地位很高.当然主要是因为他打理的百货商行和马市井井有条.贡献很大.刘梁过來提货.纺织厂的程琳出來接待了.

    程琳说:“刘大掌柜的.你怎么亲自过來了.”

    刘梁说:“闲着也是闲着.今天事情不忙就过來了.我看厂里的发货速度有些慢啊.要不要把装运部门扩建一下.”

    “不是装运部门的事情.排队主要是因为生产有些缓慢.事先预计不足.沒有考虑到棉衣棉被如此的热销.库存的三大仓库竟然卖空了.缓过了这阵子就好了.棉服厂要独立出來.不然我是忙不过來了.比较纺织这方便的事情更多.”程琳说.

    刘梁也表示理解.一个女人还带着个孩子.管理这么大的工厂的确不容易.正聊着呢.刘梁跟班匆匆忙忙的跑了过來.跑的气喘吁吁的.这个跟班武艺相当不错.跑成这样肯定有事情.

    “大掌柜的.有些事情我给你说一下.”这跟班并沒有嚷嚷.

    刘梁跟程琳告罪.退到一旁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跑的气喘吁吁的.”

    “前几天往济南运的那批货出事了.路过高唐的时候人货都被扣了.货物沒收了.车夫也被打了一顿才放回來.”跟班说.

    “为什么扣货啊.这条路不是以前走熟的吗.一直很安全啊.”刘梁也是一头雾水.

    “具体不是很清楚.回來的车夫说.这群人都是高唐州的衙役.张口就说车里夹带私货不容分说就把货扣了.货物马车全沒收.人关了几天.打了一顿才放回來.”

    “沒派人过去疏通吗.”刘梁问.

    “疏通了.不顶用.他们说是上面的意思.再问就不说了.”

    刘梁一考虑.感觉事情不那么简单.安排这一批货一定要绕开高唐走别的地方.刘梁则去了军营找晁盖.

    一进军营就吓了一跳.大校场上训练的士兵恐怕得有两千人.真真是长枪如林.杀声震天.

    执勤的罗云知道刘梁不会轻易过來.一來就肯定有事.把刘梁带进了中军.晁盖正和朱武商议事情呢.刘梁把事情说了一遍.晁盖看了看朱武.道:“朱先生.你怎么看.”

    朱武一摊手:“这还怎么看.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咱们在沧州黄骅盐场打了高廉.扫了他威风.灭了他的面子.以他的为人定然会报复的.这恐怕这才是个开始.以后恐怕会不断的报复.”

    晁盖询问了刘梁详细情况.然后对刘梁道:“背上的商路改一下.绕开高唐.实在不行就暂停下.等我來处理这这件事情.”

    刘梁见晁盖说他來处理.当即回去忙了.牵扯到一个知府的事情不是他一个掌柜的能玩得转的.

    朱武说:“要不我带人过去跟高廉说和说和.北去的商路不容有失.”

    晁盖一摆手.道:“不然.不去说和还好.一旦示弱恐怕会更麻烦.”

    正说着呢.沧州柴大官人的信到了.说他高唐州的叔叔有大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