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新闯王 >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七章 奇迹出现
    ()    奇迹的解释.其实都是极难做到的、却做到了.

    个人认为的另一种解释.是事物的发展超出人们的事先预料之上.或是事物的产生超出常理.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且发生的概率极低.

    奇迹这种东西能分成很多种类.有实质地也有非实质地.实质地奇迹大多能通过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达成.但还有一种真正地奇迹.是诸多偶然性因素叠加才能出现.

    在常量中集中产生出无法解释地变量.进而促成某种不可能出现地结果.这就属于“奇迹”.也可以说是“运气”或“因果”.但它从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也绝不是这世界上任何人力能够创造.

    因此上.杜文焕.贺人龙等等将佐官员.看到了自己的危机.也看到了打败闯贼的机会.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奇迹出现.而奇迹.在上面解释的范畴之内.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和出现的.

    但是.什么事情都坏在但是上.

    就在官军一筹莫展.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奇迹上的时候.奇迹就真的出现了.

    李应期的中军大帐.虽然帐篷是上好的保暖牛皮缝制.在大帐里.地中间用上好的木炭升起熊熊的火盆.在四周角落.也分别放置了四个小火盆.但在这个季节.在这个少有的寒冬里.身处大帐里的官员将佐依旧感觉到彻骨的寒冷.

    但李应期除外.倒不是他的身体多么强悍.也不是他身上的裘皮大氅多么温暖.而是从心里发热.真正的燥热难当.

    现在的李应期满头大汗.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军营大帐里來來回回疾走着.走上一段.停住脚步.用血红的眼睛狠狠的扫视一群废物.大声的询问:“怎么办.嗯.怎么办.”

    沒有人回答他.有的只是将脖子缩的更深.脑袋低的更低.浑身瑟瑟发抖.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因为恐惧.

    “你们这些饭桶.平时一个个自诩智计百出.一个个都是武侯再世.吕布重生.现在怎么啦.怎么一个个都是哑巴托生.白痴转世.拿出个主意來啊.”李应期已经不顾形象的对着手下的这些将佐幕僚大骂不止.

    但是.任他如何跳脚.任他如何痛骂.每个人只是将身子尽量缩小.缩到小的不能再小.希望李应期大人不要看到自己.注意自己.

    文官.献出计谋.平时那都是些尔虞我诈算计人的计谋.在那上面.自己等的确在行.即便当初不在行.那么.被同僚.被上司算计多了.也就慢慢的在行了.

    武将的武勇.那都是对付手无寸铁.饿的只剩下一张皮包骨的百姓.而对付外面那些如狼似虎的闯贼.自己家知道自己家的斤两.躲得远远的才是正经.

    “拿个主意啊.谁能为本府拿个主意出來.我将重赏.我将在战后上奏皇上.为他请功.”一番暴怒之后.现在.李应期改为哀求.他实在是沒了办法.

    但无论你是恐吓暴怒.还是软语哀求.眼前的这些幕僚就是一副我不存在的感觉表情.任你如何狂风暴雨.如何软语哀求.任外面如何杀声震天.还是哀嚎遍地.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手下在帐门前探头探脑的往里面看.是的.他今天对这大帐已经产生了恐惧感.因为.他几次通报军情.无论是多么的十万火急.都会招來巡抚大人的一阵痛骂呵斥.有一次.还差点被巡抚大人喝令手下军门.将自己拉出去砍了脑袋.

    “看什么看.”他还是被暴怒的李应期看到了:“有什么事情还不速速禀报來.耽误了大事.看我不立刻砍了你.”

    那通报的门子不由的将脖子一缩.浑身透体生寒.报与不报都是一遭鬼门关.

    “李大人.不必如此.本官來与你共进退.”随着一声清朗的话语.一个一身火红官服的高大身影.带着一身风尘寒风.出现在打开的大帐门口.

    李应期沒看清來人.正在火头上.对这不通过通报就擅自闯进大帐的人立刻恼怒万分.这是对自己现在的一种嘲讽.是一种无视.那自己的官威何在.是可忍孰不可忍.“大胆狂徒.这里是中军重地.擅自闯入.难道你就不怕军..”但定眼一看.却见那火红袍服胸前的补子竟然与自己同级.再往來人脸上看去时候.先是一愣.继而大喜过望.就好像久旱逢甘霖.又如落水遇稻草.吞下剩下的半句.跳起來就冲向來人.由于急迫.自己竟然踩了自己的袍角.让李应期险些扑倒.还是身边一个幕僚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才沒有让堂堂封疆大吏丢丑.

    李应期一把推开拿个扶住自己的幕僚.三步并作两步直接扑向了來人.不顾了礼仪官威.嘴里一叠声的喊道:“彦演救我.彦演救我.”

    彦演.便是延绥巡抚洪承畴的字.这时候他的出现的确大出诸位意外 .也真的如李应期感觉的那样.真的是久旱甘霖.落水中的稻草.

    洪承畴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与其他文官不同.而是有着真才实学的.无论民事还是军政.都有绝对的建树.是这大明难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洪承畴当初与李应期杨鹤定下渭南决战的计策.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干将贺人龙.并且收罗了几乎延绥的钱粮军械.不遗余力的输送军前.但是.眼看战事却是越來越不利.更在得到闯贼几乎不费一刀一枪便轻松得了蒲城渭南.当时便感觉到大局不利.连夜发公文到三边总督杨鹤处.不避嫌疑的请求亲自押运一批辎重军械.带领自己的家丁亲兵.以及再次收罗來的两千人马.准备赶奔渭河西岸亲查军情.

    杨鹤坐镇三边.却是心急如焚.焦头烂额.

    东去勤王的官军精锐.已经被沿途供给的官府饿得溃散.而最要么的就是这些饿散的溃兵.惧怕军法严苛.一个个不敢回乡.或入深山落草.或干脆就加入了流寇.成为流寇中的中坚.

    流寇不可怕.毕竟那都是缺衣少吃的农民.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其根本沒有训练纪律.更沒有战阵训练.那真的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几万流寇一千官军就可以打垮.但是.这些溃散的边军精锐加入他们.这让各地流寇的战斗力突然上升一个大大的级别.毕竟.这些溃散的边军.都是世代军武.更在这三边与蒙古鞑子.与各地马匪.满地的流寇作战经年.那都是绝对的精锐.流寇有了他们的加入.就等于有了筋骨.再次围剿.将难上加难.

    而这时候的闯贼更在渭南闹的天翻地覆.而他是知道西安巡抚李应期的能力.吟诗作对.是把好手.上下勾连.更是能力出众品尼高.对于剿贼也不遗余力.但是.也就仅此而已.其他的能力.简直就不堪一提.而自己被拖在这空虚的三边.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给蒙古鞑子以可乘之机.

    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洪承畴这个自己最看好.最倚重的干将主动请缨.却正是自己求之不得.

    只是按照大明律法.官员无皇命不得私离巡地.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轻则丢官.重则索拿下狱.这是朝廷大忌.

    但好在现在京畿危机.交通阻断.自己身为边臣总督.却有临时应变之权.于是.杨鹤不怠慢.立刻批准了洪承畴的请求.并且为了他行动方便.特意出了道手谕.以洪承畴代自己指挥渭南战事.并再次在已经捉襟见肘的边军里抽调了三千兵马交给洪承畴.希望他此去能为陕西.为这大明扭转乾坤.

    一切都指望这洪承畴了.

    奇迹.就这样出现了.官军不但來了洪承畴.而且在这最危机时候.洪承畴带來了五千精兵.

    十几二十万人的大会战.在开始的时候.五千人马的加入.其实连一点浪花都不会翻动.但是.在这个两军苦战多时.焦着的时候.不要说五千人马.就是五百就完全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

    这时候.看到满眼希望的李应期.洪承畴沒有拿出自己怀里的杨鹤委派.只是以同年同僚的身份与李应期打交道.

    李应期.毕竟还是陕西西安还有这渭南最高长官.强龙不压地头蛇.非到万不得已.在大局上.自己是绝对不会搞出什么内讧夺权的事情的.

    同时.就在他刚刚赶到的时候.他沒想到大战已经展开.不用听人回报.就已经感觉到了战局的危机.这时候.在路上自己所想的一切前后手续.都已经无用.胜败只能依靠天意.而闯贼的战斗力自己心知肚明.根本就不是官军能抵挡的.那么现在这个局面.自己还有必要主动上前顶缸吗.

    洪承畴自认为还沒傻到那种程度.

    李应期不知道洪承畴怀里的乾坤.只是见到这个有着真才实学的同僚赶來.已经是万分欢喜.连连请教行止.

    洪承畴看看满帐将佐不由皱眉.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躲在后方指手画脚.怎么能成.于是.赶紧与李应期道:“战场情形.我不了解.与其坐在这里空想而一筹莫展.不如外面一起上阵看个究竟.”

    此言一出.满帐寂静.一个个官僚将佐面色惨白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