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新闯王 > 正文 第六百七十章 过河过河
    ()    杜文焕听到张存孟的一番转述后.久久不能言语.闯贼吕世的言语虽然有夸大其词的成份.但是.却句句在理.

    一场战争.决定胜负的其实绝对不是天意.而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人力与武器.

    有绝对支撑这场战争打下去的百姓.有甘心赴死的士卒.再有同心同德的将帅.同时有源源不断的辎重供给.主要是无穷无尽的钢铁.那这一场战争怎么能输.想当初.洪武爷只有前面三种便在那大元夺得了天下.如果再加上后面的基础.那怎么能会输.

    可惜.现在.这一切的一切条件.都被吕世闯贼所掌握.而自己这里呢.

    沒有.几乎什么都沒有.除了腐败堕落.穷奢极欲.一切匮乏.还剩什么?那还怎么坚持.

    看着依旧怪啸成一片.铺天盖地绵绵不绝的火炮巨箭.在那些火炮与巨箭组成的死亡大幕里.被军官的屠刀驱赶徒劳送死的士卒.哀嚎辗转.自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

    一场战斗.你什么都可能比不过敌人.但是人命还是一样的.至少.大家应该有机会面对面的厮杀一下.至少大家应该以命相搏一番.

    但是.现在.自己只能这样.连对方的面都看不清楚的被动的被屠杀.是的.是屠杀.自己原本赖以凭借的炮兵死丧殆尽.火炮火统更是全部损失.勉强拼凑出來的弓箭手.更是全军覆沒.那这场仗还怎么打.

    在深深的失落之后.最终还是咬牙发下了命令.

    撤退.

    这个命令这次沒有被贺人龙贺疯子反对.因为.在这个时候.这个命令是明智的.贺疯子.虽然疯狂.但还沒有丧失理智.

    双方阵而战之.对冲而上.进行一命换一命的肉搏厮杀.并不是一场会战的主流.打到这个份上.往往都是准备一锤定音了.

    原因并不复杂.这种身在阵中.不得辗转腾挪.不得闪避退让.只能进行最为残酷的一命换一命的短兵相接战事.在任何时代.不是精选的勇士.或者进行过严酷的训练.都不能做到.那都是不得已为之.

    两军会战.强弱悬殊不必说了.要是势均力敌.一场会战打起來并不容易.双方首先要做的是稳固营盘.护住自己的补给线.有粮食吃.稳住阵脚了.再考虑寻敌破绽击之.

    可以用的手段因地制宜.骑兵多就是大量轻骑sāo扰.压缩对方活动空间.最好将对方紧紧压缩在营盘之内.樵采汲水都困难.骑兵jīng锐活动范围可以扩大.那就考虑切断对方粮道.总而言之就是尽量限制对方的主动.

    限制不了对方.那就考虑其他手段争取主动.或者攻敌必救.将对方从稳固的营盘城塞当中诱出來.在行军当中加以突袭打击.或者就是示敌以弱.诱使对手分兵.在寻隙而击.

    既限制不了.又调动不了对手.寻不到什么破绽.拣不到什么便宜.只要还有选择.合格的主帅很大可能就是选择不打.或者深沟高垒.或者干脆就是引兵避之.等待更好的机会.

    真正两军主力拿出來.对阵而战拼人命.那是双方都沒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组织动员能力远不如后世.流寇裹挟不必说.武装编制起來上万甚或几万战兵.再辅以多少辅兵民夫.配备足够的车马军资器械.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场硬碰硬的会战下來就是上千几千条的人命.以农业社会所能达到的组织度.如此损失.整个军队就是元气大伤.轻易恢复不过來.人命毕竟是人命.更何况是好不容易才组织起來的军队.以为打仗就是拼人命的.那是庸帅.士心也不会依附.

    反而是到了近代民族国家乃至后世工业化时代.随着社会组织度的提高.在人力资源沒有耗尽之前可以组织起源源不断的军队补充.这种拼人命的战争场面.才成为战争主流.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尤其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充斥其间的两军之战动不动就是深沟高垒.动不动就是相持.最后一方粮尽而退.真正硬碰硬的会战.也就是那么几场.而且往往是各自只是拼死了几千条人命.引兵而退.各自舔伤口去.

    汉唐以降.乃至于宋.开国时候.对辽的确硬碰硬打了几场会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但是.这是谁都经受比起的.最后澶渊之盟了事.对西夏战事.也有几场规模不如宋辽战事的会战.宋人虽败.西夏何尝不是用倾国之力.打完之后也元气大伤.宋人对西夏从此就是组织起沿边大纵深防御体系.就是进攻也是步步为营.或者沿着横山拔点.一步步的蚕食.或者就是在西夏影响力薄弱的河湟之地这种战略侧翼冒险.打着的就是不轻易会战.以国力压倒对方的主意.

    一场硬碰硬的会战打起來就是如此之难.具体到一场会战的进行过程当中.双方迎上去肉搏厮杀.更是难上加难.更常见的还是双方互相试探对方弱点.尽可能发挥弓弩的远程杀伤力.以骑兵扰乱对手.调动对手.在发现对方弱点破绽之后.再投入jīng锐击之.争取一举溃敌.

    双方精锐披甲之士列阵而进.狠狠对撞.一命换一命的厮杀.靠着拼人命将对方打到崩溃.这样的战争场面.哪怕一百场中.都难得有上一场.

    更何况是现在的这个环境下.自己等只能在闯贼无穷无尽的钢铁血火里苦苦支撑.用人命去与根本就不跟自己肉搏的敌人战斗.胜算.不知道在哪里.

    撤退.撤出闯贼的射程之外再组战阵.等待闯贼來攻.这才是明智之举.不论是什么时候.攻击方永远都比防守方的损失更大.

    “闯王快看.官军撤退了.”赵兴兴奋的指点这烟火弥漫.惨嚎不断的敌阵.

    是的.敌军撤退了.那快被自己的炸药包.虎尊炮.还有无数利箭扫荡过的敌军大阵已经再也看不到敌人.剩下的就是满地的炮火残害.满地官军弓箭手.火铜手的尸体.

    刚刚双方顶牛的一战.几乎彻底的歼灭了官军对闯军最有杀伤力的军种..火器营还有弓箭手.剩下的战斗.将变得轻松起來.

    敌军终于撤出了渭河西岸.为自己的大军过河摆开阵列.腾出了一块虽然不大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空地.

    这时候.吕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将旗举起.慢慢的落下.

    随着这面重于千钧的令旗落下.河岸上的炮火还有长弓戛然而止.整个战场立刻陷入了一片静寂.

    其实.刚刚的战斗.到了后來.几乎便是双方意志的较量.

    为了打开渭河西岸官军的主阵地缺口.为了渡过虽然已经冰冻的渭河.闯军几乎动用了全部的火器.扔出了几乎所有的炸药包.更主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射出巨箭.那五千长弓手连续不断的发射.已经让他们的双手几乎麻木的沒了感觉.再坚持下去.也将不能再发射了.

    而在渭河西岸阵地打下一块立足之地.现在是非常迫切的一个任务.

    渭河虽然封冻.但在双方.尤其是官军一方几乎上百门虎尊炮的轰击下.已经千疮百孔.原本平滑安全的冰面.更是裂痕处处.不但枪兵阵列难行.就是以后大炮辎重的运送.都万分艰难.更有冰裂货沉的危险.

    在西岸.打出一块立足之地.是势在必行.至于半渡而击.那是不现实的.哪个背水一战.只要闯军枪兵排开阵形.那哪里还是背水一战.那就是勇往直前.决无后退.闯军.自成军以來.哪一战不是背水一战.哪一战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传令.整队.枪兵上前.刀盾兵辅助.民夫中的民兵紧随其后.”吴涛不去看对面惨烈的阵地.有条不紊的开始安排渡河的阵形.

    吕世望望军阵左右.不由犹豫起來.在这个时候.自己所有骑兵都已经冲进官军营垒.在官军层层叠叠的营垒里.与官军最精锐的部队厮杀.这样.就让本來应该是骑兵护卫的两翼变得无力防守.唯一能依仗的便是这些长弓兄弟.

    “闯王.我们还能战.”火器营张营长看到了吕世的为难.第一个站出來接受了任务.:我们的火炮已经沒有火药.战阵之上.再也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但我们这些炮手兄弟还能厮杀.请将兄弟们的左右交给我们.“弓箭手分作两队.分列大阵左右压阵.对于一切敢于抵近的敌军.给予覆盖射杀.”吕世吩咐道.虽然看到一个个弓箭手已经筋疲力竭.但是.吕世还是将自己的左右交给了他们.

    现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军杀上.不能给官军有半点恢复士气与阵形的机会.

    一排排扎枪竖子.一列列刀盾兵排列完毕.一个个武装民兵紧随其后.长弓兵再次拿起长弓.坚定的保护起了大阵的左右.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

    吕世吴涛互相看了一眼对方.然后一起坚定的点头.

    吕世一挥手.然后催动白龙马慢慢向前.慢慢的走下河堤.走向冰面.

    掌旗官高高的举起闯字大旗.坚定的.骄傲的紧随其后.

    在吕世的身后.在那杆.在硝烟与西北呼啸的寒风中翻滚飞扬的大旗后.紧跟着吴涛.耿奎.赵兴.朱铁、、、、.还有..还有几万如潮水一般漫卷过來的黑色海洋.

    过河.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