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新闯王 > 正文 第六百五十章 接管吉县
    ( 紫幽阁)    吉县.隶属山西.但在闯军不断的金钱.武力等等的手段下.其实已经和根据地里如甘泉洛川等等县城一样.名存实亡.成为闯军的一份子.

    不过吉县毕竟孤悬黄河东岸.虽然也悄悄的被闯军控制.但是.还沒有真的如甘泉富县一般.几乎除了那几个言听计从的摆设县官等外.一切都已经掌控在根据地政府手中.这里.说实际的.其实是一种互相需要的联盟更加恰当.

    对于闯军.吉县的士绅官吏.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态对待的.虽然在根据地的政策里.他们也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特权.因此上.这一年來虽然大家表面上表现的合作愉快.相安无事.但其实内里依旧是暗潮涌动.那些不甘心失去他们特殊权利的豪强恶霸.时不时的还要给闯军填上点麻烦.

    现在.流寇大军已经开始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扎下联营.那漫天的杀气已经弥漫过來.让吉县内外百姓感觉到似乎是末日即将降临.整个县城在流寇小股打來的时候.就已经人心惶惶.一些豪强士绅都已经开始打点细软准备开溜.小民百姓也已经收拾了简单的家私准备逃难.不过大家一时沒走.一是故土难离.还有舍不得那些粗重.更有的便是.在内心里.还有一丝丝希望.

    在三十万流寇面前守住吉县.满城官吏都沒有这个信心.原因且不说那三十万恐怖的数字.就是这吉县原本的

    卫所军.已经在闯军的监督下.几乎全部裁撤了.现在的吉县.几乎就是一座空城.根本就沒有半点守护能力.而城外的流寇的口碑行事.早就有受害的山西百姓士绅商贾等等.亲身将过.一旦流寇杀來.那吉县必将是一个人间地狱.

    还有一个指望.那就是闯军.平时他们不是一直说.只要吉县被杆子流寇等侵扰.他们将第一时间救援吗.这是现在.就连原先对闯军恨之入骨的豪强士绅都殷切指望的.但是更多的人对这个承诺表示了担心.

    流寇是流寇.那么.闯贼是什么.其实还是流寇.不过是他们在陕北流窜到这里.看到这里还算富庶就赖着不走了.还有救是哪个闯王.还算有些见识.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但是.现在让闯军与他们一脉相承的流寇为了这大明的城池死战.任随都认为这绝对不可能.

    于是.在得到流寇來袭的第一时间.吉县大堂就成了菜市场.各方代表.大小官吏整日里在这里商讨争吵.但意见纷繁.就是不能达成一个共识.

    “老父母.还是赶紧去太原请兵吧.这说话流寇就要攻城.再不请兵.恐怕一切都晚啦.”一个致仕的老者颤颤巍巍的站起.再次向满头大汗的吉县县尊.再次提出向太原请兵的提议.

    吉县县尊张宗超抹了下脑袋上如雨的冷汗.一摊双手.无奈的苦笑道:“老先生.您不是不知道.现在的太原省城.早前与各地流寇作战.有的都是败仗.早就见贼如见老虎.哪个还敢前來救援.”

    看看那位食古不化的老者.张中超不得不苦笑着接着道:“现在.太原里那些官员.得到三十万流寇杀本我县.有西去陕西的意思.那高兴还來不及.哪里还会派兵堵截.现在.即便省城有兵.也绝对不会救援我们的啦.

    其实.这层窗户纸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只是这位做官多年.现在致仕的老者.还沉浸在老的理法之中.认为都是大明的土地.都是同朝的僚属.这发兵來救便是理所应当.其实.这时候.他忘记了一句流行在当时官场上的成语.与邻为壑.山西的这帮官员.玩这句成语已经精熟.对待开始时候举步维艰的陕西如此.对带现在的袍泽也是一样.要不三十几万呼啸各地的流寇突然西來.他们怎么能沒有察觉.但是.直到现在.那些袍泽同僚却沒有一个派出哪怕是三岁孩童來通报一声.好让大家有个准备.

    装聋作哑.祸水西引.弹冠相庆.这是现在那些官员正做的事情吧.

    张中超一番言语.立刻让原本热闹的大堂变得死一样的沉闷.一股被抛弃的悲伤气氛弥漫了整个空间.

    好半天.一个干瘦的.但满面精明的商贾站起來.恭恭敬敬的给张中超施礼道:“老父母.如果这样.那么.那么.”但是.那么半天就是不说下文.

    这个原本八面玲珑.能将死人说活.能将稻草说成黄金的家伙.现在却变成了结巴.简直急死人.

    但是.无论如何急.大家就等着他说出一部分人的想法來呢.却是急死也说不出.于是.一个实在是憋不住的年轻商人一下子跳起來道:“大人.素來大人与那陕西赵梓县尊交好.现在吉县有难.还请大人向赵梓借兵.”

    此言一出.再次让大堂变成一片死寂.

    “不可.千万不可.”一声声嘶力竭的喊声吓了大家一跳.放眼看去.却正是那位致仕老官.只见那老官满脸通红浑身颤抖的指着那个年轻的商人怒声斥责道:“无法无天.无君无父.大逆不道.”由于太过激动.不由引起一阵阵猛烈的咳嗽.

    喘息了一会.转过身对张中超争辩道:“大人.陕西赵梓.谁不知道已经成了闯贼的走狗.如向他借兵.岂不是开门揖盗.岂不是将这大明的吉县拱手送与贼人.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他的一番慷慨激昂.倒是得到了一些小官吏.老学究的大声赞同.

    那年轻的商人却一撇嘴.呲之以鼻的道:“我不知道赵梓怎么就成了闯贼的走狗.我只是知道他的地方太平富庶.地方安定.兵强马壮.他又与张老爷有同年通家之好.这时候.不去求他.难道还有其他办法吗.

    “胡说八道.身为大明子民.深受皇上恩典.你难道就要从贼吗.”一个县里典吏站出來指着那年强商人的鼻子一阵大骂.

    但是.这年轻商人也不示弱.立刻站起來与他对骂.他的同伴也一起加入.于是.大堂里再次热闹起來.

    突然一个粗豪的壮汉跳起來.也不对县尊施礼.就那么急三火四的嚷嚷道:“够了.都别搅闹啦.”

    这一声大喊.真的是振聋发聩.底气十足.

    大家立刻中断的争吵.回头看去.却是本县最大的豪强.杜如虎.

    这杜如虎世代豪强.强取豪夺之下.身家巨万.成为地方一霸.原先闯军沒來的时候.他就是这吉县当然是县尊.实际的县令都要看他的颜色.

    但是.闯军一來.却很是与他斗了几场.如不是这里是山西.吕世还不想太过惹恼山西官府.早就按照根据地的办法.除去了他.为民除害了.

    其实.这杜如虎也知道.闯贼早晚要取山西.自己的结局额绝对和曹家集的曹家一样的下场.因此.早就学着张元的办法.悄悄的准备了钱粮.训练了一批乡勇.一來以备将來吕世到來与自己算账.二來也想学张元.在这乱世里得场富贵.这三來.也看到乱世已起.也有了蠢蠢欲动之心.

    但是.这时候吕世闯贼沒來.却來了一个高迎祥闯贼.现在.吉县危机.向太原以及周边请兵已经沒有可能.而向闯贼吕世请兵.那自己第一个就不能答应.

    于是.站出來大喊一声.打断大家的争吵.

    张中超见是杜如虎.忙在桌案后站起來.对杜如虎笑着道:“杜大官人有什么意见.赶紧说來才是.”

    “我是什么意见.求人不如求己.现在.咱们就学那张元张大人.自己筹措粮草军资.组建乡勇守城.”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一些与这杜如虎一般境况的豪强的支持.这样.不但避免了将來闯贼吕世的打击.更有可能在这一场混乱里.如张元那样.得到一场富贵官身.想到这里.更是热血沸腾.

    “如果大人能支持某家此意.某家愿出家丁乡勇两千.”

    此言一出.大家不由一阵骚动.但是有心人却不由暗暗心惊.沒想到.这杜如虎竟然已经阴藏私兵.可见其心不善.

    “杜哥哥壮举.我等当然相助.”一个地主公子立刻跳出來.对着张中超县令施礼请命:“如果官府给我等一个出身.我等也愿倾家输难.招募乡勇.组织家丁为国效力为当地父老拼杀.”

    那个老十神闻听有如此好事.立刻上前.一番大义赞扬.

    “不过.我兵可出.但是.这钱粮上却要其他同道相助了.”杜如虎也不等大家说完.立刻提出了一个紧要的条件.

    此条件一出.就是那盛赞杜如虎为国输难老士绅立刻变成了沒嘴的葫芦.再不声响.

    大堂里再次陷入难堪的沉默.

    “怎么.难道为国就只能是我们这些吗.“杜如虎大声叫嚣道:”难道守卫吉县就不是大家的责任吗.”

    整个大堂依旧保持着压抑的沉默.

    就在这难堪的时候.突然.大堂外.一个洪亮的声音坚定而大声道:“当然不是.守卫吉县.还有我们..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