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新闯王 > 正文 第五百九十四章 势在必行
    …………    一批批人马.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各地头领.接连冲进葫芦峪老营寨门.寨门上.一丝不苟站岗巡逻的闯军兄弟.看着这些他们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心中的热情.就如同这七月的艳阳流火.哗啦啦的蒸腾燃烧.他们虽然不是决策者.但他们已经感觉到.闯军将又迎來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

    随着各地头领的归來.原先清冷寂静的窑洞.再次变得热闹起來.窑洞地中间的火盆已经撤去.空出的地方摆上了一张粗糙的原木桌子.桌子上三婶端來了一笸箩山上的果子.还有一堆时兴的炸薯条.桌子边上摆着一圈粗瓷大碗.王健与张啸提着盛满凉茶的大水壶.穿梭其间.给每一个缺了水的大碗倒满.桌子前围起一大圈.脸红脖子粗的讨论争吵.那些进不进來的.分散在各地的老八队的队长.更是卖力的站在墙边.个个不是互相挖苦就是显呗自己.说不过了.还要动动武力.就连一项板着脸的郑浩也加入其中.不时的和陈策叫板.过天星乐得见几个平时一脸正统的他们三人如此兴奋.于是在旁边和陈车等汉子叫好添火.这让三叔和四老吹胡子瞪眼的呵斥.但是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一个个叫屈的.喊冤的更欢.就连一项在吕世面前做淑女状的春兰.都丢下眼中的人儿.加入到这热火朝天的打闹之中.任三婶如何咳嗽.如何使眼色的提醒也不管用.

    但是.人实在太多.沒办法.就有人只好拿条凳子.就在窑洞外的平坝上坐着.那火辣辣的太阳.晒的人满头大汗.伸长了脖子从敞开的窗户探进脑袋來.不分战线的一阵参合.吕世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着大家说话.

    窑洞的窗户是开着的.在这里.往望去.远山近树尽收眼底.塬上的梯田.已经种上了夏粮.上月的一场好雨.让夏粮的秧苗蓬勃的生长.在那连天的绿色里.有老人孩子在期间逡巡.一是看着庄稼不要被野兔山猪糟蹋.同时.也顺带着挖点野菜.回家做个下饭的嚼过.

    现在的地里.很少看到壮汉还有女人.

    这农闲时候.正是根据地民兵训练的大好时候.南下渭南.完成他吕世的既定目标.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任务.但现在感觉到扩大到了七县.守备兵员还需增加.未來的大战一起.战兵也须扩充.这是这乱世里不能不做的.也必须要做的.那么.合格的民兵将有一大部分升格为守备军.而那些守备军.将顺次升格为战兵.所以.训练民兵做好储备兵员.是必不可少的.

    而女子不出现在田地里.是因为.根据地各地工厂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人手更见缺乏.于是.一部分健妇就进了工厂参加劳作.至于故老相传的女人大门不出.而门不迈的习俗.在严峻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旺盛的劳力需求下.也变得不再重要.

    同时.大战即将开始.队伍即将扩大.服装帐篷.刀枪藤甲.都要大力生产.这些都需要人手.现在.摆在根据地面前最大的问題就是人手不足的问題.

    真的是沒有办法了.为完成当初起兵时候定下的战略目标.同时想要扩大人口基数.只能再次扩大占领区.扩大根据地上下手了.为了人口.一场扩张之战势在必行.

    看看天色.看着吵得热火朝天的兄弟.吕世不得不一再敲着桌子大喊.“开会啦.开会啦.”但收效甚微.这让坐在他身边的赵梓很是苦笑摇头.知道吕世和气.但这已经和气的沒了底线了.这要是将來的朝廷也这般样子.那还不乱了套啦.不过现在自己身份特殊.却不能多说.只好在以后合适的时候.提醒闯王一下.

    三叔气不过.当时讲大碗奋力举起.就要摔杯立威.但看看手中的大碗实在舍不得.于是抄起屁股底下的凳子.二话不说就砸在了桌子上.一声巨响.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乖乖闭嘴.

    “闯王说了.现在开会.”三叔老虎般大吼一声.这才真正宣布大会开始.

    会议开始.历來是吕世先定下基调.大家畅所欲言.按照吕世的习惯.站起來想在地中间走圈.但是.看看屋里屋外满满的脑袋.就放弃了.满屋子的将士.哪里还有自己走圈的地方.三叔倒是想轰人出去.但是看看外面毒辣的太阳.也就作罢.

    本來.这种大型的会议.应该在葫芦峪原先的大厅里开的.但是.现在的大厅已经变成政务速成班的课堂.那里也挤得水泄不通.于是.大家还是挤到吕世这个单身汉的窑洞里.

    会议一开.政务官陈策先大倒苦水.

    高迎祥犯境.闯军以绝大的军事实力押解着高迎祥去了山西.这也算应了陕西巡抚胡庭妍的语言..与邻为壑.倒不是陈策沒有能力.七县之地正常的政务.在陈策面前.不过是半只眼睛的闻听.但是.这七县与正规七县政务不同.其实是整个新兴政权在刚刚崛起时候的所有改变与探索.吕世实行的那套东西.对于一心圣贤书的士子來说.绝对是一堂新鲜的课題.许多东西.真不是陈策等能理解和贯彻的.许多事情还是要吕世來指点.

    “闯王.现在政务速成班已经开课一月.其中讲课的就我们几个老人.而吴涛李先生.郑浩等人远在外地.实在是跑來跑去的不方便.其实.这都是我和赵兴两个盯着.实在是不行.”

    吴涛郑浩等纷纷给陈策赔礼.但也只是赔礼.沒有答应下以后怎么做.怎么做.太忙.根本就做不了.

    陈策所抱怨的.其实也是实情.政务速成班开班.作为一校之长的吕世.还真就沒上过一次课.只是抽出点时间写了些教案出來.教案也不是现行的政策指导.那是陈策赵兴等等人的事情.吕世写的主要是针对地主富户的政策执行问題.前世里.毛太祖在对待这些富户士绅的时候.太过激.执行上更加左倾.于是.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只能撤出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外面百万大军进攻.内部夺权瞎指挥是一方面.内里地主豪强的反叛更是主因.以至于红军远去.还乡团杀來.这一杀.就是到了全国解放多年.老苏区也沒缓过元气.现在.吕世自己的政务班.接纳的大多都是根据地里的热血青年.有热血.有激情是好事.但热血激情下.就最容易走极端.后世之师.这世不忘啊.于是.吕世侧重的便是执行政策的纠正上.防微杜渐.也算吧.再次将目光转向了陈策.笑着问道:“这几个月.我们又招揽了多少流民.其中壮丁多少.”

    被吕世等打断了抱怨.说起正事.陈策微微欠身.恭敬的拱手之后.如数家珍的汇报道:“回闯王.六月末.七月初.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朝廷开始崔克夏税的关键时候.其他各地大量产生流民.即便是渭南平原.也已经开始有流民逃进根据地.但是.北面却出了些意外.因此上.流民的招揽数度不如我们当初预计的好.”

    吕世一皱眉.奇怪的问道:“北面出了什么状况.”

    赵兴赶紧接过陈策的话題:“回闯王.影响北面流民进入的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的原因.北面几县先前已经被我们招揽的差不多了.第二是高迎祥的原因.高迎祥呼啸北方的时候.该裹挟的裹挟了.该杀戮的几乎都被屠戮了.因此上.那里的百姓也所剩无几.第三个.洪承畴上位之后.也意思到丁口对我们的重要.与是一改当初岳和声驱赶流民进入根据地的做法.下令沿县各地.严格控制人口流动.不得使一人一犬进入我们七县.要在这方面.封死我们.”

    陈策等赵兴说完.不由一声忧虑的长叹.

    吕世也将拳头慢慢的敲在了桌子上.原先.岳和声主政的时候.对于流民涌入根据地.采取的是弹冠相庆的心态.流民走了.那就不会再有杆子在当地作乱.以邻为壑.这回是找到了地方.他们还恶毒的想.去吧去吧.都到吕世那里去吧.这样.就让吕世背上巨大的人口包袱.无数张嘴.吃也吃光.吃死他吕世.

    但洪承畴高瞻远瞩.看到了这其中的弊端.开始严格控制人口.不得使一人进入七县.这下子.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饿死在家啊.

    想想北地惨状.大家一起默不作声起來.

    “沒有流民的加入.严重的影响了我们根据地的发展建设.”急匆匆赶回來的李先生.开始说现在的困难.“指望着我们自己繁衍生息.那是十几年后的事情.因此上.出台政策招揽丁口.填补劳力缺口.已经是当务之急.”

    吕世点点头.表示赞同.但出台政策招揽丁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官军将北面控制住.南面渭南平原本來富庶.即便是这天灾人祸的时候.也有一点生存机会.故土难离.这是扎根在每个百姓心中的观念.正所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即便是饿死在家园.也能守护祖宗坟茔.再说了.渭南是下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招揽來了百姓流民.当十月后大家进军渭南.还得劝他们回去.一來一回.得不偿失.

    “郑先生.你那里在西北招揽流民的进度如何.”寄希望于西北.吕世都知道效果不大.

    “西北本就地广人稀.同时更多的是异族.招揽效果根本就几乎等于无.”郑浩对答道.

    真的是沒有办法了.想要扩大人口基数.只能在扩大占领区.扩大根据地上下手了.为了人口.一场扩张之战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