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新闯王 > 正文 第五百七十五章 动迁改造
    …………    吕世和赵梓选定建设的古渡口.位于圪针滩南边.与山西吉县小船涡渡遥视相应.合称桑津渡.

    圪针滩渡口历史悠久.唐宋年间.屡有大军在此渡河.征战黄河两岸.自古以來就是连接秦晋的交通和商埠重镇.县志载:“昔有河东粟客每年在四乡收买粮食.雇脚运集此地.后以为不便.泊成丰年.禀官立市.粟客建窑积粟.相沿至今.”现存宋明老街和百年窑洞院落.尚可领略昔日繁荣.

    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各种物资.各种人员.还有不断运來运走的货物.几乎将这里堆的插不下脚.

    吕世就站在这片繁华之地的岩头看着底下蚂蚁一样的忙碌人群.对着一张规划图.和师爷还有二郎.不断指点规划.

    那个李纯后被调到这里.说是帮手.实际是吕世在暗中考察一下.现在.赶鸭子上架.这句话对吕世等來说在贴切不过了.至于忠诚度.那只能是以后再说.

    “在那里.我们设定的仓库区还要扩大.现在看來.经过五县來往山西陕西的客商.要比我们预计的要多了不止一倍.所以.原先我们定的要建设的那些仓库.完全就不够用.”吕世对照着地图.指着靠近码头的那片空地道.

    师爷歪着嘴连连点头.歪嘴的原因.不是受风寒引起的.而是乐的.几天來.这歪嘴的症候越來越严重了.说话都有点漏风:“小先生.何止是比我们预计的要多上一倍啊.两倍都不止啊.原先的仓库根本就不够用啊.现在想建设还沒动工的.就都已经订购一空啦.”然后大手一挥道:“建.扩建.招募人手扩建.”

    李纯后就远远的站在师爷身后.眼中充满了敌意的反驳道:“说的轻巧.就这么一摊开.我们就投入了上百万的人民币.那可是合着上万的银子.你倒是只出两千银子.却拿着三成的股份.有这样的盟友吗.”

    师爷尴尬.这小子怎么整天就和自己过不去.难道我杀了你爹还是杀了你娘.但这话只能咽在肚子里.因为他看出來.这小子在账目财货上有一手.还似乎特别被吕世看重.真要是得罪了.将來人家在吕世面前轻轻一句.那自己可能前面的所有.便都前功尽弃.

    “其实.我是不要干股的.但是.但是你家小先生不同意.说我家老先生已经做了很多.就给一成干股.那怨得谁來.”师爷连忙小声的辩解.但任谁听了这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

    李纯后就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闯王.这个小先生.

    其实.这事吕世是有考量的.让他们投入.这才是上贼船的根本.捆绑一起.你要是不想血本无归.那你就耍心眼好了.但干股也要给.这叫甜头.不然吸引力不大.其实盟友也好.合伙人也好.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吕世打断他们两个斗嘴.对着二郎.还有二郎带來的几个喜欢建筑的同学道:“不但仓库要扩建.就是原先定下的铺户街道.也要拓宽延长.这样.即保证了客商的吃住方便.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收入.将來这些都要租出去.我们只收房租和赋税.那就够了.”

    二郎拿着一堆木制的尺规.比划半天.点点头.表示可以;“叔叔.那这街区就要再往南扩展.原先老渡口的房子就要动迁了.”

    吕世看看原先那破烂不堪的街道.点头到:“为了发展.沒办法.还是老规矩.派能说会道的人去洽谈.给足了补偿.但一定要快.不然.我们入冬就完不成工了.”

    这动迁谈判归李纯后管.得了命令.看过了二郎给出的区域.然后马上带人去动员搬迁了.

    “人手还得增加.要不不够.”师爷歪着嘴上前建议.其实在吕世这一套面前.他还真就帮不上忙.就对付老百姓还行.但吕世又不让他玩原先的那一套.结果也是无用武之地.当初他也找了赵梓.请求按照当初强征的办法.但赵梓当时就驳回去了:“看着.学着.关心着就是了.少插嘴.”这是赵梓给他的指示.

    现在正是夏粮农闲的时候.宜川里大量安顿下來的流民.只能靠着根据地贷款度日.那些贷款还几乎全部被百姓投入到了农耕里去了.留给自己买土豆口粮的.几乎就是微乎其微.更别说买点像样的家什了.现在.机会來了.政务官通知了.只要大家有把笨力气.就可以上渡口工地上去做工.要人民币也行.要麦子也行.如果.哪个还有泥瓦匠木工的手艺.那你算是捡到了.因为按照根据地政府规定.手艺人算是技术工种.工资加倍.

    这下.那些手艺人可高兴坏了.无论是什么朝代.手艺人被官府征发.都是按照匠户的规矩來.供应饭食却沒有工钱.挨打受骂.那当然是家常便饭.因为你做的是匠户.连妓女都比你高一等.比商人还高点.吃的更是猪狗一样的食物.一场征发下來.不死在工地.已经就是万幸了.现在根据地规定.來去自愿.看工钱说话.你认为合理.那就参加.你认为不合理.那你就走人.大家各不相干.不过这里也有规矩.

    第一.前提是.不供应伙食.一切都要靠你在家里带或者干脆就在工地周边.如雨后蘑菇一样冒出來的小吃部上购买.沒人限制你吃多吃少.沒人管你是否鱼肉.一切都以人民币说话.

    第二.只要答应了工地的活计.就要保证质量的完成.质量由大家评判.完不成的.对不起.那你就要被扣工钱.

    百姓实诚.这样待他们.他们怎么能不保证质量.只能更好.不能怠工.

    当这些工人看到丰厚的工钱之后.开始热火朝天的劳作.吕世更出了个承包制度.这下子.让那些工人都疯了似的赶工.偷懒.那岂不是和自己的收入过不去.

    当初.李纯后和那位师爷心疼工钱.一再在吕世面前提醒:“给多了.这是浪费啊.尤其是不管饭.这简直就是浪费中的浪费.为了让工人能够吃饭.我们还得平均着给他们的工资里算上饭钱.那得多少水分啊.不行啊.还是改过來吧.自己做还能赚点啊.

    吕世笑着道.“大锅饭.我敢保证在工人吃不饱的情况下.你的浪费绝对比赚的多.”

    于是.师爷和李纯后想想.也就作罢了.这是一个最浅显不过的道理.

    看看有些灰心的两人.吕世又笑着道:“不要怕多花钱.我敢保证.我们多花出去的.在工地完工后.一定全部又回到我们的口袋.”

    “闯王不可.”李纯后当时就急了.“都说闯王仁义.如果完工后便抢掠百姓.那岂不天怒人怨.”

    “说什么呢你.”张家二郎当时就愤怒了.

    “不妨事的.李先生还不太懂.”吕世打住张啸愤怒的责问.对李纯后笑着道:“一生二.二生三.这个经济学你以后在政务班上去学.但我说的是.我们通过我们规定的税收.就会把我们多花的钱.按照税收的方式拿回來.而且还是皆大欢喜.”

    李纯后精于计算.但这的确不懂.但看闯王不是盘剥百姓.似乎是拿商人开刀.商人.好吧.那就等着看结果吧.

    一上午劳作.吃饭的时候到了.工人一窝蜂似的就冲进了街旁临时的.或者是永久的饭馆.王老憨挤上前去.对着那标致的老板娘大喊一声.八个馒头.一碗汤.”

    那老板娘快乐的回应一声:“好嘞大哥.”然后麻利的给他用筷子插上八个馒头.再让孩子给他端上满满的一大海碗鸡蛋汤.

    王老憨就挤出人群.蹲在一个背风沙的角落里.狼吞虎咽.

    王老憨其实一点都不憨.他是第一个在这工地上报名的汉子.沒有手艺.就把笨力气.但也赚的不少.

    雪白的馒头.一块钱四个.大家饭量大.两块钱的.再來上一碗汤.五角钱.这就可以吃饱了.并且比在家里还要好得到了天上.这样一天三顿下來.不过八块.但是工地上可是给这些力气汉子十二块.那就是一个月下來一百二十啊.也就是说.自己吃香喝好的.还能给家里赚上一百多斤麦子啊.要不就自己这大肚子汉.就能将家里不多的土豆都吃光了.现在.知足.

    狼吞虎咽的吃完.将大碗往规定的地方一放.也不抹嘴.直接冲上了工地.吃饱了有力气.干完了这承包的一段.说不得.月末前还能再干上一段.多赚上十几块呢.自己已经看上了渡口商人出售的一种花布.说是在什么山东來的上等货.山东.不知道在哪.但这布不贵.等回去给你婆姨扯上几尺.自己的婆姨现在穿的.白天都不能出门上街的.想象着婆娘穿着崭新的衣服时候的样子.王老憨干劲更足了.

    看着吃完的汉子都上了工.小店里立刻清净下來.将最后一个半拉的馒头捡起來.吹去上面的土.老板娘吃了下去.管他是谁吃剩下的.反正比树皮草根好吃多了.不能糟蹋了.

    这时候一个一身青色服饰的老人进來.政府的收税官來了.老板娘欢快的迎了上去.将一条长凳摆上.请那老人坐下歇歇脚.但那老人笑着道:“月底了.忙.就说说你的税吧.报报吧.”

    “好好.我这就让我家小子给你老报上.我家小子可是识文断字的.”

    所谓的识文断字.不过就是在政府扫盲班上上了一个月的课.会查钱.会加减法.但这已经是这家几代沒有的了.那是绝对值得骄傲的了.

    “老爹.我娘这个月拢共卖了一万一千零二十人民币.按照四分的税.我们该交.该交.“脸红的跟个猴子腚似的了.

    老爹哈哈一笑.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阵之后.报上道:“四百四十八块.按照你家的情况.拉扯个孩子不容易.政府减免一半.也就是二百二十四块.我给你出个手续.然后到镇东头钱庄交去.记住.不要银子铜钱啊.”

    “我知道.我知道.”那老板娘就满眼泪花的送老爹去了下一家.

    百姓淳朴.沒有瞒报的.一旦有.那就马上被人押出根据地.这可是要命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