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逆天灭神传 >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溪中的月
    月下仙子,白衣独舞,林月儿的影子,在龙幽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虽然龙幽极力避免两人的相见,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难以逃脱,如今两者宿命般地相见,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风又起了,幽冷静寂的风,拂过两人的脸颊,一阵寒意涌上心头,触动人心,但却掩饰不住彼此眼中的复杂与热切,本不该见面,本不该重逢,但如今素面相对,可识此心尚温,过往云烟不止,留恋婉转心间。

    “这一年的时间,你变了好多。”林月儿低首垂眉,眼波如水,犹豫良久,终于还是打破了无言的沉默。

    龙幽轻笑一声,只不过本该是充满欢乐的笑容中,却隐藏了太多的沉郁故事,这一年,刘叔等人被神秘魔人捉走,自己被迫踏上东陨大陆,一路生死磨炼,来到了圣灵大陆,遭遇承影绝命追杀......

    这一年,龙幽的确变了,不止心变了,实力变了,一切都变了,只是或许这世间还有些事情,是不会变的,比如眼前这个不食烟火的白衣仙子,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那心中难以斩断的情愫。

    “是啊,一年的时间,或许在你们的眼中很短,但对于我来说,却比我之前所有经历过的岁月都要漫长,都要刻骨铭心。”

    “你一定经历过很多故事。”林月儿皓首蛾眉,微微抬起,晶莹如玉的眼睛,凝注着龙幽,似乎眼前这个男子,平静的面容下,隐藏了骤风暴雨般的故事。

    “还好。”龙幽的回答极为简单,却是最好的回答,一切尽在这“还好”之中。林月儿轻轻地笑了笑,梨窝隐现,流波动人,只是略微有些隐藏极深的感伤之意。

    “我走了。”龙幽终究还是开口道,似乎这句话本没有必要说出口,但龙幽不知为何还是说了出来,像是给彼此一个最后的交代。

    林月儿螓首微点,她已经接近了自身的极限,此处的天地威压,其已经难以抵抗了,再往前,对于其而言,如登天艰难般。

    而龙幽却始终如同闲庭漫步般,诸多天地威势,视若无睹,所以他终究是要走的,而她只能默默呆在原地,甚至后退,两人的距离终究还是要变长,正如两条平行的线,除却在转折的时候,阴差阳错地相遇,但在归于各自道路的时候,终究还是要永不相交。

    “祝你好运。”此时林月儿的唯有默默地祝福。

    龙幽默然,而后转身向前,暮然间,却回头望了眼林月儿,见其笑靥如花,心中一阵绞痛,却还是走向了远方,深不可测的远方。

    神阳遗迹外的两不相欠,圣灵之路的岔路而行,一切都昭示着,这份情终究只能烟消云散。

    渐渐地,不知前行了多久,龙幽只感觉到了肩上的天地威压顿然一轻,全身上下不由得一阵轻松,如同被枷锁束缚的犯人,脱去了捆缚后,重获自由,而天地这方最大的枷锁,此刻也给了龙幽自由,不过前方的路依旧漫长不知尽头。

    “天地威压散去,但显然还没有到圣灵传承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接下来的考验,会更加的艰难,比之天地威压还要难缠。”龙幽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接下来的路会一番平坦,或许下面才是真正的考验。

    不过直到现在,他都没有遇见宋毅,看来灵璧口中的宋毅,果然有些手段,若非龙幽有三重天决护体,也绝无法如此轻易地克服天地威压,而这宋毅想必也是手段不凡,不过即便如此,龙幽还是有必胜的决心。

    当龙幽起身之时,顿时幽暗的通道,平静的虚空中,闪过一丝空间涟漪,随机龙幽的身形便消失在了无边的虚空中,似乎落入了另一个玄妙的世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一位老叟,尨眉皓发,轻抚白须,目中含笑,望着底下的众多年幼弟子,耐心地教导着徒弟。

    “夫子,弟子有一问。”便在这时,众多孩童中,一位紫衣童子,有些疑惑地问道。

    “哦?何惑之有?”老叟微笑着问道。

    “夫子,既然道可闻,又为何不可道,若无道,又何必求道,道是否只是虚幻,并不存在于世间。”

    老叟笑了笑,望着众多年幼的童子,缓声道:“可道之道,非永恒之道。可名之名,非永恒之名。天地本就无名。万物有名,是因命名者。所以我们要常怀着“无欲”的心情观察玄妙。也有人抱着“有欲”的心情观察玄妙。两者本质一样,走向却不同。虽然同出自“玄空”之中,可这玄空之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玄。无欲,才是观察众多玄妙的大门。”

    夫子起身,走到了那紫衣童子的身边,朗声道:“心中有道,道便存在,心中无道,道也便是虚幻的,所以,龙幽,你明白了么?”

    紫衣童子的脸上露出了似懂非懂的神色,而后犹犹豫豫地摇了摇头,老叟却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头。

    皓月当空,银辉遍地,紫衣童子静静地坐在一方草地上,遥望着空中高悬着的明月,一轮皎月,数片轻云。草地之下,有溪水淙淙,紫衣童子心中对于夫子的话,难以理解,有些苦恼,便在草地上走了走去,而后立在了溪边,望着流水逝去。

    “夫子说,心中有道,道便存在,心中无道,道便是虚幻的,那究竟道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紫衣童子忽而抬头望向天际,心中思忖道:“若是我心中认定存在的,便是存在,我心中不存在的,便是不存在,那么这天际的一轮明月,到底又是真是假?”

    清澈的溪水中,倒映出明月高悬的模样,紫衣童子的余光瞥见了溪水中的明月,心念微动,一丝道不明的感悟涌上心头,对于夫子的话,似乎有了些理解,却又仿佛隔了最后的一层薄莎,难以真正地通悟。

    便在这时,夫子不知何时来到了紫衣童子的身边,见其一脸的惘然,缓声开口道:“龙幽。”

    紫衣童子正沉浸于这千古一问中,却是没有察觉到夫子的到来,直到夫子的话,响起在耳边,紫衣童子这才豁然一惊,举目一望,才方觉夫子的身影,有些害怕地说道:“夫子,弟子知错了。”

    “哦?你何错之有?”夫子轻声问道。

    “弟子...弟子不该,晚上偷跑出来,违背了夫子的教诲。”紫衣童子胆怯怯地说道。

    夫子摇了摇头,望见紫衣童子胆怯的样子,微笑着道:“规则是人定的,何必拘泥,我一直希望你们能够做到无规的境界。”

    “夫子,什么是无规?”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夫子郑重地讲解道,“龙幽,你所困惑的事情,便是在于一个规字,你之所不明白我的话,心中有所困惑,便是在于,你心中的枷锁,让你无法看破这世间的虚妄,这溪水中本无月,可若是你心中有月,这片溪水中便有了月,你若是心中无月,一切都是虚幻的,便是那苍穹中的明月,亦是虚无。”

    “一念困于心,便无法通达,龙幽,既然你如此执着于真假虚幻,我便让你在此地感悟,直到你明悟之时。”夫子留下这话,便离去,留下了紫衣童子一身,木立原地,苦苦思索着夫子所言之中的真意。

    “溪水中的月,苍穹上的月,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