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正文 第八十二章 专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形依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懂得哲学的心灵应该具有理性意志、以及美德的望。

    一个哲学家应该适当的热爱智慧和勇气,以智慧作他们行的基础。智慧则是对於美德的知识、或是与所有存在的事物之间正确的相处态度。

    有关国家和统治者,柏拉图也做出了有趣的论点。举例而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有缺陷的民主制度与个由暴君统治的国家,哪个比较理想?

    他主张由一个恶劣的暴君统治反而更好(因只有一个人能从事恶劣的行径),而不该取有缺陷的民主制度(因所有人都可能做出那样的行径)。

    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国家是由许多不同的灵魂所构成的,自然而然的会从贵族政治转变阶级政治、接著转变寡头政治、然后是民主政治、最后则会转变专制政治。

    或许苏格拉底试著警告后人的是,一个国家会由许多无所节制的灵魂所统治,而那些具有智慧的灵魂应该试著劝告或节制那些热衷权力、金钱、名誉、和名声的人们。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数学的一个部门。认:[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

    认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

    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造物主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於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

    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

    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

    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

    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

    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於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

    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思想通常被与他最知名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相对比,亚里士多德的名声在中世纪早期时完全被柏拉图所掩盖。

    柏拉图的原始著作在西方文明遗失了上千年·直到它们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一世纪被人从城带出止。

    中世纪学者透过拉丁文的翻译版本研读柏拉图的著作,当时那些拉丁文译本还是译自阿拉伯学者从希腊文翻译至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二手翻译。

    阿拉伯学者不只翻译古希腊的著作,同时也撰写了许多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原著的评论和解释(如阿维森纳、亚维侯),这时亚里士多德的名声开始超过了柏拉图。

    只有到了文艺兴,当西方世界对於古典文明的兴趣开始时,柏拉图的哲学才又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长了文艺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到了19世纪,柏拉图的名声恢了·至少跟亚里士多德的不相上下。

    自从那时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也将他们的理论根基於柏拉图的著作之上。柏拉图的影响在数学界和科学界特别大,尤其是戈特洛布、弗雷格以及他的学生如库尔特、哥德尔和阿隆佐=邱奇等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用了柏拉图所提出的有著永不变的现实存在的主张·反对尼尔斯、玻尔提出的物理宇宙以及他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相反的,那些脱离了本体论理论模型以及道德理想的哲学家,则通常会以其他各种观点批评柏拉图主义。

    例如尼采便攻击柏拉图把世界分割成两个的作法,马丁、海德格尔则批评柏拉图模糊化了人类生命的本质,而卡尔、波普尔则在他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一书中批评柏图在《理想国》所提议的政府形式是个典型的极权主义政权

    列奥、施特劳斯被一些人视是恢柏拉图在道德哲学上的影响力的主要哲学家,他取的是较少形上学的形式。

    不过,由於受到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施特劳斯并不认同他们对於柏拉图的谴责,而是专注於在对话录寻找柏拉图面对批评所提出的可能解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从西方哲学的传统考察史定论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理斯多德到德国唯心主义的费希特、黑格尔,都被描绘成史定论主义的奠基者。

    史定论主义也被视封闭社会的意识型态和开放社会所依赖的理性批判精神格格不入。

    因此所有史定论主义者都是开放社会的敌人。特别批判了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史理论,说他们都是[错误的预言家]。

    书的上卷的副标题是[柏拉图的符咒],下卷是[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其后果]。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企图心,希望利用哲学史的材料进行对史定论主义的斗争。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极权主义的模式,是一个反民主的贵族主义辟。

    其认[理想国]是一种出於对变动恐惧的乌托邦工程。

    分三个等级,规范了每个人在整体中的位置作者认这是一种封闭的社会,一个开放的社会是鼓励竞争,人的地位是透过自身努力赢得的。

    黑格尔虽然建立了哲学史上最完备的体系,但也遭到无情的攻击。作者认黑格尔哲学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它符合了普鲁士国王建立文化霸权的需要,成[官方哲学]。

    黑格尔的史定论主义的核心是[国家至上论],更确切地说,是[普鲁士国家至上论]。

    黑格尔认支配世界精神运动的就是史规律,根据史规律,世界精神经了东方国家,希腊、罗马国家及日耳曼国家三个阶段。

    日耳曼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普鲁士国家。此时,世界史也发展到顶峰,所以黑格尔的著作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狂热崇拜。而黑格尔的国家主义被后来的法西斯主义所承接,成重要的思想依据。

    作者接著把矛头指向了马克思主义,他把法西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说成是黑格尔哲学的右翼和左翼。

    在马克思眼中,史规律不再是世界精神的规律,而是物质生的规律。史按照生力和生关相互作用的规律发展,分别经原始共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作者认马克思的史定论主义是一种经济的史定论主义,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此一下层建筑,决定了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

    作者承认经济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反对经济决定论。他说:[不是经济力量统治政治力量,相反地,是政治力量控制和制服经济力量。]

    作者之所以强调政治对经济的作用,是了用改良主义的方案来证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

    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弊病的批判的确一针见血,但是透过政治手段,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已经大幅缓和社会矛盾,马克思的理论便显得过时了。

    这种政治手段不是来自史定论主义所擘画的全盘改造的[乌托邦社会工程],而是来自逐步的、渐进的、滴定式的所谓[细部社会工程]。

    这种社会工程的优越性在於它的试验性,不用捣毁一切再来重建,而是透过温和改良的方式,随时依据事实来调整和修正,避免社会动所付出的庞大代价。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不算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时代的物。

    作者道:[《史定论主义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我战争而作的努力。我认,在马克思主义重新活和大规模规划思想影响之下,自由会成一个中心问题。因而这些书意味著反对极权主义和读菜主义以保卫自由,并对史定论主义迷信的危险提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