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仙途之步步生莲 >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琴心
    是的,惊奇,一个十来岁的还没有出过国的小姑娘,何至于有如此浓烈的情感,这是在场包括谷涛在内的大人心里最深处的想法。

    唐若曦当然知道自己说出这席话,会引起他们怎样的惊奇与困惑,但是这些话在她心里埋了如此之久,不吐不快。

    前世,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子女,是处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中的一员,面对那样的事情,即使心里很不齿那些兴致高昂过着圣诞节的年轻男女们,也无力改变这一切。

    如今,她身为一名修真者,在凡尘俗世中,她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凡人都可以被她踩在脚下,那么前世未竟之事,前世无奈之事,现在她终于可以去做了。

    修真者比起凡人来,多了许多优势,但是在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需要好老师系统的来教授,就像许多拜师学艺的人,都希望拜名师为师,对于华夏古代文化,前世今生的经历加起来,她也堪堪懂了个皮毛。

    如果这人真的有真才实学,她不介意拜他为师,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自己薄弱的领域,她很有自知之明。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唐若曦表现的一幅很意外的神情,似乎不知道自己说了一番多么惊世骇俗的话。

    何瑾对于这个小姑娘的淡定,算是真正领教了,偷偷地朝谷涛竖了一个大拇指,这丫头真牛。

    “没事啊,小姑娘志向挺远大的,呵呵,你现在学得怎么样呢?都会些什么?”何瑾突然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她了,也许收这样一个徒弟也不坏。

    “我会一点刺绣,还会弹琴,其他的没什么会的呀,您真奇怪,我如果全会了,还要师傅做什么?”唐若曦拧了拧眉头,不认同的说。

    何瑾倒还没说什么,王晶听到这小姑娘会弹琴,眼睛一亮,突然一个想法袭上心头。

    “曦儿,你会弹琴啊?来来来,你何奶奶带了一把好琴,你来演奏一番,怎么样?”谷涛在一边抢先说道,他刚刚可是看到了,老王把那把有名的焦尾琴带来了,正好让曦儿出出风头。

    王晶心里有自己的计量,对于谷涛这个提议没有什么异议,见丈夫也看着自己就知道他也同意了,回他们的房间里面拿出了焦尾琴。

    焦尾琴,是华夏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想比,“焦尾”琴名字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

    相传东汉时期,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后世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它又称“烧槽琵琶”, 后遂用“焦尾琴,焦尾, 焦桐,焦琴”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

    “小心点,就放这里吧,我们纯粹就是听你弹琴,不用想别的。”王晶把琴摆好,对唐若曦温和地说。

    唐若曦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名流千古的名琴,心里很是激动,与她手里的凤吟不同,这把琴完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相传,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古人有云,琴有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在弹琴之前,要焚香沐浴,洗净身上的尘埃。

    如今,弹琴已经渐渐没有了以前那种风雅与纯粹,在这样物欲横流的年代,琴,成为了博取名誉的利器,成为了获得金钱的工具。

    她静了静心神,尽量放空自己的思想,慢慢的十指开始舞动起来。

    一首《梅花三弄》袅袅而来,唐若曦前世时曾经特别喜欢这首曲子,曾经学习多时,今生因为修真的缘故,她更加容易感悟自然,对这首曲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梅花三弄》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赋予了人生积极向上态度,鼓励人们去学习梅花坚贞不屈、纯洁高尚的品质。

    她特有的恬静、淡雅、极富深刻内涵的曲调,以及它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在现代的社会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与喜爱。

    这首具有高雅气质的乐曲,不仅在古琴上被演奏过,还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琵琶独奏曲、古筝独奏曲、笛箫合奏曲等民乐合奏多个演奏版本,不过她更喜欢用古琴演奏。

    此时奏来,意境的刻画信手拈来,那美丽生动的傲雪梅花,似乎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一幅寒冬腊月的万木凋零,唯有梅花铁骨铮铮,迎寒而立的画面慢慢展开在他们的心里。

    乐曲的第一段为引子部分,散板、节奏自由;曲调从低音区缓慢奏出,大跳音程以及同音反复的进行使旋律流畅、抒情,柔中见刚,气氛显得低沉肃穆但又不失亲切感。

    短短几小节的引子部分,就已经使何瑾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在风雪中迎风摇曳、做然挺立的画面。

    接着音乐进入第二段,同时也是音乐主题的第一次呈示,这一段全部采用清澈透明的泛音技巧演奏,音色显得空灵、轻盈,极富美感。

    曲调来源于开始部分的引子,因而属于递进式的发展,附点节奏型的运用,使得旋律更加跳跃、轻盈,赋予曲调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乐曲向前发展,仿佛展现出了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的梅花在微风轻拂下翩翩起舞的生动场面。

    特定的泛音主题音调又分别在第四段和第六段各变奏一次,由此形成了“三弄”。

    “三弄”基本曲调完全一样,但在音区以及泛音的对比色彩也有些微妙的变化,从而刻画出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使得梅花的形象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二弄”中,主题音调第一次再现,但音区却移低了八度,展现了梅花在风雪中翩翩起舞初显傲雪身姿。

    在“三弄”中则又把“二弄”中的同音反复换成了八度跳跃,从而起到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效果。

    曲调三次反复出现,就好像古代文人在反复吟诵古代诗词一样,久久萦绕在耳旁。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梅花另一个新形象。

    曲调中多次出现的八度大跳使得旋律火起大落、波浪起伏、摇摆不定;节奏急促、刚健,同时音型中所带的切分节奏型也使得音乐极不稳定。

    在第七八两段的曲调中,音乐转入高音区。音符巧妙的结合以及切分节奏型的巧妙贯穿,使曲调高亢流畅,节奏显得更加铿锵有力,情绪高昂而热烈,进一步塑造了梅花威严挺拔的英雄气概。

    在随后的段落中,曲调又在中低音区再现第七段曲调,更显苍劲气质,最后一段,音乐渐慢渐弱下来,旋律中似乎透着几分感叹。

    尾声中,音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旋律安静下来,仿佛在经历了风与雪的打击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泛音演奏在渐慢、渐弱中结束了全曲,余音绕梁。

    唐若曦已经停止了弹奏,但是在场的人却都沉浸在她勾勒的意境中,久久没有回神。

    何瑾是第一个“醒”过来的,他怔怔的看了眼前这个女孩子半晌,心里的震撼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这个小丫头如果真的是自学的,那堪称天资纵横也不为过。

    琴声即心声,能够把《梅花三弄》弹奏的如此出神入化,这孩子的心性不用怀疑了,其实之前他们想听她弹琴,主要就想从琴音中观其人性,没想到却来了一个大惊喜。

    王晶也从那梅花昂首挺拔的不屈姿态以及傲雪斗霜的画面中回过神来,看着唐若曦惊为天人,一把拉着丈夫去边上嘀咕了半天,神神秘秘的,好半天才回来。

    唐若曦不用刻意去听,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耳力太好了也不是她的错,不过这谈话的内容嘛……王奶奶干嘛不和自己说呢,和何爷爷说有啥用。

    “曦儿,我们夫妻两个收你做徒弟,你可答应?”何瑾现在真的体会到老谷让他来这里的意思了,这么一个惊才绝艳的好苗子,拜师也会如他们收徒一样,很挑剔,非常挑剔。

    看着眼前巴巴的看着自己的俩老人,她心里也汗了一把,话说,她没说不答应啊,不用这么可怜兮兮的看着她吧。

    见唐若曦没说话,合金夫妻俩就马上吧啦吧啦把拜他们做师傅的好处罗列了一大堆,根本就没给唐若曦插话的机会。

    “好了,曦儿,你就答应老何他们吧。”谷涛也以为唐若曦不答应,只能自己豁出老脸来说道说道,他叫老何他们来的本意可不是让他们来受挫折的。

    唐若曦无奈的看着眼前这三个老人,笑着说:“你们没给我说话的机会啊。”

    (明天要去医院,十二点那章可能要挪到和晚上那章一起发,不好意思啊,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