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帝之轮回 > 正文 335、迦南内院磐门,萧十一郎必胜
    当然了,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孙逸几人也偶尔去听听棵什么的。一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孙逸和内院出名的高手‘萧十一’的越战之期终于在很多人的殷切的期盼中到来。

    这一天是十月二十二号,下午三点多钟。迦南学院外院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今天下午学院并没有开设仍何的讲座。大家对这次期待已久的比试议论纷纷,很多人早早的就赶到了这里。而孙婷婷,孙玲,孙逸几人今天也没有摆地摊。迦南学院外院中北边的比武场地中挤得满满的,大家不时的讨论些什么,而且看样子情绪都很高。孙阳和赵颖也在人群之中。赵颖今天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头发披散,头上戴着一个毛茸茸的帽子很好看。秀发上散发出一种女子特有的清香味。(个人认为女性体香的说法是存在的,不过这秀发上的味道可能是刚洗过头的关系吧!人人都爱美,而美丽的女子更加如此。对吧?呵呵。)赵颖脸上带着笑容,样子很好看。一只手搭在孙阳的肩膀上,另外一只手抱着孙阳的膀子。孙阳今天仍然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米色的裤子。脸上的笑容看起来有精神,两人看起来就是很相配的样子。

    此时两人正在小声的说着什么,孙阳:“孙逸这妹夫还真是能惹事,就连迦南学院那位常常见不到人的院长都被惊动了。不知道院长会怎么处置他。”

    赵颖的声音很好听,让人听了有种骨酥的感觉,声音很小,很轻,很柔:“那位院长大人也真是有意思,竟然会等着这场比试结束。如果孙逸和那个萧十一一个月前就已经比试过了。估计孙逸如今早就被关在什么地方,反正一定不会很好受了。你说那小子是不是知道院长大人想惩罚他,所以故意拖延时间?”

    孙阳笑了笑:“估计是机缘巧合了。”说话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很有趣的事情,笑了起来:“不知道孙逸被院长抓住后,会不会和院长动手,不过就算他的本事再大,在那位的面前恐怕也是折腾不出什么花样的。”

    赵颖点了点头,一副很赞同的样子。

    他们两人说话的声音很小,周围的人很多,声音很嘈杂。他们刚才谈论的事情,就算有人站在近旁,也很难挺清楚具体的内容。可是离两人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却听到了,而且听的很清楚。这是一个很壮实的中年男子,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情动容,此时的表情却有显得有些古怪。小声嘀咕道:“这两个小家伙,竟然敢在背后编排我的事情?不过倒是提醒了我,到底该怎么惩罚‘孙逸’那个小子呢?”

    这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真是学院的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院长大人‘陨心炎’。他站的位置里两人不远,不过之间却隔了很多人。这位院长大人,眼睛静静的看着人群。比武场地中所有人的一举一动,谈论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内。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了不得的手段,需要很强大的灵魂力量,和定性。一般人在这种嘈杂的地方,由于各种谈论声混杂,甚至听到的就是一种嘈杂不清的嗡鸣声。也就是噪音,如果刻意去细听这种混杂的声音,不仅什么都听不到,恐怕还会出现大脑眩晕,甚至出现幻觉等等现象。就算是孙逸此时的灵魂力量之强大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让出了一条路。有一群人沿着那小路走进了比武场地中,这些人中好多人手中都举着一个小旗子。旗子上分别写着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迦南内院磐门,萧十一郎必胜。’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很帅气的男子,其中穿着白色长褂的正是内院强榜排名第十的萧十一。旁边的那人也来自磐门,是磐门的副门主外加管家。他姓安名第,这位安第负责磐门的日常事务。而那个萧十一担任磐门门主只是担个名而已,不过有这样的高手坐镇,对于磐门来说也是一种炫耀。

    迦南学院的内院和内院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在内院之中相对而言更加自由。那种无形的竞争也更加残酷。内院并没有外院中的讲座,获得火能的方法自然很多。不过却显得更加困难。在内院中,每名学员每周都可以获得免费的七火能点。火能点等同积分,他们在内院中的‘修炼加速塔’中修炼的时候,每天都会扣除一火能点。每天按两小时算,如果你在加速塔中修炼一不小心修炼了二十四小时,那么对不起。你这不是修炼了一天而是修炼了十二天,已被扣除十二火能点。当然了这是一层的情况,加速塔,整个埋在地下。只有最上面的一层露出地面,如果你要进入二层也就是地下一层修炼的话,一天需要两火能点。

    一天当然也是按照两小时算的,学院这么规定看起来很有些坑爹,不过自有原因。

    内院和外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内院中有那处‘修炼加速塔’。在塔中修炼的速度比在塔外面修炼的速度快上很多。有些学院进入内院之后短短的一年时间,当他们再次来到外院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原先和他们差距不是很大一起入同学,实力已经相差很多。这就是迦南学院内院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不公开的’。内院之中自有纪律,不可以和任何人说起‘修炼加速塔的事情’。当有外院的同学问起的时候,来自内院中的人往往会说:“进入内院之后更有利于自己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