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诛邪诡事 > 第二百零二章 传闻
    人有七情六欲,物有百转轮回。既然是岁月,就免不了炎凉荣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人的内心可以广袤高远,能容乾坤万物,能纳吉凶祸福,能装高山流水,能载喜乐哀愁。人的内心也可以狭小低俗只容一己私利,只纳阿谀逢迎,只装功名利禄,只载酒绿灯红.........

    想到这里,我不禁的又想起我师父曾经对我说的那句话:“人的生命是最脆弱的!人死如灯灭灭,一把火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要想成事,必须还要学会自保!”

    至于这个年轻司机说的话,是真还是假,我不得而知,但是这吴婆子的尸体诈尸不假。

    我思前想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好端端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能无缘无故的诈尸?这怎么说也是说不通的!

    俗话说:人靠一口阳气活着,鬼靠一口怨气吊着。

    所以吴婆子的尸体想要诈尸,那只能说明是那具尸体里藏了口怨气!

    人死有怨,双目不闭,此乃死不瞑目之兆!这吴婆子尸体的发生的现象与我和我师父的猜想,越来越靠近。

    如此想来,感觉这个司机说的话,或许还有几分真实性的存在。

    我正想的出神,又听那司机说道:“这些有的没的,都是我听别人说的,真真假假也不知道,不过这尸体大早上就不翼而飞,这事搁谁谁都感觉诡异的很,我看这事传的八成是准的,弄不好就是人死的时候,有了股怨气,然后死不瞑目。

    “咳.......如今啊连尸体都不愿在家,这不成了天大大的笑话吗!人在做天在看,若真是如此,他家那儿媳妇一定会遭天谴。”

    我坐在车后面,侧着耳朵,生怕漏听了点啥有用的线索,听的倒也是仔细。

    在瞧我师父,他就像被点了葵花点穴手似的,整个人的身体僵硬住,那双眼睛里透着若有所思,但是却又不肯言上一语。

    “太虚道长?”

    “太虚道长?”

    ...........

    这人一连喊了三四声,我师父才缓回了神,然后说道:“你一天天不知道好好开车,就知道满嘴跑火车,死的都能让给你说成活的,活的能让你说成死的,以前你说话,我就信了标点符号,现在你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那人被我师父呛了这么一句,委屈道:“这.....我.....我啥子时候满嘴跑火车........这事都是那些正八经人传的。”

    “你还好意思说,上次你还说你家邻居的老母猪成精了,一到半夜就唱个歌啥的,最后还说是你邻居家那上了岁数的王大爷被这猪精迷上,晚上净干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还没等我师父把话说完,我懵逼道:“我靠,还有这样的事?”

    不料我师父一边摇头一边苦笑道:“有个屁了,闹到最后,竟然是这王大爷晚上犯了失眠症,拿个收音机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听歌,那猪倒也灵巧,一听这曲,老是发出“嗯哼”的猪叫声........”

    一听我师父如此说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还真以为这大爷跟家里母猪搞上。

    那司机羞愧不已,后来倒也没再说什么。

    过了一小会的功夫,我们来到了沙口村6队。

    农村都是以村名划分,然后分成一队一队的,有的两个村子连在一起,有的隔着老远。

    沙口村一共七个队,村口朝东,正对着青峰山,离道观比较近。

    但是这沙口村6队,连的老远,若不是如此,这车也不会走了快半个小时。

    沙口村的6队,离入村口远的很,加上交通不便的原因,这和一队二队村的经济实力相比,简直是被甩了好几条街。

    下了车,师父一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中,溅起的泥水喷的半个裤子都是。

    他也不管那些,开口就把这泥土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

    等在放眼瞧去,这村子也没看见几个人,一只黑黄花毛的草狗倒是成了这路上的为数不多的活物。

    农村嘛,最不缺的就是人,平常日子里,老树底下,到了傍晚,还没吃饭那会,总会围着一些人,今日所见,别说我师父看出问题,就连我心里也是明镜着很,看那死气沉沉的模样,这村子里保准不对劲!

    “师父,这村子怪啊,咋没看见几个人?”我说道。

    我师父“嗯”了一声,再也就没说什么,然后给柱子通了电话。

    不下几分钟,柱子和他哥铁子,一同把我和我师父迎了回去。

    远远就看见一帮人围在他家门口,这个时候,总算是见到了些人,要不真感觉这是个死人村........

    我师父问道:“这些人咋都聚在你家门口?”

    “有一些是家里的亲戚朋友,还有一些是邻里邻居,当然还有乱嚼舌头的........”那个叫铁子带着埋怨口气说道。

    这时候我仔细瞅了瞅这叫铁子的人,他身材魁梧,身高怎么也有180,两双半睁的眼睛在那双稀少的眉毛下,显的更加深邃,身上的骨头架子一看就实诚得很,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一看就是农村典型老实的汉子。

    对于这样的丧事,我师父是个老手,话说像这样的场景,他见的都习以为常。

    我在身后,拎着包,活生生的就像一个小秘书一样。

    这些看热闹的人,此时见了我师徒二人,全都窃窃私语。

    “这人是谁?你们谁知道?”

    “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这人啊就是咱村西那青峰山的太虚道长!”

    “真的假的?早就听说这人有些本事,没想到这老吴家竟然把太虚道长请了回来。”

    “这事子忒邪了,尸体都没有了,这不请了道士回来,怕是要出乱子。”

    身后的那些人,有老有小,睁大着眼睛瞧着我师父和我。

    我当时感觉走路都带风,别提有拽了,似乎有一种受到万众举目的感觉。

    至于我师父,夹着皮包,一双油亮的皮鞋,即使傍晚时刻,也能闪出光亮,整个人精神到爆炸。

    作为他门下的首席大弟子的我,自然紧跟师父的步伐,昂首挺胸,故作一副高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