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 > 正文 第七三七章 物性
    窘迫的经济条件,一方面,让底层民众无力为子女提供完善的教育条件,甚至自己整日为生活奔波,连亲自看管、教育都做不到,另一方面,这些民众的子女,稍有成长后,也不难看到自己的暗淡未来,心怀懊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乃至头脑思维,

    很容易与社会性割裂,进而,退化到一切全凭暴力说话的动物之丛林状态。

    需要吃穿,就去不择手段得到,需要快意,就去恣意欺凌异性,凡此种种恶行,在成年与少年犯罪者的眼中,性质并不一样。

    成年犯往往是意志不坚、或权衡利弊后为之,很多少年犯则根本未曾思考,全凭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去行动,突出例证,就是即便在犯下罪行后,仍表现的若无其事,正恍若猎杀羚羊的野狼,不会呆在原地抱头痛哭那样,

    它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所做的一切,已彻底自绝于人类社会。

    这种突出而惊悚的特质,事实上,广泛存在于因各种原因,而缺乏教养的少年身上,至于说其中的一小部分,因重罪而进入民众实现,被口诛笔伐,

    其实只是因为其余的一大部分,目前暂时的,还没有犯下严重罪行的机会和条件。

    要么是自认可以脱罪,要么对惩罚浑浑噩噩,不论哪一种情形,对旧时代的联邦社会而言,任何事后惩戒的手段,都无法将这些少年从犯罪深渊中解救出来,也无法让社会摆脱少年犯罪的阴霾。

    唯一釜底抽薪、斩草除根的手段,只能是像盖亚净土这样,从源头上解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根本问题。

    在1510年的盖亚净土,或者,更早年间的东北太平洋大区,一切就已是如此,当群体中所有成员的经济地位,完全相仿,既不会有父母因糊口而无暇照管子女,也不会有父母自恃权财而放纵后代。

    进一步的,整个社会的精神氛围,也一扫过去的阴暗污浊。

    在这种环境下,哪怕是某些人谈之色变的“yy基因携带者”,没有一定的外界影响与刺激,也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

    一旦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杜绝少年严重犯罪,在今天的盖亚净土,便可以真正贯彻实施“宽容未成年”的法条,在“保护少年学习成长”与“维护社会成员利益”之间,取得一种相对理想的平衡。

    当然震慑的法条,仍然存在,动机确切的重罪一律严惩,根本不看年龄。

    而对于aa递交报告中所记述的,那些后果轻微、容易纠正的不当行为,整个惩戒体系则宽容的多,甚而并不认为这些是犯-罪。

    譬如拿取他人、或公共物品,对成年人,毫无疑问是“盗-窃”,对少年而言,则往往是一种物权规则的认识模糊所致,在今天的盖亚净土定居点内,这一行为的后果也很有限,且完全可以弥补。

    再譬如一时冲动,骚-扰异-性,看似性质十分恶劣,其实也不过是本性使然,需要掐灭的不是这种本性,而是经过适当教育,使其明白在现代社会之中,一个人要如何行动,才能在不伤及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这方面需求。

    凡此种种的教育、纠正,看起来,内容似乎十分繁杂,

    本质却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判据。

    在现代社会,或者,在即将到来的文明20时代,一个人,首先要能正确评估自身利益、他人利益与整体利益,

    并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句话怎样理解呢,是不是说,一个人绝对不能损害他人、或整体利益,才有资格去追求自身的利益;

    旧时代的顶层,很喜欢这种恐吓性的说辞,方然却对这种双标嗤之以鼻。

    坐拥庞大财富、至高权力的顶层、有产者、统治阶层,自身利益早已满溢横流,出于资产增殖、追逐利益的贪婪,却最喜欢用这一套来束缚底层的手脚。

    实际又怎样呢,一个人,但凡在现代社会,要不伤及他人利益而追求自身利益,

    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

    一个人,要想存活下去,起码要呼吸清新空气,而这便要求适当的环境管制,进而必定损及周边污染性工厂的生产利益。

    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人的岗位,倘若在污染性工厂中,其利益的实现,便必定损及周边所有人呼吸清新空气的利益,在既有技术条件下,不污染大气,他的工作便没有着落,他的工作有着落,其他人呼吸清新空气的诉求就会落空。

    至于吃饭,穿衣,同样如此,除非如鲁滨逊那样,一个人在荒岛上自给自足,否则,一个人的穿衣吃饭,就需要粮食、布匹生产者的辛劳。

    这样描述社会运转的方方面面,角度,似乎是很奇怪。

    每一天都在发生的事,剖析其本质,居然是持续不断的利益之彼此妨害,人类社会难道就是这样的病态吗,

    当然不。

    而是只要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会给利益受损者一定的补偿,原则上,补偿力度大于其利益的损失,那么这种行为,就与社会运转的大方向相符。

    社会的整体利益,相形之下,在今天的盖亚净土倒很容易理解,

    无非是净土全体民众的利益之总合。

    至于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如何实现,途径其实有两种,不过在今天,第一种、也就是直接向大自然索取,已经被“全产机”体系占据。

    那么定居点内的所有人,要实现自身利益,便只能通过与他人协商的方式,彼此交换。

    这种交换,在旧时代的人类文明中,司空见惯,买卖粮食、布匹,政府税收、福利,乃至某些不宜言说的贝才-色交易,

    一切皆属此类。

    社会中,一个人要追逐自身利益,又无法取代“全产机”去从客观世界发掘,便只有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而必然给予其一定补偿,这就是人类社会纷繁芜杂、熙熙攘攘之表象下的本质。

    至于这种损害与补偿,或者,统称为“交易”,

    一切当然要以“等价交换”为底线,当然,彼此都认为“所得大于付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