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 > 正文 第五五六章 疲倦
    不是矿藏,就是石灰岩,再或者是生物体,总之,碳的来源无非是这几种。

    至于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盖亚表面究竟有了一些怎样的变化,不仅阿达民,nep大区的研究者们也无从观察。

    但,稍加思考,也不难猜到几分。

    一言蔽之,在全面内战后的“新时代”,盖亚表面的人类活动,完全以寥寥几十个管理员的意志驱策,目标则是这些家伙的野心,在此前提下,一切人类活动(或者说机器活动)根本罔顾任何环保、生态利益。

    一旦明确这点,此时此刻,盖亚表面的此类行为,是采矿,还是发电,是战争,还是屠城,都会造成生态的极大破坏。

    进而,甚至会一点点改变盖亚大气圈的成分。

    这种原因,相比于氧含量的004之变化,更令方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完全不顾长远利益,事实上,也根本没心思、没条件去想太多,这种立场,东北太平洋大区其实就一直如此。

    在制定规划时,ai根本不会考虑任何环境影响,为提升供电稳健性,规划一座巨型火力发电厂,为此而铲除大片森林,爆破巨量喀斯特岩体,甚至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通路,敷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这一切,无疑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森林被铲除,岩体被炸坍,最终,在大气、水与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固定碳都将氧化,继而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

    一边大兴土木,疯狂燃烧化石燃料以获取电力,一边则是生态环境的毁灭。

    粗略估计,盖亚表面的植物,换算成含碳的总量约五千亿吨,相比地下矿藏与石灰岩等,更容易被破坏,博士在报告中提出假设,如果在最近三到五年中,盖亚表面的植物以年均55左右的速度“消失”,则可以解释氧含量与二氧化碳含量波动的50。

    否则,单考虑化石燃料,与石灰岩等地质物的氧气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并无法解释数据为何会飙升。

    盖亚在燃烧……

    这,是浏览报告后,方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

    55的植物,被燃烧为各种氧化物,其中固定的碳变成了二氧化碳,这比例并不很可怕,然而再想一想,盖亚生物圈的植物,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海洋表层,这些植物显然无法“燃烧”,事态就立即变得十分可怖。

    植物,在人类活动面前,几乎没有任何逃避的能力,更遑论抵抗。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是战争,还是开发行为,盖亚表面的植物正在被毁灭,这,是监测数据背后的残酷现实。

    而一旦植物被毁灭,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废已久的耕地,盖亚表面的一切生物,就会失去植物这唯一的食物、也即能量之来源,到那时,除极少数人还能凭借储备与“造饭机”苟延残喘外,绝大多数物种都会殉葬。

    即便理智在告诉自己,“盖亚的植物全灭”,并不会发生,巨大的生态危机还是让方然感到十分棘手。

    原因,不止于眼前的情形,在人类毫无顾忌的活动影响下,盖亚生物圈的态势每况愈下,更在于面对这一切,身为阿达民,掌控偌大nep并(理应)决定一切的管理员,自己却没办法将这势头遏阻。

    资源,能源,乃至所有的一切,必须为盖亚大战做准备;

    此时此刻,不止是自己,盖亚表面的所有割据者都不会有闲情逸致,去搞什么环境保护。

    环境,盖亚表面,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似乎应该被全体人类所珍视,现实情形却是,身为管理员而想的很明白,倘若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最终成为“那个人”,盖亚的一切对自己而言,便毫无意义。

    环境保护,维护现有生态,倘若只是为“那个人”暂时呵护资产,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点,即便情感上万分厌恶,理性却毫无犹豫,方然只能耐心听完克莱德曼博士的报告,然后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让在场的科学家们稍安勿躁。

    现在,不论这些人,还是自己;

    除默默送别外,又还能为命运多舛的这文明,做一些什么呢。

    “诸位,关于北大陆,乃至盖亚表面的生态现状,本人已有全面的洞察。

    至于接下来的对策,在这里,作为阿达民,我不妨将实情一并托出,以各位的聪明头脑,想必也不难理解。

    身在这样一个时代,不用说,割据势力之间的竞争,是苟延残喘之人类文明的基调,作为管理员,不管自己持什么样的观点,若不想被杀出局,便只能一切为军备竞赛、乃至盖亚大战而服务。

    相比之下,盖亚的生态环境,与其他领域的诸多危机一样,充其量,只会间接影响nep大区的运作,而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灾难性后果——”

    “——抱歉,阿达民阁下,但、您怎能这样理解这一问题?”

    阿达民的话,在克莱德曼博士听来,简直荒谬,他甚至怀疑此人是否看懂了报告,

    “盖亚生态圈的情形,现在,用‘危在旦夕’形容也不为过,作为统治者,您也许可以漠视边境线外的一切生态灾难,可是,且不说北大陆的生态恶化,并不会被一条无形的边境线所阻挡,东北太平洋大区的生态,同样在恶化,难道就这样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嗯?

    倘真如此,诸位在座的专家,你们恐怕早就坟头长草了罢。”

    这些科学家,是该说他们勇气可嘉,还是图样图森破呢,不,这些都不一定合适,察言观色,长期观察这些麾下的科研人员,方然早已明白,自己与这些理想主义者的观察、理解问题之视角,究竟差别在哪里。

    区别只在于,专家、学者们,大都还对事态的本质,缺乏认识。

    仍认为人类文明会服从“螺旋上升”的经验,熬过眼前的艰难时代后,说不定,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而自己,藉由it领域的历练,才深刻洞悉人类文明的宿命般结局,认识到今天的文明,无非是在苟延残喘,只待又一次盖亚大战横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