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逆变1589 >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进京上任
    局面继续僵持着。

    万历皇帝再次加压,之前是隔三岔五不上朝,从三月中旬开始,皇帝改为每日不上朝。这下好了,许多大臣原本有要事汇报,见不到皇帝只能去找四位内阁大臣。四人一看,得,大部分事情他们都没法拍板,也不敢拍板,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大臣们无奈之下,只好给皇帝上奏折请示,想不到的是,这些奏折最后还是被朱翊钧“留中不发”。留中不发是古代皇帝特有的一种权利,意思是把大臣们的奏章留在宫禁之中,既不交到内阁商议,也不批示回答。

    一来一回,事情不但没有顺利解决,相反还急剧恶化下去,越来越多的奏折堆积在案头,渐渐影响到了朝廷的日常运转。

    私下里有部分官员对王锡爵腹诽不已他们觉得王阁老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名声,希望在这次对抗中收获流芳后世的美名,所以才宁愿被皇帝罢官,也不主动请辞。只是皇帝并不让王阁老如意,就算是被这位老臣指着鼻子数落,也不发火。

    如此拖到三月底,王锡爵终于妥协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指责他,说是他造成了如今的朝廷大瘫痪。王锡爵只好给皇帝上书,称自己年龄大了,不能胜任内阁工作,希望能准许其告老还乡。

    朱翊钧的回应则是干脆利落得紧,连面子上的稍加挽留都没有,当即批准了申请。

    不仅如此,朱翊钧还立即让原吏部左侍郎赵志皋加授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填补王锡爵之位,以示王的离职对朝廷没有丝毫影响。

    赵志皋字汝迈,号濲阳,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隆庆二年的探花郎。其初时授职为编修,之后因冒犯张居正而调任广东副使,再之后改任南京太仆丞,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祭酒。张居正逝世后,调任京师,官居兵部侍郎,去年初改任吏部侍郎至今。

    赵志皋曾在兵部任侍郎,对兵部事宜和边境军队了解较深,知道有的将领确实有在兵部任职的资格,加上万历皇帝不光让他转了正,还让其入了阁,自己要是再继续阻挠钟南的任命,就显得太不识抬举。

    赵志皋从政的起点不低,只是之后因与张居正政见不合而受到排挤,为官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应天府度过。虽说南京应天府也是两京之一,其繁华和北京顺天府相比,也不遑多让。可是在文官们看来,只有在顺天府的官才算是真正的京官,应天府的官要么是从顺天府贬砥而来,比如朱翊钧曾经的大太监冯保之流;要么就是不受皇帝或者那些超级大臣的待见,只能远离当朝的政治中心,期待咸鱼翻身的那一天到来。

    赵志皋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头了,早已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过长时间的低谷,如今猛然达到人生巅峰,却也没有失了本心。

    吏部尚书郁敬没了王锡爵这个盟友,顿时软化了态度,他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他——毕竟内阁的某位大学士,要是和吏部关系过深,无异于是想把持朝政,这和皇帝的平衡之道大相径庭,自是不能容忍的

    没了王锡爵的反对,其他大臣本来也是持中立态度,钟南出任兵部右侍郎的事情就再无阻力。随着皇帝的用印签发,新鲜出炉的兵部侍郎钟南终于可以走马上任了。

    进京之时已是四月初,好在蓟州与京师相隔不远,钟南只花了一天时间便到了目的地。

    由于钟南还未在京师购置房产,只能暂时住在朝廷安排的一处客栈。原本是打算住在贤良寺的,只是钟南带有女眷,住寺庙不太方便。

    在明朝时期,地方官员进京公干时,一般是很少住客栈或者会馆之类的地方,尤其是官阶相对较高的官员。为什么呢?

    首先是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明朝官员的俸禄偏低。既然如此,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闲钱住客栈?而且明朝的客栈又常常与茶楼、酒肆等休闲娱乐场所混搭,堂堂朝廷命官出入其间,难免不会被人指指点点。再加上客栈人多嘴杂,比较容易发生事端,稍不注意就会惹上麻烦。另外明朝的言官数量庞大,要是被哪位御史大人发现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太祖皇帝有明文规定,凡是地方官员进京办事,住的地方超标的话,是会收到惩罚的。《大明律·兵律五·邮驿》规定凡公差人员,出外干办公事,占宿驿舍正厅上房者,笞五十。就为了贪图那一时的居住舒适,会有被打五十大板的风险,自然是相当不划算。

    至于会馆,则风险更大。明朝时期的会馆多为联谊、结交的同乡会性质,地方官员进京公干时住进去,很容易给御史们落下口实,毕竟从太祖他老人家开始,就极力防止官员们私下拉帮结派。好不容易有了机会进京,何必住在会馆里担惊受怕,给自己找罪受?

    客栈不能住,会馆也不能住,那这些官员们,能住在哪里?

    答案可能会让大家感到意外,因为他们大多会住在寺庙里。

    在明朝时期,京师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寺庙,比客栈的数量还多。与大家想象中“青灯古佛”的凄凉景象不同的是,绝大多数寺庙,不仅规模可观、环境优雅舒适,就是其饭菜也十分可口。加上寺庙是公开场所,任何人等都可以随便进入,外地官员住在里面,免除了客栈、会馆的是是非非,还拒绝了迎来送往。即使是有相好的同僚前来探望,也可以回赠一杯清茶,显示出自己的坦坦荡荡。这样一来,既安了皇帝的心,又让御史抓不到什么把柄,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寺庙也有好有孬,像贤良寺这样的,可不一般,它算得上是寺庙中的奢侈品。其前身是著名的“十王府”,为明朝各位皇子就藩前居住的集体宿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皇宫又近,自然成为了各地官员进京办事时的首选居住地。

    贤良寺档次颇高,里面的装修并不比京师上好的客栈差,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官员进京时想住就能住的,至少大部分外地官员,是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的。能住进去的,怎么也得是三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或者是其他重量级人物。多年以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封疆大吏进京时,便寄住在贤良寺中。

    钟南居住的客栈离贤良寺不太远,虽然规模不大,却胜在环境清幽,同时也不虞有超标之嫌,他和秋香都很满意。客栈名为“清心”,里面的陈设也正如其名,每间客房都面积不大,很适合外地的赶考学子。

    清心客栈的业务以住宿为主,老板夫妇虽然也提供简单的饭菜,只是无论味道,还是便捷性都赶不上酒楼。钟南无奈之下,只能带着秋香步行到繁华地段,另寻一家酒楼吃晚饭。

    钟南来京师的次数不多,隐隐记得永定门到钟鼓楼那一片,有许多的酒肆、饭馆。他凭着记忆和秋香慢步前行,反正也没有太赶时间,刚好还可以一路上说说话。

    秋香觉得自家相公的行为有点奇怪,有轿子不坐非要步行,幸好她不是小脚,不然免不了一番受累。两人边走路边说话,慢慢地,她倒是越来越享受这种别样滋味。

    “秋香,你喜欢京师吗?”钟南不像其他人那样称呼自己老婆为娘子,而是直呼其名,虽然刚开始不习惯,久而久之,却觉得这样称呼更显亲近。

    “钟大哥,你以后会长期待在京师吗?”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是这样的。”

    “对我来说,苏州也好,京师也好,都没有多大区别。只要那个地方有钟大哥在,我就会喜欢!”秋香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典型古代女性思维,并不太在意城市本身的好坏。

    “我倒是怕你不习惯,京师虽说比苏州还要繁华些,但是北方比不得南方,无论气候还是饮食,都没有苏杭之地那么舒适。”

    “没事的,钟大哥。京师里什么都有,我们现在又不缺银子,大不了多买些南方的物什!”秋香总是很乐观。

    “那倒是,以后你花钱不用太省。在京师一定要让自己过得开心,过得舒服,不管吃喝还是日常用度,千万别给你相公节约!”钟南乐呵呵地刮了刮秋香的鼻梁,这是小夫妻间的日常逗乐动作。

    “钟大哥,你为什么不让小地瓜和我们一起来京师啊?”

    “只是让小地瓜晚几日再来罢了,这样我们才能多几日单独相处的时间,否则等我正式上任后,可能会比较忙,估计很难多陪陪你了。”

    “钟大哥,你不用内疚,你对我已经够好了。我经常在想,肯定是我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好事,不然这辈子怎么会遇见你。”

    “我才应该感谢老天爷,感谢她让你来到了我的身边,‘得妻如你,夫复何求’,真的是如此啊!”钟南由衷地感慨。

    “好啦好啦,钟大哥,我们别再互夸了,我的肚子都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