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锦衣镇山河 > 正文 第494章 大明疆域虽广,却无一寸是多余的(三更)

正文 第494章 大明疆域虽广,却无一寸是多余的(三更)

    四万广西边军抵达哲达山下。南疆多密林,故而俞大猷手下,多是钻山穿林如履平地的步军。

    四万人马中,两万是广西当地的卫所军。一万是俞大猷从东南抗倭的战火中带出来的俞家军。另有一万广西当地的土著狼兵。

    要说山林野战,广西狼兵绝对是天下无敌的。

    俞大猷先派五百狼兵斥候,摸清了对面两万安南军的布防。

    两万安南军,几乎全都龟缩驻扎在哲达山上。

    殷正茂道:“此事着实蹊跷。哲达山在我大明的疆域内。可安南人倾巢出动,难道只是为了占据哲达山这座荒山?”

    贺六闻言,亦道:“殷总督这么一说,的确奇怪的很。”

    俞大猷说了一句话,振聋发聩:“大明疆域虽广,却无一寸是多余的!哲达山虽是荒山,却是我大明的疆土!每一寸土地,都值得我等用鲜血去捍卫!”

    俞大猷升帐,开始排兵布阵。

    明军之中,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俞善攻,戚善守。”

    俞大猷其人像汉武侯周勃,笨人打硬仗。他向来遵循着以攻为守上上策也的古训。

    四万兵马,被他分成了五路。其中两路作为预备兵力。剩下三路,从南、北、中三个方向,直扑哲达山。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哲达山上盘踞着的安南兵,见到气势汹汹南进的明军,竟然全军后撤。一直撤回了安南境内。

    斥候将安南人退兵的事报给俞大猷后,俞大猷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对殷正茂说道:“殷总督,太蹊跷了!安南人把全国之兵齐聚于哲达山。未鸣一铳,未发一箭便全都撤走了?难道是他们吃饱了撑的?两万人一起来哲达山遛弯消食儿?”

    殷正茂亦道:“是啊。两万兵马,急行数百里。他们这弯,溜的够大的。”

    一省总督和一省总兵商议兵略大事,贺六不好插嘴。只是在一旁听着。

    殷正茂问:“安南人已经退兵了。咱们要不要退兵?”

    俞大猷坚定的说道:“不成!我早就派细作到安南境内散出话去:安南人若敢杀我一个明军将士,我定要他们十颗人头奉还!我老俞不能食言啊。他们杀了我们哨所里的四十多个袍泽弟兄。我定要斩下四百颗安南人的首级方可罢兵!狼兵副将阿勤惹何在?”

    一名广西瑶人将领拱手道:“末将在!”

    俞大猷道:“命你率一千狼兵,深入安南境,追击安南军后卫。不斩他四百颗人头,不准收兵!”

    瑶人将领道:“末将领命!”

    转头,俞大猷又对殷正茂道:“咱们先在此地驻扎五天,静观其变。要是五天后,安南人不卷土重来,咱们再收兵回南宁。”

    殷正茂是个天生的算盘精。他掐算着手指,手中念念有词:“五天,每人一斤米。需二十万斤米。折银一万三千两。。。”

    转头,他道:“成!别说驻扎五天,就是驻扎一个月,广西藩库也拿得出银子来。不需向兵部递手本要军饷。”

    入夜,哲达山下刮起了秋风。贺六闲来无事,走到帐外乘凉。

    恰巧,他遇到了俞大猷。俞大猷正在看星象。

    贺六道:“俞大帅,这么晚了还没睡?”

    俞大猷一脸憨厚的笑容:“行军打仗,我可以连着三天三夜不睡觉的。我在看星象。”

    军中之人都知道,俞大帅不通《四书》,不通《五经》,却通晓《易经》。且能从《易经》当中,琢磨出带兵打仗的道理来。

    夜观星象,是俞大猷每晚必做的事。

    贺六问道:“俞大帅,安南人这么大张旗鼓的犯边,以前多见么?”

    俞大猷摇头:“不多见。故而白日我说有蹊跷。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安南举国之兵北侵,连照面都不打就全军撤退。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阳谋的。”

    贺六道:“敢问俞将军。如果安南真的倾国之力北侵,我们是否有必胜的把握?”

    俞大猷自信满满的说道:“别的不敢说,只要广西总兵还是我俞大猷,安南人来多少,我能杀多少!”

    俞大猷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近百场的大小战役中,磨砺出来的。

    贺六感慨道:“怪不得张居正说,如今大明有两柱。北疆之柱戚元敬、南疆之柱俞志辅!俞大帅果真是我南疆的定海神针!”

    俞大猷叹了声:“唉。这些虚名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小娘们随便说几句话,我的兵权还不是说丢就丢了?若不是我运气好,回乡途中偶遇海匪作乱,打了一仗。说不定我现在正在福建老家的水田里割稻子呢!”

    当初俞大猷罢职,正是因为妖妃奴儿花花向隆庆帝进了谗言。

    贺六猛然想起苏州文会上,何心隐的狂人狂语来:“天子,亦需有人去管!”

    俞大猷又道:“六爷,我一辈子不会做官。在官场上吃的闷亏,数都数不过来。官场上,只有我吃亏的份儿,可一到了战场上啊,就有我俞大猷让别人吃亏的份儿!”

    正说着,旗牌官报来:“报!阿勤惹将军大破安南军后卫。斩敌首八百余。现正赶回大营。”

    俞大猷闻言,满意的说道:“阿勤惹干的不错!”

    这时候,殷正茂走了过来:“阿勤惹凯旋了?”

    俞大猷点点头:“斩了八百颗安南人头。你得给他手下的瑶人弟兄,准备八千两的赏银。”

    殷正茂笑道:“那是自然!狼兵打仗是厉害。打赢了,要赏钱更厉害。”

    俞大猷半嘲不讽的说:“老殷,你就是小家子气!凡事就爱扒拉你的算盘子。要照着我的意思,直接从镇南关挥兵南下,吞了那安南国,将它重新变成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不就得了嘛?”

    殷正茂对贺六说:“六爷,你瞧老俞这人,天生爱打仗!我的老俞啊。你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帐。咱们吞并安南国容易。可吞并之后呢?你得派兵长期驻守吧?军饷、粮草、补给,样样都要银子。安南人又是全民皆兵,会四处袭扰我们的驻军。驻军有伤亡,又要银子抚恤。算来算去,占了他那蛮荒之地反而得倒贴!宣宗爷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撤销交趾布政使司,准许安南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