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抗战之血染长空 > 正文 第八百零三章 杜锦瑟
    游中击再也不想着什么‘女学生’了,徐俊峰也不好奇女学生的‘盘儿靓不靓’了。

    魏明阳更不抱怨朱嘉勋的公鸭嗓子,好不好听了。

    9大队,32中队,众人都满脸怒火的沉默。

    “杜老大,干他们去,”杨梦青怒着说道,“打得这些鬼子不知道他爹是谁!”

    “杜老大,等雾散了,就去搞他们!”

    9367的领航员李元悦是潮汕人,家里很多亲戚都在潮州,汕头居住,满眼都蕴含着怒火。

    “杜老大!”

    “杜队长!”

    9大队,32中队的飞行员和机组,都热切的望着杜剑南。

    “这是哪家报纸?”

    然而,杜剑南听了脸上却没有什么‘动容’‘热血’的神情,而是皱眉伸手去拿朱嘉勋手里的报纸。

    “《华光时报》。”

    朱嘉勋回答“是南昌,以前不怎么样,现在很有名气。哦,何莹华何小姐,不就是《华光时报》的特约记者?”

    “《华光时报》?”

    杜剑南有些惊诧,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机场塔楼方向。

    不过晨雾缭绕,一片迷茫。

    说实话,对于撰写这篇文章的家伙。

    杜剑南大致有两个判断。

    不是热血忠诚的愣头青,就是一个热衷于投机专营,哗众取宠的小人。

    而对于这两种人,杜剑南都不喜欢。

    在若干年后,有一场浩劫,就是这群愣头青干得。

    让国力倒退了数十年。

    其中多少中华优秀绝伦惊艳的人才,风骚者,在这场浩劫里面陨落,或者平庸。

    在杜剑南的那个时代,有一种说法,‘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说得就是这群玩意儿。

    至于第二种人,杜剑南则更是不屑。

    现在他只是好奇,为什么居然在报纸上面,会出现这种‘逼战’的文章。

    此文一出,成全了撰写者的道德大旗。

    然而却把从淞沪战争就开始血战不休的中国空军,之置于何地?

    战与不战。

    现在整个中国,到处都是不断的战斗。

    东北白山黑水的义勇军。

    华北大地的八路军,游击队。

    山陕的八路军,游击队,。

    华东的新四军,国共游击队。——

    到处都是和日寇激烈的战斗。

    在杜剑南看来,南澳岛必然失陷,这没有任何的悬念。

    那么这个岛屿,防守得也就毫无道理。

    余汉谋这家伙在以后日军攻击广州的时候,与广东主任吴铁城、广州主任曾养甫,望敌而逃,‘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无谱’,麻溜干脆的直接放弃广州。

    然而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命令黄涛收复南澳岛,然后黄涛就把吴耀波,洪之政,加上南澳岛的抗日百姓近千人搁在‘死地’。

    任凭这近千中华儿男,孤战,血战。

    到最后,这群抗日英雄,近千人,只剩80人渡海撤到大陆。

    其余全部战死!

    其实也不是余汉谋的哪根筋不对,日军攻击广州,假如坚决抵抗,搞不好丢得就是他自己的小命儿。

    而南澳岛就是抗日勇士战死绝了,这位也有名的广州十虎,‘笑面虎’余汉谋也不会不掉一根毛。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种玩法,是,老蒋,他们历来的玩法。

    不但成就了余汉谋他们这从上到下,一群军官,‘抗战’的‘好名声’。

    同时还让他们得到了大量的‘爱国捐款’,赚得瓢儿钵儿满,玩女人,养姨太太,就更加不缺钱了。

    ——

    “这个记者,是特么的拿咱们空军往火上烤啊!别的不说,就说你们3大队,刘粹刚,阎海文(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梁鸿云(中国空军全面抗战以来第一位阵亡者)。从8·14到11月,刘粹刚的24中队13人,战死7人,重伤5人,现在居然还有人问‘你们在哪里’?这种文章,审核的总编眼——”

    杜剑南突然不说话了,一脸的吃惊。

    找了半天,他在文章的一处角落里,找到了那个作者的名字。

    “杜锦瑟?”

    杜剑南的脸颊簌簌直跳,这个结果显然太出乎他的预料。

    “一句话,好好训练,现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到处都是鬼子,炸不完!记住了,是杀敌,而不是送肉!今天35中队高向空,吴炳华,梁添成,赵茂生,周海,陈盛馨,杨梦青,可以进行低空升空试飞训练,其余继续进行地面跑道滑行训练。36中队,负责清理出来一条高质量的专用土质sb-2挂弹跑道,用彩旗分隔。”

    “是!”

    不管愿不愿意,9大队成员都大声应令。

    “杜老大,我们呢?你们可不能不够意思,撇我们的‘条’。”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杜剑南的命令,‘一条高质量的专用土质sb-2挂弹跑道’,就兴奋的知道杜老大这是又要搞事情了。

    朱嘉勋连忙追问。

    “不是撇不撇你们的‘条’,而是还是在徐州机场23中队的时候,我们就取得了空战的自由打击权限,我可没权利调动你们。”

    杜剑南心情不太好,实话实说“今日9大队确实想玩一票大的,不过我要是私自带你们,航委那群家伙,还不得疯了?哈哈,咱就成了宁桂合流了。”

    这话太敏感也太凶残,除了杜剑南哈哈大笑,尤其是32中队的10名飞行员,都是满眼的怒色。

    默不作声。

    不是怒这个泼大胆,大笑的杜老大,而是怒航委那几条致力于派系斗争的老蒋的恶狗。

    “就这吧,不和我们一起干鬼子,不也照样干鬼子?首先,你们得能飞起来,而且要飞得技术精湛。”

    杜剑南安慰朱嘉勋,马毓鑫,何觉民,这些32中队的飞行员们几句,离开机场,走向塔楼。

    来到塔楼,虽然已经是上班时间,但是因为大雾弥漫柳州,所以人员基本很闲。

    在机场话务室,正在通过电台发快讯的何莹华,被几个年轻的机场军官围着说话,有一个还拿着一张报纸。

    杜剑南扫了一眼,就知道是今天的《华光时报》。

    一个电台正在发电报,‘滴滴滴’的声音,不断的响着。

    “杜队长!”

    看到杜剑南吝啬阴沉的走进来,里面只要不是忙碌的人员,都站起来和杜剑南打招呼。

    杜剑南走到站着望着他的何莹华的面前“给我接通你们报社总编的电话。”

    “可机场电话是军用,我没有——”

    “我给你权限。”

    柳州机场话务室里面,顿时一静,就连发报的‘滴滴’声,都顿了一下。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听出了杜剑南声音里面蕴含的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