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全息之幻想 >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灵帝崩殂,大乱将起
    ()就在邵晓瑜忙着从皖城往外建立自己的情报网,天谴军在凉州闷声发大财,秦王朝在朝廷内跟十常侍一众官员p勾心斗角之际,时间飞速流逝着。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前不久。

    噢,最后一句是只有邵晓瑜知道的情报,其余玩家并不清楚。

    说句老实话,在这些日子里,邵晓瑜其实过得有些提心吊胆,毕竟整个篇章中的首役、黄巾之乱在玩家们的参与下,变得几乎面目非,之后的一切是否会照常发展,她完没有把握。

    幸好,系统将历史掰正的能力还是很给力,虽然某些事件跟她记忆中的情况有些出入,但一直到这时间点上、大部分的情况都还是跟她预料中的相差不多。

    因此,知道某件大事很有可能按照历史来发生的邵晓瑜,自然就准备要行动了。

    “你又要做什么了?”

    当邵晓瑜出现在大乔面前,并说明自己即将要做的事后,大乔劈头盖脸就是这一句。

    咳,大乔会如此激动,真的不能怪她。

    虽然在这五年中,邵晓瑜跟大乔间的关系已经日渐磨合,可是某鱼常常没事找事的动作,让大乔这个乔家决策者很是头痛──比自家那小恶魔闯祸还头痛。

    小乔再怎么能,闹出得麻烦也不过是些让众人啼笑皆非的小事罢了,可是某条鱼……

    别的不说,光是邵晓瑜在中平三年、四年两次带军出征的行动,就让她很是后怕。

    中平三年二月,江夏民兵赵慈造反,将南阳太守秦颉击毙,自立为王,并且一共波及了六县之广。

    中平四年十月,长沙的区星自称将军,与周朝、郭石两人数领部众在长沙一带作乱。

    这两出历史事件,其实是邵晓瑜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在自己脑海中挖出来的──天知道这个篇章中,在群雄割据的局势明朗前,到底有多少民变、多少叛军出现过,要想找出叛军势力不大,且又离皖城距离不远的事件,可是让她伤透了脑筋。

    嗯?找事件做啥?

    邵晓瑜的动作,当然不可能毫无目的。

    到了中平三年这个时间点上,乔家这些兵,也差不多经过了一年左右的训练了。

    在兵士资质有限的情况下,要是不给点特殊的刺激,那这支兵的实力,恐怕到这也就到了尽头。

    这,是邵晓瑜不愿见到的。

    要知道,她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带支菜鸡中的精兵,又怎么堪用?别到时候她带他们出去,结果一仗打下来,就直接损失了一大半……

    要想激励这些菜鸟,下点重药是必然的。

    然而,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为了避免大乔又妇人之仁的不愿意让这些少爷兵冒险,邵晓瑜在行动前,每次都只是用‘训练’之名回报而已。

    想当然啦,当邵晓瑜回来之际,军士总数出现缺兵少之事,又怎么能瞒过大乔?虽然经过血与火的历练后,这支兵的杀气以及作战能力都上升了不少,可这并不代表,大乔不用跟那些战死将士们的家人交代啊!

    为了安抚这些家属,无奈之下大乔也只能据实以报,把自家的这支义军上报朝廷请功;奖金什么的她没指望过,但至少在乔国公的影响力下,该有的嘉勉、追谥都不会少。

    噢,有件事这里顺便说下,因着在邵晓瑜的车队出发前乔国公就已经去世了,所以邵晓瑜的一切行动,都是跟明面上正式当家作主的大乔回报。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一次也就罢了,偏偏邵晓瑜在干这事的时候,好像上瘾了一般,一次又一次进行‘假训练、实讨伐’的动作。

    此刻,大乔看到这条闹腾到不行的鱼,会心力交瘁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是训……”

    在大乔杀气几乎要溢出的眼神下,邵晓瑜最后还是拐了个弯,决定据实以报。

    反正汉灵帝驾崩后,接下来的一切都会渐渐走向失控,让大乔有点心理准备也好。

    “咳,我在司州的眼线回报,十常侍跟大将军何进的关系已经闹得非常僵,近几日可能就会有所动作,情势说是一触即发也不为过。”

    “然后?”

    虽然她话说到这就忽然没了下文,但大乔此刻的语气,依旧是不急不徐地。

    都认识了那么久,她又怎么会不知道某鱼那恶劣的态度?反正,既然邵晓瑜都开了口,到最后一定会部都老老实实地交代的。

    此刻,她只需要老神在在的等就好了。

    ‘唉,怎么变得这般死板?一点都没以前好玩了!’

    而这厢,见大乔竟然没上钩,邵晓瑜下意识的撇了撇嘴,坚决否认这情况是她的恶趣味所导致──绝对是这女人当家久了,导致好奇心都没了,一定是这样!

    暗自腹诽了下大乔后,邵晓瑜才接着说道。

    “然后,据可靠情报指出,最近御医失踪了不少。”

    “嗯?等等,你刚刚说……御医失踪了不少?”

    御医失踪,这事如果摆在其他朝代,那很有可能是后宫出现了某些阴私之事,为了避免事情真相流出、破坏皇室名声,皇上将御医灭口而导致的现象。

    可是,对于昏君汉灵帝而言,出现这种情况,却只有唯一的可能……

    “是得,就我想来,这两件事很有可能会同时发生,所以我想先将人马带到洛阳附近做准备。”

    “你是打算要……拥戴新皇?”

    沉默了好一阵之后,大乔才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颇为艰难地问出这句话。

    如果说,过去邵晓瑜没有多番剿匪,那她或许还不会往这边想。

    可是,如今的乔家义军在朝廷内多少也有些声望了,若是说、邵晓瑜前几年所做之事,就是在为此事布局,那……

    “别,我可没那打算!”

    大乔那表情,邵晓瑜岂又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不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她可没打算跟曹孟德抢。

    ──她所谋的,可是讨伐董卓的那一役啊!

    “我是觉得,在如今汉室衰微已经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十常侍又与何进闹成这样……我可以断言,当那位走了后,不出两个月必有兵祸!”

    邵晓瑜神秘的笑了一下,笑道“还记得我当初跟你说的话不?我是个异人,无论是天下、还是权力,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只是过眼烟云罢了。”

    “那,你这一趟是去?”

    闭上眼,好好将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情报消化完后,重新冷静下来的大乔才再次开口。

    不为权、不为利,那她参与进皇储之争做什么?

    “当然是为更重要的东西。”

    “更重要的?”

    听到这,大乔有些疑惑地望向了邵晓瑜。

    然而,此刻映入到大乔眼帘的,却是邵晓瑜那一脸讳莫如深的表情。

    虽然此刻、邵晓瑜什么都没说,可是其实她也已经什么都回答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究大乔一生都无法知晓。

    “我明白了。”微微叹了口气之后,大乔也没多做迟疑,直接伸手拉开了脚右侧的中层柜子,将授权印鉴拿了出来“这儿,拿去吧……”

    当桌面上出现了那个刻画着半只龙的授权印鉴后,房间内的两人都没有说话。

    对大乔来说,这就代表着无论邵晓瑜此行的目的为何,她都已经应允、她能随意决定乔家所有兵士的生死;于邵晓瑜而言,大乔这番举动,却是一种信任的表现。

    这次,邵晓瑜之所以会跟之前的动作然不同,多少也有些考验的意思在。

    而考验的结果,显然是很喜人的。

    “虽然我不确定,此一役将会有多少将士命丧黄泉,但我能跟你保证,被我带出去的十个人之中,至少会有八个人活着回来。”

    接下来,整个房间内静默了好一段时间。

    忽然,邵晓瑜做出了一个有些飘渺的保证──二成以下的伤亡率。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狂妄,可是从邵晓瑜口中说出之时,大乔却有一种感觉对方,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为了骗取她的信任,她是有底气办到,才会说出来安她的心的!

    “……谢谢。”

    静静的看着邵晓瑜的脸好一会,大乔露出了一个堪称倾国倾城的微笑。

    此刻,邵晓瑜才忽然有些明白,为何史书上,会有‘……二乔之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人,堪称绝代佳丽……’的纪载。

    当然,这或许也跟以前的大乔年龄未到、还没长开有些关系。

    “其实,你应该多笑笑的,你笑起来很好看。”

    随手拿过桌上的印鉴,邵晓瑜笑着说出了这一句,并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下大乔的脸。

    做完了这些动作后,她便不管大乔的反应如何,便径自离去。

    “……”

    当大乔回过神时,邵晓瑜的身影,已经不在房中了。

    “呵呵。”

    为自己的失神失笑了好一阵后,大乔抿了抿唇,看向了桌旁那片、自她接任家主后就再也没有用过的铜镜。

    她笑得……很美?

    不知道为什么,被邵晓瑜夸奖这一句后,她那原本对于乱世的担忧,霎那间忽然都烟消云散了。

    ……

    在汉灵帝驾崩前,先简单说明下他的子嗣关系、以及当时的背景好了。

    首先,汉灵帝刘宏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由何皇后生的大皇子刘辩、另外一个则是由王美人生的二皇子刘协。

    虽然在这时代背景中,立储还是很讲究长幼关系,但身为一个昏君,汉灵帝又怎么可能会遵理守法?

    灵帝是想要废长立幼的。

    然而,由于自己病重,不得以之下汉灵帝只能将这事情交由当时他非常宠信的一位宦官、蹇硕。

    受到重托的蹇硕,在高兴之余心中也非常担忧。

    毕竟,如今刘辩可还是有个掌握兵权的舅舅、何进存在啊!

    要是不将这人除去,他怎么可能顺利拥戴刘协上位呢?

    灵帝驾崩后,蹇硕原本是打算假借灵帝手谕,引何进进宫、并将之杀死的。

    然而,蹇硕虽然想得很好,可惜他没算到自己手下的潘隐与何进有旧……

    在有内鬼的情况下,识破阴谋的何进自然是果断称病、溜之大吉了。

    而因着计划失败、没有除掉何进,本来想要立刘协之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刘辩上位后,知道天下都痛恨宦官的何进,本来挟着报复之心、想要借机除掉蹇硕。

    而未来的占据幽、冀二州的枭雄袁绍,此时也透过何进的亲信张津建议何进,藉此将宦官一网打尽。

    接受了这项建议的何进,也因为袁氏世代贵宠,于是厚待袁绍、袁术兄弟,又引进了智谋之士如逄纪、何颙、荀攸、郑泰等,做为自己的智囊。

    蹇硕也想到何进会反击,因此并把蹇硕的传信给赵忠、宋典等人商议,打算关闭宫门,下诏逮捕何进并立即诛杀。但中常侍郭胜因跟何进同乡,而站在何进这一边,他跟赵忠讨论后,决定拒绝蹇硕的提议,并把蹇硕的信给何进看。于是何进逮到借口,命黄门令逮捕蹇硕,诛杀,且把蹇硕所掌控的军队控制在自己手中。

    骠骑将军董重当时与何进争权势,宦官依附董重为其党羽。董太后每次想干预朝政,何太后都加以阻止。

    董太后十分恼怒,于是骂何太后“你现在敢如此嚣张,还不是靠你的兄长何进!我若想让董重砍了何进的脑袋,简直易如反掌。”

    何太后一听,这还得了?自家弟弟竟然被如此看不起!

    因此,她便将这话将告诉何进。

    同年五月,何进和三公一同上奏“董太后派遣前中常侍夏恽等人与州郡互相勾结,到处搜刮财宝并将其都存放在其住所。依照汉家惯例,藩王后妃不能留在京师;请把她迁回封地。”

    汉少帝准奏。

    后来何进举兵围董重府邸,逮捕董重,免去董重官职,董重被迫在狱中自杀。

    董太后则在不久后暴崩,民间谣传为何太后所杀。

    蹇硕和董重死后,袁绍再度建议何进将宦官部诛杀,何进先向何太后建议将中常侍数免职,以三署郎代替。何太后以古例不可废婉拒,何进退而求其次,请求诛杀几个比较跋扈的宦官,但舞阳君、何苗知道何进的打算,都近宫来劝阻何太后接受,何太后对何进的提议也不太支持,甚至何进自己因为对宦官一向尊敬畏惧,也没有办法当机立断,只能让事情悬在这里。